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受广州市及黄埔区绿化委员会和黄埔区庙头村村委会的邀请,广东省生态学会组织近20名专家对位于广州市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古迹南海神庙附近的龙头山森林公园进行了3次较为全面的考察。考察内容涉及生态、经济、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景观、植被、动物、水文、气象等方面。我们负责公园的生态经济方面的发展规划问题研究。1龙头山森林公园的生态经济现状与问题龙头山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南岗镇和大沙镇交界区域,有大小山峰十余座,方圆2km2。主峰鸡冠山在南岗镇庙头村北面,海拔197.3m,是沿广(州)深(圳)大道的最…  相似文献   

2.
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马尾松消退的原因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通过对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的群落生态学调查,确认马尾松(PinusmasonianaLamb.)属于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的消退种。为了揭示马尾松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的消退原因,对各演替阶段群落中的生态因子,特别是光照强度的实地测定,得知马尾松群落内光照强度过低,常使马尾松更新苗处于光补偿点之下,难以正常生长。成树在演替过程中的衰退则是由于其它常绿阔叶树种,如木荷(SchimasuperbaGardn.etChamp.)、栲树(CastanopsisfargesiFranch.)等耐荫树种的抑制而使其物质合成能力逐渐减弱,物质分解能力逐渐加强,以致在常绿阔叶林演替的过程中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3.
无锡太湖地区夜鹭及鹭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9年4 ̄6月对分布在无锡地区的夜ycticorax nycticorax)和白鹭(Egretta garzetta)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地面积约27237.5m^2,植被以马毛松(Pinus massoniana)和香樟树(Cinnamomum hupehanum)为主。研究结果表明:栖息地共有鹭巢近万个,平均密度为0.36个/m^2,每棵树上平均巢数为1.06个,最多达25个/  相似文献   

4.
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人工植被蒸散耗水与水量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运用大型称重式电子蒸散系统研究沙坡头地区人工植被蒸散耗水量与水分平衡,结果表明∶固沙造林初期,年平均降水量186.6 m m 能够满足植物正常生长需要,是保证植物固沙成功的基本条件. 正常降水年份,植物(密度为75 株/100 m 2)蒸散耗水量大于降水量. 油蒿(Artem isia ordosica Kraschen.)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Kom .)的蒸散量分别占同期降水量的136.6% 和131.1% ,两种植物的蒸腾量分别占其蒸散量的45.6% 和43.4% . 在100~200 m m 降水范围内,沙地物理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随降水量的减少而增大;降水量100m m 时,是人工固沙植被所需降水的最低下限. 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地表结皮的形成对人工植被水分平衡与水分利用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成熟合子胚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马尾松(Pinusm assoniana Lam b.)成熟合子胚为起始外植体,在含2,4-D 10 m g/L,KT和BA 各4 m g/L的DCR培养基上得到胚发生培养物。将白色半透明的愈伤组织(含早期原胚)在含2,4-D1.0 m g/L,KT和BA 各0.4 m g/L的DCR培养基上保持并增殖。在附加9000 m g/L肌醇的DCR高渗培养基上得到粗壮的后期原胚。ABA 和活性炭同时使用能促进子叶胚的形成,最高频率为35.1% 。在无激素培养基上,成熟体细胞胚萌发并进一步形成完整小植株  相似文献   

6.
鼎湖山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动态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离子交换树脂袋法(lonexchangeresinbagmethod),测定了鼎湖山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动态情况。结果表明,鼎湖山马尾松林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以春季最高和夏季最低。硝态氮在0~10cm和10~20cm两土层的年平均值分别为1.722和1.429μg.d-1.g-1干树脂,铵态氮在0~10cm和10~20cm的年平均值则分别为19.137和14.696μg.d-1.g-1干树脂。硝态氮和铵态氮在试验的大部分季节表现出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p<0.05),表明了铵态氮供应是调节硝化速率的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动脉平滑肌细胞(sm ooth m uscle cell,SMC)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中的主要细胞,它的增殖在AS形成过程中极其重要.利用体外培养的人主动脉SMC,观察了天然高密度脂蛋白(native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N-HDL)及氧化修饰HDL(oxidized HDL,OX-HDL)对培养人主动脉SMC 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N-HDL对SMCcyclin D1基因表达无影响(P> 0.05);(2)OX-HDL使SMCcyclin D1基因表达显著增强(P<0.01),其表达量随时间(2、12、24 h)延长而增加.上述结果表明,OX-HDL的致AS作用可能与其刺激SMCcyclin D1基因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
对青藏高原高山冰缘地区毛茛科3种特有植物的核型进行了分析。它们的核型公式(K)、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C.R.L.)和核型不对称系数(As.K%)分别为:青藏金莲花Troliuspumilusvar.tanguticus:K(2n)=6m+8sm(2SAT)+2st,C.R.L.=4L+4M2+4M1+4S,As.K%=63.57,核型属2B型;甘青乌头Aconitumtanguticum为K(2n)=6m+10sm,C.R.L.=4L+8M1+4S,As.K%=62.54,2B型;单花翠雀花Delphiniumcandelabrumvar.monanthum为K(2n)=6m+8sm+2st,C.R.L.=4L+4M2+4M1+6S,As.K%=64.34,属3B型。经同相关近缘种核型资料比较,青藏金莲花核型不对称性和进化程度比金莲花T.chinensis低;甘青乌头的核型不对称性和进化程度在其近缘类群(乌头组Sect.Aconitum)已报道的种之内最低;单花翠雀花核型不对称性和进化水平比翠雀组(Sect.Delphinastrum)已报道的展毛翠雀花D.kamaoensevar.glabrescens、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旅游、工业化等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对亚热带森林大气CO2、SO2、NOx浓度及两种木本植物———木荷(SchimasuperbaGardn.etChamp.)和马尾松(PinusmasonianaLamb.)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式人类活动使森林中大气CO2浓度上升了17~30μmol·mol-1,NOx化合物的浓度上升了5~20nmol·mol-1,SO2浓度上升了2~19nmol·mol-1。森林大气中CO2、NOx、SO2浓度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而升高。木荷和马尾松叶片Fv/Fm、ΦPSⅡ和稳态下的qP随人类活动加强而下降,其下降趋势与CO2、SO2、NOx的上升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不同海拔高度对马尾松茎木质部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海拔高度对马尾松茎木质部结构的影响张大鹏(福建农业大学,福州350002)XylemStructureofPinusmassonionsStematDifferentAltitudes.¥ZhangDapeng(FujianAgricultura...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的18种瓢虫采自云南丽江的华山松上,其上有球蚜(Pineussp.) 寄生。包括1个新种——华山松小瓢虫Scym nus(Pullus) huashansong, sp. nov. 和1个中国新记录种——团聚丽瓢虫Adalia conglomerata (L.), 3种鉴定到属或亚属。其中的14种瓢虫同时采自铁杉,其上有铁杉球蚜(Adelges tsugae)寄生。新种华山松小瓢虫Scym nus(Pullus) huashansong (图1)体长2.65m m ,体宽1.80m m 。头黑色,口器及触角红褐色;前胸背板黑色;小盾片黑色;鞘翅红褐色。从头、前胸背板和小盾片黑色而鞘翅红褐色,该种易与它种区分;而从外生殖器而言,它与弯端小瓢虫S. (P.) accamptus Pang etPu 相似,但新种阳基较纤细,第1腹板上的后基线弯曲度大拱形明显而区分。新种模式标本1997年9月24日虞国跃采于云南丽江文笔山,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的生长与气候关系的年轮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兰涛  夏冰 《应用生态学报》1994,5(4):422-424
马尾松的生长与气候关系的年轮分析兰涛,夏冰,贺善安(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210014)TreeringanalysisonrelationofPinusmassonianagrowthtoclimatefactors.¥LanTao;X...  相似文献   

13.
1林芝蔓龙胆新种图1:1~4CrawfurdianyingchiensisK.YaoetW.L.Cheng,sp.nov.TYPE:Xizang(Tibet西藏),Nyingchi(林芝),inconiferousforest,alt.2870m,1...  相似文献   

14.
菜心下胚轴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萌发3—4 天(长约4 cm )的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var.parachinesis)无菌苗苍白下胚轴为材料,酶解分离原生质体。经纯化的原生质体,在含0.5 m g/LZT、0.5 m g/L2,4-D、1.0 m g/LNAA 和0.4 m ol/L葡萄糖的K8p 培养基中,进行微滴培养。在起始培养14—18小时,原生质体再生新的细胞壁。36 小时再生细胞开始第一次分裂。第三天分裂细胞频率可达35% 。培养第8—9 天,可见含8—16个细胞的小细胞团,植板率为15% —18% 。3 周后将发育成直径为2 m m 的白色小愈伤组织,转到含0.3 m g/L 2,4-D并用gelrite半固化的培养基上,增殖成4—5 m m 直径的愈伤组织。在MS+ 3.2(或1.6) m g/L BA+ 1.6(或0.8) m g/LZT+ 0.01 m g/L NAA+ 0.1 m g/LGA3 和0.2% 蔗糖的分化培养基上,获得芽的分化。切下约2 cm 长的芽苗,转移到含0.2 m g/LIAA 和2% 蔗糖的培养基上,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南缘最近10万年来的植被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陕西渭南剖面的花粉研究,阐明了近10万年以来黄土高原南缘植被的演化历史.10万年以来,该地区主要以草甸草原及草原植被为主,两者交替出现反映了温暖半湿润及寒冷干燥的气候旋回.这几个旋回可大致与氧同位素5 期末以来各期进行对比.森林植被仅在某些相对短暂的时段出现,如榆树(Ulm us)林约95.1~90.7 ka BP(9.50~9.32 m );榛树(Corylus)林约25.1~21.1 ka BP (4.00~3.48m );铁杉(Tsuga)林约13.7~11.8 ka BP(2.20~1.80 m ).根据植被区划, 现代黄土高原南部的植被归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现代这里塬面缺少森林植被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从渭南剖面及其它一些剖面花粉资料看,10万年中不可能存在足以对植被产生巨大影响的人为因素.因而可以认为,现在黄土高原塬面上草原植被是原生的,无林的原因可能要从其它方面寻找,如水土流失等  相似文献   

16.
三种柏科植物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发柏科台湾翠柏Calacedrus macrolepis var.formosana、厚皮松Juniperus deppeana和红桧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的核型,它们的根法体细胞染色体都为2n=22,核型公式分别是K(2n)=22m(2SAT),22m(2SAT)和 20m(2SAT)+2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分别为2n=22=6Ms+16Ma1,2L+6MS+  相似文献   

17.
蒺藜和白刺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德奎  秦月秋  周俊英  李国  朱荔华   《广西植物》1996,16(2):161-164
本文对山东蒺藜科(Zygophyllaceae)蒺藜属(TribulusL.)植物蒺藜(T、terrestrisL.)和白刺属(NitrariaL.)植物白刺(N.sibirica Pall.)进行了染色体研究。结果表明:蒺藜的染色体数目为2n=30,核型公式为K(2n)=30=30m,核型“1B”型:白刺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为K(2n)=24=22m+2sm,核型“1A”型。  相似文献   

18.
有机体之间化学相互作用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体之间化学相互作用的研究及其应用宋启示(中国科学院昆明生态研究所,650223)ChemicalInteractionAmongOrganismsandTheirApplication¥SongQishi(KunmingInstituteofEcolo-gy,AcademiaSinica650223).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1):45-48。Thispaperreviewsthemostactiveresearchfieldsonchemicalinteractionamongorganisms:(1)allelopa-thyamongplants,whichiswidelyappliedinagricultureandhorticulture,(2)biochemicalinteractionbe-tweenplantsandinsects,(3)biochemicalinteractionamonginsectsand(4)biochemicalinteractionamongmammalsandbetweenmammalsandplants.Inaddit  相似文献   

19.
土壤干旱期间墨兰的水分生理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盆栽墨兰〔Cymbidiumsinense(Andr.)Willd.]在不同土壤含水量情况下的水分生理变化。不同叶龄的叶片对于干旱反应不同,一年生叶比二年生叶敏感。在叶片含水量、叶片水势、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和气孔阻力等生理参数中,后两者对干旱反应最灵敏。所以,一年生幼叶的蒸滕速率和气孔阻力可作为指标去判断墨兰植株水分供应情况。墨兰在土壤持水力44.2%时,相对透性较小,生长正常,一年生动叶的蒸腾速率和气孔阻力分别是3.36μg·cm ̄(-2)·s ̄(-1)和7.08s·cm ̄(-1);当土壤干旱,持水力降至22.5%时,相对透性增大39%,说明细胞已经受旱害,该时的蒸腾速率降至0.95μg、cm ̄(-2)·s ̄(-1),气孔阻力升为22.25s·cm ̄(-1)。可以认为,墨兰的土壤临界水分是在土壤持水力44%—22%之间。  相似文献   

20.
九种二变种山茶属植物的核型报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了9种2变山茶属植物的核型.结果如下:Cameliahenryana:2n=2x=30=21m+8sm+1st;C.furfuracea:2n=2x=30=20m+10sm;C.wardi:2n=2x=30=18m+11m+1st;C.anlungensis:2n=2x=30=19m+9sm+2st;C.anlungensisvar.acutiperulata:2n=2x=30=19m+9sm+2st;C.pyxidiacea:2n=2x=30=20m+8sm+2st;C.pyxidiaceavar.rubituberculata:2n=2x=30=21m+8sm+1st;C.brevistyla:2n=2x=30=18m+10sm+2st;C.leptophyla:2n=2x=30=24m(1sat)+4sm(1sat)+2st;C.yunnanensis:2n=2x=30=18m+10sm+2st;C.pitardi:2n=2x=30=18m+12sm.其中,前7种2变种的核型为首次报道,比较前人的有关研究可以看出上述核型在种间较相似,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较比种间比较具有更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