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于1981年12月13—19日在昆明市联合召开了第一次中国灵长类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75名代表来自全国各有关科研、高等院校、自然保护区等45个单位的专家、教授、科技工作者。 大会首先由兽类学会理事长夏武平教授致开幕词。会议就我国近几年来灵长类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学术交流。大会期间收到  相似文献   

2.
2008年11月18日应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之邀,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VT—WFU生物医学工程与科学学院生物医学成像研究部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顾问教授王革博士作了题为“CT——正从更快向最快发展”的学术报告。上海交通大学MED—X的专家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中华医学会上海放射学会等单位的30多位同道聆听了学术报告并作了互动式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生态学学会于1982年10月6日至11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了干旱、半干旱区生态学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西北五省区以及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沈阳、上海、南京、云南等十三个省(区)市的69个单位的85名代表,包括动物生态、植物生态、农、林、牧、水利、气候、环保等专业。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长马世骏、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仲崇信、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所长夏武平等著名生态学家以及中国科协学会部副部长王定华同志  相似文献   

4.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数量遗传研究会第三届代表大会暨第六次全国畜禽遗传育种科学学术讨论会予1991年9月9日至13日在北京农业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科研、生产和行政单位的120名专家、教授等代表。会议主要内容是:向中国动物数量遗传学的奠基人吴仲贤教授祝贺八十寿辰;总结动物数量遗传学在中国所取得的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植物生理学会主办的全国生物固氮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28日—11月2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中国科学院和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教学等26个单位的6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联邦德国科隆大学H.Bothe教授、朝鲜科学院实验生物所梁洪健、崔胜福、李光根三位先生也应邀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1980年12月8—1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细胞重建学术讨论会”,有全国32个单位的60多位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贝时璋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员做了内容丰富的学术报告,代表们对学术报告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1982年4月19日是伟大科学家达尔文逝世10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进化论的伟大奠基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举办了《纪念达尔文逝世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区的生物学界知名专家、教授等150余人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进化论文集》,正是在这次学术讨论会的论文基础上成书的。  相似文献   

8.
今年8月8日至12日在哈尔滨召开了玉米花粉单倍体育种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14个省市31单位共52人。美国波斯顿学院生物系丁玉澄教授参加了这次讨论会并作了学术报告。 我国玉米花药培养的研究工作进展很快。自1077年春获得花粉纯系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4个单位从25个材料中(包括品种和杂交种)获得了自交系。近年来,根据几个单位在10个花粉自交系进行的120个测交组合中,许多组合超过了当地推广的杂交种。 会上,认真地交流了花粉植株自交系的稳定性和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态学学会于1983年1月14日至18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了“动物种群数量变动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60多个单位的8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复旦大学黄文几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北京大学陈德明教授致开幕词,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长马世骏教授参加了开幕式,北京大学林昌善教授致闭幕词。会议收到论文(摘要或论文题目)60多篇,大会宣读的论文有23篇。中国科学院青海高原生物研究所所长夏武平研究员首先向大会宣读了“棕背(?)22年数量变动周期”的论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类学会于1983年10月20-25日在安微省合肥市召开了第二届学术讨论会--濒危动物和小型哺乳动物。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59个单位79名代表参加了这次讨论会。会议开幕式由理事长夏武平教授主持,首先由安微省副省长杨纪珂教授针对安微省近年来对鼠害严重情况,作了如何加强灭鼠研究工作和有效防治鼠害的讲话,即着夏武平教授作了“中国兽类生态学展望”的专题报告,然后学会秘书长张浩同志作了兽类学会两年来的工作报告。为了便于讨论,会议分濒危动物和小型哺乳动物两个小组进行。  相似文献   

11.
消息与动态     
《人类学学报》1987,6(3):264-264
第二届东亚古环境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月9日至14日在香港大学举行。会议的组织者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陈坤耀教授(主任)、黄约瑟博士及Whyte夫人。正式参加会议的各国学者约70余人,分别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我国的参加者共20余人,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及各高等院校等单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于1988年10月28日至11月2日在山西省太原市首次召开了全国生物固氮学术讨论会。有26个单位的60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联邦德国科隆大学H.Bothe教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实验生物所梁洪健、崔胜福、李光根三位先生也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古生物学报》1990,(3):370-370
<正> 为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根据中国古生物学会的安排,学会东北组于1989年12月19日至20日在长春召开了“东北地区青年古生物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来自东北三省8个单位的青年古生物工作者近30人参加了会议。吉林省暨长春市地质学会,长春地质学院科研处、地史古生物教研室,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所古生物组和东煤公司科技中心等单位的负责同志以及老一辈古生物学家郭鸿俊教授出席会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二年四月十九日是伟大科学家达尔文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进化论的伟大奠基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举办了《纪念达尔文逝世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区、生物学界的知名科学家、教授等一百五十余人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进化论选集》,正是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瑞典著名的博物学家林耐逝世二百周年,瑞典皇家科学院于今年5月21日至27日在瑞典中部的卡尔斯柯加城举办了第41次诺贝尔国际学术讨论会,议题为“早期人类的现代论证”。我国古人类学家吴汝康教授应邀参加了讨论会,此外,还有美、苏、英、法、捷克、芬兰、坦桑尼亚、肯尼亚、南非和印尼等国的古人类学家参加。  相似文献   

16.
1984—1985年,我在日本筑波大学原田宏教授的研究室进修期间,参加了由日本植物组织培养学会主持,在神户甲男女子大学召开的日本第九届植物组织培养学术讨论会。还参观了国立卫生研究所的药用植物园和组织培养室、农林水产部的果树试验场、生物资源所的育种试验场等单位。因此对日本植物组织培养的现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现在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全国高校植物生态学教材、教学讨论会于1982年8月1日至13日在呼和浩特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37所高等院校以及有关出版、科研等单位的代表80余人。其中有年近八旬的高校生态学前辈曲仲湘教授、仲崇信教授,有大批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并有一批年青有为的青年教学人员,出席人数之多、代表面之广,在我国高校植物生态学界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于1992年10月9~12日在西安召开第五次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农业局、林业局等38个单位的科技工作者50名。提交大会论文共43篇。会议由专业委员会主任赵敬钊教授致开幕词。他在致词中代表委员会向与会代表汇报了第二届委员会成立以来进行的工作,以及本次会议如何进行学术交流的问题。由宋大祥副主任  相似文献   

19.
1980年7月20—25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伦敦市的西安大略大学联合举行了第六届国际发酵讨论会和第五届国际酵母菌讨论会。来自各国的158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主席是东道国的J.E.Zajic教授,副主席是C.C.Stewart教授。我们作为中国代表首次应邀参  相似文献   

20.
由小国微生物学会组织的《全国食用菌菌种选育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2月17—20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召开。到会代表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教学、生产、情报和出版等单位共170人。还有不少食用菌生产专业户、业余食用菌科研爱好者参加。我国从事食用菌研究的专家杨新美、陆大京、陆师义、黄年来和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主任国际著名食用菌育种专家张树庭教授也应邀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