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郛 《昆虫学报》1965,(3):211-224
本文报导了东亚飞蝗生殖活动和内分泌器官之一——咽侧体的关系。从解剖组织学上观察到咽侧体体积增长,并表现出一定的细胞学变化;在雌蝗成虫中,咽侧体特别表现有周期性分泌活动。雌雄飞蝗羽化后1—2日内将咽侧体摘去,对雌雄成虫初期交配活动影响不大:但去咽侧体雄蝗到了后期交配次数较少,而去咽侧体雌蝗卵巢始终不能发育。如果将咽侧体植入正常交配雌蝗或人为孤雌生殖雌蝗体内,则缩短产卵前期并增加产卵量。摘去咽侧体的雌蝗又植入咽侧体,或割断咽侧体的神经连系,对雌蝗卵巢发育并无影响,并照常产下卵块。由此证明咽侧体是控制飞蝗卵巢发育的内分泌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 昆虫种类繁多,其生殖方式多种多样,绝大多数为两性生殖,但也有一些种类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的个体,这种现象称为孤雌生殖,孤雌生殖可分以下类型。 一.偶发性孤雌生殖 这种生殖方法多是鳞翅目昆虫所具有,它们正常情况下进行两性交配,产生受精卵。但偶而可能出现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虫。如家蚕、舞毒蛾等。 二.产雄孤雌生殖 这些昆虫正常下进行两性生殖。但不交配的雌虫所产之卵孵化后全为雄虫,如长距茧蜂、石榴小爪螨、纵卷叶螟绒茧蜂、茶毒蛾黑卵蜂、菜蛾绒茧蜂、亚洲马蜂等。 三.产雌雄孤雌生殖 能进行两性交配,但不交配的雌虫能进行孤雌生殖,其后代有雌有雄。如沙潜。  相似文献   

3.
夏邦颖  郭郛 《昆虫学报》1974,(2):148-160
本文报道东亚飞蝗交配后雌蝗卵巢中核酸和蛋白质的含量变化,以及孤雌生殖和雄蝗促性腺因子对卵巢中核酸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雌蝗羽化后7—10天进行交配,卵巢开始迅速发育,卵巢鲜重、总磷量以及蛋白质含量皆迅速增长,同时末端卵母细胞长度亦不断增加。到羽化第15天时卵巢已接近发育完成。末端卵母细胞长达6.2毫米。在各种磷化合物中,酸溶性部分在羽化15天时占总磷量的70%,磷脂磷可达20%。这表明酸溶性磷化合物和磷脂在卵巢发育过程中有较高的代谢和积累。卵巢中RNA-P增长28倍,DNA-P,增长6倍。RNA/DNA比值随着卵巢的发育而增加,这标志着蛋白质在卵巢中合成;对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也证实了这一点。如果以RNA-P和DNA-P占总磷量的百分含量或以每百毫克卵巢鲜重计算其含量,则在卵巢发育过程中反而皆相对降低,表明卵巢中其他含磷化合物的积累优于核酸磷的增长。当雌蝗第一次产卵后,卵巢的各组成成份迅即减少,此后四天内卵巢中核酸和蛋白质的含量复可再度迅速增长,末端卵母细胞(即原未产卵前之末端第二卵母细胞)亦进一步长大,从而表现了卵巢发育的周期性变化。 人为隔离的孤雌生殖的雌蝗在羽化后40天内,卵巢发育缓慢,其末端卵母细胞长度增长缓慢,卵蜒中核酸和蛋白质的含量皆较低,相当于正常发育卵巢5—10天的水平。如将雄蝗脂肪体脂类提取物涂抹于羽化后5—7天雌蝗体表,则表现出促进雌蝗卵巢发育的作用,卵巢鲜重、卵巢中核酸等磷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以及卵管中末端卵母细胞长度,在短时期内,基本上相同于正常交配对照的卵巢发育水平。因此证实:雄媓促健腺因子对卵巢发育过程中核酸和蛋白质代谢和合成起调节作用。这种调节因子可能是与保幼激素共同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每年立秋以后,即8月中旬到10月中旬前后,正是蝗虫交配、产卵的季节。我们组织初二动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到山坡、沟沿捕捉蝗虫,个体大者为雌蝗,小者为雄蝗,放入大玻璃缸内,准备进行以下观察。交配雄蝗不停的在蝗群中爬来爬去,以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三叶虫萤Emeia pseudosauteri成虫的交配与产卵行为,丰富三叶虫萤的生物学研究,推动三叶虫萤的人工繁育。【方法】采用室内试验与野外观察相结合、仪器拍摄和人工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三叶虫萤的交配与产卵行为。【结果】本文先描述了三叶虫萤成虫交配前雄雄相遇、雌雌相遇、雌雄相遇分别会发生的情况,然后较为详细地描述了交配的过程。交配姿势有上下体位(或称"∠"型)和尾对尾体位(或称"—"型),后者由前者转换而来。雌雄成虫可以多次交配,雄虫有交配干扰和假交配现象。成虫24 h内均有交配现象,交配高峰出现在20:00-22:00(交配率20.8%)和12:00-14:00(交配率15.1%)。雌虫多数喜将卵产在潮湿的苔藓上,卵常聚集成一丛或成簇排列。雌虫可多次产卵,但初次产卵数量最多(高达67.82%),随后产卵量则随产卵次数增加而减少。雌雄虫多次交配后单只雌虫的第一次产卵量[(45±5)粒]多于单次交配后单只雌虫第一次产卵量[(20±4)粒]。雌虫的产卵次数和产卵量与其体重相关,体重越重则其产卵次数和产卵量越多。【结论】三叶虫萤的交配产卵行为与以往报道的萤火虫交配产卵行为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特殊行为或规律。  相似文献   

6.
蜘蛛的繁殖     
蜘蛛为雌雄异体,雌蛛必须经过交配授精后才能产受精卵,只有受精卵才能孵化为幼蛛。有些种类的雌蛛虽不经交配亦可产卵,但不能孵化。求偶蜘蛛在性成熟后即要寻找异性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现已查明,在昆虫中是以释放性激素来招引同种异性个体进行交配,而蜘蛛关于这一点目前还不清楚。蜘蛛在交配的过程中多数雄性表现主动。但是,由于蜘蛛的种类不同,雄蛛接近雌蛛的方式也不一样。如温室希蛛(Archearanea tepidariorum)的雄蛛到雌蛛网的旁边,用前对步足或触肢弹动网丝,以试探雌蛛是  相似文献   

7.
松墨天牛成虫交配与产卵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永慧  郝德君  王焱  戴华国 《昆虫知识》2006,43(1):47-49,F0004
观察了养虫笼中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Hope的交配和产卵行为。描述了雌、雄虫在交配过程中的多种行为,雌、雄虫间的交配时间可持续23~540 min,平均约200 min;有重复交配现象,重复交配次数可达2~18次;每次交配持续时间为2~100 s。雌虫背负雄虫,边取食边产卵;也可脱离雄虫单独产卵。雌虫在寄主枝条上咬槽产卵,通常日产卵1~2粒,最多3粒。产卵期的长短和产卵量的多少取决于雌虫个体寿命的长短。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非洲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Palisot de Beauvois生物学特性研究中发现有孤雌生殖的现象。 自1982~1985年,我们先后单独饲养雌虫69头,其中,有2头进行孤雌生殖,占3.9%。产卵量38~247粒,孵化率28~80.4%,卵期19~57天,成虫寿命97~137天。共孵化101头小若虫,再将这些若虫单独饲养,羽化为成虫54头(其中雌虫32头)。对这些成虫以3种不同配对方式进行观察:(1)无性后代雌虫与有性雄虫交配(5对),产卵54粒,未孵化;(2)无性后代雄虫与有性雌虫交配(8对),未产卵都死了;  相似文献   

9.
细纹豆芫菁交配与繁殖力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采自野外的细纹豆芫菁EpicautamannerhimiMkl的雌雄成虫各50头在室内进行人工随机配对,共发生75次交配,平均交配1.5次。雄虫1生可交配0~4次,雌虫0~2次。交配持续时间为(188±55)min,交配持续时间与交配次数之间、交配持续时间与繁殖力之间均无相关性。交配次数与两性的繁殖力呈负相关。交配后有36头雌虫43次产卵,其中有35次产卵发生在本次交配后,有8次产卵发生在连续2次交配后。作者认为雌虫在性感受性上的差异,与不育雄虫参与雌虫的前次交配有关。雄虫能否产生足够数量的交配因子来抑制雌虫的性感受性,是决定雌虫在产卵前交配次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水稻二化螟的交配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焦晓国  宣维健  盛承发 《生态学报》2006,26(4):1110-1115
在室内条件下,对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的交配行为及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二化螟雌蛾一生只交配一次,平均0.92次;而雄蛾具有多次交配能力,最多达4次,平均2.72次.二化螟雌蛾的日龄影响其交配率、交配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随二化螟雌蛾日龄的增加,其交配率逐渐下降,交配起始时间逐渐提前,而交配持续时间逐渐上升.相反,二化螟雄蛾日龄对其交配率、交配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没有明显影响.交配日龄对二化螟雌蛾的生殖力也存在显著影响,随着二化螟雌蛾交配日龄的增加,雌蛾产卵量下降,卵孵化率降低,产卵期缩短,它们都与雌蛾交配日龄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雌蛾产卵前期和雌蛾寿命随雌蛾交配日龄的增加而延长,与雌蛾交配日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但二化螟雄蛾交配日龄对雌蛾的生殖力没有明显影响,二化螟雄蛾一生都具有较强的交配繁殖能力.同时,不同交配史的雄蛾与雌蛾交配,对雌蛾的生殖力也没有显著影响.表明二化螟的交配活动是由雌蛾主导控制的.最后,对这些结果在二化螟性信息素防治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在应用性信息素控制二化螟的实践中,可以在两方面取得实效,一是性信息素可以阻碍雌雄之间正常交配,降低交配率;二是可以推迟二化螟雌虫的交配,使其产卵量和卵孵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A study of four species of Erysiphaceae (Uncinula salicis, Podosphaera leucotricha, Erysiphe cichoracearum, and Microsphaera diffusa) revealed that the binucleate stages of the ascocarp are initiated in a similar manner to those of Diporotheca rhizophila Gordon & Shaw. The “appendages” developing on immature ascocarps are considered to be receptive hyphae. Appendages characteristic of mature ascocarps are produced much later. Lysis of certain centrum cells occurs, and asci are initiated from some of the remaining binucleate centrum cells. Resorption of centrum cells by the asci is supported by this investigation, corroborating Björling's earlier studies on Erysiphe graminis.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