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曹孜义主编的《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于1996年出版以来, 广大读者普遍反映其实用性强,参考价值大,该书已修订并再版3次和印刷5次, 1999年被评为甘肃省优秀教材,并荣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绪论及国内外微繁概况;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知识及操作;第三章,果树试管快繁及脱毒;第四章,观赏植物的试管快繁;第五章,林木组织培养及试管快繁;第六章,药用植物离体培养及试管快繁;第七章,农作物试管快繁和脱毒;第八章,蔬菜组织培养及微繁;第九章,试管繁殖商业性生产及管理; 第十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其他应用及前景。该书…  相似文献   

2.
姜科姜黄属植物是市场上重要的鲜切花和园林绿化品种,且多数物种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姜黄属目前主流的块茎分株繁殖法面临着诸如繁殖质量可控性差、速度慢等一系列问题,因而限制了其市场的规模发展。姜黄属植物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能为其提供高效的繁殖途径,批量生产出优质可控的种苗,为满足市场需求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本研究总结出姜黄属组织培养过程中各阶段的技术现状,通过不同培养方法探讨了目前姜黄属植物组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方向,希望为姜黄属植物组培快繁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鄂报春是报春花科报春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作盆栽及花坛用花。本文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可在短期内产生出大量种苗。同属其它种已有组培快繁方面的报道,而鄂报春组培快繁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4.
新书介绍     
<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自1930年面世以来,已发展成为许多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必备技术。这项技术应用于植物繁殖是在其诞生之后40年。本书是一本系统论述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简称植物组培快繁)的百科全书式专著。本书英文原著第一版诞生于1986年,第二版的两卷分别出版于1993年和1996年。对于研究者和学生来说,本书已成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2):383-383
根据几十年来曹孜义先生和他实验室的同事们在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中的主要研究论文和开发工作系统整理和编辑成册的论文选集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选集共分五大部分:(1)植物细胞和花药培养;(2)植物离体快繁和脱毒;(3)植物离体生理研究;(4)植物生理和基因工程研究;(5)其他研究。全书共收录89篇论文,其中有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如何开发和应用、如何计算成本、如何与企业结合等。也有作者的科研经历和事例以及教学改革的经验。书中附有彩色图片100多幅,文字85万字。内容对从事植物组织培养和生物技术的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每册定价精装1…  相似文献   

6.
<正>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英]E.F.乔治(Edwin F.George)、M.A.阿尔(Michael A.Hall)、[荷]G.J.De克勒克(Geert-Jan De Klerk)主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自1930年面世以来,已发展成为许多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必备技术。这项技术应用于植物繁殖是在其诞生之后40年。本书是一本系统论述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简称植物组培快繁)的百科全书式专著。本书英文原著第1版诞  相似文献   

7.
花叶万年青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观赏植物花叶万年青属9个品种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不同品种的组织培养能力有很大差异.培养基中添加3-5mgL-16-BA比较适宜花叶万年青不定芽的诱导培养和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基以1/2MS+0.5mgL-1NAA效果较好。实现了玛利安万年青等4个品种的组培快繁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是介于扦插和组培技术之间的一种植物快繁技术。具有外植体用量少、繁殖速度快、扩繁成本低、再生苗健壮、表型稳定等优点。适用于绝大多数可用茎尖组培快繁技术和常规扦插育苗技术繁殖的植物,及部分用上述技术均难以繁殖的...  相似文献   

9.
植物组培脱毒技术及其在药用植物藏红花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组培脱毒技术可以脱除患病毒病植株的病毒,起到植株复壮,提高产量及质量的作用。综述了植物组织培养脱毒的技术方法及其近几年的应用情况,同时针对药用植物藏红花脱毒球茎培育中应用的脱毒技术做了总结及探讨。  相似文献   

10.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成为植物的快速繁殖、抗性育种、种质保存等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组织培养技术自六十年代成功地用于兰花生产以来,在生产规模、技术等许多方面已有很大的发展,现在诸如香石竹、唐菖蒲、非洲菊、朱顶红、非洲紫罗兰、百合、菊花等数十种植物已可用于工厂化和商品化生产。在很多国家,利用组织快繁技术进行苗木工厂化生产已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试管苗生产厂家可直接出售试管苗,也可出售移栽成活的试管苗。  相似文献   

11.
半夏是我国传统中药材,长期无性繁殖导致病毒积累对半夏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由于半夏茎尖病毒积累少,利用半夏茎尖脱毒快繁技术可有效解决病毒害严重的问题。本研究从半夏主要病毒种类、脱毒方法、组培快繁和病毒检测等方面对半夏脱毒与快繁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半夏脱毒快繁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观赏兰科植物组培快繁及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兰花作为一种高档花卉,近年来其组培快繁和基因工程研究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综述的观赏兰科植物组织培养内容包括外植体、培养基及培养方式等,遗传转化内容包括靶材料、选择标记基因、报告基因、启动子和转化方法等并总结了兰科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成果、最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相似文献   

13.
植物的组织培养指将植物的离体组织或器官在适当的条件下诱导使其长成完整植株的技术。本文综述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发展情况,在具体生产实践中的运用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克服传统组培方法的缺陷,诞生了各种新型的组培技术,本文介绍了开放式组培技术、光自养微繁技术等新技术的运用及发展,并对展望了我国经济植物的组织培养,以期为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宦智群  徐小蓉  耿兴敏  唐明 《广西植物》2022,42(11):1980-1993
我国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栽培历史悠久且种类丰富,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观赏价值、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但是,生境的破坏和自身繁殖能力的限制,使木兰科许多种的生存受到威胁。由于传统繁殖方式繁殖效率低下,而组织培养技术是推进木兰科种质资源保存及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因此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应用于濒危资源保护、育种和无性系苗木的商业化生产。木兰科植物的组织培养中无菌短枝扦插途径研究较多,体系已相对完善,一些种类的木兰科植物可以通过此途径得到生根苗;而关于器官发生途径的研究相对较少,愈伤组织诱导困难及不定芽分化困难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并且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在国内鲜有研究。该文从无菌短枝扦插、器官发生、体细胞胚发生等不同再生途径出发,分析了外植体类型、培养基类型、生长调节剂浓度、培养条件等方面对离体生长的影响,归纳了组培过程中生根困难与褐化等技术问题与解决措施,展望了木兰科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木兰科植物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和中国细胞生物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及其应用专题学术会议于1992年4月21~26日在成都举行。会议收到论文摘要150篇,选入论文摘要汇编133篇,到会代表114名。大会综述报告有:植物快速繁殖的趋势和问题(陈维伦);香蕉试管苗工厂化生产及大田生产(曾碧露);薄层培养(李文安);组织培养中的分化问题(韩碧文);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和利用(赵成章);植物抗性突变体  相似文献   

16.
黄远新  王晓雯  林呐 《生物学通报》2013,(9):56-57,F0003
针对中学生物学新课标中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甘薯茎尖培养方法,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植物茎尖培养获得脱毒种苗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验操作技术,达到在农业生产中熟练运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新书介绍     
<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自1930年面世以来,已发展成为许多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必备技术。这项技术应用于植物繁殖是在其诞生之后40年。本书是一本系统论述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简称植物组培快繁)的百科全书式专著。本书英文原著第一版诞生于1986年,第二版的两卷分别出版于1993年和1996年。对于研究者和学生来说,本书已成为从事体外植物繁殖研究工作的工具书。本书囊括了相关领域的丰富信息,特别是植物育种、基因工程、植物病理学以及次级代谢物的合成与转化等领域。最新的第三版集中了该领域的多位专家,但仍然保留了前面版本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植物组培快繁生物技术,探索p H值、蔗糖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和浓度等对杜鹃兰组培快繁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杜鹃兰组培快繁适宜条件和培养配方。结果表明:杜鹃兰组培的最佳条件是p H值5~6、蔗糖浓度为3%;增殖培养选用激素IAA,分化培养选用激素NAA。最佳培养方案为:光照时间为12 h/d、温度为25℃、6-BA浓度1.5 mg/L、IAA浓度0.75 mg/L。  相似文献   

19.
石榴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榴是中国常见的栽培果树之一,其果实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每年除了供应国内市场以外,还大量出口。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及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势下,种植和发展石榴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传统的分株、扦插及压条繁殖方式已不能满足石榴种苗市场生产的需求,通过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可望在较短时间内,生产大量优质种苗。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石榴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选择、灭菌和消毒,愈伤组织的诱导,试管苗的分化、扩繁、生根、炼苗及移栽进行综述,提出了制约石榴组织培养规模化生产的问题,并对石榴组织培养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组织培养法快速繁殖川乌头种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探讨了川乌头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外植体诱导建立无菌繁殖系;外植体生长分化和增殖培养基的筛选:生根及驯化移栽等关键技术环节,从而使川乌头通过组培快繁实现大规模育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