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急性感染性腹泻是全球性传染病,主要侵袭2岁以下婴幼儿。国内外研究资料证实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  相似文献   

2.
妈咪爱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机体防御功能差,易患各种类型的腹泻病,严重影响了小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有上千万儿童死与急性腹泻。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而造成耐药菌株的逐渐增加,常出现菌群失调现象,同时其副作用也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抗生素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笔者采用了微生态调节剂妈咪爱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将腹泻病的防治列为全球性战略。目前 ,国内基层单位腹泻病的治疗上传统旧观念尚难改变 ,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仍较普遍。为此 ,我们采用微生态调节剂乳酸菌素散治疗婴幼儿腹泻75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对象  75例均是选自儿科门诊和住院患儿 ,诊断符合1993年修订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方案 ,其中男 41例 ,女 34例 ,年龄半岁以内 16例 ,~ 1岁 38例 ,~ 3岁 2 1例。大便每日 5次至 10多次 ,为水样便或蛋花样便 ,部分含有少量粘液、泡沫或不消化食物 ,病程 12 h~ 3d,可伴有发热、…  相似文献   

4.
培菲康治疗73例婴幼儿腹泻疗效观察浙江绍兴市第五人民医院绍兴312000吴琴琴本文观察了73例诊断为婴幼儿腹泻的病例。其中感染性腹泻46例,非感染性腹泻13例,其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杂志》1992年第五期《中国腹泻病诊断方案标准》一文。全部病例除一...  相似文献   

5.
双歧杆菌与利巴韦林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秋冬季小儿腹泻的病原多是轮状病毒感染 ,临床多见于 6~ 2 4个月婴幼儿。我院 1 998年 1 1月至1 999年 1月腹泻病流行期间 ,用口服双歧杆菌 (丽珠肠乐 )与利巴韦林 (病毒唑 )泡滕剂联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86例 ,疗效满意。1 对象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均系腹泻病流行期间急性腹泻患儿 ,病程在 3d以内 ,年龄 8~ 2 4个月 ,粪便均为稀水样或蛋花样 ,粪常规以消化不良、脂肪球为主 ,未检出红细胞、白细胞 ,大便培养阴性。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粪便 RV- Ag均阳性 ;根据 93年《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诊断分型 ,均为轻至中型。随机分…  相似文献   

6.
几种微生态制剂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微生态制剂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为合理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婴幼儿腹泻提供指导。方法:对婴幼儿腹泻病患儿住院治疗期间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运用Kaplan—Meier(K—M)法对不同微生态制剂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时间—效应分析。结果:470例婴幼儿腹泻病患儿住院治疗期间,有453例患儿有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占96.4%;其中,选用培菲康、整肠生的病例最多,分别有237例和198例;多种微生态制剂联合应用有83例(18.32%)。K—M法分析显示:培菲康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优于整肠生组及多种微生态制剂联合应用组;无论是急性腹泻病,还是迁延性、慢性腹泻病,多种微生态制剂联合应用治疗的临床治愈时间均不优于单用微生态制剂组。结论:适当应用微生态制剂有助于婴幼儿腹泻的恢复,但盲目采用多种微生态制剂联合治疗并不能提高临床疗效,甚至不利于婴幼儿腹泻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双歧杆菌与儿童腹泻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尤以发展中国家最为突出。据WHO不完全统计,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45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腹泻病。由此可见。腹泻病不仅是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原因.也是威胁儿童生命的主要因素。儿童腹泻病病因十分复杂,诸如社会、环境因素。个体因素.饮食与感染等。但近20年来,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肠道正常菌群.尤其是双歧杆菌与腹泻的关系密切。双歧杆菌等正常菌群与机体共同构成一个整体。机体为双歧杆菌提供定植的条件。双歧杆菌又为机体防治疾病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笔者就肠道双歧杆菌与儿童腹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酪酸菌制剂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婴幼儿秋季腹泻是小儿常见的急性腹泻病,其主要致病病原体是轮状病毒。在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上,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为了开拓轮状病毒肠炎新的治疗方法,我院在轮状病毒肠炎流行期间采用酪酸菌制剂治疗秋季腹泻30例,其中显效21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33%。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是轮状病毒肠炎理想的治疗药物,为轮状病毒肠炎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潍坊市冬、秋季节婴幼儿腹泻的病因,在2008年10月1日~12月9日期间,对城内四所市级医疗机构的门诊和住院腹泻病人进行了统计,对住院腹泻病人采样作了检测,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潍坊市秋冬季腹泻患者主要由轮状病毒所引起,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有效预防轮状病毒腹泻。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不同季节腹泻病患儿粪便菌群变化和分析微生态制剂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70例不同季节腹泻病患儿粪便,用革兰染色法检查菌群,根据细菌的形态分为杆菌和球菌两大类,根据杆菌或球菌菌群数量的多少分为 、 、 三种等级。按腹泻者的病程对急性腹泻病和迁慢性腹泻病患儿粪便菌群检查统计分析。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急性腹泻病和迁慢性腹泻病患儿。结果:容易发生腹泻病的小儿年龄在4—24月。腹泻患儿粪便菌群总的变化趋势为杆菌不是以 为主,而是以 — 为主,球菌 — 占有一定的比例。急性腹泻病住院治疗时间短,而迁慢性腹泻病住院治疗时间长。结论:腹泻病患儿粪便菌群总的变化趋势为杆菌明显减少,球菌增多或相对增多,提示腹泻患儿的确存在肠道菌群的紊乱。急性腹泻病患儿的肠道菌群紊乱,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易调节,病程短;而迁慢性腹泻病患儿的肠道菌群紊乱,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较难调节,病程长。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附60例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轮状病毒是我国婴幼儿急性感染性胃肠炎、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其发病高峰期为每年10月到次年1月。我院自1996年10月至1998年1月,对60例急性腹泻婴幼儿,采用新鲜粪便,用创新ELISA一步法(金标免疫斑点法)进行HRV检测,均属阳性者,随机分成两组...  相似文献   

12.
<正> 肠道菌苗目前有伤寒菌苗(包括TAB)、霍乱菌苗,大部分国家均在生产。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细菌,但因对人所致疾病都是肠道感染,所以归于一类。此外正在研制的有痢疾菌苗,大肠埃希氏菌菌苗等。有可能进行研制的还有鼠伤寒菌苗、付溶血弧菌菌苗。肠道传染病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据世界卫生组织腹泻病控制计划(CDD)负责人Merson1981年报告,1980年全世界(主要是第三世界)七亿人口中(不包括中国)有400万人死于腹泻。最近的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13.
<正>急性传染性腹泻是发展中国家死亡率居首位的疾病,1978年亚非拉国家大约死亡50万至100万人。5岁以下儿童是重点罹患对象,婴幼儿死亡率更令人吃惊,1978年几个拉美国家报告的死亡率为934/10万。轮状病毒及其它肠病毒是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不少学者试图研制疫苗预防该病,至今仍处在研究阶段,今后几年仍不可能有太大效果。因为其它肠病毒的抗原成分太复杂,研制预防用疫苗没有指望的。 在许多国家,包括WHO推行EPI,OPV免疫预防小儿麻痹已取得成功,但小儿麻痹仍是当今世界上大多数热带国家的主要卫生问题。最近,在实施OPV超过20年的肠病毒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全国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国2009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和病原学信息,提出改善建议,为更好的控制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9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病例报告,对其流行病学及病原学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全国共报告655 965例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其中≤5岁儿童分别占报告总病例的50.38%和死亡病例的70.0%。实验室确诊病例占报告病例数的5.04%,其中病毒性感染占92.79%,细菌性感染占6.92%。结论≤5岁的散居儿童应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重点监测人群。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中约有95%为临床诊断病例。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诊断率及病原学诊断结果的报告率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病儿身体健康。近年来国内外正采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腹泻,获得良好疗效。我院儿科门诊于1995年6月~1995年12月夏、秋、冬季,应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治疗无严重并发症的普通型腹泻患儿66例,感染性腹泻20例,非感染性腹泻6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5岁,治疗总有效率91%。说明该药服用安全,无任何副作用,是控制小儿腹泻缩短腹泻病程的理想微生态乳酸菌健肠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小儿腹泻病继发乳糖不耐受的年龄、病因及乳糖酶治疗继发乳糖不耐受的效果.方法 对382例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患儿进行年龄、病因分析,同时将患儿分成治疗及对照两组,分析乳糖酶的疗效.结果 小儿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以婴幼儿多见,轮状病毒感染是继发乳糖不耐受的主要病因,乳糖酶治疗继发乳糖不耐受疗效显著.结论 婴幼儿腹泻常规给予乳糖酶可以缩短病程,减少治疗费用,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7.
人A组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HRV)是引起世界范围婴幼儿重症腹泻的最主要病原,也是导致发展中国家婴幼儿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1-3],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大约引起611 000婴儿和儿童死亡,特别是发展中国家[4].HRV感染广泛,且改善营养状况和卫生条件对HRV发病危险影响不大,因此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HRV感染率接近.HRV引起的腹泻至今无特效药,发展疫苗对控制HRV感染的作用就显得特别突出.  相似文献   

18.
腹泻是小儿的常见病,小儿腹泻的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夏季常以细菌感染为主,秋季多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要病原。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有上千万儿童死于急性腹泻。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而造成耐药菌株的逐渐增加,常出现菌群失调现象,同时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腹泻是发展中国家婴儿和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近十年来,对急性腹泻的病因的研究导致了广泛的认识,特别是对腹泻病原的大肠艾希氏菌的三个群。这三个群是:(1)肠毒原性大肠菌,它能产生肠毒素,是发展中国家婴儿、儿童以及到这些国家旅游的人的腹泻的重要病因;(2)肠致病性大肠艾希氏菌,它是世界许多地区婴幼儿腹泻流行的病因,并已知属于特异的血清型;(3)侵袭性大肠艾希氏菌,它具有侵袭力,与菌痢有相似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序言 在征询了其成员国之后,WHO发布了一个全球性的腹泻病控制(CDD)计划,初步目标是降低与腹泻病有关系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在本计划中,WHO正与其成员国协作以执行文件中的各国的CDD计划的初级卫生护理,并正在支持设计予防和治疗的较好的工具和方法的研究。 自1978年8月以来,本计划曾召集了许多科学家工作小组来规定在治疗、予防和控制腹泻病这一领域内的优先研究项目。在流行病学和病原学领域内,科学工作者小组曾集会以评价在大肠艾希氏菌腹泻,轮状病毒和其它病毒性腹泻及霍乱菌和其他弧菌有关的腹泻等方面的可以利用的知识以及建议优先研究的项目。 本小组的目的是考虑由弯曲菌属(C-ampylboacter),耶森氏菌属,沙门氏菌属及志贺氏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其中空肠弯曲菌及小肠结肠炎耶森氏菌只是在最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