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种野生兰花种子特征及离体培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种野生兰花--虾脊兰、羊耳蒜、石仙桃及密花石斛的果荚、种子、种胚性状进行初步研究,并对其种子进行离体培养。结果显示,4种野生兰种子为白色、淡绿或黄褐,呈纺锤体或椭球体。羊耳蒜、石仙桃及密花石斛种子具种孔,种胚浓密且清晰可见;种子萌发较快且萌发率高,其中以石仙桃及密花石斛种子萌发最快,仅需36d,萌发率高达100%。虾脊兰种子未见种孔,种胚不甚明显,种子萌发缓慢且萌发率低。4种兰科植物种子均以原球茎方式萌发,通过继代培养,获得了一批无菌苗。  相似文献   

2.
3种石斛属植物和细叶石仙桃的红外光谱分析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OMINI采样器直接迅速地测定3种石斛属常用原料药植物和常用伪品细叶石仙桃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细叶石仙桃与石斛属组3种植物茎叶的红外光谱图存在较大差异,亲缘关系较远,而石斛属组内种间红外光谱图的差异较小。其中,铁皮石斛茎的特征峰为1 254、1 416、1 5453、365 cm-1等,铁皮石斛叶的特征峰为914、1 061 cm-1等。研究表明,铜皮石斛与铁皮石斛具有相似的红外光谱图,它可作为药用石斛品种代用品,而细叶石仙桃则不能作为药用石斛的代用品。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四个新记录种,反瓣叉柱兰(Cheirostylis thailandica),短茎对叶兰(Listerabrevi-caulis),凹唇石仙桃(Pholidota recurva),绿花大苞兰(Sunipia annamensis)。短茎对叶兰(Listera brevicaulis)二枚叶贴地着生,唇瓣先端二裂,裂片下翻并靠合;凹唇石仙桃(Pholidota recurva)的假鳞茎圆柱形,首尾相连,花偏向一侧,花序在中部向下弯,唇瓣前端略凹陷;绿花大苞兰(Sunipia annamensis)的花序长于叶,唇瓣心形,肉质,边缘向上翻卷。  相似文献   

4.
尖叶木樨榄作砧木嫁接油橄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云南、四川两省采用尖叶木樨榄(Olea ferrugineaRoyle.)作砧木嫁接油橄榄(Olea europaea L.)二十余年的试验观察,报道尖叶木樨榄在我国的分布及其生物学特性,系统总结尖叶木樨榄作砧木对油橄榄生长发育及开花结实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尖叶木樨榄作砧木具有种子出苗率高,嫁接繁殖容易,提早油橄榄开花结实年龄,增强油橄榄对酸性红壤的适应性,增强油橄榄对干旱环境和对某些病害的抗性等优点。此砧木已在我国西南部油橄榄适生区应用于生产性栽培。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高褶石仙桃[Pholidota advena (Par.Rchb. f.) Hook. f.],并提供了描述与图片。该种与石仙桃(P. chinensis Lindl.)相似,但下唇具3~5个明显隆起的片状脊以及上唇有3个波浪状龙骨一直向顶端延伸汇合。  相似文献   

6.
陈文红  税玉民 《广西植物》2003,23(2):121-122,101
报道了云南兰科1个新记录属及4个新记录种,确定了文山石仙桃(PholidotawenshanicaS.C.ChenetZ.H.Tsi)的具体野外产地,并对石仙桃属一种和厚唇兰属一种的文献进行了订正。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高褶石仙桃[Pholidota advena(Par. & Rchb. f.) Hook. f.],并提供了描述与图片。该种与石仙桃(P. chinensis Lindl.)相似,但下唇具3~5个明显隆起的片状脊以及上唇有3个波浪状龙骨一直向顶端延伸汇合。  相似文献   

8.
接骨木的茎尖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尔荣  刘新   《广西植物》1991,11(1):87-89
<正> 前言 接骨木属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枝、叶入药,主治骨折、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等,嫩叶可食,种子可榨油,供肥皂及工业用,髓部甚大可做生物学手切片的支持物,又是庭园观赏树种。 现在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繁殖系数低,品种混杂,病害严重。为了加快繁殖,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无性繁殖,是去病害,提高纯度的有效途径。植物的茎尖,有非常活跃的顶端分生组织,易于发挥细胞的全能性而诱导再生植株。同时茎尖很少病毒感染,可以从茎尖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双笔石类—尖笔石类—两形笔石类—单笔石类的演化系列为笔石研究者所公认。因为以往尖笔石类出现在下志留统Parakidograptus acuminatus带,两形笔石类出现在P.acuminatus带和Orthograptus vesieulosus带,而单笔石类在O.vesiculosus带才开始出现。因此,上述的演化系列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陈旭等提出:“单列部分只由1个胞管组成的笔石,应该代表两形笔石科各属中原始的种群,它们正是尖笔石(Akidograptus)  相似文献   

10.
安徽植被带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各地种子植物分布型的统计结果显示其植物区系基本属于温带性质.地理联系广泛.与东亚关系密切。通过对大别山不同区域3个山头(天堂寨、多枝尖和陀尖)的种子植物数目和结构.及属种相似性系数两方面的研究,认为整个大别山植物应归同一植物区系,其植被应归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划分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时,大别山应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同时结合对黄山、板桥、天堂寨、琅琊山和皇藏峪的植物区系和生活型谱的统计结果分析,提出暖温带落叶阏叶林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分界线,位于淮河一线;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暖温带的常绿、落叶阏叶混交林的分界线位于叶集、六安、舒城、庐江、铜陵、宣城至广德一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