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照对蔺草生长和草茎开花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蔺草草茎长度和是否开过花是决定其品质的两个重要方面。试验表明,不同光周期及光照强度对蔺草的生长和草茎开花率会产生显著影响。生育前期,延长日照显著促进开花,遮光处理降低蔺草的分蘖、草茎长度、减少草茎开花率和每花序小花数。中后期对蔺草进行一定遮光处理后,草茎长度增加,开花率下降。试验表明,光照是造成蔺草开花逆转和影响草茎品质的重要生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2.
以淡竹为外类群,用PAUP4.0b10软件采用最大简约法对蔺草及其近缘植物的叶绿体trnL-F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蔺草和看麦娘聚成一小支,自展支持率为91%,说明两者之间亲缘关系较近。(2)蔺草、看麦娘以及梯牧草与早熟禾族的早熟禾属、碱茅、硬草等聚合为一分支,得到了较高的支持率,而燕麦族的剪股颖属、拂子茅属、野青茅和棒头草组成另一分支,自展支持率为99%,分子证据支持蔺草、看麦娘、梯牧草并入早熟禾族。因此,早熟禾族和燕麦族的范围需要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3.
蔺草开花与温光条件关系的数学分析及模拟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蔺草开花与温光条件关系作了分析研究.根据浙江宁波市郊区1992-2000年的农业气候资料的分析计算表明,影响蔺草冈山3号草茎开花率(SFR)的主要气象因子为12月下旬、2月中旬的平均气温,2月下旬的日照时数和3月下旬的雨量.依据春化作用的机理和上述影响因子的分析,得SFR的模拟模型为:SFR=其中∑j相似文献   

4.
拟白须眉蚧Kuwanaspispseudoleucaspis(Kuwana)是危害我县毛竹的一种主要蚧虫,农民称该虫为“竹虱”。1984年我县丁甲桥乡北川村有32.67ha毛竹林受该虫危害,毛竹枯死率为3.9%;1986年槐坎乡仰峰村有20ha毛竹林受危害,毛竹枯死率达20%;1993年小浦林场寺齐有2.67ha毛竹林受到危害,通过及时采取内吸农药涂竿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控制了该由的危害。现将防治情况作一小结。通过几年来的观察,拟白须眉价在我县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第一代着由盛期在6月上旬,第二代若虫盛期在8月中下旬。1993年9月3日,我门对小浦林…  相似文献   

5.
青杨天牛是我县杨树的主要枝干害虫,我县从2008年开始,在国营榆树台机械林场、国营靠山机械林场杨树人工林内采取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青杨天牛,经过三年的防治,青杨天牛的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都明显下降,在我县防治效果能达到40.81%,寄生率达到36.48%。  相似文献   

6.
<正> 华东稻铁甲,华东亚种Dicladispa armigerasimilis(Uhmann)。属鞘翅目铁甲科,俗名“黑壳虫”,是我县近年来水稻上发生较严重的害虫。1977年在陇戛公社开始发现,以后几年逐渐扩大,1980年由陇戛公社扩散到城关、坪上、后寨,波玉、龙潭等七个公社。仅就陇戛一个公社发生面积达3,700余亩。为摸清该虫在我县的发生规律、为害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1981年作了一些调查工作,现将观察的主要内容作一初报。  相似文献   

7.
白背飞虱迁入虫源与发生程度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是我县早、中稻上危害成灾的主要虫种之一。7月底前占稻田飞虱种群比例的80—90%。7月上、中旬田间第二若虫高峰期是危害的主要时期,危害孕穗、抽穗的早稻,造成枯死“通火”,危害分蘖期的中稻、杂优稻,造成麻秆“溶脚”。经1974年以来的田间越冬调查和室内、外越冬饲养结果,还没有发现白背飞虱在我县有越冬的情况。主害代虫源从何而来?迁入虫源与发生程度的关系等问题就成为测报上急待解决的问题。1975—1980年通过系统的田间调查、灯  相似文献   

8.
大豆食心虫虫食率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大豆食心虫 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umurg)是我县大豆的一大害虫,一般年份虫食率在20%左右,大发生时可达60%。该虫在当地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结茧越冬。幼虫主要为害期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9月中旬开始脱荚入土。过去对大豆食心虫虫食率预报,多偏重于以田间发蛾量为依据,而对发蛾期以前(虫源时期)的综合影响因素研究的很少。笔者根据本所资料对此作了进  相似文献   

9.
赤斑黑沫蝉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赤斑黑沫蝉Callitettix versicolor Fabricius,属同翅目,沫蝉科,近年来是我县局部地区丘陵地带对水稻为害最重的一种新害虫。一般受害轻者减产5%左右,重者40%以上。由于国内对该虫的发生和防治研究报道极少,在我省乐山地区还尚无此虫记载。因此,作者从1982年起对该虫进行了初步观察和防治研究,现将  相似文献   

10.
<正>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erocis medinalis Gue-nee,是我县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常年以多发型的第二代大发生,近年来,三、四、五代都有发生和为害。为此,我们通过接虫饲养。笼罩自然场所及大田调查,对稻纵卷叶螟越冬基数、越冬虫态、场所、寄主、生存率及各世代繁殖系数进行了系统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县随着栽培制度的改革,褐稻虱逐步上升为水稻穗期的大害虫。近年来对水稻生产威胁极大。褐稻虱在我县一般于7月中、下旬由外地大量迁入,以后在本地繁殖3—4代。8月下旬—9月上旬发生的第四代,为害单季晚稻;9月下旬—10月上旬发生的第五代,为害单季稻、后季稻。四、五代的虫量很大,一般年份,四代虫口每亩12—30万头,大发生年高达100万头以上;五代虫口单季晚稻50—200万头,后季稻10—80万头;大发生年单、后季稻的虫量分别每亩达220万头和170万头左右。而三代虫量则很少,主要发生  相似文献   

12.
四种药剂防治稻飞虱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国福  席宏跃 《昆虫知识》1990,27(6):327-328
<正> 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是我县水稻上的头号害虫,1987、1988年连续二年在早稻上特大发生,一般百丛禾有虫4500~7000只,局部丘块虫口密度高达15000只/百丛。为  相似文献   

13.
任绍富  吴高荣 《昆虫知识》1990,27(5):303-304
<正> 棉大造桥虫 Ascotis selenaria diarnia Hübner原是一种为害棉花、花生、豆类等农作物的食叶害虫。1984年发现该虫转主为害部分水杉苗木,由于不太严重,当时没有引起重视。1987年9月下旬,我县国营三台林场棉大造桥虫大发生,严重为害水杉。仅几天时间,在该虫发生中心地带就有250亩14年生的水杉  相似文献   

14.
苧麻黄蛱蝶(Pariba vesta Fab.)俗称麻虫,是我县的重要害虫。1959—1965年我们对其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并在全县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基本上控制住虫害。现将工作结果分述如下。 生 活 习 性 黄蛱蝶在我县一年发生两代。三麻收割后以五、六龄幼虫于11月上、中旬迁移到麻地边、山坡杂草及土缝等处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并为害头麻,4月上旬是第一次为害高峰,5月上、中旬化蛹,下旬羽化成虫。6月上旬为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为害二麻,出现第二次为害高峰,9月上、中旬为第二代幼虫孵化盛期,为害三麻,出现第三次为害高峰。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海拔最低348米,最高1,626米,年平均气温16.8℃,年降雨量1217.5毫米。多数稻田分布在海拔400—1,000米的塝坡、山弯及沟冲地区,多为带状梯田和山弯梯田,有利于稻秆蝇 Chlorops oryzae Matsum-ura的发生和为害。从1972年发现该虫为害以来,近年其为害渐见加重。据调查,1980年第二代发生面积已占水稻面积的20—22%,每亩损失粮食5%以上。1981年发生面积增至为27—32%。成灾面积占发生面积的43—50%,重灾蚯块每亩损失粮食一般达25—30%,最高可达40%以上。因此,该虫已成为我县七十年  相似文献   

16.
稻秆潜蝇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梅新 《昆虫知识》1990,27(2):72-73
<正> 稻秆潜蝇Chlorops oryzae Matsumura属双翅目黄潜蝇科。70年代初,我县只部分山区零星发生,到70年代末逐步蔓延成灾。1983年以来,我县常年发生面积在3.5万亩左右,发生田块一般损失15~25%,高的可达40%以上,已成为我县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1983~1985年我们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白翅叶蝉Thaia subrufa(Motschulsky)在我县近年来已上升为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尤其在山区、近山区发生量较大,对迟熟早稻,中稻和部分晚稻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与损失。鉴于此虫在我县为害逐年猖獗,我们于1978年秋至1979年对白翅叶蝉进行了室内饲养,观察了其生物学特性,为测报及防治提供依据,兹将结果初报如下。 一、年生活史 根据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调查,白翅叶蝉在我县一年发生三代,以第二代少数成虫和第三代成虫越冬。第一代成虫高峰期于6月下旬  相似文献   

18.
石吉朝 《昆虫知识》1993,30(3):132-134
<正> 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is(Walker)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县一年发生3~4代,第三代部分幼虫滞育越冬,形成局部的下一世代。目前对三化螟成虫发生期的中短期预测多采用分龄分级推算法,即根据田间调查幼虫、蛹发育进度(分龄、分级),统计各龄、级虫数占调查总虫数的百分率,然后从最高发育期(蛹壳)向下依次逐级(龄)累加百分率,以调查日期加上累加百分率达16%、50%、84%的蛹级(或虫龄)的相应历期(不足部分从下级蛹或虫龄取出补足),推算出成虫羽化始盛、高峰和盛末期。这种预测方法,是以当代幼虫全部能转化为蛹并羽化为依据的。在本地,用此法预测越冬代及  相似文献   

19.
我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后山东半部,是一个海拔1,200米以上,气温低,无霜期仅110天左右的高寒区。切根虫在我地是为害农作物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经1971—1974年调查,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协助鉴定,初步搞清了有以下种类: 发生量大且对亚麻危害严重的有:白边切根虫Euxoa oberthurt(Leech)、黑翅切根虫E.birivia(Schiff)。 在豆类作物区发现或有为害史的有:宽翅地老虎Naenia contaminata(Wlk.)、三叉切根虫Euxoa trifurca(Ev.)、白肩切根虫E.corticea(Schill.)。 已经发现成虫、幼虫寄主尚待查清的有:警纹夜蛾Euxoa exclamattioniss(L.)、彗星切根虫E.duostgna Hampson、西伯利亚地老虎E.sibirica(Boisduval)。  相似文献   

20.
水稻食根金花虫在我县主要分布在苏北灌溉总渠以南的一熟水田地区。由于这些地区自1956年进行大面积旱改水后,使一部分荒滩草地变为一熟水田,为虫害发生提供了条件。前几年我们没有摸清它的发生规律,初期虫害轻微,未能引起重视,放松了防治,致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