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霍乱的大量腹泻是由有活力的肠毒素引起,这种外毒素激活了腺苷酸环化酶,继后增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MP)的含量。 自从郭霍氏鉴定出霍乱的病源以来,发展了不同的霍乱菌苗,最常用的是肠道外接种的灭活菌体菌苗。遗憾的是,这些菌苗仅引起有限的短时期保护。已经提出许多类毒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复制轮状病毒(RV)肠道外感染乳鼠的动物模型,检测接种后乳鼠体内Th1/Th2平衡改变,对RV肠道外感染后机体免疫状态进行初步研究。方法48只乳鼠随机均分为3组:肠道外组、肠道内组和正常对照组。肠道外组通过腹腔注射猴RVSA11株,肠道内组灌胃等量RV悬液,对照组无特殊处理。分别在接种后第4天、第8天处死乳鼠,收集标本,观察心、肝、肾、肺等脏器病理变化,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0和IFN-γ的表达。结果光镜下肠道外组乳鼠肾、肝、肺和脾脏出现病理改变。感染后第4天,肠道内、外组乳鼠血清IFN-γ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到第8天明显下降,基本达到基线水平;IL-10在肠道外组第4天增高,到第8天小幅下降,但仍然高于正常组;而肠道内组IL-10无明显改变。结论RV肠道外感染早期呈现Th1-Th2混合反应,而后期则以IL-10的表达为主,T细胞向Th2型免疫应答方向偏离,Th1/Th2细胞因子失衡机制可能是RV肠道外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O1/O139霍乱口服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本文通过2种不同途径免疫动物,检测血清抗菌抗体和肠道分泌性IgA抗体以及保护力试验,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家兔肠袢试验和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试验检测免疫后抗血清的被动保护作用。试验提示:在霍乱的保护性免疫应答中,除粘膜免疫可能占主导作用外,血清抗菌抗体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小鼠肠道外感染轮状病毒(Rotavirus,RV)动物模型,观察该模型动物发病时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通过腹腔注射RV,建立小鼠肠道外感染RV的模型。分别在病毒接种后第3天及第7天通过摘除眼球取血,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同时处死动物,无菌取出肺脏、肝脏和脾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小鼠肠道外感染RV成功(可见到肺脏、肝脏和脾脏非特异性病毒感染性炎性病变)。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实验组CD3、CD4及CD4/CD8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RV引起小鼠肠道外脏器肺脏、肝脏和脾脏组织病变的同时,机体免疫功能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乳鼠感染的模型,检测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道内、外感染乳鼠肝脏IFN-γ和IL-10水平,比较肝脏IFN-γ和IL-10在轮状病毒肠道内外感染,以及不同时间点变化的差异性,进一步探讨IFN-γ和IL-10免疫自稳失衡与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发病的关系,推测以恢复细胞因子平衡为目标的治疗策略可能是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一种新方法。方法实验动物选用35日龄的清洁级BALB/C乳鼠,将54只乳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即实验组,包括肠道外组:通过腹腔注入0.10 mL(1×10-5)TCID50感染性滴度计量的SA-11株病毒;肠道内组:通过口腔灌入0.10 mL相同病毒;对照组无特殊处理。感染后,各组动物隔离饲养。观察乳鼠的活动、饮食、体型、毛色和大便变化情况等,收集大便经胶体金法检测其中RV抗原。在接种后的3、5和8 d处死乳鼠,留取肝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FN-γ和IL-10水平。结果对照组2种细胞因子表达量较少,肠道内组IFN-γ水平在接种RV后的第3天明显增多,第3天至第8天缓慢减少;IL-10水平较正常组增高但整个过程未见明显变化。肠道外组IFN-γ水平与肠道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10水平在感染第3天也明显增多,第3天至第8天有所减少但仍存在且高于正常组。结论 BALB/C乳鼠肠道内外感染RV动物模型建立成功。乳鼠肠道外感染早期及后期肝脏内细胞因子呈现出不同改变。所以在肠道外组,肝脏细胞因子平衡机制失衡,进一步阐明这种失衡可能是RV肠道外播散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得自不同地区的四株0139菌株做了毒力、免疫力及交叉免疫力试验;四个地区0139菌株免疫小鼠后血清IgG、肠液sIgA抗体滴度的比较以及01群霍乱与0139型霍乱的交叉保护力试验。结果表明:01群霍乱与0139型霍乱无交叉免疫力。01群霍乱菌苗对0139型霍乱弧菌基本无保护作用;四株菌株的自身毒力基本相同。3#株免疫力高于其它株,用3#株免疫后能抵抗2#、3#及5#株的感染。四株菌株免疫小鼠  相似文献   

7.
轮状病毒的动物感染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以小鼠和兔为主的动物研究模型对轮状病毒(RV)感染与免疫的研究。根据感染动物排出病毒、血清学免疫反应等指标,可以间接评价RV口服疫苗、亚单位疫苗肠道外免疫、粘膜-肠道外联合免疫等对肠道的保护作用以及确定保护作用的相关因素和添加佐剂等新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霍乱弧菌包括几种抗原变异株,可被群特异性抗血清鉴定。大多数变异株中,01群变异株是最主要的,因为一般认为它是引起霍乱的病原。人们认为霍乱弧菌在人的肠道外一点儿不能增殖。然而在霍乱暴发期间流行地区的外环境中也能发现它们,但它们的生存是短暂的。在英国、美国和巴西等所谓多年来无霍乱的国家中,由于分离出01群变异株,动摇了这种牢固的观念。这些分离物通常都不产生毒素。事实上,人源菌可能找  相似文献   

9.
<正>在霍乱流行区,婴幼儿霍乱发病率颇低。这种观察已经导致乳饲可能对霍乱提供保护的学说。通过一种可能的机制(即乳饲可能保护霍乱的机制),应服用富含抗体的母乳,这种抗体能够防止,至少减轻由01群霍乱弧菌所致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大肠杆菌产生肠毒素的影响因素,近年来,我们从霍乱样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的优势菌,经多次兔肠结扎试验,证实大肠杆菌7910、7914、7915、7922、7926、432、447、7927、7929、7930、7931、7948等12株能产生不耐热肠毒素,该菌株接种于pH7.6、3%(月示)胨水中,置37℃孵育4天。每一影响因素的每次测定均在同一家兔小肠结扎段中进行,兔肠结扎试验方法见文献。1.培养时间对产生肠毒素的影响:我们对  相似文献   

11.
对以霍乱毒素B亚基为载体蛋白的重组疟疾多价抗原在小鼠及恒河猴中的免疫原性及对相应疟原虫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抗原免疫小鼠后,对约氏疟子孢子攻击的保护率在50%左右;恒河猴免疫后用1×108食蟹疟裂殖子攻击,对照组2只动物在攻击后4d感染,感染持续30d以上;免疫组2只动物中,两只动物在感染6~7d后完全恢复,且1只推迟3d感染,说明该抗原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使用重组霍乱毒素B亚基(CTB)与恶性疟原虫抗原表位融合蛋白(AWTE)免疫恒河猴,研究其免疫应答并观察对食蟹疟原虫攻击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在0,14,28天分别通过鼻腔和肌肉注射免疫恒河猴,第3次免疫后2周,抗CTB抗体平均滴度可达1∶512(鼻腔免疫)和1∶10000(肌肉免疫);肌肉免疫后抗疟原虫抗体滴度也显著高于鼻腔免疫组。用125×108个食蟹疟子孢子攻击,对照组5只恒河猴在攻击后10~14d全部感染,其中1只在攻击后21d死亡,另4只重度感染,感染持续30d以上。鼻腔免疫组的5只动物均在攻击20d后出现原虫,其中3只轻度感染,感染持续4d后即恢复,其余2只感染持续36d以上。肌肉注射组3只未受感染,其余2只在攻击后19d后轻度感染,感染4d后即完全恢复。以上结果表明,使用霍乱毒素B亚基为载体蛋白构建的重组疟疾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对食蟹疟攻击具有良好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者将霍乱弧菌O抗原及毒素B亚单位基因片段,经DNA体外重组技术,得到了能表达双价抗原的工程菌株1046(pMG305)。经GM1-ELISA分析表明该菌株能够表达特异的霍乱CT-B抗原,且能分泌到胞外,通过菌体凝集,全细胞O抗原酶联分析和血凝抑制试验表明在1046(pMG305)菌体表面表达了霍乱的O抗原,它的脂多糖O抗原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它表达了霍乱LPS的特征区带。小鼠腹腔免疫后用霍乱弧菌毒株攻击表明,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1046(pMG305)可望成为霍乱活疫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14.
作者将霍乱弧菌O抗原及毒紊B亚单位基因片段,经DNA体外重组技术,得到了能表达双价抗原的工程菌株1046(pMG305)。经GMl一ELlsA分析表明该菌株能够表达特异的霍乱cT—B抗原,且能分泌到胞外,通过菌体凝集,全细胞O抗原酶联分析和血凝抑制试验表明在1046(pMG305)菌体表面表达了霍乱的0抗原,它的脂多糖O抗原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它表达了霍乱LPs的特征区带。小鼠腹腔免疫后用霍乱弧菌毒株攻击表明.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1046(pMG30s)可望成为霍乱活疫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15.
<正> 接种BCG虽能降低儿童原发性结核病(TB)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性,但只应给结核菌素皮内试验阴性的下列儿童接种: 1.不能给予异烟肼预防性治疗而持续暴露于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儿童;2.持续暴露于对异烟肼及利福平有抗药性的排菌患者的儿童;3.年新感染率特别高(即>1%)的人群。 不再建议给保健工作者或其它具有感染TB的高危成人接种BCG.此外。不应给免疫受损者包括人免疫缺陷症病毒(HIV)感染者接种BCG。  相似文献   

16.
<正> 霍乱类毒素不能产生理想的免疫力。新近Svennerholm等(1976)和Peterson)1979)报导,类毒素和菌体抗原同时免疫可提供协同保护作用,认为这是由于类毒素和菌体抗原的免疫原性在二个不同阶段阻断发病过程。Yancey(1979)以带鞘鞭毛粗制品免疫的家兔在受霍乱弧菌攻击后不产生迴肠结扎环的肠液储留,表明负责这种保护作用的主要免疫原与鞭毛有关。虽然,究竟是  相似文献   

17.
朱羽凡  唐士元 《昆虫学报》1991,34(4):444-449
以高、低两种浓度病毒液分别经胸接种和经口感染海南株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后,经不同时间内对蚊虫中肠、脑、神经节和涎腺进行IFA染色检查.比较各器官感染率后可知该蚊存在中肠感染屏障(mesenteronal infection barrier MIB)、中肠释放屏障(mesenteronal escape barrier,MEB)和涎腺感染屏障(salivary gland infection barrier,SGIB)并且各屏障率分别与时间及剂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正>临床霍乱似乎能产生抗霍乱再感染的自然免疫力达数年,表现在流行区为有症状的再感染率低,非流行区给志愿者的感染以保护性。另一方面胃肠道外免疫的全菌体霍乱菌苗仅有小于6个月的部分免疫力。这些菌苗可能由于缺乏毒素衍生抗原和胃肠道外途径不足以刺激肠道局部的免疫应答而失败。 临床霍乱在肠道和血清中能引起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Merrifleld固相方法,人工合成了霍乱肠毒素A2亚单位第10—24位氨基酸序列。合成中采用树脂一氯甲烷为载体,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I)作为连结剂。最终合成产物经过高压液相氨基酸分析证实:含有A。亚单位第10—24位十五个氨基酸组成成分,经初步活性测定证实有抗原性;能激发家兔产生特异性抗体,在琼脂双扩散试验中能产生抗原抗体特异性沉淀反应。它不具有改变血管通透性的毒性活力,小鼠皮肤反应阴性。肠袢结扎试验显示:不引起肠液贮留;当与B亚单位结合后,在肠内可抑制霍乱毒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因重组技术在霍乱菌苗研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基因重组技术在霍乱菌苗研制中已获得一定进展,并已研制了霍乱减毒活菌苗,伤寒/霍乱双价菌苗以及表达菌毛的减毒菌苗等,经动物实验与志愿者试用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