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菌对消毒剂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毒剂通过抑制膜的主动运输、抑制微生物的代谢、扰乱微生物的DNA复制、使微生物细胞裂解而导致胞内成分渗漏以及使胞内物质凝结等方面发挥灭菌作用.消毒剂在杀灭细菌和控制细菌污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细菌对消毒剂也会产生抗性.细菌对消毒剂的抗性机制主要通过形成生物被膜,阻挡或外排机制减少消毒剂分子进入细胞,使消毒剂分子失活,以及其他表型性耐药等4个途径来实现,其中通过形成生物被膜阻止消毒剂分子进入细菌细胞或在进入细胞前使消毒剂失去效用,在细菌对消毒剂的抗性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以实际污染的主要菌株为对象,研究它们对常用消毒剂的抗性机制,对控制细菌污染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具有耐高温、抗逆性强的特点,能在食品加工环境中长久存活。季铵盐类消毒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沙门氏菌对其产生了适应性耐受和交叉耐受,为食品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文章简要介绍了季铵盐类消毒剂的主要种类及其作用机理,分析并归纳了沙门氏菌对季铵盐类消毒剂的适应性耐受和交叉耐受现状,进一步从细胞膜生理特征、生物被膜形成、外排泵活性等角度,重点阐述了沙门氏菌对季铵盐类消毒剂的适应性耐受机制进展及新发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季铵盐类消毒剂的合理使用和沙门氏菌的防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2%碱性戊二醛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消毒剂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种消毒剂都力图具有高效、稳定、无腐蚀、无刺激、低毒等特点。戊二醛因具有优异的灭菌性能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是高效灭菌剂。WHO肝炎小组将2%碱性戊二醛推荐为HBV污染物的消毒剂。但由于此剂属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易分解变质,从而影响杀菌性能。马飞等对0.5%碱性戊二醛等消毒剂进行抑菌性能及被污染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抑菌性也逐渐减弱。针对此问题,对我院配制的2%碱性戊二醛进行其稳定性考察。1 材料与方法1.1 药品与试剂 原料戊二醛(丹东市江城化工厂);三乙醇胺(吉林…  相似文献   

4.
戊二醛复合消毒剂对猪病病毒杀灭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戊二醛复合消毒剂对猪病病毒的杀灭效果。方法 将猪细小病毒 (porcinepavrovirusvirus ,PPV)、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 (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virus,PRRS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pseudorabiesvirus,PRV)分别与不同浓度的戊二醛复合消毒剂作用后 ,接种于长满细胞单层的细胞培养板中 ,根据细胞是否产生病变情况 ,确定消毒剂杀灭病毒的最佳浓度 ;同时 ,还将不同浓度的消毒剂与猪瘟病毒 (hogchloeravirus,HCV)作用后 ,对兔进行静脉注射 ,根据兔的体温变化情况 ,判断消毒剂杀灭病毒的最佳浓度。结果 1%浓度的消毒剂 ,可在 2 0min之内有效杀灭PPV、PRRSV和PRV ;0 5 %浓度的消毒剂 ,可在 10min之内有效杀灭HCV。结论 戊二醛复合消毒剂具有高效杀灭病毒的作用 ,适用于养殖场、医疗卫生行业及传染病流行地区的消毒灭菌 ;采用细胞感染法检测和评价消毒剂对病毒的杀灭效果是一种可行的体外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 六、传染性物质的处理和处置 一个基本常规是,传染性材料一概不难拿出实验室。 所有传染性物质,如有可能均需高压消毒或焚化。固体物质非经消毒剂处理,不得进行处置或洗涤(参看本章实验室常用消毒剂段)。 传染性液体不能倒入闸洗滌池内。应首先泡在石碳酸消毒剂中过夜。另法,也可收集在螺丝帽瓶内进行高压消毒。 如焚化器在实验室直接控制管理下,那末多数材料则可进行焚化。否则所有要处置的传染性物质,在交付焚化员前必须经过高压消毒。  相似文献   

6.
细胞壁的屏障作用是微生物降低对消毒剂敏感性的普遍机制。消毒剂对细胞膜的作用导致膜的通透性增加,胞内物质泄漏,呼吸链被破坏等。一些消毒剂能直接改变、破坏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但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可能比结构本身对消毒剂更加敏感。流式细胞仪、单细胞凝胶电泳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消毒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地面的微生物干燥后,形成菌尘进入空气,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因此,有效的地面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长期来,医院地面消毒通常采用化学消毒剂拖地的方法,而拖布本身是一个严重的污染源。我们曾对一家医院的十三个病区进行试验,用0.2%过氧乙酸拖地前后采样,结果拖地后细菌数明显减少的仅有3间,而明显增加的却有6间。而且化学消毒剂对地面、金属物品和电子仪器均有一定的腐蚀损害作用。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安全、高效、快速的地面消毒装置。本文报道该装置的研制目的、构造、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指  相似文献   

8.
几种观叶植物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三色豆瓣绿的组织培养植物名称:三色豆瓣绿(Peperomia tithym—aloides var.tricolor hort) 材料类别;成熟叶片,用70%酒精浸泡一分钟后在饱和漂白粉溶液中表面消毒20分钟,无菌水洗  相似文献   

9.
消毒剂是一种可杀灭物体表面、器材设备、皮肤、空气和水源等传播媒介上携带的病原微生物的有机分子。它在体外能杀灭病原微生物,切断其传播途径,进而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在生命安全防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合理地使用消毒剂导致细菌对消毒剂产生耐药。消毒剂耐药基因在不同种属间的水平转移加剧其传播风险,使消毒剂耐药情况进一步恶化。更令人担忧的是,细菌对消毒剂的耐药可能会导致对抗生素产生共耐药,给公共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但目前为止,对消毒剂耐药以及共耐药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本文总结了关于细菌对消毒剂耐药的研究报道,对消毒剂的作用机制、细菌对消毒剂的耐药机制进行了论述,另外针对消毒剂耐药基因的传播以及细菌对消毒剂和抗生素的共耐药进行了综述,为减少消毒剂耐药性的产生和制定合理的消毒剂使用规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秀娟  谷宇锋  王文惠  李洁  郝海红 《微生物学报》1963,(收录汇总):2967-2979
消毒剂是一种可杀灭物体表面、器材设备、皮肤、空气和水源等传播媒介上携带的病原微生物的有机分子。它在体外能杀灭病原微生物,切断其传播途径,进而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在生命安全防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合理地使用消毒剂导致细菌对消毒剂产生耐药。消毒剂耐药基因在不同种属间的水平转移加剧其传播风险,使消毒剂耐药情况进一步恶化。更令人担忧的是,细菌对消毒剂的耐药可能会导致对抗生素产生共耐药,给公共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但目前为止,对消毒剂耐药以及共耐药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本文总结了关于细菌对消毒剂耐药的研究报道,对消毒剂的作用机制、细菌对消毒剂的耐药机制进行了论述,另外针对消毒剂耐药基因的传播以及细菌对消毒剂和抗生素的共耐药进行了综述,为减少消毒剂耐药性的产生和制定合理的消毒剂使用规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细菌的消毒剂耐药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菌的消毒剂耐药性指细菌与消毒剂多次接触后,使该类消毒剂的最小抑菌浓度或最小杀菌浓度升高的现象。细菌的消毒剂耐药性普遍存在,多种细菌可对一种消毒剂耐药,一种细菌可对多种消毒剂耐药。消毒剂选择件压力是耐药性产生的外在原因,产生的机制包括生化结构、遗传学途径和酶学途径。消毒剂耐药与抗生素耐药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应加强研究,制定统一标准,加强监测,并制定合理应用消毒荆规范,以减少消毒剂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消毒剂抗性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物体表面和传播介质中,消毒剂能有效抑制或杀死微生物,广泛用于食品、卫生、健康、防疫等领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全球消毒剂的使用量激增,对有效防控病毒传播和防止疫情扩散起到重要作用.但消毒剂的不正确使用会降低其有效性,甚至会诱导微生物产生抗性,从而增加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微生物的消毒剂抗性...  相似文献   

13.
抗消毒剂型微生物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二氧化氯、过氧乙酸、次氯酸钠及过氧化氢等消毒剂高浓度可以杀灭微生物,低浓度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在微生物检测中,要消除消毒剂的干扰,培养基的抗消毒剂指数必须控制在12.0—24.5之间。消毒剂解抑剂Ⅰ的抗消毒剂指数为 12.0,对细菌和真菌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加入经改良和优化的普通培养基后,制得5种抗消毒剂型培养基,在灭菌前后和一年的保存期内,其抗消毒剂指数基本保持不变。当采用大样倾注平板法和液体大样法检测残留消毒剂的样品时,使用抗消毒剂型培养基检出细菌和真菌能力大大高于普通培养基。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氯、过氧乙酸、次氯酸钠及过氧化氢等消毒剂高浓度可以杀灭微生物,低浓度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在微生物检测中,要消除消毒剂的干扰,培养基的抗消毒剂指数必须控制在12.0—24.5之间。消毒剂解抑剂Ⅰ的抗消毒剂指数为 12.0,对细菌和真菌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加入经改良和优化的普通培养基后,制得5种抗消毒剂型培养基,在灭菌前后和一年的保存期内,其抗消毒剂指数基本保持不变。当采用大样倾注平板法和液体大样法检测残留消毒剂的样品时,使用抗消毒剂型培养基检出细菌和真菌能力大大高于普通培养基。  相似文献   

15.
在物体表面和传播介质中,消毒剂能有效抑制或杀死微生物,广泛用于食品、卫生、健康、防疫等领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全球消毒剂的使用量激增,对有效防控病毒传播和防止疫情扩散起到重要作用。但消毒剂的不正确使用会降低其有效性,甚至会诱导微生物产生抗性,从而增加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微生物的消毒剂抗性基因还会通过繁殖传代增殖或在不同种属间水平转移而加剧其污染和传播风险,严重威胁到公共卫生安全。目前,抗生素抗性基因(ARG)的广泛出现引起了全球对公共卫生的关注,但对消毒剂的抗性认识非常有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微生物对消毒剂抗性的研究,着重就微生物通过形成生物膜、降低细胞膜通透性、过量表达外排泵、产生消除或减弱消毒剂的特异性酶、改变作用靶点等方式产生抗性的机理进行综述。另外针对微生物消毒剂抗性的获得和传播,对染色体和质粒介导的抗性基因、环境中微生物消毒剂抗性与抗生素抗性的关联进行了论述。消毒剂抗性基因能通过质粒、噬菌体等可移动遗传元件,以转化、转导或接合的方式转移传播,对科学消毒提出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李在乾  邵腊妹   《微生物学通报》1992,19(3):154-156
从多抗毒素异常发酵液中分离出一种噬菌体PsA。该噬菌体在电镜下观察呈蝌蚪形;在琼脂平板上呈圆形,边齐,透明噬菌斑。噬菌体原液在60℃、30分钟完全失活;pH4.0—9.0范围内较稳定,pH 10.0—14.0范围内仍不完全失活,pH3.0以下均失活。该噬菌体噬菌斑的形成需要Ca2+,仅感染多抗霉素链霉菌。对该噬菌体杀灭效果较好的消毒剂有新洁尔灭、漂白粉、甲醛、高锰酸钾、生石灰、来苏尔等。噬菌体原液在4℃冰箱保存两个月效价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7.
常用鱼药漂白粉和氯杀宁对背角无齿蚌的毒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洱海流域的背角无齿蚌为研究对象,确定常用鱼药:漂白粉、氯杀宁对湖泊大型底柄动物背角无齿蚌的毒性影响.试验得出漂白粉作用下,背角无齿蚌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168 h的半致死率;氯杀宁作用下,背角无齿蚌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率;漂白粉有效氯安全浓度95.25~108.86 mg/L;氯杀宁有效氯安全浓度3.32~3.55 mg/L.通过显微镜观察,漂白粉和氯杀宁的主要作用部位为背角无齿蚌的呼吸系统,在其鳃上可见明显病变.  相似文献   

18.
以2个OT百合品种‘Robina’、‘Concador’为材料,研究不同稀释倍数的消毒剂与拌种剂混合处理对其鳞片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安泰生300倍+高巧200倍浸泡处理效果最佳,40 d后‘Robina’和‘Concador’有效小球茎产生率分别高于对照17.71%和23.33%,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紫金龙为材料,研究了1%CuSO_4、0.1%KMnSO_4、1%CH_2O、75%C_2H_6O、10%H_2O_2、0.1%HgCl_2、10%NaClO等消毒剂处理对紫金龙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H_2O_2消毒的紫金龙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且10%H_2O_2消毒对种子发芽率抑制不明显,是较为理想的表面消毒剂。相反,其它消毒处理都不同程度地削弱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紫金龙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20.
无菌猕猴桃种子采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菌的猕猴桃种子是猕猴桃胚乳培养、实生苗微嫁接等技术的基础材料,利用消毒剂灭菌是常用的无菌种子采集手段,应用最广泛的消毒剂为升汞(mercuric chloride)和次氯酸钠(NaClO)。为了避免使用消毒剂,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无菌猕猴桃种子采集方法——无菌搅拌法,同时为探索其准确性和应用性,比较了0.2%升汞灭菌20 min、10%次氯酸钠灭菌20 min、无菌搅拌法三种方式采集无菌猕猴桃种子的效果,并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菌搅拌法、0.2%升汞灭菌20 min是稳定有效的无菌猕猴桃采集方式,10%次氯酸钠灭菌20 min的采集效果不稳定;在相同的时间内,无菌搅拌法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89.90%,但发芽势较低,均可正常成苗; 10%次氯酸钠灭菌20 min的发芽率次之,与无菌搅拌法的种子无显著差异,发芽势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47.47%和67.86%,且有打破猕猴桃种子休眠的作用,整体作用类似于赤霉素(GA_3)浸种的效果; 0.2%升汞灭菌20 min对猕猴桃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无菌搅拌法种子,且生长缓慢。此外,无菌搅拌法是物理处理,对种子、操作人员、环境均无害。这证实了无菌搅拌法的实用性和优势,发现了次氯酸钠在打破猕猴桃种子休眠方面的作用,为其它同类型果实的无菌种子采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