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我国西北地区白蛉新记录和司蛉属一新种白蛉的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从新疆、四川等地采集了一批白蛉标本。经分类鉴定,除该地区已有记录的蛉种外,还初次发现了司蛉属的孙氏白蛉雄蛉和一个新种(吐鲁番白蛉)以及白蛉属的中华白蛉长管亚种。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1984年6月作者等在武隆县的岩洞内捕获中华白蛉(Phlebotomus chinensis)5只江苏白蛉(P.kiangsuensis)4只、歌乐山司蛉(Sergentomyia koloshanensis)8只和鲍氏司蛉(S.barraudi)42只。其中中华白蛉和江苏白蛉是川东地区首次发现,余2蛉种在该地区仅见于重庆(Yao&Wu,1946)。鉴于中华白蛉是我国黑热病的传播媒介,所以本发现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川东地区首次发现中华白蛉和江苏白蛉@王光第$武隆县卫生防疫站 @尹治成$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我国首次发现自体生殖中华白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血昆虫通常在不吸血情况下,交配后依靠自体营养进行生殖的现象称自体生殖。本文首次报告我国中华白蛉存在自体生殖现象。从现场调查和实验室观察结果表明此种白蛉自体生殖的形成可能与该种白蛉腹节内蓄积着脂肪体有着生理性联系。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外文献记载,白蛉属(Genus Phlebotomus)副蛉亚属(Subgenus Paranhlebotomus)的蛉种已有6种和两个变种。过去在我国仅发现蒙古白蛉(P.mongolensis Sinton,1928)一种。1958年至1961年间,我们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图什及甘肃省的酒泉与玉门等地的荒漠地区中发现了属于副蛉亚属的亚历山大白蛉(P.alexandri Sinton,1928),同时  相似文献   

5.
我国白蛉新记录—安氏白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氏白蛉(Phlebotomus andrejevi Shakirzjanova, 1953)系白蛉属(Genus Phlebotomus)副蛉亚属(Subgenus Paraphlebotomus)的一种。在国外分布于苏联中亚地区、阿富汗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等地。1979年,我们首次从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荒漠内采集到了这种白蛉,为我国白蛉种类的新记录。 该种白蛉除了具有副蛉亚属蛉种共同的基本特征外,雄蛉上抱器第一节的突出体(长:宽为2∶1)呈杵状,其顶端的刷状毛较密且略向两侧展开;上抱器第二节长与宽的比例为4∶1,顶端和亚顶端呈叉形,各有长毫1根,另有2根长毫分别位于该节中部和近基部1/3处(如图)。雌蛉的下颚须列式为1,(2,4),3,5。受精囊绝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北川县发现中华白蛉吴远祥,李国茹,高斌,唐泽民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成都610041四川省北川县卫生防疫站北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北段西侧,全境以山地为主,占98%,海拔2000-4000m,山高谷深,相对高差较大,西北以变质岩层洞...  相似文献   

7.
青川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面积2 946km2,绝大部分为山区,北部与黑热病流行区——甘肃省文县接壤.历史上该县尚无内源性黑热病病人,亦无关于传播媒介中华白蛉(Phlebotomus chinensis)的报导. 1997年7月下旬,我们在青川县进行有关调查时,在青川县城关镇和姚渡镇的野外岩穴、山洞中找到白蛉,于夜间在姚渡镇的农家人房也发现白蛉,并且在室内捕到了刚吸过血的白蛉.经蛉种鉴定,两处所捕白蛉均为中华白蛉:城关镇岩穴2只(♀、♂各1);姚渡镇山洞1只(♀),人房3只(♀).  相似文献   

8.
冷延家 《昆虫学报》1964,(1):118-128
1938年姚永政、吴征鉴二氏报告海南岛有5种白蛉,即:施氏白蛉P.stantoni,鳞胸白蛉 P.squamipleuris,贝氏白蛉平原变种 P.bailyi var.campester,应氏白蛉海南变种P.iyengari var.hainanensis()和嘉积白蛉 P.kachekensis()。1956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在该岛又查见了中华白蛉P.chinensis()的雄蛉。著者于1957年4月至7月间在海南岛那大县的南丰镇和白沙县的大厦村、方亮村等地,捕获了白蛉  相似文献   

9.
徐蔭祺 《昆虫学报》1957,(4):496-496
白蛉在我国的分布是北方较多于南方。到目前为止,国内已经有记载的种类共有19种,包括变种。19种中分布在江苏省的有6种:(1)中华白蛉 Phlebotomus chinensis,(2)蒙古白蛉 Phlebotomus,mongolensis,(3)江苏白蛉Phlebotomus kiangsuensis,(4)鲍氏白蛉  相似文献   

10.
王菊生 《昆虫学报》1959,(5):490-490
白蛉在我国的分布,多在长江以北诸省,长江以南并不常见。就贵州省而言,仅毕节曾记载有中华白蛉(王、吴,1956,黑热病学536页),其余各地均从未有发现。1957年8月12日下午7时半和同年10月16日下午8时半,金大雄教授,前后在其室内发现白蛉2只,经鉴定结果都为中华白  相似文献   

11.
<正> 1978年6—11月间,我们在自贡市的14个公社共捕获白蛉1,745只。在解剖鉴定的486只日蛉中,发现有贝氏白蛉Sergentomyia bailyiSinton、鲍氏白蛉和歌乐山白蛉三个蛉种。其中贝氏白蛉占总数的40.7%,数量仅次于鲍氏白蛉。在21个采集地点中,有20个点捕到了贝氏白蛉;这些地点包括竹木茂密植被较多的山谷、城市公路沿线的荒坡。活动场所以向阳干燥且多缝隙的大块石壁为主,居民住宅墙外壁亦可见到,室内和山坡的洞穴内未捕到过此种白蛉。  相似文献   

12.
丛褐蛉属与齐褐蛉属(脉翅目:褐蛉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褐蛉科Hemerobiidae与草蛉科Chrysopidae的形状和习性相似,也是蚜虫、介壳虫等害虫的有效天敌。褐蛉的体形较小,多为黄褐色,翅上常有褐斑;前翅前缘横脉列的端部分岔而容易和草蛉区分,从褐蛉(Wesmaelius)和齐褐蛉(Kimminsia)是非常近缘的两个属,后翅径分脉(R_s)的第一分支与中脉(M)的分支在同一水平线上,两个分岔齐头并列,这个特点很固定是区别于褐蛉(Hemerobius)、益蛉  相似文献   

13.
笔者于一九七七年六月在陕西省蒲城县孙镇(北纬34°58′,东经109°46′,海拔500米,属关中东部渭北旱源)的一棵桃树上采到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fata Wesmael幼虫,经室内饲养结茧后,由茧中羽化出寄生蜂。一共养得三只标本,经福建农学院赵修复教授鉴定为一种柄腹细蜂,汉名取名为大草蛉柄腹细蜂 Helorus an-omalipes Panzer,隶柄腹细蜂科 Heloridae)。本科及本种在我国都是新记录;大草蛉是本种寄主新记录。 掘赵修复教授研究,本种广布北美洲和欧洲,在亚洲仅蒙古有过报道(Koslor,1972.Insects of Mongolia二.n5)  相似文献   

14.
硕大白蛉吴氏亚种与微小白蛉新疆亚种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描述了硕大白蛉吴氏亚种和微小白蛉新疆亚种幼虫的形态特征。编写了国内白蛉属4种白蛉已知幼虫的检索表。对微小白蛉新疆亚种和微小白蛉的幼虫形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草蛉科(Chsysopidae)玛草蛉属Mallada做了修正,并建立一新属——纳草蛉属Navasius gen. nov. 同时报道了纳草蛉属6新种:槽纳草蛉N. alviolatus sp. nov. 钩纳草蛉N. ancistroideus sp. nov. 无斑纳草蛉N. epunctatus sp. nov. 曲纳草蛉N. flexuosus sp. nov. 海南纳草蛉N. hainanus sp. nov. 及和纳草蛉N. hesperus sp. nov.。  相似文献   

16.
广西自治区的广翅目(Megaloptera)昆虫较为丰富,我们在1963、1982及1984曾三次赴广西采集,得到相当数量的标本;加上其它单位所采赠或惠借的标本,已有6属20种,这些已编成检索表包括在《广西森林昆虫》的书稿中。其中有九个新种,一个中国新记录种和二个初次报导的属需要先加记述,在此发表。  相似文献   

17.
18.
<正> (Chrysopinae),近缘种较多,在我国主要有三种:普通草蛉Chrysoperla carnea(Stephen)、日本通草蛉Chrysoperla nipponensis(Okamo-to)、及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Tjed-er)。这三种草蛉在我国都是优势种,但由于它们的外部形态及生殖器特征都很接近,所以经常性的混淆,张冠李戴的现象屡见不鲜,直接影响到生物防治的应用。为此,作者试图从不同虫态的不同特征对这三个种加以比较鉴别,以方便生产上的应用。 一、三种草蛉的鉴别(见图表)  相似文献   

19.
吴征鉴 《昆虫学报》1954,(3):287-292
1941年姚永政与吴徵监二氏曾报告陕西西安地区内有中华白蛉(Phlebotomuschinensis)的发现。1944年孙志戎同志在陕西省西安、扶风、富平与三原四个地区捕获了36双白蛉寄与著者加以监定;其监定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对开蕨属首次在我国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