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micro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长度约19~24个核苷酸,通过靶向结合mRNA的3′非翻译区域(3′UTR)区域,抑制翻译或者降解靶标mRNA而调节基因的表达.miRNA参与一些重要的生理、病理学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生长和凋亡等.大量研究发现,miRNA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的发生、发展及诊断治疗等有着密切关系.深入探讨MM相关miRNA的调节机制和功能等,可为MM发病机制的研究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发病机理十分复杂,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世界性的难题。以往的研究表明,MM细胞的存活、增殖、迁移及耐药性与多种信号通路有着密切的联系。最近的研究不断发现与MM细胞扩散和生存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新分子靶点,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使MM的治疗逐步改善。本文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的研究动态,对已知的MM靶向治疗通路及相关药物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骨髓瘤起源于后生发中心的B细胞,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慢性进展性骨髓浆细胞恶性肿瘤,约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多发性骨髓瘤存在明显的遗传学改变,其早期的遗传学改变是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位点的易位,而这些易位常常导致11q13区域的cyclin D1、4p16.3区域的FGFR3/MMSET、16q23区域的c-maf、6p21区域的cyclin D3等癌基因的失调,同时还存在抑癌基因位点13q14的丢失以及13号染色单体的缺失,这些染色体异常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并且N-RAS、K-RAS的突变,以及c-Myc改变等继发性的改变和癌基因的活化等也与疾病的进展密切关联。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该病的遗传学改变认识进一步加深。本文对多发性骨髓瘤的遗传学改变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指导临床有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效评估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目前仍无法治愈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细胞因子、体内微环境以及癌基因产物等多种作用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将分别阐述影响MM细胞生存和生长的控制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人类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难以治愈的B淋巴细胞恶性分化的疾病,其细胞遗传学特征表现在染色体异常.原癌基因c-maf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高水平表达,其编码的c-Maf蛋白作为转录因子,通过作用于5个下游靶基因CCND2、ITGB7、CCR1、SPP1和ARK5,与细胞周期调控、肿瘤细胞的黏附性、肿瘤侵袭和转移、血管发生等方面有关.原癌基因c-maf和/或c-Maf蛋白有可能作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RNA干扰c-maf基因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人骨髓瘤细胞株NCI-H929分为正常对照组、转染si RNA Control的阴性对照组和转染si RNA c-maf基因的沉默组,转染48 h后,提取细胞中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c-maf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和Cyclin D1蛋白表达。结果:阴性对照组c-maf的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沉默组c-maf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阴性对照组c-maf的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沉默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Cleaved caspase3蛋白显著上调表达,β-catenin和Cyclin D1蛋白显著下调表达(P0.01)。结论:RNA干扰c-maf基因表达可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克隆性的恶性增殖性疾病,是最常见的易累及骨骼的肿瘤.骨骼X线是MM骨病检查的金标准.但是,普通X线对MM的检测存在很多限制.目前有研究报道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睛(MIBI)显像反映MM瘤细胞负荷量及活动性的灵敏性、特异性强,本文主要就99mTc-MIBI显像对MM疾病诊断、预后判断、疗效检测及与其它影像学检查比较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廖凤 《蛇志》2011,23(2):179-180
多发性骨髓瘤是淋巴-浆细胞系统恶性肿瘤,多发于40岁以上成年人.其临床特征为血清中出现单克隆球蛋白,溶骨性骨质破坏,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多.由于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和浸润范围不一,合成分泌异常免疫球蛋白多寡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很容易误诊,误诊率60%以上[1],误诊病种达20余种.现将我院2000~2010年收治多发性骨髓瘤25例的误诊病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DNA甲基化是目前肿瘤领域研究中研究最多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之一.主要发生在DNA的CpG岛.DNA的甲基化通过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ases,DNMTs)完成.DNA甲基化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发现,甲基化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及诊断治疗等有密切关系.深入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相关的甲基化可为MM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复杂,病毒感染在其发病中可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多项研究支持他们之间的关联性;分子模拟、免疫调节网络的失调、表位扩展、旁路激活、超抗原激活和直接细胞损伤等是病毒感染导致多发性硬化发病的主要机理。本文就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生命科学研究》2017,(4):349-354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以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尽管近年来MM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其依旧是不可治愈的疾病。Daratumumab(DARA)是一种人源化抗CD38单克隆抗体,具有广谱杀伤活性。相关研究证实DARA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诱导MM细胞的快速死亡。现就CD38分子及DARA作为单药或者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复发性、难治性MM患者的临床前实验和临床试验进行综述,以期说明DARA诱导MM细胞死亡的机制及DARA治疗复发性、难治性MM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DARA治疗复发性、难治性MM患者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骨髓瘤(MM)系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以老年人多见.目前治疗以化疗和自身干细胞移植为主,仍难以治愈.多发性骨髓瘤的进展涉及到一系列基因和骨髓微环境的改变,这些改变恰好促进了肿瘤细胞的生长并瓦解了局部的免疫反应.CD4+和CD8+T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数量和功能的改变都已经阐明.Treg细胞和Th17细胞的平衡在维持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抗肿瘤免疫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Treg细胞负责维持机体对外来抗原和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Th17细胞主要参与机体抵抗真菌和寄生虫感染、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TGF-β和IL-6高水平表达,并可直接或通过其他促炎因子影响Th17细胞的分化,进而调节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因此我们针对Treg细胞和Th17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状况和危险因素。方法 对1994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6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3例。感染发生率为53.2%,好发部位为呼吸道、口腔、胃肠道和泌尿道等。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骨髓瘤细胞含量、疾病Ⅲ期、骨损害、白细胞减少、化疗及住院日等因素有关。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其并发血栓事件的风险很高,尤其是MM患者静脉血栓(VT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另外,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明新型的免疫调节药物(IMi Ds)在MM患者中的应用,如沙利度胺及其类似物来那度胺也可导致与治疗相关的静脉血栓发生的增加,特别是与大剂量的地塞米松和(或)蒽环类抗生素为基础的化疗药联合使用时,可进一步加剧静脉血栓的发生。目前,MM患者VTE的发生机制仍不太清楚,可能涉及凝血系统的激活,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异常,血流及血液瘀滞度的改变及与肿瘤细胞相关的炎症因子产生的增多,组织因子(TF)表达增加,内皮细胞损伤等。因此,仍需对在MM患者中VTE的发生机制做更进一步的研究。而本文将主要从多发性骨髓瘤本身及免疫调节药物的应用所引起的凝血功能异常而致静脉血栓形成这一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难以治愈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从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进展到冒烟型骨髓瘤(SMM),再进一步进展至有症状MM甚至浆细胞性白血病(PCL),遗传学异质性和克隆演变在其中有着关键推动作用。近年来有关该转化进程的MM遗传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该文将对其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以期为科研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克隆性增殖和异常积聚的一种恶性疾病。白介素-6(IL-6)是MM最关键的生长因子,能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其基因异常表达或分泌往往引起MM的发生。IL-6在MM中的作用居多,如参与信号转导、免疫反应以及增殖、生存、耐药性等。目前依据IL-6在M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针对IL-6在MM的靶向治疗已成为MM治疗的趋势。靶向治疗主要在信号通路、骨髓微环境、免疫反应以及遗传表观学等方面展开研究,并在临床应用上发挥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经治疗后仍然有很多患者复发,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癌/睾丸抗原(C/T)抗原是只表达于睾丸和癌细胞的一类抗原,由于睾丸细胞缺少MHCⅠ类分子,不会受到特异性CTL的攻击,但C/T抗原本身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可以激活机体产生特异性的CTL应答,因此其被认为是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的理想靶分子之一.C/T抗原从1991年被首次报道以来就倍受关注,在此,本文主要综述了C/T抗原在骨髓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中的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马玉娟  欧阳建 《生物磁学》2009,(14):2759-2762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克隆性的恶性增殖性疾病,是最常见的易累及骨骼的肿瘤。骨骼X线是MM骨病检查的金标准。但是,普通X线对MM的检测存在很多限制。目前有研究报道^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睛(MIBI)显像反映MM瘤细胞负荷量及活动性的灵敏性、特异性强,本文主要就^99mTc-MIBI显像对MM疾病诊断、预后判断、疗效检测及与其它影像学检查比较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分析免疫固定电泳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L)中的作用。方法 以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需进行免疫固定电泳检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血清M蛋白和浓缩尿中M蛋白的检测,筛选出两种检测均显阳性的患者,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资料相比较,对比血清M蛋白和浓缩尿中M蛋白的检测阳性与多发性骨髓瘤之间的关系。结果 110例需进行免疫固定电泳检测的患者中,经临床资料分析,有34例患者为多发性骨髓瘤。这34例患者血清M蛋白的检测显阳性,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00%;25例患者浓缩尿中M蛋白的检测显阳性,临床诊断符合率为73.53%。血清检验的临床符合率较尿液检验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血清M蛋白的检测显阳性的患者中,IgG型21例(61.76%),IgA型8例(23.53%),IgM型3例(8.82%),γ轻链型2例(5.88%)。结论 MML患者采用血清及尿液免疫固定电泳检测,血清M蛋白检测阳性率较浓缩尿中M蛋白的检测阳性率要高,血清及尿液进行的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对MML的诊断、检测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临床工作者可以根据电泳图谱对MML进行分型,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骨髓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直接分析骨髓瘤细胞DNA水平的变化,并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获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对于我们更好的了解骨髓瘤、改善骨髓瘤病症及治疗疾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对多发性骨髓瘤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