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NDRG2对胶质瘤U87-MG细胞组蛋白乙酰化的影响,从代谢组学角度明确其抑癌机制,为胶质瘤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慢病毒介导的外源性NDRG2基因在胶质瘤U87-MG细胞株中过表达,并采用MTT检测其对胶质瘤U87-MG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技术研究其对胶质瘤U87-MG细胞组蛋白乙酰化及AKT-ACLY通路磷酸化状态的影响,并使用酶联反应检测胞内乙酰辅酶A的水平。结果:NDRG2在胶质瘤U87-MG细胞中外源过表达可降低AKT及下游分子ACLY的磷酸化水平,减少胞内乙酰辅酶A的合成,抑制组蛋白乙酰化。结论:NDRG2可能通过抑制AKT通路,减少组蛋白乙酰化,进而抑制胶质瘤U87-MG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姜黄素衍生物减缓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进展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构建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PN大鼠模型;研究组1按10 mg/kg体重喂养10 μM的姜黄素衍生物;研究组2按10 mg/kg体重喂养100 μM的姜黄素衍生物;对照组喂养同等量的生理盐水。利用Von Frey电子测痛仪检测各组大鼠痛觉机械戒断阈值(MWT)。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检测AMPK、mTO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最后测定活化剂AICAR处理的RSC96细胞中mTOR的表达水平。结果:喂养姜黄素衍生物大鼠的痛觉机械戒断阈值(MWT)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1大鼠的MWT显著降低,而研究组2大鼠的MWT也显著低于研究组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1的AMP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TO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研究组2的AMP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研究组1,mTO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研究组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活化剂AICAR处理RSC96细胞后,活化剂AICAR组的mTOR mRNA和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活化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衍生物可能通过AMPK调节mTOR信号通路改善DPN,其可能具有潜在的治疗DPN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血清及骨OPG(osteoprotegerin)、RANKL(OPG receptor activator nuclear factork B)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同时饮用3%果糖水导致胰岛素抵抗小鼠,再以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mg/kg)腹腔注射1次,2周后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对照组动物则给予正常饲料及饮用水进行喂养。模型建立成功后,对模型2组大鼠进行胰岛素治疗,分别采用OPG和RANKLelisa试剂盒对正常动物模型和糖尿病动物模型血清和骨组织中OPG,RANKL含量进行比较分析,采用血糖分析仪对不同组动物的血糖进行比较分析,采用骨密度分析仪对动物的骨密度进行分析,了解高血糖对于骨密度及血清,骨组织中OPG,RANKL含量的影响以及胰岛素对高血糖骨质疏松造成的结果的影响。结果:相较于正常组大鼠,模型组大鼠血清及髂骨中OPG、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髂骨密度表达显著下调(P0.05),而RANKL表达显著上调(P0.05),胰岛素处理的模型大鼠血清及骨中OPG含量较模型组大鼠显著升高,血清及骨组织中RANKL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胰岛素能够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血清及骨组织中RANKL的表达,显著上调OPG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归脾汤对产后抑郁大鼠抑郁症状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雌性SD大鼠36只,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归脾汤组、电针组、归脾汤联合电针组,每组6只大鼠。空白组大鼠不进行任何处理。盐酸氟西汀组给予0.233 g/L盐酸氟西汀。归脾汤组给予1.72 g/mL归脾汤。电针组选择百会、印堂、气海、关元进行电针刺激。归脾汤联合电针组归脾汤用药方法同归脾汤组,电针方法同电针组。正常组及模型组子均给予等量的双蒸水。每组分别在造模后1周、2周时结束给药。对比糖水消耗水平、旷场实验评分及垂直评分、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挣扎时间及游泳时间、血清HPA轴相关激素水平及大鼠脑组织中的5-HT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盐酸氟西汀组、归脾汤组、电针组大鼠在第1周、第2周时的糖水消耗水平、旷场实验评分、垂直评分、海马、额叶皮质中的5-HT水平较低,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挣扎时间、游泳时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及皮质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盐酸氟西汀组、归脾汤组、电针组大鼠呈相同趋势,与盐酸氟西汀组、归脾汤组、电针组相比,归脾汤联合电针组呈相同趋势(P<0.05)。盐酸氟西汀组、归脾汤组与电针组所有指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电针联合归脾汤可明显改善产后抑郁大鼠抑郁症状,可能与其可调节产后抑郁大鼠的HPA轴相关激素及5-H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rision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50例,纳入健康人群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研究对象血清Irisin水平;同时测定糖尿病患者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分析影响血清Irisin水平的因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间BMI、腰围、血清Irisin、低密度脂蛋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risin水平和BMI、腰围、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r=-0.73,-0.68,-0.56,-079,-0.65,-0.73,均P0.05)。血清Irisin水平和C肽成正相关(r=0.62,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尿病病程是影响血清Irisin水平的独立负影响因子。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Irisin水平明显降低,和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熊果酸(UA)干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雄性健康C57BL/6小鼠60只,其中50只按50 mg/kg的剂量一次性往小鼠尾静脉注射新鲜配置的四氯嘧啶生理盐水溶液构建小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小鼠玻璃体注射3μL 40 mg/m L的曲安奈德),低剂量UA干扰组(小鼠玻璃体注射3μL剂量为0.5μg/μL的UA)、中剂量UA干扰组(小鼠玻璃体注射3μL剂量为1.0μg/μL的UA),高剂量UA干扰组(小鼠玻璃体注射3μL剂量为2.0μg/μL的UA),余下10只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小鼠对胰岛素敏感性、视网膜内糖代谢情况、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情况,比较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建模后,正常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视网膜含糖量、葡萄糖转运体-1(GLUT-1)与葡萄糖转运体-3(GLUT-3)含量、RGCs凋亡率、视网膜组织中VEGF、COX-2、MMP-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经干扰后,阳性对照组、不同剂量UA干扰组HOMA-IR、视网膜含糖量、GLUT-1、GLUT-3的含量、RGCs凋亡率、视网膜组织中VEGF、COX-2、MMP-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且随UA干扰剂量的升高而降低(P0.05)。结论:UA能够降低HOMA-IR和视网膜糖代谢能力,抑制RGCs的凋亡,对VEGF、COX-2、MMP-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剂量UA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预防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糖代谢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T2DM患者9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8)与研究组(n=49),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血脂指标、生存质量情况,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理评分、生理评分、社会关系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可有效改善T2DM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安全性较好,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SG)联合胰岛素(INS)对糖尿病大鼠的氧化应激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DM模型组和RSG+INS组,每组1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STZ)造模法进行糖尿病大鼠模型诱导。此后以RSG (3 mg/kg/day)灌胃,INS (2.25 U/kg/day)皮下注射,均连续给药8周,对RSG+INS组大鼠进行干预治疗。每2周定期记录各组大鼠的体重和血糖值1次;药物干预治疗8周后,取各组大鼠血清,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的活性进行检测;应用苏木素碱性复红苦昧酸(HBFP)染色分析心肌形态变化。结果:RSG联合INS组治疗糖尿病大鼠,导致血糖发生时间依赖性下降(均P<0.05);药物干预处理8周后,RSG+INS组大鼠的血清TC、TG、LDL和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DM模型组,而HDL显著高于DM模型组(均P<0.05);与DM模型组相比,RSG+INS组大鼠的血清MDA含量显著下降,而SOD和GSH活性则显著升高(均P<0.05);与DM模型组相比,RSG+INS组心肌缺血/氧程度减轻。结论:RSG联合INS可有效对抗糖尿病大鼠体内的氧化应激损伤,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脂代谢异常情况,并对心肌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究萝卜硫素通过Nrf2信号通路对大鼠草酸钙肾结石形成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7~8周龄Wistar健康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空白对照组给予正常饮用水,标准饲料;模型组给予1%乙二醇饮用水+2%氯化铵2 mL/d灌胃,标准饲料;药物干预组给予1%乙二醇饮用水+2%氯化铵2 mL/d灌胃+0.2 mg萝卜硫素腹腔注射,标准饲料。灌胃给药均连续28天。于第29天收分别集各组大鼠24 h尿液及肾脏标本,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液中K+、Na+、Cl+、Ca2+、Mg2+、P5+、Fe2+含量,使用ELISA法测定尿液中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MDA)与草酸水平,使用HE染色分析大鼠肾脏标本病理损伤情况,Von Kossa染色比较各组大鼠钙盐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Nrf2)、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 deoxyguanosine,8-OHDG)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尿液P5+、Ca2+、草酸、MDA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HE染色示模型组肾小管较空白对照组变性严重,Von Kossa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钙盐沉积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多,模型组GSH、Nrf2免疫组化评分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8-OHdG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组大鼠尿液P5+、Ca2+、草酸、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HE染色、Von Kossa染色显示肾小管较模型组损伤减轻,钙盐沉积较模型组减轻,免疫组化显示GSH、Nrf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8-OHdG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萝卜硫素对大鼠肾小管具有抗氧化损伤作用,可降低草酸钙晶体的释放,抑制草酸钙结石的形成,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蛋白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通过调节Hippo途径抑制大鼠颅内动脉瘤形成的机制。方法:选择40只健康SD大鼠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暴露双侧肾动脉后支和左颈总动脉,但不结扎)、动脉瘤组(结扎双侧肾动脉后支和左颈总动脉后生理盐水灌胃)和阿司匹林组(动脉结扎后阿司匹林灌胃),各10只。灌胃12周后检测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IL-10]、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处死大鼠后,检测动脉瘤大小、壁厚比、内腔面积和中膜变薄长度,检测动脉瘤血管组织中Yes相关蛋白(YAP)表达情况。结果:(1)动脉瘤组和阿司匹林组大鼠Willis环上有明显凸起,且阿司匹林组大鼠凸起明显小于动脉瘤组。阿司匹林组大鼠动脉瘤大小、内腔面积和中膜变薄长度均显著小于动脉瘤组,壁厚比显著大于动脉瘤组(P<0.05)。(2)动脉瘤组和阿司匹林组大鼠血清TNF-α、MCP-1、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阿司匹林组大鼠血清TNF-α、MCP-1、IL-6水平显著低于动脉瘤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动脉瘤组(P<0.05)。(3)动脉瘤组和阿司匹林组大鼠血清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ET-1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阿司匹林组大鼠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动脉瘤组,ET-1和VEGF水平显著低于动脉瘤组(P<0.05)。(4)动脉瘤组和阿司匹林组大鼠YAP蛋白表达相对吸光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阿司匹林组大鼠YAP蛋白表达相对吸光值显著低于动脉瘤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能够显著减轻颅内动脉瘤大鼠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颅内动脉瘤形成,这可能与阿司匹林调控Hippo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钴胺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收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58例。A组患者使用高剂量甲钴胺联合GM1治疗,B组患者使用常规剂量甲钴胺联合GM1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神经电生理、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A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3.79%和96.55%,显著高于B组的39.66%和8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腓神经及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且A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0%,B组为3.45%,两组相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A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甲钴胺联合GM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常规剂量相比具有更好的疗效,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摘要 目的:探讨烟酰胺经调控p38MAPK信号通路对高血压脑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8只SD大鼠,随机选择12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36只进行高血压脑出血造模,对比4组大鼠的血肿体积、左扭转比率、神经功能变化、出血脑组织p-p38MAPK、p38MAPK蛋白表达、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凋亡诱导因子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烟酰胺组的血肿体积明显缩小;与烟酰胺组相比,尼莫地平组的血肿体积明显缩小(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烟酰胺组、尼莫地平组的血肿体积明显缩小,模型组的血肿体积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尼莫地平组、烟酰胺组的向左扭转比率、p-p38MAPK/p38MAPK、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明显较高,脑组织含水量、凋亡诱导因子含量明显较低;与烟酰胺组相比,尼莫地平组、假手术组的左扭转比率、p-p38MAPK/p38MAPK、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明显较高,脑组织含水量、凋亡诱导因子含量明显较低;与尼莫地平组相比,假手术组的左扭转比率、p-p38MAPK/p38MAPK、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明显较高,脑组织含水量、凋亡诱导因子含量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大鼠中,p38MAPK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会加剧高血压脑出血的脑损伤,烟酰胺会经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减轻高血压脑出血后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全蝎软膏对大鼠糖尿病皮肤溃疡(DSU)的修复作用。方法:24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全蝎软膏组和联合组,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皮肤缺损法构建大鼠DSU模型;建模后分别用激光和/或全蝎软膏对DSU大鼠进行治疗,观察用药后3 d、7 d、10 d和14 d的大鼠体重、血糖值及创面肉芽组织愈合情况;随后,分别对创面组织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ELISA法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建模后的DSU大鼠体重、血糖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成模率为73.33%;各治疗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模型组(P0.05),肉芽组织生长旺盛,毛细血管丰富,炎症反应减轻;ELISA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组治疗后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EGF)显著上升(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Smad 4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效果优于全蝎软膏组。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全蝎软膏可有效促进大鼠DSU创面的愈合,减轻炎症反应并修复血管功能,效果优于全蝎软膏组。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自我管理水平及分析T2DM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苏州市6个社区符合纳排标准的539例T2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社区T2DM患者血糖自我管理水平情况,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检测血生化指标,统计社区T2DM患者的DPN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并发DPN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539份,实际回收531份,其中T2DM并发DPN者86例,根据是否并发DPN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DPN组(n=86)和无DPN组(n=445)。社区T2DM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平均得分率为(49.38±5.23)%,DPN组和无DPN组在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低 密 度 脂 蛋 白(LDL-C)、血 尿 素 氮(BUN)、血肌酐(Cr)、合并外周动脉疾病(PAD)、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7年、HbAlc≥8 mmol/L、合并PAD、合并DR、BMI≥25 kg/m2是社区 T2DM患者并发DPN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苏州市6个社区的T2DM患者血糖自我管理水平较低,且T2DM并发DPN的概率较高,病程≥7年、HbAlc≥8 mmol/L、合并PAD、合并DR、BMI≥25 kg/m2均是社区 T2DM患者并发DPN的危险因素,临床可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有效降低T2DM并发DP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胰激肽原酶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接诊的94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胰激肽原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普罗布考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运动传导速度(MNCV)、感觉传导速度(SNCV)、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NSE水平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62%(44/47),明显高于对照组[70.21%(33/47)](P0.05);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SNCV较治疗前均显著延长(P0.05),且观察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SN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CSS评分各内容和总分、血清MDA、NSE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TCSS评分中症状评分、反射评分、感觉评分和总分及、血清MDA、NS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SOD、CAT、GSH-Px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0.64%(5/47)、4.26%(2/4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胰激肽原酶治疗,可更有效改善神经病变程度,其机制可能和缓解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血清NSE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糖代谢、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DPN患者,按照双色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西医治疗)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糖代谢水平、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72.00%)(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高切)及全血粘度(低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DPN患者疗效显著,有效提高其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其血糖代谢和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源性的电磁干预方法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效果。方法:将30只成熟的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组以及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协同电磁刺激组(CCI+EMF)。CCI组和CCI+EMF组的20只大鼠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模型,CCI+EMF组大鼠行外源性的全身性电磁刺激干预(脉冲波形,频率15 Hz,强度30 Gs),每天刺激6小时。在CCI模型构建的第0、3、6、9、12及15天对大鼠测试和比较足底机械痛阈值、足底热痛阈值、运动功能评分和神经传导速率。结果:CCI组大鼠的足底机械痛阈值、足底热痛阈值及感觉神经传导速率从CCI手术后的第3天即出现显著性降低,其6、9、12、15天足底机械痛阈值、足底热痛阈值及感觉神经传导速率均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1),而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CCI+EMF组大鼠的足底机械痛阈值、足底热痛阈值及感觉神经传导速率在第9、12、15天显著高于CCI组大鼠(P0.05),而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CCI l组。结论:外源性的电磁刺激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有望成为一种临床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的物理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基于敲除sirtuin2(SIRT2)基因的人胚胎肾细胞(HEK293)模型的转录组学结果,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模型中探究SIRT2基因是否通过调控WNT通路参与维甲酸(Retinoic acid,RA)诱导的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 NTDs)。方法:培养SIRT2敲除组(KO-SIRT2)和正常组(KO-Con)的HEK293细胞,提取总RNA,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对上述两组细胞进行分析,寻找差异表达基因(P<0.05,|log2FoldChange|≥1)并进行GO(Gene Ontology)以及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RA分别诱导KO-SIRT2组和KO-Con组的HEK293细胞,应用Western Blot(WB)技术检测WNT5B表达水平。建立RA诱导的NTDs小鼠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IHC)检测孕龄10.5天(E10.5)的胚鼠脑组织Sirt2和Wnt5b蛋白水平。结果:与KO-Con组相比,KO-SIRT2组的HEK293细胞中显著改变的差异表达基因有209个,KEGG分析集中在WNT、Hippo、PI3K-Akt等信号通路。敲除SIRT2组,KO-SIRT2组的WNT5B蛋白水平升高。RA诱导HEK293细胞,KO-Con组的WNT5B蛋白水平升高。IHC结果显示,RA诱导的NTDs胎鼠脑组织Sirt2蛋白和Wnt5b蛋白水平增高。结论:SIRT2基因可以通过调节WNT通路参与RA诱导NT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