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物产业技术》2010,(1):11-11
2009年12月8日.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专业公司荷兰帝斯曼宣布.采用帝斯曼创新专利”绿色工艺”生产的DSM纯安TM头孢氨苄在山东淄博抗感染药生产基地上线投产。“绿色工艺”是帝斯曼利用酶催化工艺生产抗生素原料的技术创新,此次在淄博上线投产.不仅为中国广大的抗生素制剂生产企业开创了提供更加纯净安全的原料产品的新纪元,也是绿色工艺在中国医药产业领域应用的一个独特例证。  相似文献   

2.
巴西石化工业巨头Braskem公司于2010年9月24日在南大河州石化基地举行以甘蔗乙醇为原料生产聚乙烯工厂的投产揭牌仪式,这是全世界首家以生物材料为原料的成规模聚乙烯工厂,该厂年产聚乙烯20万t。新投产的以甘蔗乙醇为原料生产的聚乙烯,通过加温、脱水、提纯、压缩、清洗、浓缩等工序制成,被称作“绿色塑料”,  相似文献   

3.
世界最大的产业用酶厂家丹麦Novo Nordisk公司表示正在实用化不必纯化酶、但克隆酶的基因,以曲霉为宿主大量生产酶的新系统。该系统是首先使用大肠杆菌构建编码酶的、真菌的DNA文库。接着在酵母中导入文库基因,获得在平皿上检测酶活性的菌株,再将基因移到曲霉Aspergillus上,大量生产具有目的活性的酶。Novo公司正在配备用该系统大量生产的酶是“Monocomponent enzyme(单一成分酶)”。Novo公司确立以洗涤剂用脂酶为开湍事业化的新系统可以说是很有优势的。 Novo公司11月销售的纤维加工用重组纤维素酶制剂也是用该系统开发的产品。据说这种单一成分酶可高效率地分解非结晶区域的纤维素的结合,但强度不会降低且有效地防止起绒毛。  相似文献   

4.
一、苏芸金杆菌制剂的生产苏芸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1930年前后用于生物防治,最早的商品制剂Sporeine于1938年在法国开始生产。1960年后,美、苏、加、捷、比等国相继投产。目前,商品制剂已达20多种。我国自1959和1961年先后引进苏芸金杆菌和青虫菌,1970年前后,在湖北、上海、湖南、河北等省市建立起生产苏芸金杆菌制剂的专门工厂或车间。苏芸金杆菌制剂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液体深层发酵  相似文献   

5.
银杏是传统的活血化瘀中药,银杏制剂是现代科技开发的植物药中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目前研究较多的银杏制剂是银杏酮酯,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银杏黄酮、银杏内酯等,具有较为广泛的心血管药理效应,对多种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本文对中药银杏制剂的主要活性成分、心血管药理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展望做一述评.  相似文献   

6.
美国环境保护局(EPA)首次批准一种“植物杀虫剂”(利用植物遗传工程产生的杀虫蛋白)完全商品化。除了登记注册以外,EPA还放宽了马铃薯中植物杀虫剂活性成分苏云金芽孢杆菌(Bt)含量的要求,共活性成分包括CryⅢ(a)δ-内毒素及其生产必需的遗传物质。EPA最初批准注册该植物杀虫剂是在三月下旬,但限制植物繁殖(种用马铃薯)的种植英亩数(约8000英亩)。5月5日,EPA修订了  相似文献   

7.
中药是我国的传统药物,现也在不断地谋求发展和创新。合成生物学可以通过“模块化”和“适配性”方法将代谢产物或其前体的生物合成过程从植物转移至微生物中,通过发酵生产中药的活性成分。本文综述了现有中药合成的方法,阐述了合成生物学对中药活性成分合成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生物技术新闻”1985年6月刊报道,在兽用治疗药剂的研究方面,目前焦点集中在牛运输热上(Cattle Shipping fever)。本病是由病毒、逆境因素(Stress)和细菌等复合病因造成。正在研制中的抗病制剂有:Genentech生产的牛干扰素;Immuno-Modulator生产的人用α-干扰素:Immunex  相似文献   

9.
缺铁性贫血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补铁是临床上治疗铁缺乏症的主要手段。自1949年第一个纳米铁制剂——蔗糖铁注射液(Venofer~?)被用于治疗铁缺乏症上市以来,世界范围内已批准上市多个纳米铁制剂及其仿制药。纳米铁制剂一般由铁核和不同的碳水化合物外壳组成,铁核、不同的碳水化合物外壳及其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纳米铁的体内行为。由于纳米铁制剂属于一种非生物复杂药物(NBCD),活性成分的结构和特征不能被完全表征,其生产、储存和临床应用都可能影响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这对纳米铁制剂仿制药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及上市后的监管等都提出了巨大挑战。通过介绍纳米铁制剂的结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情况,分析了从生产到临床使用过程中可能影响纳米铁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潜在因素,以期为纳米铁制剂仿制药的研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药提取液对灵芝深层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我国中医药历史悠久 ,中药资源丰富 ,为保证广大人们的身体健康起到巨大作用。但近几十年来 ,我国在中药现代化方面进展缓慢 ,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中药加工技术陈旧[1] ,近来有学者提出了中药发酵制药技术[1,2 ] 。药用真菌是中药的组成部分 ,它们中的许多种类都能以液体发酵进行生产[3] ,以适当的中药为培养基或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中药 ,利用它们强大的分解转化能力 ,不仅可对中药中的纤维、糖类和蛋白等物质加以利用 ,而且在代谢过程中可能对中药中的一些成分进行转化 ,从而提高中药活性成分在复合制剂中的比例及效价 ;另外中药中的某些成…  相似文献   

11.
2013年6月11日,美国POET—DSM公司在Fuel Ethanol Workshop一个商业规模的纤维素生物乙醇装置“Project LIBERTY”将于2014年初开始投产。  相似文献   

12.
以侧金盏花为代表的侧金盏花属植物在中国分布广泛,用于治疗心衰和心律不齐时具有作用快、蓄积小和毒性小等优点。本文综合了该属植物的生药、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制剂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生物制品(疫苗、抗血清、类毒素)、微生态制剂、酶制剂等是以有活性或灭活的微生物及/或代谢产物为主要成分的制品,这类制品在药品业、食品业、饲料业等行业中占有一定比重,它们的质量和使用效果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含量。表现较为突出的是联合制剂中往往因为微生  相似文献   

14.
引言生物工艺学可定义为“基于微生物的活动和(或)它们的活性成分以及包含着利用高等动植物细胞和组织的生产加工的科学”。生物加工过程最早的应用包括食品和兴奋剂(如葡萄酒、面包、干酪、茶叶)。1920年左右,发酵过程开始被用于丙酮、乙醇、乙酸、柠檬酸等物质的生产。青霉素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猛发展。近数十年中,分子生物学和细胞  相似文献   

15.
银杏叶提取物新型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是最古老的中生代植物,很早就被用为中药,其提取物近年来备受人们的高度重视.在简述其药理活性成分以及现有国内外制剂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近年来银杏叶提取物的新制荆以及新技术,为中药的新制剂开发提供科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美国Amgen公司2006年3月12日宣布,以心力衰竭患者的贫血治疗为对象的促红细胞生长素(Erythropoietin,EPO)制剂“Aranesp”(Darbcpoctin α)的Ⅱ期临床试验获得了良好的结果,血红蛋白(Hemoglobin)的增加和症状的改善.在对循环器官系统疾病进行症状评估(KCCQ)时获得高分。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27(9):102-102
天然活性成分生物技术制备方法杨文宇、牛锐、韩丽主编,ISBN978-7-122-00853-4,2007年8月出版本书以天然活性成分的类型为线索,系统阐述各种结构类型活性成分的生物技术制备方法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本书涉及的天然活性成分类型较全,包括生物碱,黄酮,皂苷,一些结构简单的苷及苷  相似文献   

18.
美国Genetics Institute公司和美国Baxter Healthcare公司5月3日向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申请用基因重组生产的血液凝固第Ⅷ因子制剂的销售许可.商品名是"Recombinate",经审定后,就能用于A型血友病的治疗.申请重组凝固因子制剂商业化这还是第一次.在以供血者的血浆为原料的凝固因子制剂中最大的问题是病毒等的病原因子和在精制  相似文献   

19.
日本首批重组农药这月底或下月初进行农药登记,为商品化开绿灯。这种重组农药是久保田公司93年11月11日向农林水产省申请登记的“guard jet”。是从美国Mycogen公司引进的重组BT死菌制剂(在美国的商品名为“MVP”,开发号为KM202),对象害虫有甘蓝,白菜的菜蛾和苹果、茶的青虫。如顺利的话估计95年春在日本销售。这已比美国晚3年。估计这次认可加快了用基因操作等改良的不污染环境的农药的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植物的活性成分主要为其次生代谢产物,并大多依赖于天然植物资源中直接提取获得。但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及其栽培困难等原因,许多天然植物资源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为了既能满足社会对植物次生代谢物的需求,又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植物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悬浮细胞培养技术为生产药用植物活性成分提供了一条全新途径。但受目的产物含量低的限制,能用悬浮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的天然活性物质种类也十分有限。因此,进一步研究植物悬浮细胞培养合成活性成分的高产调控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应用悬浮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及调控因素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