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应用Meta分析评价冰冻粪菌移植(FMT)治疗艰难梭菌感染(CDI)相关腹泻的效果。 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CBM、WanFang Data、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关于冰冻FMT治疗CDI相关腹泻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8月。 结果 共纳入8个研究,包括6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冰冻FMT相比万古霉素/非达霉素治疗CDI相关腹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3.94,95% CI=(6.80,84.34),P0.05)。多次FMT相比单次FMT能显著治愈CDI相关腹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79,95% CI=(4.27,22.46),P0.05)。 结论 冰冻FMT相比万古霉素/非达霉素治疗CDI相关腹泻有更好的疗效,且通过灌肠或结肠镜移植冰冻/冻干粪菌可以是一种替代新鲜粪菌的治疗方法,同时多次FMT治疗CDI相关腹泻的治愈率高于单次FMT,CDI患者不良反应和病亡率的发生与FMT无直接关系。以上结论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2.
聚集在人体肠道的菌群对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的失调会导致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及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粪菌移植是将健康供者肠道内的功能菌群转移到患病个体的肠道内,重建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研究发现,粪菌移植在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治愈率,同时对炎症性肠病有积极的疗效。益生菌是一类能发挥健康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当机体摄入足够数量的益生菌,益生菌能在宿主肠道内定植,可以恢复并维持宿主肠道菌群的平衡。益生菌可作为预防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的辅助治疗,同时在缓解炎症性肠病方面也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循证研究方法评价新鲜粪菌移植在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相关性腹泻方面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关于新鲜粪菌移植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随机对照实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7月30日。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7个RCT,共543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新鲜FMT比传统方法在治疗CDI引起的腹泻方面更有效(OR=6.70,95%CI:1.64~27.43,P=0.040),敏感性分析显示:此结果敏感性较低,结果较为稳定可信。多次输注方式比起单次输注在治愈率方面更显优势(OR=-0.09,95%CI:0.04~3.13,P结论 新鲜粪菌移植能明显提高艰难梭菌感染性腹泻的治愈率,且在不同输注方式方面,多次输注更能提高治愈率,且不良反应较少,与FTM无直接关系,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粪菌移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东晋时期。大量研究证实粪菌移植有可能成为许多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现已逐渐应用于临床上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粪菌移植可以通过增加短链脂肪酸,特别是丁酸盐的产量来减少肠道通透性,从而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这有助于维持上皮屏障的完整性。粪菌移植还可以通过抑制Th1分化、T细胞活性、白细胞粘附和炎症因子的产生来恢复免疫生态失调。目前对粪菌移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疗艰难梭菌感染,但其他领域对粪菌移植研究的热情也日益高涨,如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代谢综合征和肠易激综合征等。本文对最新的粪菌移植在临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艰难梭菌感染可引起相关腹泻,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根据腹泻的程度不同,艰难梭菌相关腹泻可分为轻、中、重和暴发型4型,临床诊断除了血常规外,毒素鉴定与内镜诊断也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目前在临床治疗中仍以甲硝唑或万古霉素等抗生素进行药物治疗,可通过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实现艰难梭菌相关腹泻的预防.  相似文献   

6.
人体肠道内寄居着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形成肠道微生态稳态,而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多种肠内、肠外疾病相关。随着人们对肠道菌群在宿主健康及疾病中作用的深入认识,粪菌移植(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被给予厚望,其作为重建肠道菌群的有效手段,已成功应用于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 CDI)等疾病的治疗和探索性研究,并被认为是近年的突破性医学进展。随着近几年FMT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FMT对各系统疾病皆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在1990年之前,菌群移植都是经灌肠实施,近几年随着粪菌移植研究的深入,粪菌移植途径也呈多样化发展。本文对粪菌移植途径、临床应用和存在的问题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是产芽胞革兰阳性厌氧菌,产毒素艰难梭菌可导致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产毒素艰难梭菌已被公认是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也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导致住院患者腹泻感染的原因之一。高毒力菌株导致全世界范围内CD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如何快速而准确地检测CD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多推荐两步法和三步法进行检测。艰难梭菌治疗的一线用药是甲硝唑、万古霉素以及非达霉素,应用粪便微生物移植(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也可作为治疗轻度或严重复发CDI(recurrence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rCDI)的可选方法。艰难梭菌的芽胞能抵抗不良环境,但抗菌药物的使用,医院环境的复杂性和医务工作者的手等因素会导致艰难梭菌易于传播,因此医疗机构应加强艰难梭菌的预防。本文主要对艰难梭菌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检测及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酪酸梭菌对艰难梭菌感染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对艰难梭菌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用艰难梭菌产毒株人工感染BALB/C小鼠,感染前后分别用酪酸梭菌进行预防与治疗,并检测盲肠内容物细胞毒性和进行肠黏膜病理观察.结果:酪酸梭菌不能预防艰难梭菌的感染,但在艰难梭菌感染后则能明显降低艰难梭菌的产毒力和盲肠黏膜的病理损伤.结论:酪酸梭菌对小鼠艰难梭菌感染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 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PD患者常在疾病早期出现胃肠道症状。多项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参与了PD的疾病过程。粪菌移植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作为一种有效的重建患者整体肠道菌群的方法,显示出了对PD的潜在治疗作用。文中着重围绕FMT治疗PD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艰难梭菌Clostridioesdifficile是一种革兰氏阳性、产芽孢、专性厌氧细菌,是医院相关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近年来,随着强毒株的出现(如核糖体027型),其流行性与致死率逐年上升,因此对艰难梭菌生理、生化特征及致病机制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艰难梭菌生理、生化特征及致病机制研究又以建立其稳定、高效的基因编辑方法为必要前提。借助基因编辑工具,研究者可以扰动艰难梭菌核心生物学过程,在分子水平研究其分子致病机制。如Clos Tron技术在艰难梭菌毒素A (Toxin A)和毒素B (Toxin B)与其致病力关系的研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文中以时间为主线综述了艰难梭菌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并对艰难梭菌基因编辑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生活在肠道中,共同组成肠道微生物群。其中,细菌在肠道微生物群中占主导地位。肠道菌群对于维持肠道及全身健康至关重要,肠道微生态失调与人类多种疾病相关。调节失衡的肠道菌群有助于这些疾病的治疗,粪菌移植因在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方面取得成功而备受关注。许多临床试验证实了粪菌移植在治疗其他肠道疾病及全身疾病方面具有潜力,但疗效却因人而异,具体机制不明。研究者们致力于从健康供体肠道菌群中寻找真正具有“益生”作用的新型细菌,这些细菌被称为下一代益生菌。  相似文献   

12.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 associated diarrhea,CDAD)是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引起的一种机体严重疾病。随着艰难梭菌感染率的增加及高毒力株027/NAP1/BI的出现,导致该病在全球特别是北美、及欧洲等地区爆发性流行,对于该病的控制引起全球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就其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并结合我国实际分析该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群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约20%的恶性肿瘤与微生态失调有关。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可以调节造血,其与血液系统疾病的关系逐渐得到研究者的关注,肠道微生物参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影响白血病的治疗效果。较早的暴露于微生物群是儿童白血病的保护性因素,化疗会引起肠道微生物紊乱,肠道微生物可以改变化疗药物的疗效和毒性,其多样性和组成能够预测化疗相关的并发症,通过微生态制剂和粪菌移植可以减少化疗相关的并发症。本文从肠道微生态与白血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以及调节肠道微生态对白血病的影响两个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肠道菌群种类及数量众多,目前被认为是人体的一个特殊器官。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肠道微生态失衡与炎症性肠病、代谢综合征、肝病、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关节炎等多种肠内外疾病密切相关,纠正肠道微生态失衡将有助于上述疾病的治疗。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以达到治疗肠道和肠道外疾病的目的。目前报道FMT已应用于艰难梭菌感染、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本文就FMT的临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粪菌移植是一种直接改变受体肠道微生物群以使其正常化,从而获得治疗效益的方法。自2013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粪菌移植用于治疗复发性和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以来,粪菌移植成为研究热点。从此,粪菌移植应用的范围迅速扩大,不仅用于胃肠道疾病,而且用于胃肠外疾病。虽然目前的证据认为粪菌移植是一种普遍安全、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但其扩大适应症及安全性问题尚未形成共识,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就目前粪菌移植与胃肠内外疾病的关系及临床安全性问题进行综述,为临床更好地开展粪菌移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