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介素-18     
白介素-18日本研究者UshioS等(1996)根据IFN-γ诱导因子(IGIF)的结构特征和功能,将它命名的白介素-18(IL-18)。Hyogo医学院细菌学系Okamura等(1995)从内毒素休克小鼠肝脏里克隆了小鼠IL-18cDNA,其ORF...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18(IL-18)是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其独特的少TATA型启动子、特殊的mRNA结构及其前体蛋白需IL-1β转化酶(ICE)加工成熟的特点,便得IL-18基因可广泛表达于多种类型的细胞,IL-18IL-18受体结合组成受体复合物,受体复合物信号通过IRAK-TRAF6途径激活NF-кB,及通过酪氨酸蛋白激酶(PTK)的LCK-MAPK信号途径诱导TH1细胞产生IFN-γ、IL-2等细胞  相似文献   

3.
IL-18是新近发现的种细胞因子,主要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样细胞。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能促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FN-γ、IL-2、GM-CSF等细胞因子,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促进T细胞的增殖,在诱导Th1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和Th1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反应中具有促进和调节作用,并与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炎症反应引起的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Th1 反应如白介素2 (IL-2) 产生在尖锐湿疣(CA) 发病及消退中的作用。本实验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技术检测了CA患者皮损组织IL-2 的基因表达, 实验分为三组: 正常对照组(n= 10), 单纯病例组(n= 18) 及γ- 干扰素(IFN-γ) 诱导组(n= 6)。结果发现正常皮肤组织未检测到IL-2 m RNA, 在18 例单纯病例的CA患者有2 例皮损IL-2 m RNA阳性, 6 例CA患者注射IFN-γ前局部皮损未检测到IL-2 m RNA, 而在皮损内注射IFN-γ72 小时后有4 例阳性。研究结果提示了IFN-γ可诱导Th1 应答, Th1 应答在抵抗人类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及清除HPV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为临床应用IL-2 及IFN-γ治疗CA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人IL-18 cDNA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T-PCR技术从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总RNA中扩增出编码白细胞介素18的全长cDNA,并将此基因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cDNA3中,通过对转化子的筛选得到了带有IL-18插入片段的阳性克隆,经酶切分析及核苷酸测序表明,克隆到的基因与文献报道的完全一致。把重组质粒pcDNA3/IL-18分别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和鼠肉瘤细胞S180,在mRNA水平检测到IL-18的表达,但IL-18 的表达未诱导肿瘤细胞产生IFN-γ。  相似文献   

6.
用凝胶阻滞分析的方法,发现鼠T淋巴细胞系CTLL-2在白细胞介素-2(IL-2)刺激下可活化一个结合因子,它与γ-干扰素活了列(GAS)专一性结合,命名这个DNA结合因子为白细胞介素-2活化核因子(IL-2-NAF),IL-2-NAF的活化非常迅速,不需要新的蛋白质合成,并且它的活化程度随着IL-2刺激细胞的时间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进一是步研究表明,IL-2-NAF的活化过程是通过酪氨酸激酶的  相似文献   

7.
N42—A神经生长因子诱导PC12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缺乏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营养支持是Alzheimer′s等神经元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而NGF和/或NGF受体的过度表达则与一些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因果关系。采用^125I-NGF受体特异结合实验作为NGF受体活性物质筛选实验模型从中药牛膝中筛选出了能强烈地抑制^125I-NGF受体结合的活性成分N42-A(IC50=6.18±3.43,n=4);细胞培养实验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用人重组r-干扰素(rhu-IFN)作用HEP-2细胞后HLA-DR抗原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检测来探讨r-干扰素对HEP-2细胞HLA-DR抗原表达诱导作用及体外抗增殖活性。用单克隆抗体CR3/43(抗HLA-DR)和Ki-67(抗PCNA)。以链霉素一生物素技术(LSAB)检测HEP-2细胞HLA-DR抗原和PCNA表达,结果显示:r-IEN诱导HLA-DR抗原和抑制PCNA表达其强弱与r-IFN剂量有关。资料提示:r-IFN不仅对HEP-2细胞有细胞毒作用,同时能调节其细胞膜特性,因而在喉癌的治疗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用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人天然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在人胚胎肺纤维母细胞(HEF)和Hep-2细胞系上对常见呼吸道病毒所致细胞病变抑制进行比较观察。病毒包括不同型别的腺病毒5株,单疱病毒Ⅰ型(HSV-I)1株,鼻病毒1株,仙台病毒1株,VSV1株。结果提示TNF-α和IFN-α均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TNF-α的抑毒作用能被TNF-α申抗和IFN-β单抗完全去除,被IFN-α单抗部分去除TNF-α的抗病毒效应。TNF--α中和试验的结果提示:TNF抗病毒活性仍为IFN-β诱生所介导。  相似文献   

10.
小鼠胸树突状细胞系自发分泌多种类型细胞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成小鼠胸腺基质细胞系,命名为MTSC4,经鉴定分析认为是DC来源。在无外来刺激条件下,MTSC4细胞可自发分泌多种类型细胞因子,已检测到的有IL-1,IL-6,IL-7,CSF,IFN及趋化因子(CF)等。其中IL-6,IFN为较高水平分泌量,IL-1、CF为中等水平,IL-7、CSF为较低水平分泌量。MTSC4不能自发分泌IL-3及TNFa。MTSC4的建立有利于分析胸腺选择特别是阴性选择的机  相似文献   

11.
白介素10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言慧  黄树其 《生命的化学》1999,19(4):192-195
1989年,Fiorentio等发现Th2细胞分泌一种能抑制Th1细胞功能的未知因子,称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cytokinesynthe-sisinhibitoryfactor,CSIF)。Moore等发现CSIF与EB病毒(EBV)中BCRF-...  相似文献   

12.
用磷酸钙——DNA共沉淀法, 将pREP8IFNγ真核表达质粒或/和ρREP8IL2 真核表达质粒直接注射至经大剂量化疗后的小鼠腹腔内, 成功地转染腹腔巨噬细胞(Mφ)。IL2 基因和IFNγ基因联合转染Mφ较IL2 或IFNγ基因转染Mφ, 其基因表达产物水平更高, 显著地刺激脾脏增生, 增强淋巴细胞的增殖, 增强腹腔Mφ的细胞毒活性, 促使腹腔Mφ分泌白细胞介素1 (IL1)、肿瘤坏死因子(TNF) 和NO。结果表明, 双基因转染效果优于单基因转染, IL2 和IFNγ基因联合转染Mφ更有助于由放疗、化疗所致受损的免疫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吕顺  熊思东 《生命的化学》2001,21(4):280-283
激活的CD4 辅助性T细胞 (Thelpercell,Th)分化为Th1和Th2亚群并分别参与不同的免疫应答。Th1细胞产生IFN γ、TNF β和IL 2并促进对细胞内病原的有效免疫应答 ,但过强的应答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Th2细胞则产生IL 4、IL 5、IL 6和IL 1 3并参与清除胞外感染的病原体 ,同时也介导过敏反应。T细胞亚群的分化及细胞因子表达过程大致可以分为 3个阶段 :( 1 )起始相 ,此过程高度依赖抗原、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诱导的STAT因子 ;( 2 )定向相 ,此阶段受亚群特异的转录因子介导 ,在Th2细胞为GATA…  相似文献   

14.
白细胞介素-12(IL-2)是一种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IL-12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分化,诱导IFN-γ等细胞因子的生成,与IL-12雷同作用增强NK细胞、LAK细胞及CTL细胞活性发挥抗病毒作用。本文介绍IL-12的分子生物学,生物学活性及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12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由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产生的糖蛋白类细胞因子,由40kD和35kD两个亚基组成。IL-12能促进Thl细胞的分化与增殖,控制细胞介导免疫;促进T淋巴细胞、NK细胞的发育与增殖,并刺激这些细胞产生IFN-γ;增强NK细胞和细胞毒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以及IL-2诱导LAK细胞的活力。IL-12在培育新疫苗、防治利什曼病和AIDS等免疫系统疾病及肿瘤的免疫治疗中,有着广阔  相似文献   

16.
白细胞介素 2 2 (IL 2 2 )是 2 0 0 0年发现的一种新的人类细胞因子 ,它在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 ,包括胰腺、脑 ,肝、小肠、直肠和肾等 .在功能方面 ,IL 2 2上调肝细胞急性期产物 ,参与炎症反应[1~ 3] ;诱导胰腺相关蛋白PAP1 Reg2和OPN的高表达 ,表明IL 2 2参与胰腺免疫功能反应[4 ] ;它对ConA刺激下Th1细胞IFN γ的产生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却大大抑制了Th2细胞IL 4的分泌 ,这对于哮喘有潜在的治疗作用[1] .我们利用反转录PCR获得了编码hIL 2 2成熟蛋白的cDNA ,并构建了高表达载体pBVhIL 2 2 ,…  相似文献   

17.
人类嗜T细胞白血病Ⅰ型病毒(HTLV-Ⅰ)是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的致病因子,其编码的TAX蛋白的反式激活在白血病形成中有重要作用。NF-kB是细胞活化和产生细胞因子的重要转录调控因子。正常情况下,NF-kB因子与抑制性蛋白IKB结合,形成复合物存在于胞质中。TAX蛋白可与IKB激酶γ(IKKγ)直接结合,而后启动TAX对IKKα和IKKβ的结合,并使之发生磷酸化。后者使IKB蛋白降解,NF-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提取DNA,用DNA免疫小鼠,观察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双歧杆菌DNA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作对比研究。方法 肌肉注射提取的双歧杆菌DNA、大肠杆菌DNA,颈椎处死后,检测脾细胞的免疫功能,同时提取IEL细胞与DNA共孵育,检测它对IEL细胞的激活情况及细胞因子产生情况,以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能力为指标,测定小鼠上述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双歧杆菌DNA、大肠杆菌DNA肌肉注射后,小鼠以上两项指标与相应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双歧杆菌DNA提高小鼠NK活性与IL-2水平程度大于大肠杆菌DNA的作用(P〈0.01)。结论 双歧杆菌DNA可快速激活NK活性,提高体内IL-2水平。其效能优于大肠杆菌DNA。  相似文献   

19.
鲨鱼软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纯化和功能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以中国东海鲸鲨软骨为原料,通过盐抽提、丙酮分级沉淀、离子交换层折、分子筛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步骤,获得鲨鱼软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I(shark cartilgae angiogenesis inhibitory factor-I,SCAIF-I),对其分子量、抑制血管生成及抑制肿瘤生长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SCAIF-I分子量18kD,在细胞和整体水平上显著抑制新血管生成,显著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实验分为白介素1(IL-1)预处理组和非预处理组,脂质体介异反义IL-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寡核苷酸(ODN)转染HepG2细胞,用western杂交分析IRAK-1表达水平,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NF-kB含量。结果表明,IL-1非预处理组反义IRAK-1ODN不能抑制IRAK-1表达和NF-kB活化,而预处理组IRAK-1表达和NF-kB活化受到明显抑制,反义IRAK-1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