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植物抗病信号转导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贾燕涛 《植物学通报》2003,20(5):602-608
植物抗病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一直是植物病理学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实验室正在大量分离与植物抗病有关的突变体,克隆与抗病调节有关的基因并研究其功能。实验表明,一些植物抗病信号途径中的正、负调节因子及不同信号转导途径之间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在着重对R基因介导的抗病信号途径、细胞程序化死亡、水杨酸信号途径、茉莉酸和乙烯信号途径和诱导系统抗性途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的同时,对各抗病信号途径之间信号交换的复杂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茉莉素信号途径及其与其他信号途径交叉作用的角度 ,概括了茉莉素在植物防御反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植物防御反应的生化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瑞刚 《生物技术》2002,12(5):41-44
在与病原物长期相互影响的共进化过程中 ,植物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复杂而行之有效的保护机制。自 19世纪末发现高等动物体存在抗原 -抗体免疫系统以来 ,曾推测植物在受到病原物侵染后也会产生类似于动物的免疫反应 ,然而在植物中寻找特异性抗体的尝试却以失败而告终。尽管如此 ,Chester发现遭受病原物初次侵染而存活下来的植物 ,再次受到侵染时抗病性增强[1] 。约 30年后 ,Ross再次描述了这种现象[2 ] ,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全株获得性抗病性 (systemicac quiredresistance ,SAR)”。SAR通常在病原…  相似文献   

4.
贾燕涛 《植物学报》2003,20(5):602-608
植物抗病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一直是植物病理学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实验室正在大量分离与植物抗病有关的突变体,克隆与抗病调节有关的基因并研究其功能。实验表明,一些植物抗病信号途径中的正、负调节因子及不同信号转导途径之间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在着重对R基因介导的抗病信号途径、细胞程序化死亡、水杨酸信号途径、茉莉酸和乙烯信号途径和诱导系统抗性途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的同时,对各抗病信号途径之间信号交换的复杂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茉莉酸甲酯:一种重要的植物信号转导分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一种信号转导分子,茉莉酸甲酯在植物生长发育、代谢调节、抗病、耐逆、防御相关基因的诱导表达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茉莉酸甲酯所具有的上述多效性,其作用与机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中茉莉酸甲酯信号转导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虫害诱导植物间接防御反应的激发与信号转导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通过产生和释放挥发性物质增加植食性昆虫的天敌对其寄主或猎物的定位,减少植食性昆虫对植物的取食,从而达到间接防御的目的。植物对植食性昆虫所做出间接防御反应激发因子和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对应用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引诱害虫天敌,并进一步从植物、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间三级营养关系,研究动植物协同进化机理和病虫害防治具有深远意义。本文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虫害诱导植物间接防御反应的激发因子,昆虫取食信号的转导途径及对植物间接防御相关基因的激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综述。  相似文献   

7.
茉莉酸信号转导及其与脱落酸信号转导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植物体内茉莉酸诱导蛋白,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及其与脱落酸信号转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温胁迫及其信号转导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高温是影响当前农业生产重要的不得环境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4种信号分子脱落酸(ABA),Ca^2 ,水杨酸(SA),茉莉酸(JA)对高温胁迫的响应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高温胁迫能够诱导ABA,Ca^2 ,SA的含量升高,并且通过外施ABA,Ca^2 ,SA,JA都能提高植物的抗热性。作为胞内第二信使,外源Ca^2 C能够提高植物超氧化物歧化mei(SOD),过氧化氢mei(CAT)以及抗杯血酸氧化mei(APX)的活性,且能  相似文献   

9.
植物防循御反应中水杨酸与茉莉酸的“对话”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杨酸和茉莉酸是介导植物防御反应的两种重要信号分子。它们的生物合成途径迥然不同、对PRs以及防御反应的诱导方面具有相对独立性;虽然两者之间存在若干相互拮抗现象,但它们在介导植物防御反应中却又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效应。本文综述了两者关系研究中的一些新进展,并提出该领域亟待解决的有关问题,以期为了解、调控和利用植物防御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茉莉酸与植物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及其甲酯(MeJA)是调节高等植物的发育、应答外界刺激、调节基因表达的天然高等植物激素.JA最初是从真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培养液中分离到的.已研究过的所有高等植物中都有JA,估计其正常水平<10μmol·L-1.植物组织中JA的水平在花和果实等繁殖器官特别是未成熟的果皮中最高,根和成熟的叶片中则低得多.JA在植物组织中的液相和气相中可快速运动.1nmol·L-1的JA和1μmol·L-1的MeJA就能诱导植物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1].  相似文献   

11.
茉莉酸类化合物在植物防卫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茉莉酸类化合物(jasmonate,JA)是诱导植物防卫反应的重要信号分子。JA不仅是系统素信号转导途径的重要组分,而且在植物长距离伤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JA还能单独或与其他激素相互作用调节与植物防卫反应相关的次生代谢物质芥子油苷的生物合成,从而影响植物的防卫反应。现对JA在植物防卫反应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对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13.
    
Changes in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atterns in lucerne plants caused by the presence of ‘Candidatus Phytoplasma australasia’, which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pathogens causing yield losses in lucerne plants, were investig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evident in total chlorophyll, chlorophyll a, chlorophyll b, and protein amounts between ‘Ca. Phytoplasma australasia’-positive and negative lucerne plants. Stress-related metabolites such as phenol, malondialdehyde, and proline accumulations in ‘Ca. Phytoplasma australasia’-positive plants were remarkably higher than those of phytoplasma-negative plants. As a response to disease attack, phytoplasma-positive plants exhibited higher antioxidant enzymes (peroxidase and catalase) and non-enzymatic metabolite responses such as jasmonic and salicylic acids. We state that partial disease responses were revealed for the first time to breed resistant lucerne lines infected by ‘Ca. Phytoplasma australasia’.  相似文献   

14.
15.
16.
茉莉酸生物合成的调控及其信号通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酸类化合物作为一种细胞信号分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机械损伤、代谢调节及诱导防御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茉莉酸的生物合成调控以及人们目前对茉莉酸信号通路的认识,并对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乙烯、水杨酸和茉莉酸是植物体内主要的几个防御信号途径,也是研究比较多的几个信号途径。很多试验证明不同的防御信号途径相互间存在相互作用,他们或相互抑制,或相互促进。从这三种信号途径相互间的作用,及作用的联系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Russ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 In the course of evolution, plants have developed numerous specific regulatory signal pathways, which are hormonal for the most part. Phytohormones comprise...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