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敌昆虫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敌昆虫抗药性研究在协调害虫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中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推进抗性天敌在害虫综合治理(IPM)中的应用。抗药性天敌昆虫具有潜在的巨大价值。鉴于此,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天敌昆虫抗药性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杀虫剂对天敌昆虫的影响、天敌昆虫抗药性现状、抗药性机理和限制天敌昆虫抗药性发展因素等。文章最后还对抗药性天敌昆虫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机氯杀虫剂DDT风靡一时,广泛用于消灭害虫。随着化学杀虫剂大量使用,伴随产生害虫抗药性提高、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弊病,人们不得不在研究高效低毒杀虫剂的同时探索新的害虫防治途径。利用昆虫生态活性物质防治害虫就是其中之一。最近二十年鉴定了一大批主要害虫的生态  相似文献   

3.
乐果自1956年在意大利梅台脱兰嫩(Mediterranean)地区用于防治橄榄果实蝇及樱桃上一些害虫后,由于具有高效低毒的特性,引起了农药和植保界的重视。乐果在动物体内同样具有高效低毒的特性,因而在防治家畜的内寄生害虫上亦广泛应用。为了合理有效地使用这种新型杀虫剂,进行乐果在生物体内代谢机理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乐果在动物体及昆虫体内的代谢研究,是近几年才开始的。Roberts(1958)首先提出报告,他将乐果注射牛体后发现解毒代谢进行得很迅速,在处理后24小时体内已不再存有乐果及其有毒的代谢物;同时提出,乐果在牛体中能转化成一种对家蝇比亲体毒力大40倍的未知物。Dauterman(1959)通过处理白鼠及牛  相似文献   

4.
昆虫抗药性机制及抗性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化学杀虫剂的广泛使用,使昆虫产生抗药性的现象日渐突出。抗药性是一种潜在的、强大的、普遍的自然现象。研究昆虫的抗药性对于农林害虫防控、新型杀虫剂研发、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昆虫基因组学的发展,昆虫抗药性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介绍了基因组学在昆虫抗药性研究中的应用,着重概述了昆虫抗药性形成的分子机制以及其治理策略,并对今后如何延缓抗性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杀虫剂是害虫防治的有效途径之一,但随着杀虫剂长期和广泛的使用,昆虫种群对各种杀虫剂的敏感性降低,产生了抗药性,如何克服昆虫的抗药性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借助基因组测序和遗传操作技术的发展,对昆虫抗药性的研究已经深入到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取得诸多重要的突破,为害虫抗性的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从常见杀虫剂的历史沿革及作用机理切入,从靶标抗性、代谢抗性和穿透抗性3个方面阐述了杀虫剂抗性产生的机制:杀虫剂作用位点的突变降低了靶标与杀虫剂的亲和力,细胞色素P450酶系和谷胱甘肽转移酶系的激活增加了杀虫剂的降解,表皮结构成分的变化和ABC转运蛋白的增加有效阻挡了杀虫剂的渗入。利用基因操作手段或抑制剂,对上述3种抗性机制的关键步骤进行调控可能成为未来杀虫剂抗性控制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 美国“新科学家”杂志在1984年报道了几种增效剂可提高马拉松杀虫剂的药效。马拉松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可用于防治库蚊(culex)、按蚊(Anophelex)等。由于该杀虫剂安全且价格便宜,经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后广为应用。但随着人们使用该杀虫剂的增多,蚊虫对这种马拉松的抗性日趋增加。在一些地区,人们使用超过安全剂量的办法借以达到杀虫的效果。这样造成环境污染和昆虫的抗药性跃增到更高的水平。同时也消耗掉大量的马拉松杀虫剂。 上述现象促使一些学术单位研究害虫对该种杀虫剂抗性的机理。英国伦敦卫生药物学院简·赫明威先  相似文献   

7.
棉蚜是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虫。上海地区使用乐果防治棉蚜有十多年的历史,防治效果已显著下降,经测定产生抗药性高达5—6倍。对乐果抗性机制初步研究表明,氧乐果对抗性棉蚜有较好的毒效。为此,我们试制了氧乐果,与目前已用于或希望用于防治棉蚜的几种农药进行了室内毒效及田间药效的对比。结果证实了氧乐果能有效地防治抗乐果棉蚜,对敏感棉蚜的防治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寄生蜂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刚  江树人 《昆虫学报》2004,47(4):515-521
植物-植食性昆虫-寄生蜂三级营养结构之间由于长期相互适应和协同进化,产生了一系列独特的相互关系。选择压力将对害虫和寄生蜂的抗药性演化产生影响,但由于寄生蜂具有与植食性昆虫不同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选择压力对害虫和寄生蜂抗药性演化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同的。研究结果表明,除体外杀虫剂对寄生蜂的直接汰选因素外,进入寄主昆虫体内的杀虫剂成分、寄主昆虫取食不同植物的特有成分以及气候因子等均会对寄生蜂的抗药性演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自40年代有机合成杀虫剂被大量使用后,产生抗药性的昆虫种类随之增多,到1972年止,据统计约有250种,其中卫生、畜牧害虫近100种,农业、仓库及其它害虫约150种。因此害虫抗药性问题已成为防治工作上的一个重要障碍。20多年来通过实践证明,研究某种昆虫的抗药性问题必须首先建立一套准确而易于操作的测定方法,才能正确了解抗药性发生的程度和  相似文献   

10.
CSPs(Chemosensory proteins)即化学感受蛋白,其在昆虫体内各个阶段均有表达,参与昆虫的多种生理过程,具有十分复杂的化学功能。CSPs基因介导昆虫抗药性是最新发现的害虫抗药性新机制,且近几年在几种昆虫中被报道。CSPs可以通过螯合作用大量结合农药,进而导致昆虫产生抗药性,但CSPs与杀虫剂的结合机理及其表达调控机制尚未被阐明。基于目前现状,本文系统综述了CSPs在昆虫抗药性中的功能以及抗药性相关酶的表达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其表达调控的可能机制,旨在为害虫抗药性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黄亮文 《昆虫学报》1990,(3):384-384
家白蚁及黄肢散白蚁都是严重为害建筑物的种类,同属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的不同属。家白蚁隶属家白蚁(Coptotermes),营大巢生活,较集中:黄肢散白蚁属于散白蚁属(Reticulitermes),巢小、分散。为了研究其卵壳构造,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今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1981年5月到9月云南横断山区跳甲调查的第一篇报告,包括丝跳甲HesPera weise和云丝跳甲yunohespera(新属)两属。调查地点南起大理、泸水,北至德钦和中甸大雪山(见图1考察路线),共采得丝跳甲16种,其中有10个新种;云丝跳甲1种,是新属新种。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以下分两个部分:区系分析和种类记述。  相似文献   

13.
丛褐蛉属与齐褐蛉属(脉翅目:褐蛉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褐蛉科Hemerobiidae与草蛉科Chrysopidae的形状和习性相似,也是蚜虫、介壳虫等害虫的有效天敌。褐蛉的体形较小,多为黄褐色,翅上常有褐斑;前翅前缘横脉列的端部分岔而容易和草蛉区分,从褐蛉(Wesmaelius)和齐褐蛉(Kimminsia)是非常近缘的两个属,后翅径分脉(R_s)的第一分支与中脉(M)的分支在同一水平线上,两个分岔齐头并列,这个特点很固定是区别于褐蛉(Hemerobius)、益蛉  相似文献   

14.
许漱壁  谭jing宪 《昆虫学报》1991,34(3):380-382
细胞遗传学是蚊类、特别是按蚊复合种团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十分有用的方法之一(White,1984;Green等,1984)。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结合生化、生活习性、生态和形态分类等技术,已经发现了许多按蚊近似物种的存在(Kitzmiller,1976;Coluzzi等,1979;Stegniy,1981),明确鉴别各按蚊近似种,对于制定有效的媒介控制措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比较同属赫坎按蚊种团(Anopheles hyrcanusgroup)的两种近似种——赫坎按蚊(An.hyrcanus)和中华按蚊(An.sinensis)的唾腺多线染色体、有丝分裂染色体,确定它们在遗传学上的亲缘关系,为赫坎按蚊种团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的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5.
家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天牛Stromatium longicorne(Newman)亦名凿点天牛、长角栎天牛,俗称干木虫,是我国南方建筑木材的大害虫。国内对家天牛的研究,解放前嘉理思(J.L.Grecsitt)虽在海南岛采集了标本,但没有引起重视,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一册(1959)描述了成虫形态,但作为幼树害虫。1966年我们在海南岛某部调查营房木材害虫时,才发现这种天牛为害建筑木材极为严重,比白蚁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16.
吴燕如 《昆虫学报》1979,(3):343-348
迴条蜂属——Habropoda是蜜蜂科中较小的属,Lieftinck(1966,1974)将其分为4个属,即:Habropoda,Habrophorula,Elaphropoda及Emphoropsis。其中Habropoda属分布于全北区,Habrophorula属1种分布于我国福建省,Elaphropoda主要分布于东洋区,Emphoropsis属分布于北美。我国过去已有记录的种类共8种,即:Habropoda mimetica Ckll.,Habropoda sinensis Alfk.,Habropoda tainanicola Strand及其  相似文献   

17.
18.
1.红腹赤腹蜂Parevaspts abdominalis Smith。 据Bingham(1879)记载,本种分布于印度、缅甸、锡兰、马来亚及日本等地。于1973.v.18.在云南扬武采到3,1973.V1.9.在云南临沧采到1及云南西双版纳佛海(1957.ⅤⅢ,15:1♀)的标本均符合Smith.,Dall.,和Bingharn的描述,唯体型较小,♀体长6.5毫米,体长4.8—7.3毫米,代表了本种在我国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继续报道中国钩蛾亚科的豆斑钩蛾属Auzata及铃钩蛾属Macrocilix。前人记载豆斑蛾属6种(内有中国5种),本文现有6种,包括3新种。铃钩蛾属前记载5种,兹有5种,包括3新种及一新亚种。 这两属的地理分布亦极狭窄,为东亚特产,尤其中国的两属区系最为丰富,研究其地理分布极有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取食雄蜂蛹粉对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卵黄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志成  龚和 《昆虫学报》1992,35(3):273-278
本文比较了龟纹瓢虫Proylea japonica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取食蚜虫和取食雄蜂蛹粉时的卵黄发生情况.当取食雄蜂蛹粉时,体内卵黄蛋白出现迟,积累速度慢,产卵前期长.但用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2点滴处理后则能达到与食蚜对照相当的水平.ZR512对取食雄蜂蛹粉瓢虫的作用显著大于取食岈虫者.进一步的研究表明,ZR512能促进这两种瓢虫取食雄蜂蛹粉,但对成虫的体重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推论,雄蜂蛹粉基本能够满足这两种瓢虫生殖的营养需要,但对其内分泌有一定的影响,使瓢虫处于类似生殖滞育的状态.本文根据不同食物条件对卵黄蛋白发生的影响不同,建议用卵黄蛋白的量作为生理指标,以快速初步筛选和评估人工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