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星 《化石》2023,(3):2-8
<正>萨拉乌苏,意指“黄色的水”,是黄河支流无定河在鄂尔多斯高原乌审旗境域的称谓。因河谷沿岸生长着红柳,该河又被称为红柳河。该段河流由范家沟湾、邵家沟湾、滴哨沟湾、米浪沟湾、杨四沟湾、清水沟湾、三岔沟湾、杨树沟湾8个沟湾组成,像一串由河水串起的珍珠项链,折曲迂回,镶嵌在黄河北拐东流又南折所形成的“几”字形河套塬地中,在黄沙漫漫的毛乌素沙地上鹤舞蛇行,硬生生地在荒芜的鄂尔多斯台地上切割孕育出一片片苍翠的绿洲。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记述的哺乳动物化石,是1957年5、6月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周明镇先生领导的河南卢氏盆地工作队,在卢氏县雪家沟等地工作期间化石收集品的一部分。卢氏盆地为河南省西部、秦岭东段的山间盆地。大致呈东北—西南向。长27.5公里,西宽(15.7公里)东狹(7公里)。四面丘陵一般高差约300米左右,洛河枞贯盆地中部。  相似文献   

3.
陕西秦岭自然保护区群GEF项目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秦岭自然保护区群GEF项目简介陕西秦岭自然保护区群GEF(GlobalEnviromentFacility)项目是全球环保基金组织在中国资助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项目,这在我国是第一次。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用先进并创新的办法建设一批示范性、具有全球意义...  相似文献   

4.
许渤松 《化石》2023,(3):9-16+82
<正>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漠的南缘,一条起源于陕西西北白于山北麓、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河流静静地流淌着。这就是萨拉乌苏河,因河谷沿岸生长着红柳,又被称为红柳河。乌审旗境内的萨拉乌苏河由杨四沟湾、清水沟湾、滴哨沟湾、范家沟湾、邵家沟湾、米浪沟湾、三岔沟湾、杨树沟湾等8个沟湾组成,由于河流侵蚀下切作用强烈,河床深深嵌入高原之中,河流沿着狭长的深邃沟湾内曲折的河道蜿蜒流淌,形成了壮丽的沙漠峡谷景观。  相似文献   

5.
佛坪仅是秦岭山区一系列自然保护区中的一个。1997年我和三位美国专家从四川成都乘飞机去位于秦岭腹地的陕西周至县老县城自然保护区考察。当飞机飞越秦岭时,只看到山高万仞,郁郁葱葱的秦岭横亘于中华大地的腹地,宛如一条生机勃勃的绿色巨龙。在它南北两侧是关中平原和汉中平原。那是我第一次在空中鸟瞰这座著名的山脉。  相似文献   

6.
生境适宜性评价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陕西秦岭地区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的生境状况,利用2011—2013年间在秦岭地区采集的斑羚分布点数据,通过MaxEnt模型对陕西秦岭地区的斑羚生境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秦岭地区的斑羚适宜生境面积约为9800 km~2,占秦岭山地面积的17%,主要位于秦岭中西部区域;次适宜生境面积约为6940 km~2,占秦岭面积的12%,主要位于适宜生境的周边区域。海拔、月均昼夜温差和年降雨量是影响陕西秦岭地区斑羚生境适宜性的主要环境变量,而人类干扰对生境适宜性的影响较小。陕西秦岭地区的斑羚偏好于选择1800—3000 m的中高海拔区间、年降水量为750—850 mm、月均昼夜温差8℃左右的环境。明确了斑羚适宜生境在秦岭的分布状况及关键环境影响因子,可为下一步制定濒危动物保护和生境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秦岭、大巴山地区的鸟类区系调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一、前 言 从动物地理方面来看,我国的动物区系具备了古北界与东洋界的特征。两界间的分水岭当推喜马拉雅山系,自此向东,已往学者间意见分歧,或主张把这界线划定于南岭山脉,或倡议以长江为界,或将它改划在黄河与长江之间,或移置于黄河以北。郑作新(1950)曾经根据前人所作鸟类采集的报告资料,加以综合分析,认为古北界向南的界限,自喜马拉雅山脉起,很可能经横断山脉的北端,而东抵陕西的秦岭山系。这两大界在我国境内的主要界线究竟何在,显然是世界性学术问题之一,也就是本研究的主要动机之一。  相似文献   

8.
豫西三门峡地区的旧石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本文中所谓“豫西三门峡地区”,是指与陕西潼关邻接的河南灵宝以东至三门峡的黄河右岸地区。这里地处秦岭与中条山之间,新生代地层发育很好,早就为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所注意。自本世纪二十年代起,到此进行地质和古生物考察与研究工作的学者已经不少,例如杨钟健和裴文中(1933)、卞美年(1934)、刘东生(1956)和贾福海(1959)等均在这一带进行过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在晋南黄河左岸陆续发现了丰富的旧石器,以及王择义等于1957—1958年又在灵宝、陕县等地也发现了旧石器(贾等,1961)之  相似文献   

9.
<正>在毛乌素沙漠的东南部,蜿蜒流淌着一条本不出名的小河——萨拉乌苏河,因历史时期河谷大量生长红柳,这条河一直以来也被称为红柳河。这条河的发源地是陕西西北部黄土高原之白于山北麓的吴起县,自此向北穿越长城,流经定边县和靖边县黄土丘陵区,至靖边县宁条梁东南的新桥一带,进入鄂尔多斯高原东南洼地,之后蜿蜒曲折北上,在二层河滩附近进入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清水沟湾一带,再沿东北方向流入乌审旗,辗转滴哨沟湾、杨树沟湾、东沟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记述了陕西府谷下三叠统和尚沟组中发现的一前棱蜥类骨架。依据头骨及头后骨骼特征订立一新属种:河套五角蜥(Pentaedrusaurus ordosianus gen.et.sp.nov.)。讨论中,对原归入前棱蜥科的袁氏三台龙(Santaisaurus yuani)的系统分类位置提出了修正意见,同时建议取消黄河保德蜥(Paoteodon huanghoensis)这一名称。  相似文献   

11.
红外相机是一种经典的野生动物观测手段,具有连续性、非损伤性等一系列优点,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对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等重要野生动物物种的监测。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两年多时间,本研究在位于秦岭山系中段的陕西黄柏塬、观音山与佛坪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4条沟谷(大南沟、破碾子沟、大古坪岩屋沟及龙潭子岩屋沟)共架设80台红外相机,对秦岭山系中段大熊猫种群恢复区域的野生动物活动情况进行非损伤性监测。监测期间共获得鸟类与兽类影像34514张,辨认并记录68个物种,包括兽类21种和鸟类47种,在此基础上建立野生动物影像数据库,并利用该数据库分析了监测区域的物种多样性状况。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各物种丰度分布较为均匀,鸟类的多样性高于兽类,而均匀性较低;在不同沟谷中,佛坪保护区龙潭子岩屋沟的群落丰富性和均匀性均很高,但动物绝对数量较少,有待进一步调查;观音山保护区破碾子沟的群落丰富性和均匀性则最低,应关注这一区域的生态恢复工作;黄柏塬自然保护区大南沟监测到的野生动物总有效照片数与大熊猫有效照片数均最多,侧面说明其在4条沟谷中生态情况恢复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界线,是秦岭.我国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的主要分水岭,也是秦岭;我国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动物区系的主要分界线,还是秦岭……  相似文献   

13.
深谷寻化石高原藏真宝滔滔的洛河水呵,从白山下轻快地流过,它蜿蜒曲折,在数百里的征途中,冲破陕北黄土高原的层层屏障,汇渭河,入黄河。从高空(目府)瞰,大地苍茫,云雾飘拂,洛河象静卧的一条灰色大蟒;无数的陡峭岩崖在两岸矗立,姿态万千,变化莫测,沟谷深邃。就是这块令人神往的黄土高原,哺育过远古人类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版图正中央,秦岭是自西向东最高的一座山脉,也是惟一呈东西走向的山脉,全长16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在文学家眼里,秦岭和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父亲山、母亲河,被尊为华夏文明  相似文献   

15.
陕西大豆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变异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42个PAPD引物对75份陕西大豆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出310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7.3个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6%;田间试验考察了13个农艺性状。陕西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在秦岭南、北两个地区有所不同,秦岭北品种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的性状数目和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都大于秦岭南品种,RAPD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指数也是秦岭北品种大于秦岭南品种,但秦岭南品种RAPD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的个数大于秦岭北品种。聚类分析将参试大豆材料分为三大类,基本上反映了材料的地理来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两个主成分反映了10.95%的遗传变异,基于前两个主成分值的二维散点图可以将两个地区的材料基本区分开来。AMOVA分析显示,陕西大豆品种个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92.06%,地区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7.94%,二者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陕西大豆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秦岭北品种遗传多样性较高,但秦岭南品种有着广泛的微小变异。  相似文献   

16.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生物多样性秦岭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我国南北地理和气候的分界线及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秦岭高大的山体及其对南北气候的屏障作用,使生物在种类分布上,具有明显南北差异,为多种生物生存繁衍创造了条件。秦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7.
南京汤山驼子洞的马科化石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 0年在南京汤山葫芦洞直立人地点附近的驼子洞堆积中发现了又一处哺乳动物化石点。其中的马科化石有两种 :黄河马Equushuanghoensis和中国 (长鼻 )三趾马Hipparion(Proboscidipparion)sinense。这是自 1 95 9年发现黄河马化石以来首次发现黄河马的颅骨和完整的颊齿列标本。这两种马的同时出现说明含驼子洞动物群的堆积形成于早更新世。因此驼子洞堆积的发现是江宁地区下更新统的首次记录。驼子洞的黄河马和长鼻三趾马均为这两类马在秦岭淮河以南的首次记录 ,并反映了在早更新世曾发生过北方动物群跨越长江的南迁事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小麦吸浆虫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小麦吸浆虫主要有两种:一是麦黄吸浆虫[Contarinia tritici(Kirby)];二是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Gehin)]。这两种小麦吸浆虫在我国的主要发生地经解放以来各地的调查,大体上已经了解是在北纬40度以南,27度以北,西到东经100度,东至于海。麦黄吸浆虫则局限于这个范围内的东经114度以西地区。杨平澜先生将我国小麦吸浆虫主要发生地分为三个区,曾省先生亦发表专文论述,这三个分布区是: 1.麦红吸浆虫主发区:在我国平原地区的河流两岸,如陕西渭河流域的关中平原、河南的伊、洛河及沿黄河两岸,江淮地区,汉水上游的南阳盆地和长江两岸,麦红吸浆虫占绝对多数。 2.红、黄吸浆虫并发区:在四川、贵州、甘肃、青海四省和宁夏自治区等山区的河谷地带,除麦黄吸浆虫外,还有不少数量麦红吸浆虫相并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为丰富并完善陕西秦岭山区蕨类植物种类记录,通过对秦岭山区的蕨类植物资料整理和野外调查,发现秦岭山区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属——荚囊蕨属,其属下种是荚囊蕨。该文描述了荚囊蕨在秦岭山区的形态特征和生境特点。凭证标本保存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20.
川金丝猴(Rhinopitheeus roxellana)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科学研究和物种保护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陕西秦岭是川金丝猴分布的最北界。图片显示了野生秦岭川金丝猴的社会单元——一雄多雌家庭单元,在此基础上聚合成群。多年的研究得出川金丝猴是具有多重社会结构水平的灵长类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