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外神经干细胞克隆球的超微结构-透射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汉鹏  卢春蓉  苟琳  鞠躬 《细胞生物学杂志》2002,24(4):251-254,T004
为观察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克隆球内部的超微结构特征,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在体外进行小鼠纹状体神经干细胞克隆球的培养传代,经过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后,对单一的神经干细胞克隆球进行固定,常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神经干细胞可以在bFGF等生长因子存在的情况下,在无血清培养液内增殖生成悬浮状态的神经干细胞克隆球,这种克隆可被诱导生成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电镜下,神经干细胞克隆球内部细胞相互间可形成特化的膜性结构,细胞内可有小泡出现,部分细胞有凋亡的形态。  相似文献   

2.
神经干细胞克隆球中干细胞的比例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定量研究神经干细胞体外产生的克隆结构“neurospheres”中干细胞的比例变化,利用无血清培养、细胞克隆培养技术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不同代数神经干细胞克隆球中nestin阳性细胞的比例。发现随着传代次数增加,克隆球中nestin阳性细胞的比例也在显著减少(P<0.001)。提示在体外培养体系中,形成的克隆球具有异质性,并且在不同代数间神经干细胞的比例也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3.
兔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黎明  巩晓明  胡火珍 《四川动物》2007,26(1):18-21,F0002
目的:研究兔胎脑神经干细胞体外生长特性,为探讨神经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的N2无血清培养技术,取18天龄兔胚胎脑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并观察分离的细胞体外培养、增殖、分化潜能,免疫组化鉴定。结果:从18天龄兔胎脑皮质和纹状体中成功分离出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时细胞呈半贴壁状态生长,形成神经球,可传代。细胞呈Nestin免疫反应阳性;在含血清培养基中培养时则分化,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结论:来自兔胎脑神经干细胞能在体外培养、增殖并保持传代能力。无血清N2EGF、bFGF培养基有利于兔胎脑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和增殖,含血清培养基能诱导兔胎脑神经干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4.
神经上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体外分化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鼠胚胎神经管神经上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条件,并观察其在体外的分化特性.方法采用显微解剖、机械吹打、无血清悬浮培养方法分离培养神经上皮干细胞,采用巢蛋白(nes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用NSE和GFA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并计数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结果大鼠胚胎神经管神经上皮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可形成大量呈nestin抗原阳性细胞构成的神经球,经传代有血清培养后分化为NSE阳性和GFAP阳性细胞,其中NSE阳性细胞占细胞总数的47.7%,GFAP阳性细胞占细胞总数的39.8%.结论胎鼠神经管神经上皮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中可增殖和传代,在有血清培养中可分化为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两者之比为47.7∶39.8.  相似文献   

5.
大鼠脑神经干细胞系(RNSC-FMU 1)的建立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血清培养液分离和培养新生SD 大鼠脑的神经干细胞,以机械分散的方法传代,成功地建立了大鼠脑神经干细胞系(RSNC-FMU 1)。该细胞系可在体外长期传代,至今已在体外连续生长超过21个月(>100代),保持了神经干细胞的特性和正常的核型,经诱导可分化成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具有较旺盛的自新能力,倍增时间约为20h,并可冷冻保存,裸鼠体内移植证实其不具有成瘤性。该细胞系为神经干细胞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且的探索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并获取高纯度的神经干细胞,为神经干细胞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E15天小鼠胚脑皮质,制成单细胞悬液,在bFGF和B27存在的培养基中培养扩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的分化方向。结果培养的部分细胞在B27和bFGF存在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可以在体外分裂增殖,同时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并在撤出B27和bFGF的有血清培养基中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分化。结论小鼠胚脑皮质存在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在体外稳定培养、传代并自然分化,为细胞替代治疗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7.
神经球是神经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培养中的一般表现形式.早先认为神经球是神经干细胞的单克隆细胞团,并在这一假设基础上形成了目前广为应用的神经球方法.但最近神经球被证实并非神经干细胞的单克隆群体,在神经球内部和神经球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异质性;神经球的发生除了细胞增殖外,还包括细胞重团聚,神经球融合等方式;在神经球的形成过程中,亦有诸多因子参与影响.这些研究结果说明目前神经球方法的精确性需要重新定义,神经球方法的适用性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单克隆化及单层化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原代培养SD胎鼠神经干细胞,在形成神经球之后,传代至0.1%明胶包被的培养皿,显微镜下挑取一个神经球贴壁后的细胞团,吹打后贴壁培养.同样方法挑细胞团并传代培养5~6次,得到纯化的由一个神经干细胞扩增的克隆,对得到的神经干细胞进行鉴定以及分化能力的评估,证明得到的细胞就是神经干细胞.结果表明,成功分离了SD胎鼠的神经干细胞,进行单克隆化单层培养,神经干细胞和分化后的细胞标志基因都可以检测到.上述工作为疾病模型大鼠治疗及相关基础研究提供细胞来源及形态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和培养小鼠表皮干细胞和分析表皮干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方法。方法:采用中性蛋白酶和胰酶消化新生小鼠表皮基底层细胞,将细胞直接接种在细胞瓶中,在无滋养层条件下培育;利用表皮干细胞标记物K15和α6整联蛋白进行免疫荧光鉴定;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滋养层与成年小鼠角质细胞共培养,进而分析表皮干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结果:新生小鼠表皮干细胞克隆在培养2~3 d后开始形成,细胞核质较小,细胞呈小而圆的形态特征;传代后的细胞可以被K15和α6整联蛋白特异性标记。结论:利用该方法能够实现对小鼠表皮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传代。  相似文献   

10.
胎肝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体外扩增培养大鼠胎肝干细胞,研究其形态、生物学特性及表面标志物,探讨胎肝干细胞的性质。方法分离培养胎龄12-16d的胎肝细胞,SABC法检测原代、传代后及细胞克隆中的肝干细胞特异表面标志物OV-6、CK-19及nestin的表达。结果原代、传代培养的胎肝细胞部分表达OV-6、CK-19及nestin;培养3d开始出现小细胞团,1个月即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落,5-7d传代一次;细胞克隆几乎全部为干细胞标志阳性细胞。结论胎肝干细胞可通过克隆筛选法进行体外扩增,胎肝内存在nestin阳性干细胞,可能是一种更为原始的干细胞,在胚胎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体外诱导鸡胚胎生殖细胞(EGCs)分化为神经干细胞(NSCs)的可能性.EGCs经类胚体(EB)阶段,以维生素A酸(RA)等进行诱导,在NSCs选择性培养基中筛培养扩增7 d,观察形态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nestin基因表达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estin等NSCs特异性标志物,并对其扩增及分化能力进行观察.结果显示:EGCs经初级诱导,NSCs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培养7 d后,形成大量神经球样结构,可扩增传代;绝大部分神经球样结构呈nestin抗原阳性,表达nestin基因,且可分化为神经上皮样及少突胶质细胞.研究结果表明:RA等诱导的EGCs,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培养可获得NSCs,有望为眼部神经变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人类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类胚胎干细胞是替代治疗充满希望的细胞来源. 描述了从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出神经干细胞的方法. 将人胚胎干细胞系PKU1, PKU2在细菌培养皿中悬浮培养, 分化形成囊性拟胚体. 拟胚体接种至组织培养皿, 加入N2培养液和生长因子bFGF培养2周, 拟胚体贴壁、展开,中心出现灶状增生, 有突起的小细胞. 用机械方法取下此种细胞, 重新接种, 则细胞团悬浮生长,形成神经球. 培养10天后, 将神经球打散成单细胞接种, 该细胞贴壁生长旺盛. 免疫荧光检测显示为几乎100% 纯净的nestin阳性细胞. 将培养液中的生长因子撤除, 继续培养7~10天, 细胞分化为神经元, 该细胞呈现β-tubulin isotype 阳性、GABA阳性、serotonin阳性、synaptophysin阳性. 在生长因子PDGF-AA诱导下, 细胞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 其GFAP阳性; 或少突胶质细胞, 其O4阳性. 可见, 人类胚胎干细胞经上述方法培养可分化为典型神经干细胞, 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的标志分子nestin、能自我更新、具有分化为神经系统三类主要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提取、分离培养和体外扩增的最佳条件,研究其在体外培养中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可能。方法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从成年大鼠骨髓中分离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培养扩增,观察其生长特性;用2-巯基乙醇(β-mercaptoethanol,β-ME)对传代细胞诱导分化,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分化细胞的类型。结果 原代培养时形成由基质干细胞组成的细胞集落,细胞集落14d时接近融合,传代后,细胞体积变大,约5~7d传代一次。β-ME诱导后,70%以上的细胞在形态上呈神经元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NSE阳性,GFAP阴性,说明诱导分化的细胞为神经元,而不是星形胶质细胞。结论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生长良好,并可连续传代;在β-ME作用下可被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4.
胚胎大鼠脑和脊髓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Fu SL  Ma ZW  Yin L  Lu PH  Xu XM 《生理学报》2003,55(3):278-283
研究采用显微解剖、无血清细胞培养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等实验技术 ,成功地建立了胚胎大鼠脑和脊髓神经干细胞 (NSCs)的分离和培养方法。结果显示 ,( 1)在含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 (FGF 2 )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无血清培养液中 ,两种来源的NSCs经体外培养 8- 10代后 ,其细胞数呈指数级增加 ,其中脑来源的NSCs数由原代培养时的 1× 10 6 增加至 1× 10 12 ,脊髓来源的NSCs数从 1× 10 6 增加至 1× 10 11。增殖的细胞表达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 (nestin) ;( 2 )在含 1%胎牛血清 (FBS)的培养条件下 ,它们都能被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但其分化比例可随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加而改变 ,其中 ,大脑来源的NSCs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从第二代 (P2 )的 11 95± 2 5 %下降至第五代 (P5)的 1 97± 1 16% (P <0 0 1) ,而少突胶质细胞的分化比例则基本保持不变 ,这一分化格局同样可在脊髓来源的NSCs中发现。结果表明 ,我们所分离和培养的细胞在体外经多次传代后仍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 ,它们都表达nestin ,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小鼠唾液腺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方法:从7~8周龄的C57BL/6J小鼠唾液腺分离唾液腺干细胞,采用悬浮唾液球法培养唾液腺干细胞,应用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计数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免疫荧光检测LN(层连蛋白)的表达。结果:倒置显微镜下,接种2 d后细胞(salispheres)小聚集体明显增加;接种4 d后唾液腺球直径逐渐增大,形成直径约100μm的神经球,球周围无明显刺突,存在明显细胞聚集。接种7 d后唾液腺球周围存在较多微刺,10 d后球继续增长,形状明显不同于4 d,表明处于活跃的增殖状态,唾液腺干细胞已经开始分化。生长曲线结果显示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唾液腺球的数目呈明显递增趋势,同时,唾液腺球的直径也明显增大。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培养2 d后,唾液干细胞球开始表达LN,培养第4 d后,随着唾液干细胞球的增加,层连蛋白表达更明显。结论:应用该方法获得了唾液腺干细胞,具有成体干细胞的特征,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16.
人嗅黏膜神经干细胞是新近发现的可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研究的良好材料,同时,抗抑郁治疗促进脑部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向神经细胞转化。然而,嗅黏膜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及抗抑郁药对其增殖及神经发生的影响尚不清楚。该研究采用组织块培养获取嗅细胞,神经球培养法纯化神经干细胞,Nestin免疫荧光验证神经干细胞特异性。加入促神经分化培养基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MAP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2)、TUJ1(β3-tubulin)免疫荧光验证神经细胞特异性。采用CCK-8和蛋白质分子印记技术分别检测抗抑郁药对嗅黏膜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体外培养嗅黏膜神经干细胞呈球状聚集;Nestin、MAP2、TUJ1免疫荧光阳性;抗抑郁药促进嗅黏膜神经干细胞增殖、促进其向神经细胞转化,TUJ1表达上升。综上所述,抗郁药能够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及神经发生,可能为其抗抑郁治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神经球是神经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培养过程中的一般表现形式。目前,神经球方法(neurosphere assay,NSA)已在神经干细胞性质、神经发育模型研究和作为分子载体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因神经球固有的异质性、自发融合等特性限制了其应用。本文就神经球方法在神经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治疗疾病已经逐渐成为现实,但是作为被移植的种子细胞,BMSCs体外传代能力非常有限,种子细胞来源极为贫乏。本研究通过差速贴壁筛选的方法分离出一种猪BMSCs的衍生细胞株,命名为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derived cells,BMSDCs)。分别对BMSDCs与BMSCs细胞进行细胞生物学特性分析,探讨其体外诱导分化特性,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表面标记物。结果表明,BMSC和BMSDCs细胞倍增时间分别为31.3 h和30.3 h,平均传代时间分别为3-5 d和2-3 d;两种细胞均阳性表达CD34、CD90,阴性表达CD44、CD45;经体外诱导后均可分化为成脂细胞和成肌细胞。在传代能力上,前者可传代15至20次,后者可长期传代(200次以上)且维持正常染色体特征。研究认为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体外培养的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衍生细胞——BMSDCs能够稳定生存增殖并维持BMSCs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理想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9.
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良好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方法。方法 将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自殷骨中分离,应用贴壁选择法结合细胞克隆挑选法进行分离纯化,应用细胞生长因子(EGF和PDGF-BB)刺激法进行MSCs的体外培养和传代,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分离培养的细胞并照像记录。结果,培养获得了纯化的呈梭形成纤雏样细胞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在生长因子EGF和PDGF-BB的共同作用下,传代MSCs生长旺盛,形态均一。结论 该方法是简便高效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人胚不同脑区神经前体细胞(neural progenitor cells,NPCs)培养及增殖分化特性。方法取14-17周人胚脑区组织,分为新皮质、纹状体、间脑、中脑、后脑和延髓组,悬浮培养。鉴定细胞球巢蛋白抗原的表达,分化及自我更新能力。观察各脑区培养细胞的生长、增殖状况。新皮质、纹状体及间脑来源的神经球分化后,运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比较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的比例。结果各脑区培养出的悬浮细胞球巢蛋白抗原阳性,可分化为MAP2或GFAP阳性细胞,且BrdU掺入实验阳性。体外培养第3d,纹状体及间脑组均可见大量神经球,且纹状体组明显多于间脑组;新皮质组传代后可见较多神经球;其它组仅见个别神经球。新皮质、纹状体、间脑来源的NPCs诱导分化后,MAP2或GFAP阳性细胞率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人胚不同脑区均可培养出NPCs,从易到难依次为纹状体、间脑、新皮质及其它脑区。新皮质、纹状体、间脑来源的NPCs体外分化比例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