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沙蒿大粒象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蒿大粒象Adosomus sp.,是近几年在我国宁夏、内蒙古、陕西等地沙蒿灌木林中大面积发生的一种钻蛀性害虫。在宁夏盐池,该虫1年1代,以成虫和老熟幼虫在沙蒿根部越冬。越冬成虫始见于4月中下旬,终见于6月中旬;越冬老熟幼虫5月中旬开始化蛹,成虫始见于6月下旬,终见于8月上旬。成虫产卵于沙蒿根茎部至地下2cm之间,外被一层1~2mm厚的沙壳。幼虫主要分布在地下根部12cm以内,主要钻蛀沙蒿根部,在根部作蛹室化蛹;成虫取食沙蒿叶片作为营养补充。 相似文献
2.
3.
4.
管氏肿腿蜂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 ,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guaniXiaoetWu触角上存在 1 3种感器 ,其中毛形感器Ⅰ型、Ⅱ型、刺形感器、锥形感器、鳞形感器、栓锥形感器、钟形感器和坛形感器雌雄均有 ,仅数量和分布存在差异 ;板形感器、柱形感器Ⅰ型、Ⅱ型、长锥形感器和耳形感器只在雌蜂触角上存在。感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在性别间的差异 ,为研究该蜂寻找生境和寄生行为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烟草甲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Fabricius)成虫触角感器的形态和分布。结果表明,烟草甲成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由9个亚节组成;在触角上共观察到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Ⅰ、锥形感器Ⅱ、锥形感器Ⅲ、锥形感器Ⅳ、钟形感器、B hm氏鬃毛和球状感器9种感器类型,其中锥形感器Ⅳ、钟形感器、B hm氏鬃毛和球状感器为新发现的烟草甲触角感器。此外,还讨论感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拉步甲Carabus lafossei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拉步甲触角表面存在7类、12种感器类型,包括3种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ST)、3种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SCh)、2种锥形感器(Sensilla basiconca,SB)、Bhm氏鬃毛(Bhm bristles,BB)、腔锥形感器(Sensilla coeloconica,SCo)、腔形感器(Sensilla cavity,SCa)和钟形感器(Sensilla campaniformia,SCam),感器类型在雌、雄个体间无差异;雌、雄个体各节触角的感器数量和分布不均匀。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展电生理学和行为生态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8.
9.
10.
南方小花蝽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昆虫学报》2014,(4):578-584
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 Zheng捕食能力较强,对田间多种小型害虫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是一类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分别对新羽化的南方小花蝽雌、雄成虫和5龄若虫的触角形态和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南方小花蝽雌、雄成虫以及5龄若虫触角均为线状,共4节,分为柄节、梗节和鞭节。触角上共有5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具弯钩形感器和耳形感器,其中毛形、刺形感器各有2个类型,耳形感器是首次在蝽类昆虫触角上发现。雌、雄成虫的触角存在性二型现象,雄成虫触角感器数量明显多于雌成虫;若虫的感器类型及数量比成虫少。不同类型的感器在触角各节上的数量与分布各不相同。本文以期深入了解其化学感受系统,为揭示南方小花蝽的寄主选择行为机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烟盲蝽成虫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盲蝽Nesidiocoris tenuis(Reuter)作为一种杂食性昆虫,是蔬菜害虫的重要捕食者。利用扫描电镜对烟盲蝽雌雄成虫的触角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烟盲蝽触角由基节、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绝大部分触角感器位于触角的腹面和外侧面。触角感器共有9种,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钟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具弯钩形感器、腔形感器、乳形感器和Bhm氏鬃毛。腔锥形感器仅见于雌性触角,其他8种感器在雌雄两性触角上的类型和分布没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