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将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与3种杨树品种(小黑杨(Populus cv.“Xiaohei”)昭林6号杨(P.cv.“Zhaolin06”)和欧美杨64号(P.euramericane cv.“N3016”))的人工林分别按株混两种方式进行混交实验,研究了固氮植物沙棘对亚湿润干旱区的杨树人工林生长和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哪一种杨树品种或混交方式,沙棘与杨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268例吸毒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并分析其相关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入的268例吸毒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分为感染组70例及未感染组198例,比较两组吸毒女性基本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相关高危因素。结果 268例吸毒女性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70例,感染率为26.12%且以高危型为主;两组吸毒女性基本资料中除年龄、受教育程度、肿瘤家族病史、盆腔炎病史无明显差异外,其他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免疫功能低下、初次性行为年龄过早(<18周岁)、多个性伴侣(≥3个)、危险性行为、性伴侣吸毒、长期吸毒(≥3年)为女性吸毒人群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OR=4.420、4.551、4.778、4.569、5.110、5.475,Ps<0.05)。结论 女性吸毒人群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较高且以高危型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吸毒女性中存在多种高危因素,应该及早针对高危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昆虫知识》2010,(6):1029-1030
蛩蠊目(Grylloblattodea)起源古老,至少可追溯到上石炭纪(距今约3亿年),特征原始,是昆虫纲孑遗类群之一,又被称为昆虫纲的“活化石”,在我国属一级保护昆虫。  相似文献   

4.
吸毒对人类生态的影响谈绍强,刘超英(广州市槎头戒毒中心)吸毒在医学上称为"药物依赖",国际上通用术语为"药物滥用",60年代以来,吸食毒品先在西方国家出现,进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时至今日吸毒已成为当今全球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和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成...  相似文献   

5.
凋亡细胞能被吞噬细胞吞噬,这对于正常组织的动态平衡和免疫反应是非常重要的。在凋亡细胞被吞噬(engulfment)的过程中,吞噬细胞表面存在大量的受体来识别凋亡细胞发出的信号,如:“吃我(eat-me)”信号、缺少存在于健康细胞上的“不吃我(don’t-eat-me)”信号以及由凋亡细胞分泌的可溶性“来吃我(come-get-me)”信号。至少有7种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吞噬基因(它们在哺乳动物中存在同系物)组成了两条平行但部分重叠的吞噬信号通路,并且通过一个类似于巨胞CL(macropinocytosis)的“栓系-激活(tether and tickle)”保守机制吞噬凋亡细胞,这个机制因吞噬细胞和凋亡细胞的种类以及细胞凋亡后的时间差异而不同。  相似文献   

6.
《昆虫知识》2009,(3):335-335
许多动物利用保护色来逃避猎捕,包括利用斑纹降低被天敌发现的风险(伪装),向天敌暗示自己有毒或不可食用(警告色),或者装扮成其它动物或物体(“拟态”和“伪装”)。  相似文献   

7.
《昆虫知识》2008,45(2):173-174
许多动物利用保护色来逃避猎捕,包括利用斑纹降低被天敌发现的风险(伪装),向天敌暗示自己有毒或不可食用(警告色),或者装扮成其它动物或物体(“拟态”和“伪装”)。  相似文献   

8.
王谦  孙历 《化石》2002,(2):2-4
南非共和国(RepublicofSouthAfrica)地处“人类的摇篮”非洲大陆的最南端 ,是最早的人科成员(南方古猿)首先发现的地方。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达特(RaymondA.Dart)辨认出第一个南方古猿标本———汤恩(Tuang)小孩头骨 ,迄今在南非已有9个地点发现南方古猿化石。南非在古人类学上的独特之处 ,就在于具有比较完全的人类化石出产 ,除了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外(至少2个种) ,还有早期人属(Homo)的标本(能人、匠人或直立人) ,早期智人 ,以及目前年代最早的晚…  相似文献   

9.
Anderson  KB  徐静 《微生物与感染》2005,28(4):47-48
高效抗反转录治疗(HAART)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病死率大大降低,但对于同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患者,其治疗效果需要进一步评价。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CV的比例很高,为10%~40%,主要是因为HIV与HCV有共同的传播途径,如吸毒或接受不洁血制品。HCV有较长的潜伏期,所以HIV患者在接受HAART的早期可能没有考虑到肝脏疾病。  相似文献   

10.
答: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都携带有病毒。艾滋病的传染性很强,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血液和母婴3种.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危险行为。因此,预防艾滋病要拒绝毒品、洁身自爱。众所周知,蚊子的叮咬会传染多种疾病,如疟疾、丝虫病等。由于蚊子叮咬人时都要吸血,因此,  相似文献   

11.
古莲的研究现状及意义(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1999年第11期第2页)  莲在我国古籍文献记载中,也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公元前1000多年的《诗经·郑风》中记有:“山有扶苏,湿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有荷”。可见在当时我国大地上有水泽的地方,已有莲的生长。我国古籍中关于“莲”的记载很多,莲在我国出土文物中,至少已有7000年历史。4.2 古莲的形态特征和染色体结构研究 莲是一种古老的双子叶植物,又具有单子叶植物的某些性状,主要反映在它的形态特征上。它的2枚基部合生的子叶,2片先出叶(幼叶)互生,二歧分枝式叶脉;实生苗“之”字…  相似文献   

12.
雄性麋鹿的吼叫行为、序位等级与成功繁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为探讨雄性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的吼叫行为与序位等级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成功繁殖中的作用。2000年7-8月,在北京麋鹿苑选定12头成体雄鹿,用目标取样法观察记录每头鹿的吼叫、圈群和交配行为的发生频次。用有效比值[被雌鹿接受的频次/雄鹿圈群(或交配)的总频次]来衡量雄鹿圈群行为(或交配行为)的有效性。依据雄鹿在发情期的表现状态,把雄鹿归为3类:占有雌鹿群的“群主”(4头)、未占有雌鹿群而挑战“群主”的“挑战者”(5头)和远离繁殖群的“单身汉”(3头)。不同序位等级雄鹿的吼叫频次、圈群(或交配)行为频次、圈群行为(或交配行为)的有效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吼叫行为的分析表明:“群主”吼叫频次最高,“单身汉”吼叫频次最低。“群主”的有效值最高,“单身汉”的有效值最低。据此认为雄性麋鹿的吼叫行为与其序位等级密切相关,而序位等级又决定了雄鹿参与繁殖的机会。此外,还记录到占群雄鹿的警戒吼叫,这是对Wemmer et al.(1983)警戒吼叫行为仅见于雌鹿的观察结果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受到刺激后即刻出现的海马(hippocampus,HPC)原发性单位后放电是癫痫相关性细胞电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其放电脉冲间隔(interspike interval,ISI)和串内平均频率(Hz)特征及其在网络癫痫形成中的作用值得探讨。实验用急性强直电刺激(60Hz,2S,0.4-0.6mA)大鼠右侧后背HPC(acute tetanization of the fight posterior dorsal hippocampus,以后简称ATPDH)或右侧尾壳核(acute tetanization of the fight caudate putamen nucleus,以后简称ATRC)诱导HPC或皮层网络癫痫,重点观察HPC神经元原发性单位后放电模式和上述的瞬时时间编码特征。结果表明:(1)HPC原发性单位后放电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放电模式,即先易化后抑制或先抑制后易化,其ISI序列分别表现为先小后大的“头尾”式分布或先大后小的“尾头”式分布。(2)ATFDH主要引起“尾头”式(35/57串)、而ATRC主要引起“头尾”式(12/22串)ISI点分布的原发性单位后放电,串内“头”、“尾”平均持续时间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3)ATRC可以诱导双侧HPC单位后放电出现交互的“头尾”、‘呢头”式ISI点分布特征。(4)多串电刺激可以诱导HPC原发性单位后放电特征性ISI点分布重复显现。(5)特征性HPC原发性单位后放电伴随出现网络癫痫发作样高频电振荡。这提示:强直电刺激诱导的HPC神经元原发性单位后放电“头尾”或呢头”式ISI序列分布规律,可以较准确地反映所记录神经元的诱发性易化或抑制活动的程度,用于网络癫痫形成中单个成员细胞癫痫相关性电活动机制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五种可食用蚂蚁的识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参 《昆虫知识》1997,34(2):103-105
蚂蚁的种类繁多,据W.L.Brown推算,世界约有12000~14000种之多;我国的蚂蚁已知有7亚科、70属,至少在8OO种以上。蚂蚁的分布面广、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多种蚂蚁的足迹,但可供我们食用的种类并不太多。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全国各地搞开发经营利用的单位或个人很多,蚂蚁资源成了一项热门货。这是因为我国自古以来,蚂蚁就已是一类供食用和保健的食品。如《周礼》(公元前240年)就有用“蚁子酱”供天子或贵人食用的记载,近代(清,乾隆卅年)公元1765年赵学敏著的《本草纲目拾遗》“山蚂蚁子”篇中,就有“……广人…  相似文献   

15.
使君子(Quisgualisindica)是古今中药材中著名的驱虫药。最早记载其入药的著作是晋代的《南方草木状》(公元304年)。当时称作 :“留求子形如栀子 ,棱瓣深而两头尖 ,似诃梨勒(笔者注 :即现称诃子(Terminalischebula)与使君子同为使君子科植物 ,《唐本草》中称“诃黎勒” ,以后又称“藏青果”)而轻 ,及半黄已熟 ,中有肉 ,白色 ,甘 ,如枣核大 ,治婴孺之疾 ,南海、交趾俱有之。”可见用以治疗小儿病患 ,至少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后唐·侯宁极撰《药谱》始称此物为“史君子”。北宋《开宝本草…  相似文献   

16.
《四川动物》2009,28(3)
请登陆四川动物杂志网站(www.scdwzz.gore或www.scdwzz.com.an)。点击进入“作者投稿”。 第一次投稿需先“注册”。填写相关信息,自行设置并牢记“用户名”和“口令(即密码)”。以后再投稿勿需再注册。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究江苏省2017年至2019年度艾滋病哨点监测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Treponema Pallidum,HIV)感染状况,以期为制定对应的疾患干预手段提供临床数据支撑。方法: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2012版)》对入组的900例个体开展相关问卷调查,并对入组对象进行HCV、TP以及HIV感染血清学检测,分别统计3年总体感染情况、年度感染情况、不同年龄段人群感染情况以及合并感染情况。结果:(1)性工作者HCV、TP以及HIV感染率分别为3.00 %、4.00 %和9.00 %,吸毒人群感染率分别为13.00 %、73.00 %和13.00 %,孕产妇感染率分别为1.00 %、0.67 %和1.33 %,比较显示,吸毒人群HCV、TP以及HI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类人群(P<0.05);(2)就各年度不同人群HCV、TP以及HIV感染率开展年度横向比较显示,不同年度不同人群的HCV、TP以及HI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的HCV、TP以及HIV感染率开展比较显示,吸毒人群中≥50岁HCV和HI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性工作者中18~20岁HI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合并感染情况分析显示合并TP以及HIV感染率要高于其他合并感染。结论:吸毒人群是江苏省HCV、TP以及HIV感染高发群体,以≥50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总体来看HCV、TP以及HIV感染率呈现逐年降低趋势,但仍应该加强对上述疾患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生物课的学习过程中,常见有许多同学乃至个别教师在作业、试卷、读书当中,将“膈膜”写作“隔膜”,将“栅(zha)栏组织”读作“栅(shan)栏组织”。笔者在此提出异议与各位同学及同仁商榷。“膈”,也叫“横隔膜”,是人和哺乳动物的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肌膜结构,它是一块骨路肌,属于名词。而“隔”是“分开”、“间隔”的意思,属于动词。因此,人和哺乳动物胸腔和腹腔的特有结构应是“隔”,而不是“隔”。关于“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读音、两种解释:(l)栅(Zhd):[栅栏」:用铁条或木条做成的类似篱笆而较坚固…  相似文献   

19.
参考文献须引用近期主要文献,研究论文限10篇,技术方法和研究简报限5篇。正文引用处右上角,用方括号按文中出现的次序以阿拉伯数字标明序号,不得引用内部资料或未公开发表的论著。在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的论著,不得用英文表示。作者在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at al”。作者姓名间加“,”一律不加“和”、“and”等连词。不论中国人或外国人,一律姓在名前,名在后。期刊的格式为:[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号):起迄页码(其后加实点)。专著的格式为:[序号]作者.书名[M].卷(册)次(第1版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迄页码(其后加实点)。  相似文献   

20.
王原  郭建崴 《化石》2000,(1):6-7
最近,一只古老的蟾蜍“跳入”了人们的视野。它新近发现于辽宁西部,被科学家命名为“三燕丽蟾”(见题图),是我国已知时代最早的古蛙。三燕丽蟾生活在距今至少1-2亿年前的中生代中晚期,它与各色各样的恐龙以及一些原始的哺乳动物生活在同一时代。现在科学家只能通过化石来了解这种动物的面貌。我们这里称三燕丽蟾为蛙类,但人们在田间池畔常见到的“青蛙”和“癞蛤蟆”却是明显地不同。为什么呢?在动物分类学上,两栖动物中的无尾两栖类习惯上都被广义地统称为“蛙类”。这类动物一个典型的特征是它们的幼体(即蝌蚪)通常生活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