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拮抗能力强且抑菌特性稳定的放线菌菌株。方法采用双层琼脂法筛选出4株拮抗放线菌菌株,然后采用杯碟法测这4株菌株发酵液提取物的抗菌谱、最小抑菌浓度、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结果 4株菌株发酵液提取物都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生长。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测发酵液提取物的最小抑制浓度,6#和9#拮抗作用较强,发酵液提取物稀释0.125mg/ml仍有抑菌作用。6#菌株在100℃处理30min后仍有40%的抑菌活性。6#菌株发酵液提取物在碱性环境条件下比在酸性环境条件下稳定。结论 4株菌株中6#菌株发酵液提取物具有拮抗能力强、最小抑菌浓度低和在碱性条件下活性较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李琼库 《蛇志》2010,22(3):221-223
目的比较黄连等20种中药水煎剂与免煎颗粒剂对56株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M-H琼脂稀释法检测20种中药水煎剂与免煎颗粒剂对MSSA(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测定MIC50(药物抑制50%细菌时的最小浓度)、MIC90(药物抑制90%细菌时的最小浓度),MIC(最小抑菌浓度),并作比较。结果 20种中药的水煎剂和免煎颗粒对56株受试菌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以五倍子抑菌效果最好,水煎剂抑菌效果比相应的免煎颗粒好。结论两种中药剂型在抗感染中,均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而水煎剂抑菌效果稍强于相应的免煎颗粒剂型。  相似文献   

3.
药用植物青蒿不同种类的内生菌抑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玲 《广西植物》2021,41(7):1112-1119
为了研究青蒿不同种类的内生菌抑制细菌和抑制真菌的活性,该研究采用组织块法和研磨法从青蒿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以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ICC 23657)、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ICC 10275)、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ICC 10384)、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ICC 2487)、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ICC 33032)为指示菌,采用琼脂块法和双层平板法检测内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从青蒿植株中共分离到76株内生菌,其中内生细菌19株、内生放线菌34株、内生真菌23株。从分离部位来看,56株来自于茎段、17株来自于根段、3株来自叶片。(2)内生细菌中抑菌活性菌株占总菌株的比例最高,为95%,内生放线菌和内生真菌中抑菌活性菌株的比例分别为41%、35%。(3)内生细菌的抗菌谱较广;虽然内生放线菌的抗菌谱较窄,但其中高抗菌株较多,尤其对酿酒酵母的抑菌效果好。综上结果显示,药用植物青蒿中存在着丰富的有抑菌活性的内生菌,且不同种类的内生菌抑菌活性不同。  相似文献   

4.
美洲大蠊肠道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其初步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鉴定美洲大蠊肠道内生细菌,并初步研究了其抑菌活性。采用平板稀释法对美洲大蠊肠道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分离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基因序列BLAST比对进行种属鉴定。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4株细菌为对象,采用牛津杯法初步鉴定各分离菌株的抑菌活性。BLAST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从15只美洲大蠊肠道内分离鉴定出125株内生细菌,分属12科20属。初步抑菌活性显示:部分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有明显抑菌活性。美洲大蠊肠道内生菌种类繁多,而且较多菌株具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从医院污水中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观察其形态,确证裂解谱特征并研究生物学和基因学特性,为噬菌体的临床应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作为宿主菌,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医院污水中分离纯化噬菌体,电镜下观察形态并测定其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及裂解谱;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基因结构分析和功能注释。[结果] 从4份医院污水中共分离到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命名为vB_SauH_SAP1),仅裂解10株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属受试菌(共计37株),其余74株其他种属菌株不能被裂解;透射电镜观察具有正20面体头部和收缩性尾部,属于肌尾噬菌体;其最佳感染复数为0.1,潜伏期10 min,裂解期为20 min。vB_SauH_SAP1基因组全长143375 bp,G+C含量为30.2%,编码226个开放阅读框(ORF),未发现已知的毒力相关基因和抗生素抗性基因,基因组与Kayvirus属葡萄球菌噬菌体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 分离到1株新的Kayvirus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根据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研究,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筛选产类细菌素乳酸菌及类细菌素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健康鸡肠道内容物及新鲜粪便中分离到21株乳酸菌,通过单层琼脂平板扩散实验,筛选出1株对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革兰氏阳性菌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等革兰氏阴性菌有明显抑菌活性代谢产物的乳酸菌,经细菌鉴定为乳杆菌属。排除酸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发酵液上清对指示菌仍有抑菌活性;用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后抑菌活性明显降低,而胃蛋白酶对其活性无影响;用过氧化氢酶作用上清液,抑菌效果不变,说明过氧化氢未起作用;pH在2.0~7.0时,发酵上清液有抑菌活性;培养液粗提物经120℃处理20 min仍有部分活性,表明培养上清中有蛋白质类细菌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取瓦松总黄酮并对其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进一步观察总黄酮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瓦松总黄酮,以芦丁为标准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总黄酮的含量;并参照NCCLS规范,用微量稀释法来测定总黄酮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测定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良好,R2=0.999 2,线性范围在0.02~0.6 mg/mL。瓦松总黄酮对福氏志贺菌标准株抑菌效果最好,对部分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株(MRSA)、表皮葡萄球菌标准株、大肠埃希菌及其临床分离株、肺炎克雷伯菌标准株及其临床分离株抑菌效果较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弱。瓦松水提物抑菌趋势与总黄酮一致性较差,总黄酮及水提物均无明显的MBC。结论:瓦松总黄酮及其水提物对本试验选取的菌株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较好。黄酮好于水提物,作用机制以抑制为主,而非直接杀菌。瓦松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在食品开发上有较高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寻找更加有效的抑菌杀菌药物,本研究利用琼脂平板打孔法和倍比稀释法评价川白芷不同溶剂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抗菌活性;特别是通过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表型的影响研究考察该药物对病菌群体感应是否具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川白芷提取液对四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且随提取物浓度增大抑制效果增强;进一步分离发现,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对四种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效果最佳;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四种毒力表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川白芷具有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的能力。试验表明川白芷的活性成分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群体感应抑制剂,其具有抑制多种细菌能力的同时不易产生耐药性,表明白芷这一传统中草药在现代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抗菌肽17BIPHE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抗菌肽17BIPHE2单独使用及联合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刚果红平板测试法和结晶紫染色评估受试菌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琼脂平板测试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利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实验和生物被膜形成抑制实验观察17BIPHE2单独使用及联合抗生素对生物被膜黏附阶段和形成阶段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17BIPHE2单独使用及联合抗生素对成熟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结果】17BIPHE2的MIC为8μmol/L,1/2×MIC就可以有效抑制浮游菌的生长。单独使用17BIPHE2在细菌黏附阶段抑制率为40%,在生物被膜形成阶段抑制率达到35%。17BIPHE2联合抗生素使用较单独使用抗生素其抑制率均有所下降。生物被膜成熟阶段17BIPHE2于1/4×MIC浓度即可促进生物被膜崩解,1×MIC生物被膜崩解同时细菌黏附量有所下降,联合万古霉素促进生物被膜崩解同时细菌胞质大量外泄。【结论】抗菌肽17BIPHE2具有良好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作用,联合抗生素其抗生物被膜作用进一步提高。这将为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引起的相关感染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海洋链霉菌GB-2发酵产物的抗细菌活性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连云港海域潮间带采集的样品中筛选得到一株产高活性抗细菌物质的链霉菌GB-2。该菌的发酵产物对蜡样芽孢杆菌AS1.1846、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及6株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1株革兰氏阳性菌,大肠杆菌AS1.487、荧光假单胞菌AS1.1802等4株革兰氏阴性菌有显著拮抗作用。纸层析对抗细菌物质分析结果表明,菌株GB-2所产抗细菌物质是中性的水溶性物质,其产生与海水的存在有显著相关性。发酵液稳定性研究表明,该物质在121℃,pH1和pH12条件下抑菌活性均不变;紫外线照射也不影响其抑细菌活性。显示菌株GB-2产物在生防、食品及医药方面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