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一常见而又复杂顽固的慢性病。根据我国普查,发病率高达5%左右,它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至今仍是医学科学中的重大问题。近十余年来,随着高血压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高血压病药物之研究亦有飞跃发展;许多新型的抗高血压药不仅具有较强的降压效果,使症状改善,而且毒性副作用亦较轻。解放以来,在党的中医政策指导下,从丰富的祖国医学宝库中,亦整理出大量  相似文献   

2.
张伟  张焕新 《化石》1999,(4):24-25
1997年冬及1999年春,广东省市几家大报曾先后以较显明版位刊登消息,题为:“‘菊花’长在石头里———东源县发现罕见的古低等动物”。“河源展出‘开花’石头”等,并附图和照片。一时颇引起粤、港、澳地质、古生物学界、文物考古界人士注意。菊石亦成为河源市旅游新开发热点之一。报载:现场考察过的专家曾指出:“河源至今挖掘出土的200多块菊石化石,是全国发现数量最多、品种最丰富、规模最大的菊石化石群。”尔后《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与中国中央电视台等传媒亦作了不同层面报导。广东省河源市博物馆自1996年…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在北方长大的人,记忆中的丁香属于观赏花木,绽放于百花斗艳的仲春,芳香袭人,花繁色丽。亦会使人想起诗人戴望舒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相似文献   

4.
关于广西产展翼状阔石燕的四排组的时代,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属早泥盆世;另一种则认为应属中泥盆世早期。强调“Paradoxus”型阔石燕的标准性,有值得考虑的一面,但由于四排组所产Euryspirifer qijia-nensis 等却与典型的Euryspirifer paradoxus 有明显的差别,泥盆纪的石燕类具有强大喙锥的,亦并非为早  相似文献   

5.
(一)本试验应用三种防治棉浮(鹿土)子之有效接触剂,烟草、除虫菊、及豆薯种子,与两种配合式之波尔多液;4—6—50式及2—4—50式,同时在棉田内每半月施用一次,自六月半至七月底共施用四次。比较其消减虫口,减轻受害程度及增加产量诸功能,藉以证明波尔多液之特性。 (二)1000倍豆薯种子粉悬液、600倍除虫菊粉悬液、及100倍烟草水,三者不论在消减虫口,减轻受害程度,以及增加产量各方面,其功能均相若,无显著差异。 (三)4—6—50式波尔多液与2—4—50式波尔多液,对于治虫、减害及增产各功能,亦无显著差异。 (四)豆薯种子粉悬液、除虫菊粉悬液、及烟草水三种接触剂经施用后一天之治虫效力,均显较波尔多液为优,惟至第三天,差异便不显著,三天以后,波尔多液之功效反日见优越。此显示波尔多液之持久特性。 (五)棉浮(鹿土)子之虫口发生愈多,则波尔多液之功效愈著。因其效力持久,所抑制之虫口可还较接触剂为低。 (六)波尔多液减轻棉叶之受害程度,因其药效持久,附属牢固,保护力强,故亦较三种接触剂为优。 (七)施用波尔多液后,结铃数显然增加。其功效亦优于三种接触剂。 (八)施用波尔多液后,每亩皮棉产量亦显著增加。本年结果,施用4—6—50式波尔多液者,产量较对照区增多3.12倍,2—4—50式波尔多液区较对照区增产2.85倍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与整理海峡两岸汉民族与南岛民族的肤纹数据,来比较与探讨目前他们的肤纹形态上的异同。研究群体包含台湾的汉人与原住民族群,以及大陆的汉族与海南的回辉人。研究结果显示两岸非官话(亦作北方方言)区汉族虽然在肤纹参数上有些许不同,但皆属于北方群。而南岛民族的回辉人和台湾原住民则分属南方和北方群,并且在肤纹参数上有非常显著的不同。这是第一个两岸南岛民族的肤纹比较研究,也是第一个非官话区汉人群体的肤纹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緒言自Karrer氏等刊出關於噻嘧胺磷酸衍化物及輔羧酶(cocarboxylase)之合成法後,繼續又發表噻嘧胺三磷酸(thiamin triphosphate)之製備,並證明其有羧酶輔酶的作用。此物容易合成,經稀鹽酸適當水解後可得噻嘧胺二磷酸(thiamin pyrophosphate)。Velluz氏等亦作更深一步的研究,將製備所得的噻嘧胺三磷酸,測探其水解情况,發現第二與第三位磷酸根水解於酸性溶液中,所剩之噻嘧胺  相似文献   

8.
南京地区蛭类,早在1924年前后,由秉志教授和故友谢淝成采集,经由毛尔(J.P.Moore)教授鉴定,两次报导过。1930年胡经甫教授汇集前人有关我国蛭类的文献,重订《中国蛭类名录》,其中涉及分布于南京地区者计12种。作者自1957年以来,经常收集标本和作种的鉴定,虽不尽完善,亦得25种,其中13种为该地区新纪录和一新种,可惜在原来12种中,有E.testacea,P.siamensis,H.manillensis三种未曾采到过。现将  相似文献   

9.
在发表Dalbergia prazeri Prain时Prain曾认为其与托叶黄檀(D.stipulacea Roxb.)近缘,只是该种小叶背面疏被微柔毛,花萼被硬毛与托叶黄檀不同,同时又指出其荚果也与后者不同,但是并没有解释其不同点。之后Prain又将其归并入奥氏黄檀(D.oliveri Gamble ex Prain),亦未给出相应的理由。经研究D.prazeri Prain与南岭黄檀(D.assamica Benth.)为同种,而被归并入后者。Prain发表该种时引证Prazer s.n.为模式,但并没有指定主模式。涉及该种的Prazer s.n.的标本共有6份,该文将藏于印度国立标本馆加尔各答馆(CAL),条形码为CAL0000012326(CAL标本号131311)的标本指定为后选模式(lectotype),其余分别藏于加尔各答标本馆的4份及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标本馆(K)的1份为等后选模式(isolectotype)。  相似文献   

10.
正一直以来,由于煤、铁、铝等地下资源丰富,山西已被深深地打上了资源大省的烙印。然而,不为人所熟知的是,山西亦有着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早在1929年、1932年1936年,我国古脊椎动物学之父杨钟健教授就曾先后三次到过山西作过路线地质古生物调查。时隔20年后,他带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多次来到山西,经过系统的调查、发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曾经指出:“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是和进化论不相容的……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究竟什么是“非此即彼”和“亦此亦彼”?它们相互的关系如何?怎样真体的运用这两个概念?不弄清这一系列基本问题,要想深入探讨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性质,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认为“非此即彼”体现着事物的差异性,反映了事物具有质的相对稳定性。而“亦此亦彼”则体现着事物的同一性,反映着事物的变化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非此即彼”和“亦此亦彼”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补充,构成了对事物的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环境温度影响蟾蜍卵母细胞成熟能力的机制之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年饲养在高温(28-30℃)环境中雌性中大蟾蜍,它们的卵母细胞可以长足,但经激素处理时,长发泡不破裂,仅显示成熟过程早期阶段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孕酮刺激后的高温卵卵质中,出现了一种能诱发低温卵恢复减数分裂的物质,称作为“依赖冬眠因子的促志熟物质”。HF-MPS与MPF有不少相似之处,如孕酮处理后,它们在卵质中出现的相仿,它们的形成均不依赖于转录水平,而是依赖于翻译水平的蛋白质合成活动;但亦存  相似文献   

13.
垃圾污水的植物毒性和植物净化效果之研究(英文)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州李坑拉圾卫生填埋场的渗滤污水含有高浓度的污染物,经过人工净化后仍未达到排放标准,对植物产生毒害。在被观测的4种植物中,水葫芦(Eichhorniacrasipes)在高浓度和低浓度2种污水中均被毒害致死;百喜草(Paspalumnotatum)在高浓度的渗滤液中不能存活,在低浓度中受严重伤害;水花生(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在高浓度污水中受较重伤害,但在低浓度形成庞大生物体,这可能是污水的“富营养化”所致;香根草(Vetiveriazizanioides)在这2种污水中亦受伤害,但受害程度为4种植物中最轻。在污水中表现相对较好的2种植物中,水花生对低浓度污水的净化效果总体上好于香根草,尤其对总氮和硝态氮的净化效果明显好于香根草,但香根草对高浓度污水中的7种“污物”的净化效果均优于水花生,且对低浓度污水中的磷与COD的净化亦优于水花生。在被观测的7种水质指标中,植物对氨态氮的净化效果最好,净化率在77%~91%之间。此外,香根草对磷也表现出了较强的净化能力,净化率高达70%以上。香根草和水花生可分别作为高、低2种浓度垃圾污水的净化植物来辅助净化污水。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利用水产试验所研究船“水试一号”于2006年冬(1月)夏(7月)两季在台湾海峡海域进行水文探测及浮游动物采样, 以探讨浮游翼足类群聚组成与丰度之时空分布及其与水文环境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浮游翼足类夏季的丰度及多样性指数明显较冬季高, 而种类数则差异不大; 两季间优势种类组成相似但优势排名略有不同, 夏季主要优势种为棒笔帽螺(Creseis clava)、尖笔帽螺(C. acicula)和马蹄螔螺(Limacina trochiformis), 合占所有翼足类丰度的97%, 其中仅棒笔帽螺就占了总丰度的62%; 冬季主要优势种为胖螔螺(Limacina inflata), 占翼足类丰度的72%。翼足类丰度在空间上的分布亦有明显的季节差异, 夏季时以台湾海峡北部较高, 冬季则以南部较高。种类数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则均以海峡南部较高。由水文站群分析及各站群生物及水文特征结果显示, 台湾海峡季节性水团的消长与翼足类群聚分布有十分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阿康恙螨属Genus Acomatacarus Ewing,1942自建立以来至1952年(Wharton)共发现了33种(Acomatacarus acomatacarus, s.s.),其中四种是成虫,29种为幼虫。发现的幼虫寄生于各种爬行类、鸟类及哺乳类动物体上,偶亦寄生于人体上。只有阿德阿康恙螨Acomatacarus(A.)adelaideae在澳洲寄生于鼠类体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小檗属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据文献记载共有200余种,主要分布于西部和南部地区。东部和南部种类虽然较少,但迄今尚未见有较全面的整理和报导,故名称亦混乱。作者在编写《广东植物志》的过程中,对这一地区(包括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的小檗属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新分类群和分布新纪录,归并了B.chekiangensis Ahrendt和B.pingjiangensis Q.L.Chen et B.M.Yang,已知这一地区共有14种,2亚种和1变种。现将结果整理成文,内容包括已知种类的检索表、产地、分布以及对部分种类的评注和讨论。文中所引证的标本,凡未加标本室缩写代号者,均存华南植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17.
苹果轮纹病(apple ring rot)为苹果重要病害,严重危害果实和枝干,甚至造成幼树枯死等。苹果轮纹病可引起果实腐烂、枝干疣突、溃疡、粗皮等症状,导致苹果轮纹病病害汉语名称使用混乱,如苹果轮纹病、苹果干腐病、苹果果实轮纹病、苹果枝干轮纹病、轮纹烂果病等。病原拉丁学名的使用亦相当混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贝林格葡萄座腔菌B. berengeriana、贝林格葡萄座腔菌梨生专化型B. berengeriana f. sp. pyricola、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锹冢大茎点霉Macrophoma kuwatsukai、梨生囊孢Physalospora pyricola和梨生球座菌Guignardia pyricola等学名都在被使用。本文根据近些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新进展,认为苹果轮纹病是一类复合病害,与欧美国家发生的白腐病为同一种病害,其病原包括葡萄座腔菌B. dothidea和锹冢葡萄座腔菌B. kuwatsukai。建议将该复合病害汉语统称为苹果轮纹病,英文采用apple ring rot。鉴于两种病原在我国苹果产区的普发性,建议在病害发生规律及抗病育种等研究中,对于葡萄座腔菌和锹冢葡萄座腔菌均需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8.
植物从营养生长到繁殖过程的物质代谢问题,以及招致代谢类型转变(质变)的外在条件等均曾引起许多生理学家们的注意(Sachs,Klebs,Went,)。1946年间van Overbeek施用α-萘乙酸於凤梨,可提早开花。继有Waard及Roodenburg(1948)施用2,3,5-三碘苯甲酸(2,3,5-Triiodobenzoic acid,TIBA)於番茄上,则在第三节上得紧密簇状之花丛。Galston(1947)亦施用TIBA可使曾受光诱导後大豆开花数目增加。其後Bonner及Thurlow於1949年施用TIBA及2,4-二氯大茴香醚(2,4-Dichloroanisole),於叶耳(Xanthium canadense)去叶枝条上,如在长日照下(8小时之日光及16小时之红光,其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关于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性质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对于人类起源问题的深入研究。下面谈谈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供同志们讨论参考。我们认为,从古代类人猿到真正的人出现,确实存在着一系列中间类型,例如在我国云南省开远发现的腊玛猿等等。但是,把这些中间类型称为“亦猿亦人”,把这段一、二千万年的长时期称为“亦猿亦人性质的阶段”,都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20.
梁畴芬   《广西植物》1990,(2):175-176
<正> 在世界上的事物中,各国各民族有各自的名称。在生物方面也是如此。但每一个物种除了各自的本土名称外,还有一个国际上通用的拉丁学名。对于那些普通分布或者经济价值较高的在该国又不产的种类可能还有各国本国文字的译名。在英语中,这种现象更为常见。但名称问题,总的说亦自有其复杂之处。各国的本土名亦未必统一。拉丁学名亦有正名与异名之分。各国把外来物种引入时翻译的名称亦有其沿革的历史。总之,物种的名称显不是那么统一的或是一贯不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