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鲜花的芬芳,炸鸡的喷香,清新的柠檬水,诱人的棉花糖……不用看来不用尝,只靠鼻子你就能感受到它们棒不棒!双髻鲨鲨鱼的鼻子很灵敏,能闻到几千米以外食物的味道。双髻鲨作为鲨鱼家族中最个性的成员之一,头部两端各有一个突起,眼睛和鼻孔分别长在这对突起上。所以,它的两个鼻孔隔得很远,约有1米的距离。双髻鲨的鼻子造型是奇怪了些,但作用却比普通款更给力——科学家认为,这样的鼻子能让双髻鲨们更好地分辨气味来自哪里。  相似文献   

2.
2021年7月在额尔齐斯河哈巴河河段于湖拟鲤(Rutilus rutilus lacustris)鳃部发现有指环虫寄生。进行形态比较,发现其形态与国内记载寄生于湖拟鲤的指环虫差异明显:本研究采集虫体的交接管基部膨大呈“8”字形,随后管径均匀,延伸呈弯曲状,形似“6”形;中央大钩内突长超过外突长,背连接片呈“一”字型且中部弯曲,腹联结片呈蝶形。与已报道指环虫形态数据比较,本研究采集的虫体偏小,其后吸器与Dactylogyruscaballeroi的形态最为接近,但交接器不同;与其余指环虫相比,十字花指环虫(D. crucifer)的腹联结片呈蝶形,而极小指环虫(D. rarissimus)呈倒“T”字型,湖拟鲤指环虫(D.rutili)呈“十”字型,双髻指环虫(D.sphyrna)和维氏指环虫(D.vistulae)没有腹联结片。在背联结片形态中,十字花指环虫(D.crucifer)呈现“一”字型,而维氏指环虫呈“V”字型。本研究所采集的虫体结构特征明显不同于国内已记载寄生在湖拟鲤上的双髻指环虫、维氏指环虫和湖拟鲤指环虫,而与俄罗斯记载的寄生于湖拟鲤鳃部的十字花指环虫形态高度相似。28S...  相似文献   

3.
罗索线虫一新种的记述(线虫纲:索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于1983年7月13—21日在吉林省集安县台上乡调查蚊虫时,发现中华按蚊幼虫有线虫寄生。当时解剖按蚊幼虫5只,就有2只感染线虫。1985年又在台上乡采获多条从按蚊幼虫逸出的线虫,其中雌虫78条,雄虫257条,雌雄比为1:3.29。经鉴定该线虫隶属于索科(Mermithidae)罗索属(Romanomermis)一新种。  相似文献   

4.
棒尾拟短体线虫Pratylenchoides davicauda Geraert,Choi&Choi,1990为中国新纪录种.该种线虫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唇区前端平圆,具4~5条环纹;侧区6条侧线;食道腺双叶状从背侧长覆盖肠;雌虫双卵巢;尾圆筒形,末端无环纹或具2~3条不规则环纹;雄虫交合刺长21.8~26.2μm.  相似文献   

5.
1984年11月1日作者对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死亡的一只褐马鸡进行剖检,发现体内有30余条线虫寄生,在盲肠的表面见有大量的结节存在,病变部位肿胀充血是造成褐马鸡死亡的原因。经透明鉴定系异刺科等刺属的等长同刺线虫。根据文献记载,Самбон(1908)曾提出褐马鸡及蒙古的雉类(Phasianus chrysomelas)均为本虫的宿主。  相似文献   

6.
正眼睛双髻鲨的两只眼睛分别长在脑袋的两端,所以它不转动头部的话是看不见正前方的。但是只要"手动"摇晃脑袋,它们便能拥有360°全方位视野,还能精确判断猎物与它们之间的距离。鼻孔双髻鲨对气味很敏感,在跟踪气味的时候会左右摇摆着移动,哪一侧鼻孔闻到的气味更强烈就游向哪一侧。这意味着锤形脑袋让它们的鼻孔可以定位更准。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有的实验中,曾用十二指肠勾口线虫[Ancylotoma duodenale(Dubini,1843)Creplin,1845]的感染期幼虫人工感染幼犬。在解剖许多幼犬的过程中,曾见到两起异常现象:一为两条十二指肠勾口线虫雄虫同时与一条雌虫交配;另为两条十二指肠勾口线虫雌虫分别紧紧地咬吸在两条绦虫体上(分别见图1、2、3)。我们在一幼犬小肠中检获十二指肠勾口线虫雌虫32条,雄虫39条,为1:1.2。其中有两条雄虫同时与一条雌虫交配在一起。在发现异常交配的20厘米肠段中,雌虫9条,雄虫18条,其比例为1:2。显然与上述的比例不同。是否由于雄虫多于雌虫,而导致此种异常交配,还有待今后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8.
多立安  廉菲  赵树兰 《生态学报》2009,29(4):1725-1730
通过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基质草坪建植体系接种草坪土壤线虫,研究了线虫数量、科属分类、营养类群等线虫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接种草坪土壤线虫 4 个月后,垃圾堆肥基质中共鉴定出线虫4科7属,包括植物寄生性线虫、食真菌线虫和食细菌线虫3个营养类群;垃圾堆肥基质草坪建植体系中线虫总数明显少于土壤基质.在接种草坪线虫的土壤基质草坪建植体系中,植物寄生线虫为优势营养类群,盘旋线虫属仍为优势属,相对多度达到83.3%,显著高于本底土壤45.1%.在接种草坪土壤线虫的垃圾堆肥基质草坪建植体系中,土壤本底中处于优势属的植物寄生类线虫如盘旋线虫属和螺旋线虫属基本消失了,表明垃圾堆肥基质对植物寄生类群的生长与繁殖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优势属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食细菌类群的头叶属和丽突属成为优势属,相对多度分别为67.0%和14.0%.因此,从草坪土壤线虫危害角度来说,以垃圾堆肥作为草坪基质将会为草坪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基质环境.  相似文献   

9.
我园1984年11月从云南购入4只亚洲象,入园后经过系统的寄生虫检查,发现寄生有肝片形吸虫、象芬德吸虫、象线首钩虫、印度摩西德线虫、摩西德摩西德吸虫、镰状摩西德线虫、特拉文奎隆线虫和马蹄属线虫(大公象还寄生有裂体吸虫)。用药物先后治疗,发现左旋咪唑、阿苯唑对线虫驱虫良好,对肝片形吸虫稍差,对裂体吸虫无效;吡喹酮对裂体吸虫有效。以后又连续在3个月内用阿苯唑12—13mg/kg(每月两天),未见副反应,体况明显好转。现将结果简报如下:大公象:左旋咪唑(3mg/kg)、阿苯唑(4mg/kg)、吡喹酮(25mg/kg);驱出线虫4000条,前后盘吸虫1950条,2月后粪…  相似文献   

10.
丹江口水库马口鱼肠道寄生蠕虫群落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2004年8月到2005年11月在丹江口水库调查的847尾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肠道内共获得寄生蠕虫14种,其中线虫7种,复殖吸虫4种,棘头虫2种,绦虫1种。该寄生蠕虫群落以广谱性寄生虫为主。杜父鱼驼形线虫(Camallanus cotti)、鱊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acheilognathi)、卡斯杆咽线虫(Rhabdochona cascadilla)和木村小棘吻虫(Micracanthorhynchina motomurai)为群落的核心种。研究结果表明,寄生蠕虫群落随着马口鱼的体长和食性的改变而发生显著的变化。群落核心种的感染强度与马口鱼体长呈显著相关关系。种间相关性分析表明群落结构呈非随机组合,种间感染强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同时群落种间关系受到马口鱼的体长和食性以及季节变化的显著影响。马口鱼肠道寄生蠕虫群落在宿主较大个体或夏秋季节中更容易形成显著的种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内蒙地区发现人体粪类圆线虫为本地区的首次记录。国内亦无在人体粪类圆线虫的寄生世代发现过雄虫。国外早年虽有三例人体寄生的雄虫报道,但皆因形态与自生雄虫无异,而未被承认。本文在风心病住院病人所留粪便中发现的雄虫,其外形与自生者无异,但口腔较自生雄虫明显,同样涂片检查多次,只见寄生性的雌虫及幼虫,均未发现自生性雌虫。据此,我们确认人体粪类回线虫的寄生世代是有堆虫,本文并阐述了论据。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开展利用线虫来控制害虫的研究工作中,科技工作者往往对害虫各虫态线虫寄生率的计算水准不明确,造成一些概念模糊。笔者在近年实践中,觉得有必要对害虫的线虫寄生率提出一个统一的计算指标,供参考。 索线虫寄生昆虫体内,使宿主产生一系列病变,最后导致宿主死亡。尤其是雌性宿主,早期感染线虫后,生殖腺发育不全(卵巢基本不怀卵),失去生殖能力,上一代雌性褐稻虱被线虫寄生率高的田块,下一代虫量就会得到控制。因此,衡量害虫线虫寄生率的高  相似文献   

13.
据文献记载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已有150余种寄生虫,包括蠕虫、节足动物、原生动物的球虫、锥虫、吸管虫和粘体虫等寄生。数年来通过在福建、江苏、江西等地的调查,以及参考过去的文献报告,日本鳗鲡寄生蠕虫有36种(见下),有的种类感染率和感染度都很高,如在福州检查50尾鳗鲡,其中长螺线虫感染率为30%,感染度5—30条;寄生于鳔中的粗厚鳗居线虫,感染率占70%,感染度2—12条。其他如日本槽头绦虫、乳突鳗孔吸虫、球头鳗居线虫等,在一些地区感染亦很严重。寄生日本鳗鲡的原生动物,据日本记载已知有22种,国内尚待研究。寄生日本鳗鲡的蠕虫…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采集了青岛近海23尾路氏双髻鲨(Sphyrna lewini), 通过线粒体DNA控制区片段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在23个个体的控制区序列上存在13个变异位点, 未检测到插入/缺失位点; 检测到7个单倍型, 其中3个为个体共享单倍型(Hap1、Hap3和Hap5), 4个为个体独有单倍型; 青岛近海路氏双髻鲨呈现中等水平的单倍型多样度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度; 与已报道的日照、霞浦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值分别为–0.0571和–0.0328, 表明青岛群体与其他两个群体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以Sphyrna zygaena为外群构建NJ系统树显示本研究中7个单倍型共分成两支, 分别与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单倍型类群聚类。中国近海的路氏双髻鲨作为一个具有较低遗传多样性的濒危物种, 其资源保护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春季,笔者与学生在河北省海兴县东部沿海湿地(东经117°30′,北纬38°09′)进行鸟类环志时,于5月7日晚22时,在网位高0.8 m处捕获一只成年雌性草鸮华南亚种(Tyto capensis chinensis),同时捕获的还有环颈鸮华东亚种(Charadrius alexandrinus dealbatus)和泽鹬(Tringa stagnatilis).由于草鸮体质较弱而未环志放飞,8日带回沧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并对其进行体检,体检时发现其口腔已严重感染,从口腔中取出27条线虫,5月11日夜间突然死亡,经解剖又在其体腔内发现2条线虫、胃内3条线虫、十二指肠内1条线虫,体腔内的2条线虫与口腔、胃和肠中的线虫明显不同,虫种有待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16.
蛔目(Ascaridida)是寄生线虫中较大的目,其种类均寄生于人和其他脊椎动物体内,有些虫种还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寄生虫病的病原体。自从1883年Beneden首先报道马蛔虫的染色体以来,关于蛔目线虫的染色体研究逐渐增多。各作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蛔目线虫  相似文献   

17.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在浙北稻区常年发生严重,在中晚稻后期常暴发成灾.病原线虫是褐飞虱短翅型成虫的主要寄生性天敌之一.由于短翅型成虫数量与下一代发生和为害动态关系密切,故研究线虫对该虫主害代前一代短翅型成虫的寄生情况,有助于剖析褐飞虱成灾的规律,也可为增强线虫这一重要生物因子对该虫的控制作用提供依据.作者调查了浙江安吉1985~1998年线虫对褐飞虱主害代前一代短翅型成虫的寄生情况,讨论了线虫对该虫主害代的控制作用.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海南大绿臭蛙寄生双睾虫属一新种(单殖吸虫纲,多盘虫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海南五指山的大绿臭蛙Ranalivida膀胱内检获多盘科Polysto matidae双睾虫属Diplorchis单殖吸虫1新种,以宿主种名命名为大绿臭蛙双睾虫Diplorchis lividae sp.nov.。新种以肠支侧突明显而区别于蛙双睾虫、拉氏双睾虫和无指盘臭蛙双睾虫;与石林双睾虫的区别是本种的肠支末端进入后吸器;本种中央大钩的形状与杭州双睾虫的大钩基部具深裂的缺刻明显不同;与黑斑蛙双睾虫的区别是本种中央大钩的内突上附有向前延伸的长条形肌腱,另本种卵巢较小、长度与卵相近,而黑斑蛙双睾虫的卵巢长度超过卵长的一倍。本种为海南多盘类单殖吸虫的首次报道。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鱼类寄生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19.
我国鱼类杆咽线虫六新种(旋尾目:杆咽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杆咽科(Rhabdochonidae Skrjabin,1946)线虫,主要是鱼类寄生虫,少数寄生于两栖、爬行和哺乳类,最近Kumer et Gupta(1979)在印度的鹈鹕Pelecanus philippensis中,亦发现有杆咽线虫Rhabdochona gondae。本科线虫在鱼类中感染率很高,Lackard et al.,(1975)在美国检查306个鲑鱼(Salmo trutta),杆咽线虫感染率达99.4%。我们于1976年在福州检查20条日本鳗鲡,闽江杆咽线虫感染率占4%。虫体侵入肠粘膜为害,影响鱼体生长发育,阻碍养殖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索科线虫是一类具有很大生防潜力的昆虫(如棉铃虫等)天敌资源,但由于其体外培养尚未获得成功,阻碍了商业化生产和大规模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是体外培养的线虫不能完成雌雄性别分化。因此,研究该类线虫性别分化机制成为近年本领域的热点课题。该文以中华卵索线虫为实验材料,采用mRNA差异显示的方法,分析了中华卵索线虫性别分化关键时期雌、雄寄生后期幼线虫的基因表达差异。在雌雄线虫体内得到具有表达差异的基因片段20条。其中8条在雄虫体内特异性表达,12条在雌虫体内特异性表达。利用信息生物学技术对所分离到的差异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其中,Ensembl分析发现4个片段与秀丽线虫X染色体具有可匹配片段,推测这些片段可能是影响中华卵索线虫性别分化的重要基因。这些结果将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