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高原鼢鼠对高寒草甸群落特征及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堰铭 《动物学研究》1999,20(6):435-440
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与植物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双子叶植物在地上生物量中所占百分比的数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草地次生植被面积随高原鼢鼠种群密度增加而显著增加,土丘覆盖植物的恢复速率则随高原鼢鼠种群密度增加而显著地降低,植物群落组成的种数与种群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单子叶植物重要值随高原鼢鼠种群密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双子叶直根类植物与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双子  相似文献   

3.
高原鼢鼠对高寒草甸植被特征及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堰铭  刘季科 《兽类学报》2002,22(3):201-210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鼢鼠栖息10年的斑块,植物群落的物种数减少,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地上、地下总生物量显降低,单子叶和可利用双子叶植物生物量极显减少,但不可利用双子叶植物生物量显增加。高原鼢鼠去除5年后,斑块内植物群落的单子叶植物物种数增加,而双子叶植物下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地上、地下总生物量显增加,单子叶和可利用双子叶植物生物量增加极显,不可利用双子叶植物生物量显降低。高原鼢鼠栖息10年的斑块,净初级生产量较未栖息地区减少68.98%。高原鼢鼠去除5年后,净初级生产量增加,但仅达到未栖息地区的58.69%。  相似文献   

4.
为明晰高原鼢鼠干扰对大型土壤动物类群分布和功能群特征影响,选取祁连山东段高原鼢鼠典型分布高寒草甸,依据鼠丘密度将研究区划分4个干扰梯度,调查各干扰区植物、群落结构、土壤理化性质和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群组成。采用冗余分析方法探讨植物土壤因子对土壤动物功能群组成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植食性土壤动物为优势功能群,极重度干扰区植食性功能群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干扰区(P<0.05);高原鼢鼠干扰对高寒草甸土壤动物群落稳定和相似性影响较小;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温度、紧实度、全氮和全钾以及莎草科生物量和植物物种均匀度均显著影响高寒草甸土壤动物功能群的空间分布(P<0.05),其中土壤温度对土壤动物功能群分布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调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两种主要啮齿动物及其天敌动物的种群密度,分析天敌动物对两种啮齿类的捕食方式、捕食强度,探讨啮齿类动物的捕食风险及生存对策。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的种群密度分别为4.97只/hm^2和10.6只/hm^2,而它们的主要天敌赤狐、艾虎和香鼬的种群密度分别为0.16只/100hm^2、0.37只/100hm^2、3只/100hm^2。艾虎和香鼬在取食过程中主要搜寻啮齿类的洞道系统,全部食物几乎都来源于洞道系统内;赤狐或取食地面活动的鼠兔,或挖掘洞口待高原鼢鼠封闭洞口时取食猎物。高原鼠兔在赤狐、艾虎和香鼬的食物中所出现的频次分别为100%、96.1%、100%,高原鼢鼠在3种天敌动物的食物中所出现的频次分别为87.5%、73.2%、0%。3种天敌动物对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的捕食强度分别为0.703%和0.038%,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所承受的捕食风险分别为0.780和0.393。高原鼠兔在高的捕食风险下通过行为对策和繁殖对策增加其适合度,而承受捕食风险较小的高原鼢鼠主要通过封闭的洞道系统和高的存活率增加其适合度。  相似文献   

6.
高原鼠兔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质及湿度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李文靖  张堰铭 《兽类学报》2006,26(4):331-337
为探讨高原鼠兔对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 本研究于2005年8月, 采用灼烧和烘干法, 分别测定了高原鼠兔栖息及被灭杀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湿度。结果表明: 高原鼠兔栖息地区, 0~5 cm及6~10 cm土壤层有机质含量和湿度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被灭杀地区; 11~30 cm 土壤层, 二者无显著的差异;31~50 cm土壤层, 有机质含量差异极显著, 而土壤湿度则无显著差异。说明, 高原鼠兔活动可增加高寒草甸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和湿度, 进而改变土壤理化性质, 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相似文献   

7.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和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是两种在高寒草甸广泛分布的小型哺乳动物,其暴发活动可能造成高寒草甸的严重退化。使用无人机分别拍摄典型的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种群暴发区图像,解译高原鼠兔洞口、高原鼢鼠土丘和它们的干扰斑块,获得干扰斑块的周长和面积信息,计算干扰斑块形状指标,确定高原鼠兔与高原鼢鼠暴发活动对高寒草甸的影响。研究表明:(1)高原鼠兔与高原鼢鼠暴发活动形成的干扰斑块周长与面积比(PARA)、形状指数(SHAPE)和分形维数(FRAC)差异显著(P<0.05),其中高原鼢鼠斑块的FRAC是1.0124±0.0091,属于普通的规则几何圆形分布格局,高原鼠兔斑块的FRAC是1.1203±0.0546,属于分形几何不规则的分布格局。(2)高原鼠兔洞口数量与其斑块面积没有线性相关关系(P=0.9677),高原鼢鼠土丘数量与其斑块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3)高原鼢鼠斑块面积统计学上呈长尾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P<0.01)。根据高原鼠兔斑块面积分布格局可将斑块演替分为三个阶段:土丘形成阶段、斑块连通...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高原鼢鼠的年挖掘活动规律,及其与气候、植物地下生物量和物候等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季节内的日掘土活动节律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依其活动规律探讨了用土丘数估测鼠数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高原鼢鼠挖掘对植物生物量的效应及其反应格局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张堰铭  刘季科 《兽类学报》2002,22(4):292-298
高原鼢鼠取食洞道处,在植物根系受损条件下,主要测定各类植物生物量变动的格局。原生植被样区,取食洞道回填土壤后,单子叶植物地上生物量显增加,双子叶植物地上生物量及地下总生物量显降低。植物地上总生物量与取食洞道的厚度密切相关。土厚厚度<5cm的取食洞道,植物地上及地下生物量显下降,土层厚度>10cm,植物地上及地下生物量无显变化。高原鼢鼠长期栖息植被退化的斑块地,在取食洞道区域,单子叶及双子叶植物地上生物量和地下总生物量均显降低。结果验证了本提出的地下啮齿动物对双子叶直根类植物的存活具有负效应,对单子叶须根类植物则产生正效应的假设。  相似文献   

10.
矮嵩草草甸植物蒸腾强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张堰铭 《兽类学报》1999,19(3):204-210
捕杀高原鼢鼠后,残鼠种群与自然种群年龄结构相比较,5月差异性显著(X2=997,P<005);7月和10月差异极显著(X2=15134,X2=15612,P<001)。5月,残鼠种群成年Ⅰ组占最大比例(5345%);自然种群成年Ⅱ组占最大比例(4844%)。7月,残鼠种群幼年组和亚成年组所占比例之和(3506%)明显高于自然种群(2200%)(P<005)。10月,残鼠种群近老年组和老年组所占比例之和(962%)明显低于自然种群(2308%)(P<005)。残鼠种群成年Ⅰ组雌鼠怀孕率(8462%)明显高于自然种群(5833%)(P<005);平均胎仔数(332)也高于自然种群(285),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高原鼢鼠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两种栖息地中捕获高原鼢鼠 1 44只 ,将 92只鼢鼠的胃内容物对照已知植物组织的显微结构进行分析 ,以确定其食物组成。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两种栖息地之间的植被组成有极大的差异 ,但是高原鼢鼠的食物组成在两种栖息地之间和性别之间均无明显的不同 ,不同植物出现的频次却有明显的差异。禾本科植物在高原鼢鼠的胃内容物中基本没有发现 ,对莎草科植物也只取食两个物种 ,高原鼢鼠所取食的植物主要是杂类草。在两种栖息地中高原鼢鼠喜食度指数最高的 9种植物均为鹅绒委陵菜、直立梗唐松草、丽江风毛菊、雪白委陵菜、美丽风毛菊、细叶亚菊、异叶米口袋、磨岭草和棘豆。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自制高原鼢鼠挖掘行为观察箱,以直接观察法和摄录像系统观察了在模拟不同土壤坚实度条件下,高原鼢鼠的挖掘行为、掘土速度、掘土持续时间以及在每一掘土回合内的掘土量。结果表明,高原鼢鼠的掘洞活动主要由掘土、扒土、踢土、推土、以及拱土组成;掘土速度和掘土持续时间与土壤坚实度有关;在相同土壤条件下,虽然雄、雌鼢鼠的掘土速度相似,但雄性鼢鼠在每回合内的掘土量明显地高与雌鼠。  相似文献   

14.
灭鼠干扰后高原鼢鼠的种群动态与扩散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采用去除取样法对高原鼢鼠的种群动态及扩散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鼢鼠的种群密度因栖息地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土壤疏松、食物丰富的栖息地内鼠密度较高。去除前的自然种群内和去除后扩散区内的鼢鼠中,其种群密度基本相同,种群结构相对稳定,成体鼢鼠的数量均占种群的73%左右,雌雄性比为11;去除区内鼢鼠的密度较低,雄性幼体的数量相对增加,成体的数量相对减少,其性比亦为11。相邻动物之间的距离受密度因素的影响,在同一密度条件下,其距离无性别间的差异,动物呈镶嵌分布型。去除区内鼢鼠的平均扩散率为26.5%,平均扩散距离为66.9m,扩散距离受土壤因素的影响。去除区内鼢鼠的成体体重小于扩散区内鼢鼠的成体体重,而在幼体间无差异。引起高原鼢鼠扩散的主要原因是种群密度,当种群密度超过平衡密度后,由于种内的相互攻击和对食物资源的相互竞争加剧使部分个体扩散出去  相似文献   

15.
高原鼢鼠繁殖期和非繁殖期的行为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室内饲养条件下对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非繁殖期和繁殖期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定性、定量地对16中行为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时期的行为基本没有变化,但行为发生的频次和持续时间有极大的不同。个中行为的时间的分配在24小时内及其在两个不同时期之间均有一定的差异,而每小时内动物的主要行为表现为睡眠和休息、移动、取食、挖掘、相互接触。繁殖期,动物的活动时间增加,表现为挖掘活动和接触时间的加长,动物社会行为发生的频次和持续时间高于非繁殖期。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于1983年7—8月,1985年8—10月期间,在中国科学院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进行。应用概率分布的方法研究小哺乳动物的种群空间格局,取得了与实际观察相吻合的结果。这项工作将为定量描述哺乳动物种群数量的空间配置做出尝试。 主要结果为: 1.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以下简称鼢鼠,鼠兔)的空间格局适合负二项分布,截尾负二项分布。 2.鼢鼠在空间的聚集强度高于鼠兔。 3.鼢鼠在高寒草甸和灌丛中的聚块面积分别为0.75公顷和1公顷以上;鼠兔均为0.5公顷。 4.大雪后(低密度鼠兔种群),鼠兔的空间格局呈随机分布,鼢鼠的格局不变,聚集强度均有下降。 5.两种动物空间分布总体上呈正相关,低密度样本与此相同;高密度样本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