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玉鹏  贾伟 《蛇志》2003,15(2):75-76
自 1 98 3年幽门螺杆菌 ( HP)被发现至今被公认是慢性胃炎、溃疡病、胃癌及胃相关性淋巴瘤的致病因素之一。我国又属 HP高感染国家 ,故根除HP成为从事胃肠疾病工作者的研究热点。现就近几年临床研究确切的根除方案作一概述。1  1 999年 4月我国举行第一次 H.pylori专家共识会议 ,会议推荐治疗方案 [1]1 .1 质子泵抑制剂 ( PPI)加两种抗生素  ( 1 ) PPI标准剂量加克拉霉素 0 .5 g和阿莫西林 1 .0 g,每日2次 ,用药 1周 ;( 2 ) PPI标准剂量加阿莫西林 1 .0 g和甲硝唑 0 .4g,每日 2次 ,用药 1周 ;( 3) PPI标准剂量加克拉霉素 0 .2 5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亿活)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的疗效。方法收集内镜下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4 C呼气试验(14 C-UBT)均为阳性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四组(各50例):A组给予标准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mg Bid+阿莫西林1.0g Bid+呋喃唑酮0.1g Bid)7d;B组先给予标准三联疗法7d,再口服亿活(0.5g Bid)14d;C组先口服亿活14d,再给予标准三联疗法7d;D组同时给予标准三联疗法及亿活7d,再继续口服亿活7d。各组患者均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14 C-UBT。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共185例患者完成随访。B、C、D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及临床症状缓解率均高于A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组,B、C组患者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D组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及临床症状缓解率均高于B、C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B、C组,但B、C、D三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亿活不同方式联合标准三联疗法可提高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H.pylori的根除率,其中亿活与标准三联同时服用(D组)既可以快速重建胃肠道微生态环境,同时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总疗程比B、C组短,患者依从性好,因此最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和评价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商品名:爽舒宝)联合三联方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ori,H.pylori)的疗效.方法 将90例Hpylori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I组:常规三联方根除治疗1周的同时,口服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商品名:爽舒宝),根除治疗结束后,继续服用爽舒宝1周.治疗Ⅱ组:常规根除治疗1周的同时,口服爽舒宝,根除治疗结束,继续服用爽舒宝3周.对照组:常规根除治疗1周,不用任何微生态制剂.观察记录三联方根除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4周内发生的任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Ⅰ组和Ⅱ组H.pylori检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pylori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Ⅱ组H.pylori检测值低于治疗Ⅰ组,H.pylori根除率高于治疗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方根除治疗中,治疗Ⅱ组和治疗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Ⅱ组和治疗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方根除治疗结束后4周内,治疗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其次是治疗Ⅰ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爽舒宝联合三联方根除H.pylori,能够提高H.pylori根除率,减少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根除治疗结束后再服用3周的益生菌,能彻底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减少三联方根除治疗结束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与短程三联方法比较,观察香连片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根除率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12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并经快速尿素酶试验和血清杭Hp杭体(ELASE)或病理学检查确定为Hp阳性的患者分为4组:OACX组(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250mg+香连片5片)、OMCX组(奥美拉唑20mg+甲硝唑400mg+克拉霉素250mg+香连片5片),OAC组(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OOOmg+克拉霉素250mg)和OMC组(奥美拉唑20mg+甲硝唑400mg+克拉霉素250mg),每日2次,连续7天.然后单独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连续28天,并于用药结束后第28-56天内作13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根除率的效果.同时在用药后第1、2、3、7、21和35天对患者的上腹痛、反酸以及上腹烧灼感等症状进行评估.结果:108例患者完成全部治疗方案,12例失访.Hp根除率检查结果显示OACX组的Hp根除率为92.9%(26/28)OMCX组为85.7%(24/28),OAC组为66.7%(18/27)和OMC组为60.0%(15/25).4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症状改善情况:4组从用药第1天起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腹痛、反酸、上腹烧灼感等症状,但是,OACX组和OMCX组的总得分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OAC和OMC组(P<0.05-0.01).结论:OACX组和OMCX组对Hp具有相当高的根除率OACX组和OMCX组方案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除Hp行之有效的方案,而且,缓解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症状,OACX组和OMCX组亦为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S.Boulardii)散剂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10例初次接受根除治疗的Hpylori阳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口服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每日2次,疗程10d;B组:与A相同的三联10d疗法,加s.Boulardii散剂口服500mg/次,2次/d,共用药14d。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药物耐受情况,停药4周后检测H.pylori根除率。结果A、B组Hpylori根除率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70.7%、86.3%,按意向性(ITT)分析分别为66.7%、83.8%,B组PP和ITT根除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8.8%vs 28.3%,P〈0.05);在药物耐受程度方面,B组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S.Boulardii散剂联合标准三联疗法作为初次根除Hpylori治疗时可提高根除率,降低不良反应,增加药物耐受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分析。方法:112例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3C-尿素呼气试验证实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入组本实验,患者被随机分为7d组(54例)和14d组(58例),接受包括雷贝拉唑(10mgb.i.d.)加左氧氟沙星(500mgq.d.)和阿莫西林(1000mgb.i.d.)的治疗,并进行6周的随访,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确定根除率。结果:幽门螺杆菌总的根除率为83.9%(ITT)和88.7%(PP)。7d组51名患者完成了治疗,其根除率为75.9%(ITT)、80.4%(PP),而14d组的根除率达到91.4%(ITT)、96.4%(PP),P<0.05。结论:包含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对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有效的,但相同方案的14d疗法疗效明显优于7d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分析。方法:112例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3C.尿素呼气试验证实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入组本实验,患者被随机分为7d组(54例)和14d组(58例),接受包括雷贝拉唑Oomgb-i.d.)加左氧氟沙星(500mgq.d.)和阿莫西林(1000mgb.i.d.)的治疗,并进行6周的随访,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确定根除率。结果:幽门螺杆菌总的根除率为83.9%(ITT)和88.7%(PP)。7d组51名患者完成了治疗。其根除率为75.9%(ITT)、80.4%(PP),而14d组的根除率达到91.4%(ITT)、96.4%(PP),P〈0.05。结论:包含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对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有效的,但相同方案的14d疗法疗效明显优于7d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埃索美拉唑的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剂量组(n=50)和低剂量组(n=50),低剂量组给予阿莫西林(1 g/次)+克拉霉素(0.5 g/次)+埃索美拉唑(20 mg/次)治疗,而高剂量组埃索美拉唑改为40 mg/次,疗程均1个月。比较两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及治疗前后发生反酸、上腹痛和腹胀的临床症状评分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高剂量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2.0%,显著高于低剂量组的70.0%(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高剂量组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较低剂量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能更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借鉴。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是世界范围关注的焦点,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是世界各国针对感染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但随着幽门螺杆菌耐药率,尤其是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的增加,标准三联疗法根除效果逐渐不能满足需求,更多的疗法得以推出。但是新推出的诸多疗法都应用了比以前更大剂量、更多种类甚至更长疗程的抗生素,这对于肠道微生物的微生态结构和数量都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同时也可能会对其耐药性产生影响。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和一些新型实验疗法的研究结果,以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影响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效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并与胃癌、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其根除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大量研究显示Hp的根除疗效在下降,本文就有关影响Hp根除疗效的相关因素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应用幽门螺杆菌的近缘菌猫胃螺杆菌感染的小鼠模型,验证了一个三联治疗方案(羟氨苄青霉素+次枸橼酸铋+灭滴灵)的抗菌作用,发现其对Hf的清除率为90%,与临床治疗Hp时的效果相似,说明该模型可用于活体筛检抗Hp药物,同时探讨了Hf与腺癌诱癌剂MNNG的协同致癌作用,发现经四个月共同作用后,单纯MNNG组与Hf感染在胃癌前病变发生率及反应细胞增殖的核仁形成区蛋白嗜银颗粒计数(Ag-NO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指数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揭示螺杆菌属细菌感染的促癌作用可能是缓慢持久的。  相似文献   

12.
王正祥  王晓玲  吴岩   《微生物学通报》1992,19(4):217-221
运用建立起来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80名胃镜确诊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血清中抗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 pylori)IgG、IgA IgM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抗H.pylori IgG、IgA都可作为H.pylori感染的指标,但前者敏感性较好(92.0%),后者特异性较高(94.4%);抗H.pyloriIgM升高和降低与H.pylori感染无明显关系。抗H.pylori IgG、IgA水平与H.py  相似文献   

13.
我们检测10例普通猪的胄组织,有8例分离到螺杆菌样细菌(HLO)。其菌落、菌体形态和某些生化反应与幽门螺杆菌(HP)相似,但其尿素酶活性较低,HLO全菌蛋白的SDS一pAGE图谱也与HP的不同。本文就HP和HLO及其伴发的人、猪慢性胃炎的特点,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 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临床分离株的空泡毒作用及其与空泡毒素抗原 (Vacuolated cytotoxin antigen,Vac A)的关系。方法 :用细胞毒试验、SDS- PAGE结合薄层扫描研究H.pylori临床分离株空泡毒作用及其与 Vac A的关系。结果 :6 2株 H.pylori临床分离株 ,43株为空泡毒作用阳性 H .pylori(Toxin+) ,其余为空泡毒作用阴性的 H .pylori(Toxin- )。 30 .2 3% (13/ 43) H .pylori(Toxin+)临床分离株的肉汤培养滤液 (broth culture filter,BCF)含有分子量为 87k Da的 Vac A,而所有H .pylori(Toxin- )的 BCF不含有这种蛋白 ,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Vac A含量与 H .pylori(Toxin+) BCF的空泡毒作用滴度明显相关 (r=0 .6 7,P<0 .0 5 )。结论 :H.pylori(Toxin+)空泡毒作用是由 Vac A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天然产物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增加,研究新的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成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国内外学者已开始从天然产物中筛选新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物质,希望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就天然产物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耐甲硝唑基因分型与耐药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Hp)对甲硝唑的耐药株状况,探讨耐甲硝唑基因分型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分离培养Hp,以纸片扩散法检测Hp对甲硝唑的耐药性,再用PCR方法扩增甲硝唑耐药基因,用RFLP方法进行基因分型,最后比较基因型与耐药性的关系。结果:武汉地区人群Hp对甲硝唑耐药率为67%,耐药株基因型与耐药性有相关性。结论:可以以基因型鉴定Hp对甲硝唑的耐药性,此方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表面抗原免疫保护作用的体外与活体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调查幽门螺杆菌(Hp)几种表面蛋白体外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和在小鼠体内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评价Hp全菌抗原、尿原酶(Urease)、黏附素(hpaA)、外膜蛋白25(Hop25)和38(Hop38)对人外周血T细胞及小鼠CD4^ T细胞增殖的影响;与佐剂合用,评价上述重组蛋白对小鼠Hp感染的免疫预防作用。结果:Urease和Hop25可刺激人及鼠T细胞增殖,hapA只能刺激Hp^ PBL增殖,而Hop38则有毒性作用;Hop25和Hop38均可产生60%的完全保护,hpaA可产生100%的部分保护即降低细菌定植密度,而Urease只能产生40%的部分保护。结论:外膜蛋白可能是一组高效的Hp疫苗免疫原;其长期免疫效果及对T细胞功能的活体调节作用尚需进一步评价。国际上尚未见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感染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 pylori)SS1株BALB/c小鼠感染模型 ,研究H pylori胃内定植及胃黏膜病理变化。 方法 :BALB/c小鼠胃内分别接种体外培养的H pyloriSS1株 (实验组 )或PBS(对照组 ) ,组织学方法评价H pylori定植及胃黏膜病理变化。结果 :所有对照组小鼠胃组织未见H pylori定植 ,胃组织也未见明显的炎症反应 ;而所有实验组小鼠在感染H pylori 12周后 ,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层及胃小凹顶端可见大量H pylori,胃体及胃窦交界处、胃体及胃底交界处最多 ;胃组织可见到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 ,感染H pylori 2 4周后 ,胃组织炎性反应加重。结论 :用胃内接种方法建立了小鼠H pylori感染及其相关性胃炎的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HSP60与PCNA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检测Hp 和Hp-慢性胃炎患者胃窦粘膜内的PCNA和HSP60。结果PCNA在浅表性胃炎以弱阳性或阳性表达为主,在萎缩性胃炎以阳性或强阳性表达为主。与Hp-患者相比,Hp 患者胃粘膜PCNA的表达显著增强,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HSP60在Hp 患者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的阳性率分别为40·0%和76·9%,Hp 患者胃粘膜HSP60的表达比Hp-患者强(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增强了PCNA、HSP60在胃粘膜中的表达,与胃粘膜的病理特征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可能是胃粘膜病变趋势或临床病理特征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的影响。 方法 :35例肝硬化患者及 2 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测定Hp感染情况及空腹血氨浓度 ,对于Hp阳性病人口服质子泵抑制剂三联方案1周后测定空腹血氨。结果 :Hp阳性的肝硬化患者空腹血氨较Hp阴性的肝硬化患者空腹血氨显著升高(P <0 0 1)。根除Hp后 ,肝硬化患者空腹血氨浓度显著下降 (P <0 0 5 )。 结论 :Hp感染可引起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升高 ,对此类患者采用Hp根除治疗 ,可显著降低血氨浓度。抗Hp治疗可能有助于预防及治疗肝硬化患者的高氨血症及由此诱发的肝性脑病及亚临床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