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评价酪酸梭菌活菌散(商品名:宝乐安)与抗菌药间隔序贯应用治疗小儿肺炎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3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103例,对照组100例,2组均给予抗菌药及对症支持治疗。其中预防组在治疗的同时间隔2~3 h序贯使用酪酸梭菌活菌散,0.5 g/次,3次/d,出现腹泻继续服用;对照组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预防,出现腹泻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0.5 g/次,3次/d。对2组继发腹泻的发生率、腹泻持续天数、肺炎治疗的总疗程、腹痛和脱水等症状和体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防组继发腹泻12例,发生率为11.7%,对照组继发腹泻57例,发生率为57.0%,2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预防组腹泻持续时间和治疗疗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预防组患儿腹痛和脱水等症状和体征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与抗菌药间隔序贯应用治疗肺炎,能显著降低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预防性应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与蒙脱石散间隔应用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迁延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服用蒙脱石散2 h后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对照组在服用蒙脱石散2 h后服用复方胃蛋白酶散。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8%,2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与蒙脱石散间隔应用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秋冬季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儿单用蒙脱石散,1.5g/次,3次/d;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组60例患儿先服用蒙脱石散,剂量同上,间隔2h后,加服酪酸梭菌活菌散,1袋/次,3次/d,疗程为3~7d或治愈为止;在此基础上,两组患儿均给予补液(纠酸、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退热等治疗。观察两组患儿腹泻治疗效果(包括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和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组显效率为81.7%,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显效率为28.3%,总有效率为90.0%,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85,P0.05);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组第3天大便次数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治疗组(1.88±0.88)次/d,对照组(3.28±1.80)次/d,t=5.395,P0.05)],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3.67±1.31)d,对照组(4.8±1.09)d,t=5.158,P0.05)],呕吐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2.9±0.99)d,对照组(4.02±1.34)d,t=4.894,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评价酪酸梭菌活菌散(商品名:宝乐安)联合抗菌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口服抗菌药及对症支持治疗。其中观察组在服用抗菌药2h后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0.5g/次,3次/d;对照组只给予抗菌药及对症支持治疗,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对2组总有效率及体温、大便恢复正常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2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观察组体温、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抗菌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的疗效,优于单用抗菌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评价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0例,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首次1 000 mg,以后500 mg/次,4次/d,疗程3~7 d,对照组80例,应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评价酪酸梭菌活菌散与蒙脱石散间隔应用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5例,先冲服蒙脱石散,1.5~3 g/次,3次/d,冲服蒙脱石散2 h后再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0.5 g/次,3次/d,疗程3~7 d;对照组65例,单独应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缩短热退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及第3天的大便次数减少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与蒙脱石散间隔联用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腹泻患儿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儿均予以调整饮食、口服或静脉补液和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酪酸梭菌活菌散和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单纯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的时间,并比较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后3个月内腹泻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止泻、呕吐、腹痛和粪常规等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3 d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χ2=4.15,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随访3个月,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腹泻复发5例(13.16%)和13例(34.21%),观察组腹泻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6,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疗效较肯定,能明显改善患儿腹泻症状,缩短腹泻病程,并能减少腹泻的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评价酪酸梭菌活菌散与制霉菌素片联用治疗婴幼儿鹅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鹅口疮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7例,在涂抹制霉菌素片的基础上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0.5g/次,3次/d,疗程28 d,对照组50例,单独制霉菌素片,观察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复发率为8.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与制霉菌素片联用治疗婴幼儿鹅口疮预防复发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防治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清徐县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的患儿共116例,随机分为2组,以住院期间抗生素治疗同时应用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的患儿为治疗组60例,仅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56例,分别观察腹泻次数、大便性状、腹痛、止泻时间及大便镜检与大便培养正常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治疗组腹泻次数减少时间、大便性状变稠时间、腹泻停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腹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治疗组大便镜检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大便细菌培养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2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76.79%,经卡方检验x2=4.8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防治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能使腹泻时间缩短、疗效明显、方法简便,经济,易于患儿及父母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评价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例,对照组16例,2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其中治疗组在治疗的同时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1周岁以下,0.5g/次,1周岁以上,1g/次,3次/d,温水送服。对照组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对两组疱疹、食欲、体温变化情况及腹泻等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起效时间、疱疹消失时间、食欲正常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13.
我国葫芦科植物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葫芦科植物包括多种瓜类蔬菜,对其进行离体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综述了国内在葫芦科植物器官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及离体遗传转化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葫芦科植物离体培养、遗传转化与育种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15.
葫芦科植物包括多种瓜类蔬菜,对其进行离体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综述了国内在葫芦科植物器官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及离体遗传转化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葫芦科植物离体培养、遗传转化与育种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双歧杆菌制剂临床预防小儿继发性腹泻的效果。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要求检索CBMd isc、VIP、CNK I以及万方数据库等,获得18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计患儿4050例,对其进行M eta分析,并评价M 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发表偏倚。结果异质性检验χ^2=34.60,P=0.007〈0.0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 eta分析,合并RR=0.41,95%C I为0.35~0.49,总体效应检验,Z=10.39,P〈0.00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固定效应模型RR值和95%C I与随机效应模型完全一致,剔除小样本报道后的合并RR=0.42,95%C I为0.35~0.50,与剔除前的结果基本一致,且本研究的发表偏倚得到了很好地控制。结论从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双歧杆菌制剂能降低小儿继发性腹泻的发生率,对预防小儿继发性腹泻起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以心率(HR)、心指数(CI)、体循环阻力(SVR)作为效应指标,明确右美托咪啶(Dex)用于SICU 镇静时年龄和血流动 力学效应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 年3 月~7 月间在我院SICU 接受普胸或者普外科手术后需要短期镇静患者38 例,各年龄段分 布相对均匀。在病人术后Ramsay评分≤ 3 分时给予右旋美托咪啶6.0 ug/kg/h,连续静脉输注10 min 后停药,应用脉搏指示连续 心输出量监测技术(PICCO)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3 min、5 min、8 min、10 min、15 min、20 min、30 min、45 min、60 min、90 min、120 min 的11 个时间点的HR、CI 和SVR。结果:HR、CI 和SVR 的EMAX 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可以通过数学模型表示:E= (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SICU 镇静时,患者HR、CI和SVR的EMAX 呈 年龄依赖性变化。  相似文献   

20.
Measurement of in situ rates of nitrification in sedi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nitrification rates in intact sediment cores without disturbing the concentration gradients of oxygen and ammonium. N-serve (2-chloro-6-trichloromethyl-pyridine), a specific inhibitor of the autotrophic ammonium oxidation, was injected into a 0–2 cm surface layer of the sediment (20 ppm) and added to the water column of sediment cores (5 ppm). N-serve in these concentrations was sufficient to inhibit nitrification, but did not change the rate of ammonium production or incorporation in sediment suspensions, which were incubated aerobically and anaerobically. The ammonium accumulation in cores injected with N-serve was thus equal to the amount of ammonium which was oxidized to nitrate in the control cores. Nitrification rates were in the range of 0–3 mmol N m–2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