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油茶地蜂是普通油茶的主要传粉昆虫,为深入研究其传粉生物学特性,采用标准株全天观察法、杯罩法、花粉计数法,对油茶地蜂访花行为、访花过程、访花节律、携粉足构造及载粉量等传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典型的油茶地蜂访花过程呈现"双峰型"的访花节律。油茶地蜂每天进出巢3~4次。第一次回巢到达的最早时间为10:22,最后一次出巢的最晚时间为16:34。出巢到进巢的时间间隔为(1.67±0.46)h(n=27),进巢到出巢的时间为(21.43±8.09)min(n=46)。地蜂总的携粉数量为(2 036±860)粒(n=25)。地蜂携粉足的结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由胫节及第一跗节上密集轮生的、较坚硬的、圆锥状毛丛组成的花粉刷;第二部分为股节外部和转节端部有羽状分枝的弧形长毛组成的花粉篮。每只携粉足上的载粉量为(1.64±0.56)mg(n=10),携带的花粉总数为(9 068±2 364)粒(n=42)。地蜂对白色有偏好。对地蜂的传粉生物学特性和普通油茶花的传粉综合征的研究表明,油茶地蜂是高度特化的传粉者,而普通油茶花的传粉综合征是泛化的,两者间构成了一种非对称的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2.
油茶象甲Curculio chinensis Chevrolat是油茶的重要果实害虫,为害严重林分果实被害率高达79.3%。本文详细描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广东省2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越过第1个冬天、以初羽化的成虫在土内越过第2个冬天,4月上中旬开始出土,5-6月为出土盛期。成虫栖息环境、产卵和油茶果实的生长发育有密切的关系,成虫无交配时多栖息在油茶嫩枝、嫩芽或油茶果实基部的枯萎花絮上,成虫交配盛期多被发现在油茶果实上;油茶果实一般以果皮厚度4.0-6.0 mm着卵量最多,林间每果一般只有1粒卵或1头幼虫。  相似文献   

3.
油茶象的生物学及其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茶象(Curculio chinensts Chevrolat)是危害油茶果实的一种主要害虫,果实被害率为22.3—60.2%。在湖南为二年一代,以幼虫和成虫在土壤内越冬.其发生数量和危害程度与温、湿、光照有密切关系。 当年人土幼虫,到翌年8—11月化蛹,蛹期25—30天左右,羽化成虫在土室内越过第二个冬天,至第三年的4月下、5月上旬出土为害。成虫寿命为250—300天左右,每雌产卵28—120余粒:卵期为10—15天。幼虫四龄,全期16—21天。 幼虫入土翻耕灌水或暴晒,均可消灭大量幼虫,适当修枝,增强林内光照,可抑制成虫活动产卵,是防治上的重要措施。成虫期以90%敌百虫1∶600—800倍:50%马拉松1∶600倍喷雾2—3次,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含SH2结构域的肌醇磷酸酶(SHIP)属于5’磷酸酯酶家族成员。SHIP能将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PI-3,4,5-P3,PIP3)水解为磷脂酰肌醇-3,4-二磷酸(PI-3,4-P2),是主要表达于造血细胞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抑制分子,通过参与调节PI3K途径而影响细胞增殖、存活及信号转导等诸多细胞活动,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神经胶质瘤致病相关蛋白2(glioma 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2,GLIPR-2)是CAP蛋白质超家族中的一种高尔基体膜蛋白,具有CAP保守结构域,在体内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细胞特异性,在免疫器官和肺脏中表达较高。GLIPR-2与细胞膜系统具有高度的亲和力,可能与十四酰基化有关。GLIPR-2在HSAB和紫外光作用下形成二聚体,且能与Caveolin-1相互作用。GLIPR-2与疾病也很相关,目前发现GLIPR-2能诱导肾脏上皮细胞发生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而参与肾脏纤维化。CAP家族的SCRIP-3和GLIPR-1与肿瘤关系密切,GLIPR-2与上述两个蛋白具有相似的保守结构域,因此GLIPR-2可能也与肿瘤有关。  相似文献   

6.
高新月  戴君虎  陶泽兴 《生态学报》2022,42(24):10253-10263
植物物候是植物生活史中的重要性状,也是指示气候与自然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现已成为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传统物候研究多假设物候由气候因素决定,如气温、降水、光照等,并主要从植物物候的年际变化角度探讨了气候因素对物候特征的影响。然而,不同物种的物候存在较大差异表明植物物候还与自身生物学特性(如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有关,但植物生物学特性如何影响植物物候仍缺乏深入研究。基于北京地区44种木本植物1965-2018年的展叶始期和开花始期观测资料,以展叶始期和开花始期的3类物候特征(平均物候期、物候对温度的响应敏感度和物候期的积温需求)为例,探究植物物候特征与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的关系。首先,利用系统发育信号Blomberg’s K和进化模型检验植物物候特征是否具有系统发育保守性,并通过系统发育信号表征曲线直观表达植物物候特征的进化模式;之后,利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植物生活型、传粉型与物候特征的关系,以揭示不同植物的资源利用方式及生存策略的差异。研究发现:(1)除展叶始期的温度敏感度外,其余物候特征的进化均受随机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力的共同作用,可推断物候特征具有系统发育保守性,即亲缘关系越近的物种物候特征越相似。(2)开花始期的系统发育信号强度比展叶始期更大,表明繁殖物候的系统发育可能比生长物候更保守。(3)植物展叶始期及其积温需求与生活型密切相关。灌木比乔木的展叶时间早、积温需求少。植物开花始期与传粉型相关,风媒植物开花显著早于虫媒植物。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物候变化的生物学机制,对于丰富物候学的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植物保护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六株虫生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油茶象甲的致病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防治油茶象甲的虫生真菌菌株,本研究测定了不同绿僵菌(Ma09、Ma25、Ma05、Mac985)和白僵菌(Bb01、Bb02)菌株的生长速度、产孢量以及孢子萌发率,采用孢悬液浸渍法测定了上述菌株对油茶象甲成虫和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Ma09、Ma05、Bb01、Bb02菌株的菌落直径分别为63.13、62.55、61.99、61.90 mm(25℃、15 d),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其余菌株(P0.05);Ma25、Bb01、Ma09菌株的产孢量分别为3.04×10~8、2.88×10~8、2.85×10~8孢子/cm~2,显著高于其余菌株(P0.05);Bb01和Ma09菌株的孢子萌发率较高,分别达到97.80%和96.40%。不同菌株对油茶象甲成虫和幼虫致病力差异显著,其中Bb01和Ma09在1×10~7孢子/mL时,对油茶象甲成虫的LT_(50)分别为4.64 d和4.93 d,处理后15 d累计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00%,僵虫率分别为76.00%和78.67%;对幼虫的LT_(50)分别为2.15 d和3.48 d,10 d累计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00%,僵虫率分别为81.00%和86.31%。本研究筛选的Bb01和Ma09菌株具有生长快、产孢量大、孢子萌发率高、对油茶象甲致病力强等特性,在油茶象甲的生物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油茶地蜂营巢生物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亮  黄敦元  张彦周  黄海荣  李捷  朱朝东 《昆虫学报》2007,50(10):1077-1082
对中国南部一种独栖性蜂类—油茶地蜂Andrena camellia Wu的巢穴及其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对巢穴的研究中,对2省4个样地23个巢穴进行了挖掘和观察,结果显示: 巢穴为无分岔的单支洞,主道在土质较好的地方倾斜角小,洞穴长度为90~150 cm; 在杂质多的土中,倾斜角较大,曲折,洞穴长度为30~60 cm。在一定深度之下开始在主道周边出现由小径连接主道的近椭圆形虫室。虫室通常在远主道端略向下倾斜。一个巢穴中的所有虫室多在一个近似的平面上。在洞口到第一个虫室之间主道通常是近竖直的,虽然时有小的弯折;从第一个虫室向下主道往往发生一或多次偏折,但角度通常不超过45°。在对成蜂行为的观察研究中,对4头油茶地蜂连续7天的全天行为进行记录,结果显示: 成蜂除雨天外均出巢采集油茶花粉; 每天出巢在1~5次不等,多数为2~3次;携粉量大。  相似文献   

9.
脂肪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因储量丰富、获取简便、扩增迅速、可被诱导多向分化、免疫原性低等诸多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率日益上升,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ADSCs在肥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该文着重对近十年ADSC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及其在肥胖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其早日应用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沙棘的生物学特性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是我国北方沙漠地区常见的保土固沙植物,不仅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4年生‘岑软2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 ‘Cenruan 2’)的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采用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插穗,测定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蛋白质及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扦插后不同时间的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呈规律性变化,POD活性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双峰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呈“上升–下降–上升”变化趋势,叶绿素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变化趋势;与对照相比,经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插穗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的峰值显著提高,说明其促进油茶插穗生根。  相似文献   

12.
沙棘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沙棘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众多学者在叶表皮毛特征、根系解剖结构和生物固氮方面已经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看法,但在水分生理生态和种群坟散方面尚存争议或不理解之处。这主要是由于忽视了沙棘无性系植物种群的生理整合作用和觅养行为。因此,今后应该从无性系生长可塑性调节和分株间资源共享特征出发,进一步探讨沙棘的抗旱机理和生态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植酸的生物学特性与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植酸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生理、药理功能,对生态环境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植酸广泛应用于工、农、食品、医药、日化和金属防腐等各个领域。介绍了植酸的性质、生物学特性、制备、应用及作用机理.并展示了植酸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油茶地蜂生活史及相关生物学习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茶地蜂Andrena camellia Wu 是江西、湖南等地油茶花期主要传粉昆虫之一。2006–2007年在江西宜春对油茶地蜂除成虫外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幼虫和成虫的行为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 该蜂在江西宜春1年发生1代。成虫10月中旬开始出巢活动, 雄蜂早于雌蜂3 d左右出现,完成交尾后数日死亡,雄蜂出巢后寿命18 d左右,雌蜂约38 d。卵期约8 d。幼虫期24 d左右,幼虫取食完花粉球后长成老熟幼虫进入滞育期,滞育期约241 d。翌年9月中旬开始化蛹,蛹期约30 d。出土后的雌蜂当天就可以交配,交配后的雌蜂在羽化地点附近选址筑巢,采集油茶的花粉和花蜜于虫室中制成球形蜂粮并在上面产卵,每粒花粉球上产卵一枚。  相似文献   

15.
南方锦天牛Acalolepta speciosa属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锦天牛属昆虫,是近年在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上新出现的一种蛀干害虫.本文首次对该天牛的形态特征,包括雌雄生殖器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以期为该虫的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并首次报道了该虫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6.
油瓜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瓜又名油渣果或猪油果,是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学名Hodgsonia macrocarpa,种子硕大如鸭蛋,种仁含油量高达65—78%,味香可食。产于越南、緬甸、印度等国,我国南陲也有野生,1934年我国植物学工作者首先在云南省的前屏边县(现已并入河口县称为河口瑶族苗族自治县)发现;1959年后,又先后在广西及广东省发现。近年来大家都认为油瓜是一种在南亚热带及热带极好的油料植物,各植物学研究机关分别在云南、广东、广西等省进行了引种驯化试验、繁殖试验以及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相似文献   

17.
<正> 稻象甲Echinocnemus squameus Billberg属鞘翅目象虫科多型象亚科Notorinae,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以往该虫在我省以幼虫为害本田最烈:近年来成虫为害早、晚稻秧苗和早插本田的稻苗十分严重,特别是早稻秧苗,被害后,叶片大部折断,漂浮水面,似牛吃过一样,虽不死亡,但严重影响秧苗生长,秧苗素质极差。部分秧田在秧针期开始便反复遭害,幼苗被咬断后长起,长起又被咬断,最后终因养分耗尽而死亡。  相似文献   

18.
爱滋病(AIDS)目前正在全球蔓延,它已遍及五大洲,波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1991年全世界将有50-300万AIDS患者,近1亿人受到HIV的感染,将成为世界十大致命疾病之一。本文就HIV的形态结构、基因组成、复制繁殖等生物学特性作简单的介绍: 一、概述 HIV是60年代分布在中非(扎伊尔、卢旺达、布隆迪、乌干达、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绿猴身上的病毒变异而来的。70年代初期由维多利亚湖西部经中非传播,最早传到加勒比地区的海地,随后又传到美国,目前世界上AIDS患者中80%是美国人。1983年5月巴黎巴斯德研究院以蒙塔尼为首的科  相似文献   

19.
盐藻的生物学特性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盐藻即杜氏藻(Dunaliela),是绿藻门团藻目多睫毛藻科的一个属,包含约30个种,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应用最广的是盐生杜氏藻(D.Salina)。盐藻为单细胞藻类,外包一层薄胶鞘,无细胞壁。个体呈梨形、卵形或椭圆形,具2条等长鞭毛,可自由游动。藻体内...  相似文献   

20.
桔小实蝇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桔小实蝇是一种重要的检疫性果蔬害虫,在厦门一年发生5-6代,以成虫越冬,一年8-10月份为发生高蜂期。本文记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年生活史、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生活习性及天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