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濮晓珍  尹春英  周晓波  李娜  刘庆 《生态学报》2012,32(13):4114-4122
研究了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cum Wall.ex Lindl.)组培苗在移栽驯化(即试管苗移栽大田)过程中,移栽0、1、2、4d和20d(已移栽成活)时叶片光合特征参数、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生理特征的变化,以阐明铁皮石斛组培苗在移栽驯化过程中发生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幼苗在移栽驯化过程中叶片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羧化速率以及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均在移栽驯化过程中不断升高并于20d时达到最大;而暗呼吸速率和叶绿素b的含量在移栽20d时显著降低。驯化过程中叶片光合机构遭到破坏,但移栽20d时叶绿体内淀粉粒和嗜饿小体体积变大,片层结构清晰、完整且有序。根系活力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在移栽20d时显著增大。铁皮石斛组培苗在移栽驯化过程中叶片光合特性、超微结构及根系活力都发生了一定的适应性变化,随着移栽时间的延长,石斛叶片的光合效率明显提高,并有大量的光合产物积累;同时根系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及抗逆能力都明显增强,到移栽20d时组培苗已完全适应大田环境。  相似文献   

2.
取银胶菊(Parthenium argentatum Gray)幼株的茎端培养在MS培养基上,附加0.5ppm6-BA可促进其顶芽萌发和继发腋芽。6-BA和IAA配合使用可进而使腋芽大量萌发。0.5ppmIBA对诱导生根最有利,10天左右根长可达1-2cm,试管苗即可进行移栽。长根期置试管苗于温室进行自然交温(20°—44℃)、强光照(上午10时光强度为3000—6000Lux)处理,壮苗效果显著。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在湿度保证的情况下,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提高。露地沙床移栽操作简便,适于大量试管苗的移栽。试管苗的截枝扦插也能成活。嫩叶片的组织培养也可得到完整植株,并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3.
苗期土壤渍水对棉花恢复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棉所41'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苗期土壤渍水对棉花恢复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1)渍水5 d的棉苗经过10 d恢复生长,其根系活力、株高、叶面积、完全展开叶片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根系总长度仍比对照低11.1%(P<0.05);渍水10 d的棉苗经过10 d恢复生长,其根系活力、株高、叶面积、完全展开叶片数、根系活力均极显著低于对照.(2)渍水5 d棉苗经过10 d恢复生长,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光饱和点、CO2饱和点、表观光最子效率、羧化效率以及叶绿素a、b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渍水10 d的棉莆经过10 d恢复生长,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光饱和点、CO2饱和点、表观光量子效率、羧化效率以及叶绿素a、b含量仍显著低于对照.研究表明,棉莆经过5 d或10 d渍水胁迫后,均可以恢复生长,但随着渍水时间延长,恢复生长速度降低;在恢复生长过程中,生理活性恢复快于形态恢复;强光对于渍水后棉苗恢复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4.
中山杉(Taxodium ‘Zhongshansha’)具有极强的耐淹性, 但其耐淹机理仍没有明确。该研究以‘中山杉118’ (Taxodium ‘Zhongshansha 118’)幼苗为对象, 在经过93天不同水淹处理(对照、水浸、浅淹、深淹)后测定中山杉叶片和根系的无氧呼吸酶活性、淀粉及可溶性糖含量、生物量以及根系活力, 从能量消耗的角度初步探索了中山杉的耐淹性。结果表明: 长期水淹使中山杉叶片与根系中3种无氧呼吸酶(乙醇脱氢酶、丙酮酸脱羧酶、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增加, 且叶片与根系的乙醇脱氢酶活性均高于乳酸脱氢酶活性, 中山杉的根系和叶片是通过加强以酒精发酵为主的无氧呼吸适应长期缺氧环境; 不同水淹处理的叶片中3种无氧呼吸酶活性均高于根系, 叶片对缺氧环境更加敏感; 中山杉叶片和根系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水淹深度的增加显著增加, 根系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叶片, 可溶性糖含量低于叶片; 中山杉根系淀粉含量高是其能够长期忍受水淹的重要原因, 且中山杉适应长期水淹的策略为忍耐型; 经受长期水淹后中山杉根茎结合部长出气生根及茎基部膨大, 同时根系外壁的木质化能将根系与外部水淹环境隔离, 具有很强的耐淹性, 可作为湿地生态修复、消落带生物治理的优良植物材料。  相似文献   

5.
为保护斑花杓兰Cypripedium guttatumu种质、实现栽培,以其根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试管苗培养、根茎继代繁殖培养、试管苗扦插和定植研究。结果表明:1/2MS+蔗糖16 g/L+ABT 2号10 mg/L+IAA 0.4 mg/L是根茎试管苗培养的理想培养基,且这种以炉灰渣为支持物的培养基也是试管苗根茎继代繁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在温室苗床上试管苗根茎段扦插成活率为96.5%,繁殖速度比移栽提高2.2倍;根茎扦插试管苗定植的成活率为96.8%。定植成活的根茎试管苗保持了野生斑花杓兰的所有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以西瓜品种‘早佳8424’、南瓜品种‘伟砧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嫁接组合西瓜/南瓜(W/P)和南瓜/南瓜(P/P),采用贴接法嫁接,并以不嫁接的南瓜自根苗(P)为对照,通过玻璃温室营养钵育苗试验测定了西瓜接穗对嫁接苗根系生长发育及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西瓜嫁接苗(W/P)根系生长指标(鲜质量、干质量、根体积等)和根系活力,以及地上生长指标(地上部鲜质量、干质量和叶面积)均显著低于南瓜嫁接苗(P/P)和南瓜自根苗(P)。(2)幼苗根系总糖、可溶性糖、还原糖、淀粉以及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均表现为W/P P/P P,且在嫁接后18 d时各处理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3)在嫁接后18 d时,W/P嫁接苗根系中细胞壁转化酶(CWIN)和己糖激酶(HXK)的活性和相关基因(CWIN、HXK)表达水平较南瓜嫁接苗(P/P)和南瓜自根苗(P)均显著降低。研究发现,西瓜接穗可能通过抑制嫁接苗根系糖的积累,以及抑制CWIN和HXK的活性,从而抑制嫁接苗的根系生长和活力。  相似文献   

7.
带节嫩茎接种到培养基(l)上,15d后侧芽开始前动生长,起初呈白色,继而转为淡黄绿色直至深绿色。40d后芽苗平均高度为4~5cm,其诱芽率红脉竹芋67%,竹芋72%,后者长势比前者稍好。经2个月的培养,长成的小苗已有3片新叶,此时将其转入培养基(2),由于提高了激素用量,小苗迅速长高,经过多次继代(每次1月)后,成为多枝多芽的丛生苗,在其基部长出白色不定根。丛生苗适当切割后在相同培养基上多次继代,均可获得具有根系的完整小植株。生根小苗移栽前,先敞开培养瓶炼苗2d,然后移植到无菌蛙石中,置温室培养,保持适当的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8.
黑山晋枣芽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以珍稀、优质黑山晋枣腋芽为外值体建立了原种无性繁殖系。继代繁殖培养基(mg/L):MS+BA0.1+IAA0.1和MS+BA0.1+IBA0.5,培养30d平均菌病3.0-3.3cm;芽繁殖系数3.3-3.5;生根培养基为MS+IAA1.0+IBA0.2及MS+IAA0.2+IBA0.2两种,生根率83.3%,培养40d平均具报菌病达4.99cm,一次成苗,简化程序,缩短成苗期。移栽成活率83.0%,获试管苗3000株以上,移栽成活营养钵苗200株左右。两年内一个简易、快速、实用组培育苗生产程序已经建成。  相似文献   

9.
药用植物栝楼的组织培养及其表达蛋白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栝楼的快速繁殖、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再分化,以及不同培养体系中天花粉蛋白的表达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栝楼茎切段的腋芽和顶芽在MS+0.5、1.0mg/L 6-BA培养基上可以快速繁殖;组织培养苗的叶片切块在MS+4.0mg/L 6-BA +0.2mg/L IAA的培养基上可形成愈伤组织,该愈伤组织在30d后再分化为绿苗,绿苗分化率为0.25苗/外植体;绿苗转移至MS+0.1mg/L NAA的培养基可100%生根;生根苗移栽至土壤中100%成活;移栽成活的栝楼在30d后长出小块根,并检测到天花粉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红阳’猕猴桃叶盘高频直接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阳’猕猴桃雌株幼叶为外植体,直接诱导产生不定芽,并对不定芽增殖以及生根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在MS+3.0 mg/L BA+1.0 mg/L NAA培养基中,不定芽诱导率达100%,平均出芽数达18.67个/叶盘;在MS+2.0 mg/L BA+1.0 mg/L NAA+0.1 mg/L GA3培养基中,增殖率达100%,1~6代不定芽平均繁殖系数达8.63;不定芽在1/2 MS+0.8 mg/L IBA培养基中培养15 d,然后继代至含1/2 MS液体培养基的珍珠岩中培养15 d,生根率达100%,且其根系发育良好;98株试管苗移栽到土壤盆钵中,成活95株,成活率达96.94%。本试验成功建立了红阳猕猴桃叶片高频直接再生体系,该体系诱导产生不定芽周期短,出芽率高,不定芽增殖系数大,生根率高且根系发达,为红阳猕猴桃试管苗的工厂化生产和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贵长’猕猴桃叶片高效直接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长’猕猴桃叶片为外植体,直接脱分化产生不定芽,并对不定芽增殖以及生根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其高效直接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叶片在MS+4. 0mg/L 6-BA+0. 4mg/L NAA培养基中,不定芽诱导率达95. 8%,平均出芽数达15. 7个/叶片;不定芽在MS+3. 0mg/L 6-BA+0. 3mg/L NAA+0. 2mg/L GA3培养基中,增殖率达100%,且1~6代平均繁殖系数达8. 15;不定芽先在添加1. 0mg/L IBA的1/2 MS固体培养基中诱导7d,然后再先后在1/2 MS固体培养基和充分吸附1/2 MS培养液的珍珠岩中各培养14d,生根率达98. 61%,且根系发育良好; 50株试管苗移栽到以珍珠岩和田间土壤(其体积比为1∶4)为基质的营养钵中,2周后成活49株,成活率达98%。该研究成功建立了‘贵长’猕猴桃叶片高效再生体系,该方法不定芽诱导周期短,出芽率高且数目多,不定芽增殖系数大,生根率高且试管苗根系发达,为‘贵长’猕猴桃离体快速繁殖和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下抗旱性不同的帝王蕉和粉蕉幼苗叶片和根系的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主要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2种香蕉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多;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并未持续上升,而是重度胁迫低于中度胁迫,但仍高于对照和轻度胁迫。干旱胁迫后,除帝王蕉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外,帝王蕉根系可溶性蛋白质、粉蕉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在3个胁迫程度下增加幅度均大于叶片增加幅度,且粉蕉较帝王蕉更能适应干旱胁迫环境。本文将为香蕉抗旱品种选育和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烟草叶片愈伤组织BECTLIN Ⅰ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以烟草盆栽实生苗和组培继代苗的叶片为外植体,在MS (1.0 mg·L-1 6-BA与0.5mg·L-1 2, 4-D)培养基中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为材料,检测与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关的BECTLIN Ⅰ基因。RT-PCR检测表明,烟草盆栽实生苗和组培继代苗的叶片及其愈伤组织均有BECTLIN Ⅰ基因的表达,但组培继代苗叶片愈伤组织的BECTLIN Ⅰ基因表现出持续、稳定的表达,说明培养基中的激素可能对BECTLIN Ⅰ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同时表明烟草叶片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可能产生了细胞程序化死亡,其结果可能导致烟草叶片原初形态不同、功能各异的细胞在脱分化阶段形成了形态结构和功能完全相似的胚性细胞。  相似文献   

14.
猕猴桃是一类不耐涝的植物,为了解决猕猴桃的涝害问题,吉首大学近年来尝试用‘LD-1’作为猕猴桃的耐涝性砧木。该研究以米良一号实生苗砧米良一号猕猴桃和‘LD-1’砧米良一号猕猴桃为材料,观测根系淹水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 活性和形态的变化规律,探讨了‘LD-1’砧米良一号猕猴桃的耐涝性。结果表明:(1)米良一号实生苗砧米良一号猕猴桃根系淹水后,可溶性糖含量6 d 后极显著(P<0.01)升高;丙二醛含量8 d 后显著(P<0.05)升高;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变化;SOD 活性6 d 后显著(P<0.05)升高,8 d 后不再有显著变化;叶片2 d 后出现轻度萎蔫,10 d后全部枯死。(2)‘LD-1’砧米良一号猕猴桃根系淹水后,可溶性糖的含量4 d 后显著(P<0.05)升高;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 SOD 活性无显著变化;叶片10 d 后未出现显著的萎蔫和枯死现象,30 d 后仍正常。这说明米良一号实生苗砧米良一号猕猴桃耐涝性较弱,‘LD-1’砧米良一号猕猴桃耐涝性较强,‘LD-1’作砧木显著增强了米良一号猕猴桃的耐涝性。该研究结果为‘LD-1’在米良一号猕猴桃栽培上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研究了极具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朝天罐的栽培技术,为发挥其园林价值,丰富我国的花卉种类,提高花卉市场竞争力打下基础.方法:采用温室栽培和露地坪栽试验进行研究,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盆栽情况下,最合适的基质为泥炭土+蛭石(2:1)和腐殖土+蛭石(2:1),地栽时,N:P:K=1.4:1.2:1的肥料配比较为理想,腐殖土对朝天罐试管苗的生长最为适合.年生长期内,朝天罐盆栽根系活力明显低于地栽.春季,盆栽与地栽朝天罐根系中淀粉含量下降,但盆栽根系中淀粉和可溶性糖均高于地栽朝天罐.秋季,盆栽朝天罐根系中淀粉和可溶性糖均低于地栽朝天罐.年生长期内,盆栽朝天罐根系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始终高于地栽朝天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始终低于地栽朝天罐.结论:在最佳培养条件下(泥炭土+蛭石(2:1)和腐殖土+蛭石(2:1)),盆栽朝天罐的成苗率达96%,露地坪栽也取的了较好的结果,完全可实现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樟叶越桔(Vaccinium dunalianum)组培苗生根质量不佳、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该研究以樟叶越桔继代苗为材料,采用单因子试验从激素类型及浓度、培养基类型和蔗糖质量浓度对其生根的适宜条件进行筛选,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对樟叶越桔移栽苗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类型和浓度、培养基类型对樟叶越桔生根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蔗糖质量浓度;最适合樟叶越桔生根的激素及浓度为IBA2.0 mg·L~(-1)、基本培养基类型为1/4MS、蔗糖质量浓度为15 g·L~(-1),樟叶越桔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MS+IBA 2.0 mg·L~(-1)+活性炭0.1 g·L~(-1)+蔗糖15 g·L~(-1),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数为每株7.67条;根系呈辐射状、基部无愈伤组织,组培苗生长健壮、叶色浓绿;樟叶越桔组培苗移栽时以全腐殖土基质为佳,成活率为83.7%,植株叶片舒展,生长状况良好。该研究建立的优化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樟叶越桔组培生根苗的生根率和生根质量,解决了后期移栽成活困难的问题,为优良的樟叶越桔植株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非洲菊试管苗叶柄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非洲菊(Gerbera janesonii Bolus)品种‘Sunanda'试管苗幼叶的带叶叶柄为材料,研究了培养基、外植体类型和继代次数等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上附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所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在形态和分化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叶柄基部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是MS+TDZ 0.3 mg L-1+NAA0.1 mg L-1.外植体以叶片长度>0.5 cm,叶片已舒展,颜色嫩绿的幼叶最佳,继代培养基以MS+KT 1.0 mg L-1较适宜,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MS+6-BA 2.0 mg L-1+NAA 0.1 mg L-1上分化出芽的同时还会增殖,分化率达87.4%,继代培养2次的愈伤组织分化率可提高至95%.不定芽在生根培养基1/2MS+IBA0.6 mg L-1上的生根率达100%,试管苗移栽45 d后,成活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竹离体快繁与试管苗玻璃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培养基组成成分对中国石竹品种Diana F1 White组培程序中种子萌发、诱芽增殖、试管苗玻璃化及生根等重要环节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子适宜的萌发培养基为1/2MS,在此培养基中种子萌发率为83.33%,播种后30d时无菌苗高度达6.99cm,叶片数达26.7。(2)在芽诱导阶段玻璃化苗发生率最高可达53.85%。将光照强度提高至2000lx后,采用培养基MS+6-BA3.0mg/L+NAA0.3mg/L+琼脂8.0g/L+蔗糖8.0g/L进行诱芽培养,玻璃化苗发生率降至3.33%,外植体出芽率达到90%,单个外植体出芽数达到7.2个。(3)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1.0mg/LIBA+琼脂8g/L+蔗糖40g/L,培养30d时生根率为100%,平均根条数达到24.7条,平均根长度达到4.7cm。试管苗在消毒后的腐殖土中移栽,成活率达95%。该研究结果为DianaF1试管苗的快速繁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润珍  张燕玲  林荣   《广西植物》1990,10(2):161-167
彩纹海棠叶片培养在MS基本培养基中,研究植物的激素、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对器官形成的影响及试管苗移栽技术等.试验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BA促进芽的形成和增殖。BA和NAA配合使用,对叶片形成芽有增效作用。通过继代培养,能繁殖大量无根苗。将无根苗转入含有NAA0.2mg/L或IBA ling/L的1/2MS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形成完整植株。诱导叶片形成芽应采用固体培养基;而液体静置培养则有利于促进芽发育成苗和生根。试管苗移栽获得成功,幼苗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20.
氯化胆碱浸种对烟草幼苗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烟草种子经氯化胆碱(CC)溶液浸种后,萌发种子的呼吸速率和α-淀粉酶活性提高,烟苗茎高和根系伸长受抑制,但根系活力和单位长度内苗干重显著增加;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也随氯化胆碱浓度的增大而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