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原位杂交研究P2X3受体在背根神经节,三叉神经节和结状神经节的分布。结果显示:1、原位杂交;在三种感觉神经节中,95%左右的神经节细胞为P2X3mRNA阳性,中、小型神经节细胞的杂交信号一般要比大型的神经节细胞强一些,2、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原位杂交结果基本一致。此外,在各神经节内,均显示出许多P2X3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在足掌表皮也显示许多P2X3免疫反应阳性纤维,结果提示:P2X3不仅参与机体的痛觉的形成,还可能参与其它感觉,如本体感觉等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大鼠初级感觉神经元P2X3受体的表达及其与SP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大鼠初级感觉神经元细胞上P2X3受体的表达情况及其与P物质的关系。方法取SD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和三叉神经节(TG)固定后切片;用抗P2X3受体抗体和抗SP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并通过两种不同的显色方法同时进行P2X3受体和SP的双标。结果P2X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小细胞和中等细胞(其中在TG,P2X3-ir阳性神经元约占整个细胞的24.8%;在DRG约31.7%的神经元是P2X3-ir阳性),并且在DRG和TG细胞上均存在有P2X3受体和SP共存(TG上的双标细胞占P2X3-ir阳性细胞总数的36.26%,DRG上占46.81%)。结论由于ATP门控阳离子通道受体P2X3本身就与伤害性感受的初级传入有关,而它与SP的共存可提示当组织中的ATP释放时可以通过P2X3受体作用于含SP的伤害性感觉神经末梢上,促使SP释放引起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髓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P2X3受体参与大鼠足底慢性炎症痛相关的热痛觉过敏机制。方法 1)用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以大鼠右侧后脚掌注射松节油加石蜡(各占50%)0.1ml建立后脚掌慢性痛模型,用热测痛的方法测量后脚掌皮下注射松节油后的痛阈,每天1次,连续测15d。2)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大鼠后脚掌慢性炎症后第2天和第7天,炎症侧脊髓背根神经节(L4—6)神经元中P2X,受体阳性细胞类型的分布变化;以及正常脊髓背根神经节(L4—6)神经元中P2X,受体阳性细胞类型的分布作为对照。结果1)炎症后大鼠后脚掌侧痛阈出现降低,在第2天痛阈达到最低,后逐渐恢复,14d后恢复正常痛阈值。2)正常大鼠P2X,主要表达于DRG的中小神经元上,炎症后DRG(L4—6),中小型P2X,受体阳性细胞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加。细胞平均面积增大。结论后脚掌慢性炎症痛可以引起大鼠对伤害性热刺激的痛觉过敏,并导致脊髓背根神经节(L4—6)神经元qbP2X3受体阳性细胞数目增加,表明P2X3在DRG的中小神经元的改变可能对松节油引起脚掌炎症痛时热痛觉过敏的形成与维持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克隆的P2受体亚型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一红  赵志奇 《生命科学》2001,13(4):170-173,166
细胞外嘌呤(腺苷,ADP,ATP)及嘧啶(UDP,UTP)为重要的信使分子,通过细胞表面P2受体介导产生不同的生物效应,P2嘌吟受体的概念于1978年被提出,随后根据药理学特征又被分为P2X及P2X嘌呤受体,90年代,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一系列配体门控的P2X受体及G蛋白耦联的P2Y受体被克隆及功能表达,迄今为止,已有七型P2X受体亚型(P2X1-7)及六型P2Y受体亚型被克隆(P2Y1,2,4,6,11,12),各型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药理学特征及组织分布,本文还讨论了目前可用于区分各亚型激动剂及拮抗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琥珀酸索利那新对女性膀胱活跃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膀胱内P2X3受体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女性膀胱活跃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予托特罗定2 mg,早晚日2次口服;实验组38例,予琥珀酸索利那新5mg,日1次口服,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24 h排尿次数和尿急次数情况,初始尿意容量、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压容量的变化,以及膀胱内P2X3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尿急次数、排尿次数、尿意容量、最大尿流率及最大膀胱压容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尿急次数及排尿次数降低,尿意容量、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压容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2X3受体主要表达于膀胱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染色为棕黄色或金黄色;实验组P2X3表达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酸索利那新能够缓解女性膀胱活跃症患者临床症状,其治疗机制可能为抑制了P2X3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P2X7受体是嘌呤受体中功能独特的一个亚型,为ATP控制的离子通道,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中高表达,被ATP激活后导致K+外流和Ca^2+内流、非选择性膜孔形成,启动一系列信号途径如炎症小体NALP3的活化,丝裂原蛋白激酶途径激活NF-κB增强炎性细胞因子转录,ROS和氮介质的产生,介导IL-1β、IL-6、IL-18、TNF-α、MIP-2、CCL2、HMGB1等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参与炎症的发生发展,与真菌感染及阿尔茨海默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等炎症性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孤儿受体TR3在小鼠睾丸中的定位和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u XM  Liu YX 《生理学报》1998,50(4):439-443
本文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孤儿受体TR3及其mRNA在小鼠睾丸中的表达及细胞定位。结果表明,在小鼠睾丸中有显著量的孤儿受体TR3 mRNA和蛋白表达,其表达量在不同曲细精管有明显的差异;孤儿受体TR3蛋白主要定位于生精细胞,其mRNA在生精细胞特异表达,主要在精原细胞和发育早期的初级精母细胞表达,提示孤儿受体TR3在小鼠曲细精管精子发生的早期阶段中起着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Chen ZH  Xu K  Zhao WT 《生理科学进展》2004,35(4):329-331
包含P2X3亚基的受体为三磷酸腺苷 (ATP)门控的阳离子通道 ,包括P2X3亚基的同源多聚体(P2X3受体 )和异源多聚体 (P2X2 /3受体 )。大量研究表明包含P2X3亚基的受体在介导多种类型痛觉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鼠面部慢性炎症痛与三叉神经节内表达P2X3受体亚型神经元细胞大小和表型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参照Neumann(1996)报道的研究方法,采用大鼠面部皮下注射松节油建立慢性炎症痛模型,用热测痛的方法测定面部皮肤的痛阈值,每天一次,连续测15d。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大鼠面部慢性炎症后第5d三叉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P2X3受体的表达。采用体视学的方法测量表达P2X3神经节细胞大小及表型的变化。结果炎症侧大鼠面部痛阈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在第5d达到最低值,以后逐渐恢复,第13d开始痛阈恢复正常水平。炎症侧三叉神经节内表达P2X3神经元的平均细胞表面积(721±12μm2)与对照组(616±8μm2)相比明显增大(P<0·01)。进一步观察发现表达P2X3小细胞群(<950μm2)的表面积由炎症前的537±13μm2增加到炎症后的582±15μm2(P<0·05)而且小细胞占总细胞的数量比例由炎症前的42·2±3·2%增加到炎症后的51·8±3·5%(P<0·05);而表达P2X3受体的大细胞(>950μm2)的数量比例由炎症前的6·5±1·9%增加到炎症后的12·8±2·2%(P<0·05)。结论面部慢性炎症痛时,其三叉神经节内表达P2X3受体神经元的表型可发生改变,这可能与面部痛觉过敏和触诱发痛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旨在制备与鉴定鼠抗P2X7受体的蛋白单克隆抗体.以人P2X7受体的胞外段制备短肽作为抗原,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分离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并培养,挑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扩大培养,制备和鉴定P2X7其生物学效应.结果显示,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人P2X7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所分泌的单抗类型重链为IgG1,轻链为κ;该株杂交瘤细胞腹水效价为1∶6.4×104;传30代及液氮中保存6个月,抗体效价稳定;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明该单抗与人细胞表面的P2X7受体蛋白特异地结合.所制备的抗人P2X7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及稳定性,为针对P2X7受体为靶点的抗体药物的开发应用、疾病的辅助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P物质受体在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内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以前的工作观察到纹状体边缘区内有密集的P物质纤维及终末分布,本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内P物质受体(SPR)的表达及分布,原位杂交结果发现P物质mRNA阳性杂交信号在纹状体内的分布不均匀,尾壳核内只有少量中等大小的阳性胞体,苍白球内只有少量较大的阳性胸体,而在尾壳核和苍白球之间的边缘区部位则可见许多中等大小的梭形阳性神经元胞体,并呈现密集的带关分布。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观察到P物质阳性神经元胞体在纹状体内的分布与原位杂交结果一致。推测大鼠纹体边缘区内可以合成P物质受体,具有接受和整合P物质神经递质的功能,推测边缘区内SPR神经元可能对SP递质的接受、调节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在大鼠睾丸恒冷箱切片上研究了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TRH-R)RNA的表达和定位。由DNA合成仪合成两个含48个碱基的寡核苷酸探针,两个探针分别与小鼠垂体TRH-R1005-1052和1332-1379区段的cDNA互补,生物素在5′末端标记寡核苷酸探针。结果显示TRH-R寡核苷酸探针与其互补的mRNA杂交信号集中在大鼠睾丸的间质细胞中,生精细胞地交信号,杂交信号的强度依探针浓度而增加,该结果表明RTH可能通过自分泌调节生殖功能和发育,TRH-R作用途径可能与在垂体的作用类似。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采用RT-PCR法探讨大白鼠颌下腺是否存在GnRH受体mRNA,并用原位杂交法对其细胞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RT-PCR可扩增出大白鼠颌下腺GnRH受体mRNA的特异性片段,其碱基数与设计的一致,原位杂交发现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颗粒曲管、排泄管及分泌管上皮细胞内有GnRH受体mRNA的杂交信号,信号物质分布于胸质内,胞核阴性。上述结果表明大白鼠颌下腺能合成GnRH受体,颌下腺产生的GnRH可作用于颌上腺的靶细胞,参与颌下腺生理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调查了4种AMPA受体亚单位(GluR1、2/3、4)和谷氨酸(Glu)在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内的分布及其匹配关系。我们发现,GluR1和2/3免疫阳性胞体和纤维密集分布于Vc的Ⅱ层和Ⅲ层外侧部,在Vc的其余各层呈散在性分布。GluR4免疫阳性胞体和纤维在Vc各层均无分布。Glu免疫阳性胞体分布于Vc各层,尤以浅层(Ⅰ、Ⅱ层)密集,Glu免疫阳性纤维及终末结构主要分布于Vc浅层。结果表明,Glu免疫阳性纤维及终末样结构与AMPA受体免疫阳性胞体和纤维在Vc浅层的分布总体上是相互匹配的,但AMPA受体各亚单位在Vc内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提示,Vc内的Glu可能通过作用于不同的AMPA受体亚单位而发挥其多种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人正常腺上皮中MUC6基因的表达,揭示MUC6基因在正常人腺上皮组织中的分布异质性及其特点.结果显示MUC6基因编码的核心蛋白及其mRNA主要分布于正常胃粘膜胃腺的基底部,上皮细胞无MUC6基因表达,呈细颗粒状,位于细胞核周,胃底、胃窦的表达无区别;十二指肠绒毛上皮内的表达呈弥漫性,均质状,杯状和柱状细胞的表达类似,杯状细胞的粘液滴内未测得MUC6基因产物;空肠、结肠组织中无MUC6基因的表达;胆囊上皮组织内有强阳性MUC6核心蛋白的表达,而宫颈上皮中表达较弱.实验提示MUC6基因的表达存在异质性及器官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验证大鼠脑内是否存在ADM及其mRNA。方法取1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g,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大鼠脑内ADM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大鼠脑内ADM及其mRNA阳性细胞主要表达在大脑皮质、海马结构、齿状回、丘脑、室旁组织、脉络丛、室管膜细胞、基底节、血管内皮细胞,其中脉络丛、室旁组织、丘脑为高表达区,其次为大脑皮质、海马。在大鼠大脑内ADMmRNA的表达与ADM阳性细胞的表达相一致。结论ADM及其mRNA在大脑内广泛表达,提示ADM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取胎龄18天Wistar大鼠中脑腹侧组织,纯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以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检测了体外培养的不同时间的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mRNA表达,结果表明中脑星形胶质细胞能合成生长抑素,并且其相对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本文并对星形胶质细胞合成神经肽SS的功能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