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花药的一种整体染色制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至清等(1978)提出的花药整体制片法,在小麦、黑麦、玉米等植物的花药培养工作中都已证明是研究雄核发育的一项有用的技术。但水稻花粉孚尔根反应不明显,因而有必要探索其它整体染色方法。通过试验,我们发现爱氏苏木精(Ehrlich’s hematoxylin)整体染色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迅速进行花药培养的水稻实用化。今年(1989),在广岛县和冈山县相继获奖。估计今年在岩手县和宫城县古川农业试验场(所)开发的花药培养水稻“东北141号”也指定为奖励品种。中国推迟实用化的花药培养的水稻,而在日本终于有了结果。今年2月26日广岛县农业试验场所开发的花药培养的水稻“广光”也获奖。利用花药培养的水稻受奖品种是继北海道道立上川试验场培养的品种“上育394号”的日本第二个品  相似文献   

3.
水稻花药培养力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何平  沈利爽 《遗传学报》1998,25(4):337-344
在栽培稻的籼粳亚种间,花药培养力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差异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以适合籼粳稻杂种花药培养的SK_3培养基,经花药培养获得了一个籼粳交F_1代的加倍单倍体(DH)群体,对该群体的110个株系用同一种培养基进行花药培养,利用该群体构建的分子图谱进行有关水稻花药培养力的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s)的分析。结果表明,与水稻花药培养力有关的4个性状在DH群体中均表现为连续分布,愈伤组织诱导率与绿苗分化率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而绿苗产率与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均显著相关。在第6、7、8、10和12 5条染色体上分别检测到与愈伤组织诱导率有关的5个QTLs,其加性效应均为正。在第1和第9染色体上检测到与绿苗分化率有关的2个QTLs,这两个性状间的QTs不存在连锁。在第9染色体上有一个主效基因与白苗分化率有关,对绿苗产率则没有检测到特有的QTL。  相似文献   

4.
低温处理对水稻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花药培养工作在我.国广泛开展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总的说来,培养水稻花粉植株的成功率还不高,这就直接影响花药培养单倍育种工作的效率,因此需进一步提高水稻绿苗分化率。目前一些单位采用低温处理各种作物的花药,以提高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但具体做法和效果并不一致。胡忠等认为在10℃低温下(48—62小时)存放稻穗是暂时保存材料的有效方法,但并不能显著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钟华鑫等认为4~5℃低温对提高小麦花药愈伤组  相似文献   

5.
杨弘远  周嫦 《遗传》1979,1(3):35-36
朱至清等(1978)[1]提出的花药整体制片法, 在小麦、黑麦、玉米等植物的花药培养工作中都 已证明是研究雄核发育的一项有用的技术。但 水稻花粉孚尔根反应不明显,因而有必要探索 其它整体染色方法。通过试验,我们发现爱氏 苏木精(Ehrlich's hematoxylin)整体染色效果 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玉米花药培养中胚性细胞团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58年Seward等人用胡萝卜细胞培养获得胚状体后,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注意,胚状体比通过愈伤组织再生完整植株具有三个显著优点,即数量多,速度快、结构完整。因而,只要掌握诱导胚状体的条件,就可以大大提高组织培养和花药培养植株的诱导率。花药培养和组织培养中具有胚状体分化能力的种子植物已达117种,分属34科,75属,其中包括13种裸子植物(朱澂1978)。我国从事于花药培养的科学工作者,对于控制胚状体的发育做了不少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Mizuno和Komdmine(1978)报告过cAMP能够促进胡萝卜根韧皮部薄片的管胞分子形成。Brown和Newton(1981)关于“cAMP和高等植物”的综述又报道了cAMP系统可能在高等植物体内起作用。鉴于Pannbacker和Bravard(1972)指出二硫苏糖醇(DTT)为cAMP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我们探索了DTT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可能性。在水稻花药培养试验中,诱导培养基中添加DTT可以明显促进愈份组织分化绿芽。在本文月季(Rosa hybrida Hort.)继代培养枝的发根试验中,也观察到DTT对发根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看来,值得对DTT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做进一步的试验。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水稻(Oryza sativa)花药的离体培养及其花粉植株后代的表现,得到如下结果: 1.用加有2,4-D 1—5毫克/升的Blaydes培养基培养水稻花药,诱导出水稻花粉愈伤组织。采用花粉处于单核期的花药进行培养比较合适。 2.诱导愈伤组织成苗,以二次诱导法效果较好。即将愈伤组织种植在低浓度激素的培养基上(IAA 0.05—0.5毫克/升,激动素1—2毫克/升),在此培养基上分化快,芽点多,但芽不易伸长;芽点出现后再移到激素浓度较高的培养基上(IAA 2毫克/升,激动素4毫克/升),很快出现幼苗。 3.水稻花粉植株二代,田间表现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基本整齐一致,没有分离。杂种F_1花粉植株后代在许多性状上超过双亲,有选种价值。说明水稻花药培养用于育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α-吡啶羧酸为胁迫因子,研究了花药培养筛选水稻(Oryza sativa L.)抗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 Cav.)细胞变异体的效果。α-吡啶羧酸可抑制水稻花药(粉)愈伤组织的形成与生长,用40mg-L α-吡啶羧酸进行诱导、继代和分化筛选,可获得抗性愈伤组织并再生绿苗,但仅有一半绿苗自然加倍结实,并具备对稻瘟病孢子悬浮液的抗性。经两代选择与鉴定,获得了抗稻瘟病 ZA_1和 ZB_(11)小种、但感 ZG_1小种的变异体2-07和4-091。  相似文献   

10.
花药培养成功地用于改良重要作物,例如水稻和小麦。然而,花药培养用于作为其它作物(象大麦)的育种手段,其效果不明显。据两个英国研究小组报告,培养的大麦的反应显著受培养基中花药的方向的影响。在 John Innes 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当大麦花药固定在平坦位置(花药的两片均与培养基接触),没有或只有少数愈伤组织形成。那些形成的愈伤组织生长缓慢,并很少有生长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大量元素(以NH_4H_2PO_4取代N_6培养基的(NH_4)_2SO_4和KH_2PO_4),应用复合起动因素(NAA 4mg/1,2,4-D 1mg/1,Kt 1~3 mg/1)和补加增效成分(LH 300 mg/1,DNA 20~25 mg/1),建立禾谷类作物通用诱导培养基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从1975~1978年,试用上述培养基培养了184分水稻杂交组合的花药,获得了四千余管绿苗,已育成两个晚粳新品系。对于其他禾谷类作物的花药培养和组织培养,也得到了较好反应。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国内外开始应用姐妹染色单体分化(SCD)染色技术研究人和哺乳动物细胞的动力学(Bianchi等1976;Craig-Holmes等1976;Crossen等1977:朱炳富等1980),染色体DNA的复制,包括早复制和晚复制(Lau等1980),细胞周期的测定(等1971;田竟生等1978;等1979),和各种诱变致癌剂的测定(Bloom等1975;Allen等1976;Carrano等1978)取得了许多可喜的结果。本文采用BUdR-吖啶橙-紫外线 Giemsa(BUdR-Acridine Orange-UpG)染色显示姐妹染色单体分化染色技术(贺维顺等1980),初步观察了赤麂肺、皮肤和肾成纤维细胞动力学变化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  相似文献   

13.
上川农业试验场1986年结束了利用花药培养开发的水稻品种“上育394号”的野外评价试验,在1987年1月19日召开的北海道农业试验会议(成果鉴定会)上提出。如能通过试验会议,并通过预定2月10日召开的种苗会议,认定为奖励品种,就可成为水稻花药培养的第1个实际应用品种(参阅本刊1984年9月10日号第10页)。上育394号是以晚熟品种“岛光”、早熟品种“北明”为亲本育成的。因为它是晚熟品种,所以从1984年开始在以函馆等地方为主的北海道南部地区进行栽培试验。鉴定会预定由  相似文献   

14.
大叶黄烟未传粉子房培养及其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叶黄烟未传粉子房培养采用两种诱导方法:一种是直接诱导出苗,但频率较低。另一种是先诱导愈伤组织,然后分化出苗。用两种方法诱导都获得了单倍体植株。对第一种方法直接诱导出苗进行了胚胎学观察。  相似文献   

15.
已有报告指出,低剂量的电离辐射能够促进水稻和芸苔(Brassica napus)花药培养中胚胎发生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在1991年细胞和组织培养国际会议上,Young Il-Lee报道,用γ射线照射盆栽水稻的花药,愈伤形成率比非照射植株的高得多。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R.R.Aldemita和F.J.Zapata用电离辐射照射水稻种子,使之生长并取其穗进行花药培养,发现辐射对难处理种花药培养的影响与敏感种类花药培养的相反。γ射线辐射处理  相似文献   

16.
用毒莠定(4-氨基-3,5,6-三氯-2-羧基吡啶)代替MCPA(2-甲基-4-氯苯氧乙酸)作为水稻未传粉子房培养中的外源激素,所诱导的助细胞无配子生殖胚状体分化率大幅度提高,愈伤组织化的倾向大为减弱,并观察到在诱导培养基上直接出苗的现象。用N_6基本培养基附加3%的蔗糖、2毫克/升的毒莠定与500毫克/升的水解乳蛋白可获得较佳的培养效果。组织学观察表明在毒莠定的作用下,原胚多数是沿着接近体内合子胚正常分化的途径形成具根、芽的两极结构,而和MCPA所诱导的原胚不分化与愈伤组织化有很大的差异。讨论了毒莠定作为外源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构建的回交自交系(BIL)的10个株系在3种诱导培养基、1种分化培养基以及样株剪叶与否处理的结果表明,通用培养基(GM)不适合于籼粳交后代BIL的花药培养。N6和SK3都有较高的出愈率,但N6的绿苗发生率比SK3高,说明N6的愈伤组织质量和诱导效果更优于SK3。无论N6还是SK3,剪去样株叶片的绿苗发生率显著下降,显示花药培养过程中绿叶的作用很重要。完善籼粳亚种间杂交构建BIL的花药培养体系和从较多的株系中取材可保证花药培养的后代有较大的二倍体群体以供选择。  相似文献   

18.
西瓜花粉植株的诱导及其后代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单倍体育种已做为一种新技术,在多种作物上得到广泛地应用,并成功地培育出烟草、水稻、小麦、甜椒等作物新品种。实践证明,单倍休育种新技术对缩短育种周期、加快新品种的培育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西瓜属葫芦科植物,较难通过花药培养获得植株,因此,对西瓜花药结养技术的研究甚少。1981年我们首次在“琼酥”品种的花药培养上,成功地诱导出花粉植株。1983年又在“周至红”品种的花药培养上获得了花粉植株。通过对花粉植株后代表现性状的初步观察,发现“琼酥”花培植株H2代中有1株结瓜量和抗病性超过原“琼酥”品种,说明西瓜花药培养有可能直接选育出优良新品种,为西瓜育种提供一条新途径。本文将试验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水稻的组织培养和细胞悬浮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1980)曾报道过晚粳稻台中育39和杂交水稻汕优6号幼穗、茎、叶鞘等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分化率及其试管苗得率的情况及其在温室、大田的性状表现(赵成章等1980),并指出水稻幼穗外植体具有很强的分化能力。因此,本实验以水稻的幼穗为材料,比较研究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幼  相似文献   

20.
柑桔花粉植株的诱导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前在国内外已有数十种植物利用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但在果树花药培养方面的研究,至今尚未见到诱导出花粉单倍体植株的报道。我们自1974年3月开始,对柑桔类花药培养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经过多次反复试验,于1979年5月首次在四季桔(Citrus microcarpa Bunge)花药培养中获得了具有根、茎、叶的完整植株,经镜检胚状体和根尖细胞染色体为单倍体(2n=9)(图版1,7),表明是花粉发育的单倍体植株。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