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肠杆菌O11是一种可在人畜间交叉传染的强致病菌,具有潜在流行性爆发的危险。现完成了O11 O-抗原基因簇的破译,筛选和鉴定了多种特异分子标识,并实现了对大肠杆菌O11的快速、灵敏和准确的分子分型检测。利用鸟枪法测定大肠杆菌O11 O-抗原基因簇的序列全长为14180bp,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序列结构,共发现12个基因:GDP-L型岩藻糖合成途径基因(gmd,fcl,gmm,manC,manB)、UDP-N乙酰葡萄糖C4异构酶基因(gne)、O-抗原转运酶基因(wzx)、O-抗原聚合酶基因(wzy)和4个糖基转移酶基因;用PCR方法筛选出2个针对大肠杆菌O11的特异基因和4对特异引物,并进行环境样品检测实验鉴定了该PCR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设计并筛选出8条针对大肠杆菌O11的特异探针。  相似文献   

2.
大肠杆菌O157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祖木 《微生物与感染》1997,20(5):23-25,34
大肠杆菌O157:H7原来被认为与人类疾病无关,自Riley等报告此菌与出血性结肠炎流行有关以来,欧、美等国家出现了朋起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疾病暴发事件,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本文将有关此菌在病原学、免疫学和致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大肠杆菌O54 O-抗原基因簇的破译及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译了大肠杆菌O5 4O 抗原基因簇的序列 ,序列全长 1 4 0 6 2bp。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序列并鉴定基因 ,共确定 1 0个基因 ,包括鼠李糖合成酶基因BDA和C(rmlBDA和rmlC) ,糖基转移酶基因 ,O 抗原转运酶基因 ,O 抗原聚合酶基因和合成磷酸丝氨酸侧链的基因及 1个不能确定功能的开放阅读框。对rmlC的 (G C) %含量 ,稀有密码子含量及进化分析都表明大肠杆菌O5 4O 抗原基因簇是在近期通过rmlC介导的重组形成 ,而且大肠杆菌O5 4和鲍氏志贺氏菌 9型的亲缘关系很近。对UTP 葡萄糖 1 磷酸 尿苷转移酶基因 (galF)和 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gnd)的进化分析揭示志贺氏菌属与大肠杆菌属在进化上属于同一个属。用PCR方法筛选出了针对大肠杆菌O5 4的特异基因 ,用于基因芯片或PCR方法对大肠杆菌O5 4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
利用鸟枪法对大肠杆菌E .coliO138O 抗原基因簇进行测序 ,序列全长 14 139bp ,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序列分析 ,共发现 11个基因 ,分别为鼠李糖合成酶基因 (rmlB ,rmlD ,rmlA ,rmlC)、UDP GalNAcA合成酶基因 (gne ,gna)、糖基转移酶基因 (3个 )、O 抗原转运酶基因 (wzx)和O 抗原聚合酶基因 (wzy)。发现一种稀有单糖UDP Gal NAcA的合成途径 ,对合成该糖的第一种酶Gne进行了生物信息学鉴定 ,另外用PCR方法筛选出了针对大肠杆菌O138的特异基因  相似文献   

5.
选择编码O157菌体抗原特异合成酶的rfbE基因设计引物于口探针,并制备检测芯片,通过两次PCR扩增,制备荧光标记的靶序列,并与芯片进行杂交,检测O157菌株和非O157病原体。结果所有O157菌株均在芯片相应探针处出现阳性信号,非O157杂交结果均为阴性;芯片检测灵敏度比PCR检测高50倍。说明基因芯片可以快速、灵敏、特异地检测O157菌体抗原,为建立快速灵敏的检测细菌病原体特征和鉴别诊断的自动分析系统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孔庆科  郭宏杰  赵广  郭玺  程剑松  王磊 《遗传学报》2004,31(12):1448-1454
对大肠杆菌O141 O-抗原基因簇进行测序,序列全长15601bp,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序列分析,共发现12个基因:鼠李糖合成酶基因(rmlB,rmlD,rmlA,rmlC)、甘露糖合成酶基因(manB,manC),糖基转移酶基因(orf6,orf7,orf9,orf10)、O-抗原转运酶基因(wzx)和O-抗原聚合酶基因(wzy)。用PCR的方法筛选出了针对大肠杆菌O141的特异基因,可以用于基因芯片或PCR方法对大肠杆菌O141的快速检测。通过对大肠杆菌O141的O-抗原基因簇及甘露糖和鼠李糖合成酶基因的进化分析发现:大肠杆菌O141 O-抗原基因簇是低GC含量的片段,仅O-抗原特异的基因才出现在O-抗原基因簇;并且这些基因可能介导了O-抗原基因簇间的重组及以O141 O-抗原基因簇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8.
O抗原是革兰阴性菌外膜的重要组分。它是由多糖的重复单位和一系列寡糖重复单位所组成,即O抗原基本单位,一般包括2~6个糖基。因为多糖中糖的性质不同,连接次序,连接位点都有差异,因而O抗原变异很大。染色体中有关O抗原合成的基因丛集成簇。这些基因簇的变异很大,也反映了O抗原结构的多样性。O抗原的表达受到各种因素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1963一1964年在北京、天津地区,自44例婴儿腹泻患者大便中分离到344株大肠杆菌,经过血清学研究,证明为大肠杆菌新的O抗原组,暂称之为“pt’O抗原组。其O抗原与已知的大肠杆菌。抗原不同,仅与O 114的。抗原有关,它所具有的K抗原为B抗原,与已知的大肠杆菌K.K。。的B抗原亦不相同,为一新的B抗原。经过临床及流行病学观察,证明此。抗原组为我国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的重要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大肠杆菌O157:H7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玉强 《微生物与感染》1998,21(3):28-29,33
大肠杆菌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主要病原血清型,它可通过特殊的粘附因子粘附靶器官,产生类志贺毒素Ⅰ,Ⅱ(SLT-Ⅰ,Ⅱ)和肠溶血清(hly)等发挥作用,可引起肠出血性腹泻、溶血性尿素综合征(HUS)、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等疾病。  相似文献   

11.
12.
1992年9月首次分离到O139群霍乱菌株以来,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O139群霍乱弧菌所致霍乱的流行,本文对O139群霍乱的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及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3.
霍乱弧菌是引起人和动物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的病原体。在霍乱弧菌的200多个血清群中,只有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能引起霍乱。快速准确检测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是霍乱防治的关键。表面抗原在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简要综述了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脂多糖、霍乱肠毒素、外膜蛋白W、毒素共调菌毛和甘露糖敏感血凝素等5种主要抗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利用鸟枪法对大肠杆菌O150 O-抗原基因簇进行测序,序列全长13551bp,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序列分析,共发现11个基因,分别为鼠李糖合成酶基因(rmlB、rmlD、rmlA、rmlC)糖基转移酶基因(3个)、O-抗原转运酶基因(wzx)和O-抗原聚合酶基因(wzy),另外还有两个基因功能未知。用PCR的方法筛选出了针对大肠杆菌O150的特异基因,可以用于基因芯片或PCR方法对大肠杆菌O150的快速检测。另外,通过进化分析发现大肠杆菌O150的O-抗原基因簇中携带有典型的大肠杆菌鼠李糖合成酶基因,并且这些基因参与了O-抗原基因簇间的重组以形成新的基因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摘 要:[背景]近年来,我国规模猪场着重加强了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病、猪瘟、猪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疫病的防控,却忽视了由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对猪群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性,了解和掌握猪源ExPEC流行特征意义显著。[目的]探究临床分离的54株猪源ExPEC血清型、系统进化群和基因型的分布及流行特征。[方法]应用玻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鉴定O抗原血清型,采用PCR技术检测系统进化群鉴定相关基因、28个ExPEC相关毒力基因以及多位点序列分型相关基因。[结果]受试菌中有52株确定了O抗原血清型,其中40株为O38 (74.1%),为优势血清型;8株为O127 (14.8%),O93和O11均2株(各占3.7%)。受试菌中44株为B2群(81.5%),是主要系统进化群,D群和B1群均5 株(各占 9.3%);28 个 ExPEC 相关毒力基因中ompA、ibeA、fimH、traT、focD、papA、iroN、iutA、iucD、cvaC、tsh、kpsMT Ⅱ、iss和ompT出现的频率超过50%,其中ompA和ibeA检出率分别达100%和96.3%,为高度流行的毒力基因,未检到cnf1,而bmaE、malX和iha更倾向分布于D群菌株中。受试菌共呈现31种ST型,其中ST10和ST648均5株(各占9.3%),ST410和ST101均4株(各占7.4%)。[结论]猪源ExPEC优势血清型及系统进化群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上的流行分布均存在一定差异,呈现动态过程,O38作为优势血清型目前尚未见报道,具有高致病性的B2群和D群菌株有逐渐增多的趋势。ST型复杂多样,呈现遗传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与人源和禽源ExPEC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16.
17.
合成O抗原的基因是串联在一起的一个基因簇,提取O139霍乱弧菌基因组DNA,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酶切,电泳回收4~20kb的DNA片段,构建质粒基因组文库。随机筛选重组克隆,获得一株可与O.139霍乱弧菌抗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重组克隆,命名为大肠杆菌DH5α(pMG320)。经鉴定分析重组克隆所表达的O抗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反应原性。酶切分析质粒pMG320,推知其O抗原基因大小约4.6kb。这为今后O.139霍乱疫苗的研制及O.139霍乱弧菌O抗原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的110个O抗原糖基转移酶与39个O抗原聚合酶的序列进行分析,探讨这两种酶的序列和结构特点。统计了其序列一致性,密码子使用和(G+C)%含量的特点;讨论了O抗原糖基转移酶和聚合酶对底物的特异性;推测了6组糖基转移酶的功能;通过对蛋白拓扑结构的预测,发现O抗原聚合酶中广泛存在一个位于细胞周质中的亲水环(Loop),是可能的功能区域;通过对蛋白高级结构的预测,发现O抗原糖基转移酶属于两个不同的蛋白超家族。  相似文献   

20.
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流行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主要病原血清型,可引起腹泻、出血性肠炎,极易继发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两种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1982年被发现以来,大肠杆菌O157∶H7已在世界多个国家引起过爆发流行,呈现了流行的世界性,中国也于上世纪90年代末在局部地区出现了爆发,死亡率极高,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综述试图通过对大肠杆菌O157∶H7在世界范围流行状况的描述,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识,为相关疫苗的研发提供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