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褶翅尺蛾ZamacraexaavataDyar又名桑刺尺蛾、桑褶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近年来在我市西部山区连年大面积发生,严重区域树叶全部被吃光,主要为害刺槐、榆、杨、核桃、荆条、苹果、梨、桃、酸枣等多种林果树木,极大地影响了林果生产。为弄清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为害发生规律,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1992—1996年作者进行了系统观察和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l生活史桑褶翅尺蛾在河北邢台每年发生1代,以蛹在石块下、杂草间、树干基部上下等处茧内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羽化,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羽化盛期;初孵幼虫4月中旬孵化,5月…  相似文献   

2.
戴贤才 《昆虫学报》1965,(3):274-284
大栗金龟(虫甲)是四川西北部重要农林害虫之一,幼虫为害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玉米、甜菜等作物及森林苗圃中的幼苗,成虫为害杉树、桦树、杨树等森林。1955—1963 年在炉霍虾拉沱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查明大栗金龟(虫甲)在炉霍虾拉沱六年发生—代,幼虫越冬五次,成虫越冬一次。卵于7月下旬至10月上旬孵化为幼虫,卵期由于产卵时期的温度和土壤湿度不同而为45—66天。幼虫于10月中旬开始下降至40厘米以下越冬,第二年4月中旬开始上升至5—15厘米的土层为害;五次越冬后,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在12—44厘米的土层中化蛹,幼虫期58个月强。蛹于7月下旬至9月上旬羽化为成虫,蛹期约两个月。成虫当年不出土,第二年5月上旬开始出土,中下旬最盛:出土后,飞往附近林缘杉树上取食交尾。5月下旬末,雌虫开始飞回田间产卵,成堆产在13—26厘米的土层中,每堆12—28粒。成虫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死亡,成虫期约10个月。  相似文献   

3.
中阈尺蠖的生物学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阈尺蠖Phanerothyris sinearia (Guenee)是近年来在闽北出现的一种为害青钱柳的重要害虫。1年发生5代,以蛹在林冠下浅土层越冬。幼虫共6龄,末2龄(5 ̄6龄)为暴食期。此虫发生气温、海拔及坡向关系密切。在虫害较生的林地,可结合秋冬垦复清除越冬蛹,80%敌敌畏乳油1000 ̄1200倍或20%氰戊菊酯乳油5000 ̄6000倍喷射3 ̄4龄幼虫;于越冬代和第1代老熟幼虫初下地时,  相似文献   

4.
沈阳地区国槐尺蠖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宝玲  柳丽婷  佟忠勇  宋菁 《昆虫知识》2010,47(6):1194-1200
通过室内饲养和田间观察,对国槐尺蠖Semiothisa cinerearia Bremer et Grey各虫态(成虫、卵、幼虫、蛹)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国槐尺蠖的行为习性、生活史以及田间种群消长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槐尺蠖在沈阳一年发生3代,无世代重叠,以蛹在树下松软土壤中越冬。国槐尺蠖幼虫共有7龄,1~4龄取食量小,5龄以后食量大增,进入暴食期,取食量占全幼虫期的80%~90%,而且随着虫龄的增长,其存活率增加。国槐尺蠖幼虫发生期为5月到9月,6月上旬、中旬至7月下旬为幼虫为害盛期,9月以后种群呈递减趋势,老熟幼虫开始入土化蛹越冬。  相似文献   

5.
葱黄寡毛跳甲生活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秀美  夏玉堂 《昆虫知识》1994,31(2):109-109
葱黄寡毛跳甲LuperomorphasuturalisChen属叶甲科,文献记载,国内分布于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据1987~1991年调查,该虫在山东潍坊发生普遍,主要为害韭菜、大葱。成虫喜食幼嫩韭叶,一般沿叶缘的一边取食大部分韭叶,残剩下另一边叶片,粪便呈黑色小点附着其上;取食大葱幼嫩叶片多在叶尖部位,导致葱叶干枯。幼虫为害根部,不为害鳞莫,根受害后地上症状不明显。葱黄寡名跳甲形态围据调查,该虫以不同龄期幼虫在上下10cm左右韭根内及根际处越冬。越冬幼虫于翌年3月上旬上移至5一10cm处活动为害,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  相似文献   

6.
粘虫是吉林省粮食作物的大害虫。本文为作者于1953—1962年研究粘虫的一部分工作,目的在于分析吉林省粘虫发生猖獗世代的虫源问题。我们怀疑春季出现的大量成虫有两种可能来源:(1)本地越冬的成虫、蛹或幼虫;(2)由外地迁入。通过研究分析,所得结果如下: 1.粘虫在吉林省一年完成两个世代。春季发生的第一代是猖獗世代,幼虫为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其繁殖虫源主要来自5月下旬到6月上半月出现的成虫。 2.粘虫在当地的入冬虫态,有幼虫、蛹及成虫。经过发生地的越冬调查及野外试验,证明粘虫在东北和内蒙地区的自然条件下不论何种虫态,均不能越冬。 3.据粘虫抗寒力测定,在-8℃恒温下,幼虫、蛹、成虫均迅速死亡,在-5℃下最长只能存活3—7小时,在1±1℃下全部死亡的理论时间为成虫19.95天、幼虫44.67天、蛹25.70天。查当地1、2两月旬平均气温最高-9.4℃,最低-16.5℃,田间5厘米深的土温为-12.4—-9.4℃,均超过虫体的死亡低温。 因此,粘虫不可能在吉林省越冬,从而可以推断猖獗世代的虫源,是由外地迁入的。  相似文献   

7.
七星瓢虫啮小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瓢虫啮小蜂Tetrastichus coccinellae Kurju-mov是寄生七星瓢虫蛹的主要内寄生蜂,对瓢虫为害很大,是麦收后瓢虫种群数量激剧下降的原因之一,现将几年来的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一、观察方法 1.1978—1982年每年从4月开始至越冬止,每隔10天左右一次,在田间(小麦、油菜、白菜、棉花、春麦、玉米等作物及树木上)捕捉50头左右七星瓢虫的三、四龄幼虫和蛹,带回室内饲养。最后有干瘪的经解剖后仍有啮小蜂而未羽出的,仍计算到被寄生数内。  相似文献   

8.
吴铱  彭中允 《昆虫学报》1954,(2):125-138
1.沟金针虫需2年以上完成一代生活史。越冬成虫2月下旬出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活动盛期,产卵在1至2寸表土内,卵于5月初孵化,卵期为5至8星期。老熟幼虫8月下旬开始化蛹。9月中旬起羽化,蛹期约2星期。成虫羽化后即行越冬。 2.越冬幼虫2月底至3月中旬开始向表土活动(10厘米处地温8—12℃左右),3月中旬及4月全月是为害盛期(80%以上幼虫集中在1至2寸之表土内),8月至12月表土之幼虫密度极小(仅有虫1.2—6.8%),不致为害成灾。 3.沟金针虫之天敌除一种壁虱(Cheyletus sp.)和一种蜘蛛及蚂蚁外,尚有寄生菌2种,具中一种经鉴定为冬虫夏草(Cordyceps sp.)之一种。 4.小麦整地时适当深犁(5—7寸)并精耕细作能毁杀大部分蛹体及成虫,并可将幼虫翻上来供鸟类捕食(9,10月间97%老熟幼虫,在5—7寸土内化蛹及羽化,同时88%幼虫分布于1—7寸土内)。此外以芝麻与豆类为小麦前作及夏季休间结合翻耕曝晒亦能减少虫害损失。 5.沟金针虫在河南的主要为害期系在春季,所以早春於麦行间耩666毒土或毒沙以毒杀向表土上升之幼虫是值得继续研究的。  相似文献   

9.
<正> 黄守瓜Aulacophora femoralis(Motschulsky)是瓜类作物的主要害虫。成虫为害瓜苗、花和幼果;幼虫为害瓜根及瓜果。 在河南一年一代,以成虫在土块、草堆下等温暖处越冬。4月中旬在田间出现,产卵期从5月中旬可延续到7月底。卵一般产于瓜根附近的土缝中或瓜果下,卵期10—13天。幼虫老熟后钻入表土下1—2寸深处化蛹。室内饲养,  相似文献   

10.
山楂童锤角叶蜂的生物学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楂童锤角叶峰是近年来在安徽大别山区发现的一种新害虫。该虫严重为害山植和梨树、1年发生1代,以预蛹在茧内越夏越冬。幼虫食叶为害,每年5月上中旬为猖极为害期。此虫发生与海拔高度及温湿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是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的桥头堡和主要的北迁虫源地之一,明确该虫在广东省的冬季发生特征及越冬存活情况,对广东省乃至全国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及源头治理意义重大。为准确掌握广东省草地贪夜蛾的周年繁殖区范围及冬季发生为害情况,2020年1-3月在粤东、粤西、粤北及珠三角地区,利用成虫性诱、挖土查蛹、幼虫密度及植株为害率普查等方法,分析广东省草地贪夜蛾冬前、冬后种群发生为害情况及冬季发生特征。调查结果表明:(1)广东省冬玉米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湛江、茂名、阳江、惠州等地,冬玉米种植区均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主要为害冬玉米,极少为害甘蔗;(2)不同地区冬种玉米上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程度差异较大,湛江、茂名、阳江发生为害较为严重,平均为害率30%左右,而珠三角及粤东地区发生较轻,为害率低于10%;较冬前调查,冬后草地贪夜蛾发生量和为害程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3)广东省大部分地区的冬种玉米田和空闲地均可持续诱捕到草地贪夜蛾成虫,而挖土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蛹密度较低。本调查明确了草地贪夜蛾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冬玉米区可以周年繁殖,无明显的滞育越冬现象,粤西茂名、阳江以南至雷州半岛一带为典型冬种玉米区,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较为严重,珠三角及粤东大部分地区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相对较低,调查结果为广东省乃至全国草地贪夜蛾的早期预警和精准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黑紫蛱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紫蛱蝶Sasainia funebris(Leech)一年发生1代,11月份以四龄幼虫在寄主植物枝条上越冬.翌年4月越冬幼虫眠起.6月化蛹,7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各虫态历期:卵6.5—7天,幼虫共6龄,计300天左右,蛹12—13天,成虫10—13天。同时,还记述了该蝶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天敌情况等。  相似文献   

13.
蝶蛹金小蜂在杭州的年生活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胡萃 《昆虫学报》1984,(3):302-307
蝶蛹金小蜂是菜粉蝶蛹期的主要寄生蜂。在杭州,绝大多数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蛹内越冬。田间养虫室内饲养结果:1979年发生11—12代;1981年早、中、迟三组分别为12—13代、10—11代以及9—10代,三组合计,非越冬代成虫自5月上旬至12月初始终不断,一年之内,前后(连续或不连续)两代成虫重叠发生的天数至少175天,前后(连续或不连续)三代成虫重叠发生的天数至少49天。 2、3月间小蜂即可羽化,远远早于田阔第一代菜粉蝶蛹的出现,惟不能寄生越冬后的越冬代菜粉蝶蛹,但越冬代蜂的羽化盛期仍处于田间第一代菜粉蝶蛹初见至化蛹始盛期之间,且喂食后寿命很长,故越冬代蜂与第一代菜粉蝶蛹之间的发生期基本上是吻合的。其后,两者代数既多(菜粉蝶一年发生9代),发生又都不整齐,小蜂成虫与菜粉蝶蛹均连绵不断,时间上彼此也是吻合的。这是此蜂自然寄生率高并成为其重要天敌的一个主要原因。 对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的重要天敌建议分期分批饲养,以深入掌握其生活史及与寄主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刘兵  王洪平 《昆虫知识》1994,31(6):347-350
澄清了两种害虫:梨食芽蛾一年发生1代,以小幼虫在山植树翘皮下越冬,早春出蛰为害芽、花蕾、嫩梢及叶片,老熟后在花序或卷叶中化肾;桃白小卷蛾一年发生两代,以老熟幼虫在地面缀连叶片做茧越冬,春季在茧中化蛹,其幼虫只为害果实。两者幼虫和成虫可根据形态特征鉴别。  相似文献   

15.
<正> 桃斑蛾Illiberis nigra Leech又名梅薰蛾,主要为害杏、李、桃等果树。在晋中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幼龄幼虫在剪锯口缝隙中(占70.4%)、皮下(占14.8%)、树杈及贴叶下(各占7.4%)结茧越冬。来年4月上旬出蛰,白天为害花芽,遇不良气候或夜间返回原越冬场所隐蔽。老龄幼虫白天下树隐蔽,19时以后开始上树为害,21时至翌晨4时达高峰。5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在树干、根基部的土、石、砖块等下结茧化蛹。6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羽化时间多在半夜。成虫羽化时将蛹壳带出茧外1/3  相似文献   

16.
梨网蝽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魁杰  王志春 《昆虫知识》1991,28(3):143-145
<正> 梨网蝽Stephanitis nashi Esaki et Takeya又名梨花网蝽,属半翅目,网蝽科。由于发生规律不明,防治抓不住关键,近年来苏北黄河故道果区发生为害较重。1986~1988年我们对其发生和防治进行了研究。 一、发生与为害 梨网蝽在本区普遍发生,主要为害苹果、梨、山楂、桃、杏、樱桃、海棠等蔷薇科落叶果树,其中苹果受害尤重。据在淮阴县果林场调查,重害园苹果树干翘皮内平均每平方厘米有越冬成虫5~10头,单株树干根际枯草落叶下虫量可达数千头。生长期间,100叶一般有虫20~30头,多达千头以上。4~11月发生,7~8月为  相似文献   

17.
张英健 《昆虫学报》1958,(3):281-289
柑桔光楯枝绿天牛在福州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亦有极少数为二年完成一代者。成虫5月间出现,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雌虫产卵于树梢之分叉处。6月间幼虫开始孵化为害,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孵化为害盛期。1月间幼虫进入休眠越冬,为害时间达180—200天。4月间化蛹,化蛹盛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 该虫成虫寿命为15—30天;卵期18—19天;幼虫期为290—320天;蛹期23—25天。文中对该虫之各期形态与生活习性,亦有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8.
杜鹃三节叶蜂Arge similis(Vollenhoven)是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的一种重要害虫,为害杜鹃花科Ericaceae的多个栽培种类,严重影响植株的长势及观赏价值。本试验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观察,对杜鹃三节叶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杜鹃三节叶蜂在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一年发生7代,以蛹越冬,翌年2月下旬越冬蛹陆续开始羽化为成虫,3月上中旬即开始产卵,4-9月份有明显的世代重叠,11月下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完成一个世代需要32-46 d。卵集中产在杜鹃嫩叶叶背与叶缘表皮之间。幼虫共5龄,具有暴发性、暴食性的特点,1-2龄幼虫群集取食,食量较小,3龄以后幼虫开始分散为害,食量大增。老熟幼虫在植株基部周围的土壤中或枯枝落叶层间吐丝结茧化蛹,化蛹深度在距地表2-5 cm左右。  相似文献   

19.
栗瘤蜂生物学及防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栗树在河北省栽培历史悠久,历年来由于栗瘤蜂严重为害,对产量的影响极大。据1961年在迁西、抚宁、邢台等地区调查,栗树新梢平均被害率达13.2%。 粟瘤蜂:(Dryocosmus kuriphilus Yasumatsu)又名粟瘿蜂,属膜翅目瘿蜂科。每年发生为害的轻重,除  相似文献   

20.
棉铃虫在湖南滨湖地区每年发生四代,少数不完整的五代。第三代出现少数滞育蛹,第四代蛹绝大多数滞育越冬,极少数可在当年羽化,幼虫越冬全部死亡。10月上、中旬幼虫下降至3—10厘米的土层中化蛹越冬,蛹的不同发育程度、色泽变化及各虫态历期均与温度变化有关。成虫交配一般在下半夜,雌蛾羽化后1—2天开始产卵。未受精卵约占总产卵数的34%。 玉米受害重于棉花,晚熟品种重于早熟品种。 保棉丰加敌敌畏的混合液,防治棉铃虫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并能兼治斜纹夜蛾和红蜘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