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刘季  蔡能斌  黄俊捷 《蛇志》2006,18(4):282-282
毒蛇咬伤时有发生,且具有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治疗复杂、致残率高甚至导致死亡等特点.毒蛇咬伤处理不及时或处理方法不当,往往造成不良后果,轻者致残,重者丧失生命。通过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6年9月收治的85例毒蛇咬伤患者,认为目前毒蛇咬伤的救治关键是早期正确处理。同时发现基层医院还存在一些治疗误区,值得注意。现就治疗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永刚  何忠杰  果应菲  陈春鸣  赵晓东  林洪远 《蛇志》2009,21(4):271-272,299
目的对毒蛇咬伤后组织坏死的原因进行分析,用于指导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近2年我院收治的毒蛇咬伤病衡。选择资料完整的106便组织坏死的留观病人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毒蛇咬伤后组织坏死发生率为15%.封闭、消肿、切开排毒和捆扎方法不当可引起或加重组织的缺血和坏死。结论毒蛇咬伤后组织坏死的原因复杂。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可降低组织坏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吴锦华  凌霄 《蛇志》1994,6(4):17-19
毒蛇咬伤的心电图改变吴锦华,凌霄,刘林,罗素梅,陈国琮,张碧蓬广西桂林市中医院541002为了探讨毒蛇咬伤病人的心电图改变,现将我院107例毒蛇咬伤患者的心电图分析如下:材料和方法患者系我院自1982年至91年期间收治住院的毒蛇咬伤722例中有完整心...  相似文献   

4.
我区地处江西省西部,气候温和,自然条件适宜蛇类生长繁衍,毒蛇种类较多,因此毒蛇咬伤病例多发常见[1].我院每年收治毒蛇咬伤病人200余例,其中银环蛇咬伤30余例.2012年我院成功救治1例银环蛇咬伤致呼吸麻痹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05例毒蛇咬伤病人的临床救治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游剑明  肖桂元 《蛇志》1999,11(4):73-74
湛江地处亚热带地区,常见毒蛇咬伤。毒蛇咬伤是急症,如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可致病残或死亡。为挽救毒蛇咬伤病人的生命,临床上围绕着“解蛇毒”的中心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救治工作,我院于1996年7月至1998年9月,对105例毒蛇咬伤病人进行了救治,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5例中男性70例,女性35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年龄5岁,平均36岁。咬伤部位:上肢41例,下肢61例,躯干2例,颈部1例。就诊时间:1~6h40例,6~12h29例,13~24h16例,25~48h14例,50~72h6例。1.2 毒蛇种类及临床分型 湛江常见的毒蛇主要有3种:青竹蛇、眼镜蛇、银环…  相似文献   

6.
刘志国  韩涛  高玉国 《蛇志》2014,(1):111-113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97例毒蛇咬伤患者给予伤口局部清创处理,应用相应抗蛇毒血清,抗炎、利尿、消肿、抗溶血及中医治疗。结果 197例毒蛇咬伤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住院治疗、且明确何种蛇伤诊断的毒蛇咬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治疗前后各时段进行6项肝功能指标检测,并按蛇种、时段及病情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种毒蛇咬伤患者的6项肝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天大多有升高趋势,治疗后2天和4天降低,肝酶指标的下降与治疗前和治疗后1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前和治疗后1天所有指标的血清水平均是重症高于轻症,而且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种毒蛇咬伤患者治疗前后各时段比较肝功能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毒蛇咬伤特别是重症患者可引起肝功能异常,以肝酶变化比较明显,胆红素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8.
毒蛇咬伤的救治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安桃 《蛇志》2010,22(2):168-169
毒蛇咬伤后病情发展迅速,患者中毒症状严重,易并发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不全、DIC等多脏器衰竭,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毒蛇咬伤后及早处理、早用药对抢救病人的生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院于2005-2009年共收住毒蛇咬伤患者12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76例毒蛇咬伤患者采用相应抗蛇毒血清为主,结合本地中草药内服外敷及西药抗菌消炎、消肿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果 1376例患者均治愈,治愈率100%。仅3例患者因延误治疗时间或在院外早期伤口处理不当出现局部Ⅰ°斑痕,功能轻度受限。治疗时间最长33天,最短1天。结论采用相应抗蛇毒血清是治疗毒蛇咬伤的首选特效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思雄  陈清梅  董永盛 《蛇志》2021,(1):8-9,27
目的 探讨茂名地区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4~2019年我院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1625例的临床资料,对毒蛇种类、性别、年龄、咬伤部位、咬伤地点、伤后就诊时间、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茂名地区主要致伤毒蛇为竹叶青蛇和眼镜蛇;受伤患者以41~70岁男性多见;被咬伤部位主要为腕关节、踝关节以下;咬伤地点多...  相似文献   

11.
毒蛇咬人造成蛇伤,轻则中毒,重者死亡。毒蛇有害,人人皆知,故已形成见蛇就打的习惯。实际上,毒蛇只占蛇类的一小部分,全世界约有2,500种蛇,毒蛇仅占1/5左右。许多种蛇吃各种害虫、害兽;其肉可食;肉、胆、蛇蜕、蛇酒能入药治病;皮可制琴膜等。所以,只应消灭那些对人畜造成危害的毒蛇。正确区别毒蛇与无毒蛇,可以帮助我们认准毒蛇,加以消灭或防避毒蛇咬伤。  相似文献   

12.
柳晓萍  周忠礼 《蛇志》2010,22(3):272-273
由于全球气候的改变,我国北方更适于毒蛇生长繁殖,因而每年毒蛇咬伤病例在相应增多。山东省枣庄属长江以北,过去被毒蛇咬伤的病例罕见,而近年来毒蛇咬伤病例明显增多。我院于2008年5月至2010年6月收治蝮蛇咬伤患者36例,经用抗蝮蛇毒血清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毒蛇咬伤66例药物治疗回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谢伟乾 《蛇志》2009,21(3):214-215
毒蛇咬伤病例在南方地区较常见,其中以眼镜蛇及银环蛇咬伤为多,占80%左右.其余依次为五步蛇、蝰蛇、竹叶青蛇、烙铁头蛇、眼镜王蛇、金环蛇、海蛇、蝮蛇。而一旦被毒蛇咬伤,病情凶险复杂.必须及时救治。本文对我院2007~2008年度收治的66例毒蛇咬伤病例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蛇志》2020,(1)
目的分析南昌市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的发病情况,为本地区毒蛇咬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我院中医外科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资料完整的1425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南昌市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具有特有的流行病学特点。毒蛇咬伤多发生在市郊南昌县、新建县等地,时间多集中在夏秋,以早晨和傍晚为高发时段,患者以男性居多,以下肢咬伤多见,致伤蛇种以蝮蛇多见,经及时治疗病情多痊愈。结论南昌及周边地区因其适宜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毒蛇咬伤高发,且具有明显区域性、季节性等特征。积极普及防治毒蛇咬伤知识,可降低毒蛇咬伤发病率和伤残、致死率。  相似文献   

15.
《蛇志》2018,(3)
目的探讨小儿毒蛇咬伤的临床特点,总结相应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5例毒蛇咬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病情特点,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15例毒蛇咬伤患儿,经及时、有效进行救治和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均取得满意效果,无1例死亡。结论小儿毒蛇咬伤病情危重、致死率高,而掌握毒蛇咬伤的特点、正确实施急救和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康华娇  文丹  何卫东 《蛇志》2023,(1):13-16+37
毒蛇咬伤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能导致患者肢体严重肿胀、坏死甚至死亡。本文综述了毒蛇咬伤所致局部肢体肿胀坏死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分析了中西医治疗毒蛇咬伤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在毒蛇咬伤的临床治疗中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互补长短,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的规范化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苏健  黄四凤 《蛇志》1991,3(2):45-45,47
毒蛇咬伤后并发破伤风大多发生于蛇伤基本控制、好转之际.在基层医院常可遇到,该病的及时诊治与否,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我院近年来遇到4例毒蛇咬伤后并发破伤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蒋光煦  黄大铭 《蛇志》2002,14(2):27-27
我院 1 999年 5月~ 1 999年 1 1月共收治各种毒蛇咬伤病人 1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0例患者中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2 8~ 46岁 ;被咬伤下肢 8例 ,上肢 2例 ;伤后就诊最早 1 h,最晚 72 h。病情分型 :轻型 4例 ,中型 5例 ,重型 1例。毒蛇种类 :竹叶青蛇 4例 ,烙铁头蛇 4例 ,眼镜蛇 1例 ,蝮蛇 1例。1 .2 诊断依据  (1 )根据蛇伤发生时间、地点及患者或家属带来伤人的毒蛇 ;(2 )根据毒蛇牙痕特点 ;(3 )根据各种毒蛇咬伤的临床表现及特异性体征。1 .3 治疗方法  (1 )西医疗法。1 )局部处理 :3 %双氧水…  相似文献   

19.
毒蛇咬伤后是否能引起糖尿病,迄今作者尚未见报道。我院收治一例毒蛇咬伤后糖尿病患者,现简报如下: 男,34岁,农民。于1984年9月19日凌晨约4时左足背被毒蛇咬伤。患者当即用鞋带在踝部绑扎左下肢,继之出现头晕、无力、复视、无皮下出血及紫绀。  相似文献   

20.
院前应用抗蛇毒血清救治毒蛇咬伤72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绍权  陈哲 《蛇志》2010,22(3):271-272
毒蛇咬伤的病情变化快,应及早应用抗蛇毒血清及其它治疗措施,以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近10年来,我院院前出诊救治毒蛇咬伤患者72倒,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