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植食性啮齿动物食性的显微组织学分析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前国内研究植食性啮齿动物食性的方法主要有实验室笼养选食试验、野外直接观察其取食活动(如野外扣笼观察法),和分析洞口食物掉落物等。通过野外观察取食活动或分析洞口食物掉落物,研究啮齿动物的食性受到许多限制,难以准确地确定动物的取食植物种及各种食物的量。笼养选食试验是在各种供选植物具有相同可利用性的情况下进行的。它的结果主要是表明各种植物适口性的高低,而不能客 相似文献
2.
3.
陕西凤县林麝的冬、春季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粪便显微组织分析法对陕西凤县野生林麝冬季和春季的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麝冬季主要取食常绿或半常绿灌木和乔木的落叶,经检验确认的有14科16种;春季主要以当年生枝条以及非禾草类草本植物为食,共确认17科18种.其中黄瑞香Daphne giraldii和色木槭Acer mono分别为冬季和春季主要食物,分别占该季食物的20.51%和11.16%.另外,林麝也取食禾草类植物,取食量从冬季的3.01%上升至春季的9.02%.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分析法,调查了天山中部地区北山羊(Capra sibirica)的食物组成及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在北山羊的粪便显微装片中共鉴定出14科37种(属)植物。禾本科为北山羊主要食物,夏季和冬季分别占食谱的54.30%和59.34%。莎草科、豆科、蔷薇科以及菊科也是北山羊较为重要的食物。其中高山早熟禾(Poa alpina)、嵩草属(Kobresia spp.)和针茅属(Stipa spp.)物种均为夏季和冬季采食较多的植物。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北山羊的食物组成在夏季和冬季间有明显变化,蔷薇科和菊科在冬季食谱中所占的比例显著低于夏季(蔷薇科,Pearson χ~2=13.737,df=1,P0.01;菊科,Pearson χ~2=4.784,df=1,P0.05),而对禾本科的采食比例冬季显著高于夏季(禾本科,Pearson χ~2=4.319,df=1,P0.05)。种属水平上北山羊夏季与冬季的采食食物种类的比例具有极显著差异(Pearson χ~2=89.495,df=36,P0.01)。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天山中部地区的北山羊属于泛食性物种,且食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5.
小兴安岭通河林区斑羚冬季食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2004年1~3月在小兴安岭通河林区,使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并结合野外食痕调查,对斑羚(Naemorhedus goral)的冬季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斑羚冬季主要以枯草、落叶和当年生枝条为食,共取食20属,22种植物。通过频率转换分析发现,莎草科的羊胡子苔草(Carex callitrichos)和杜鹃花科的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是其冬季的大宗食物,占食物的百分比分别为31.72%和18.14%。此外,斑羚冬季对苔藓、杨柳科和木犀科植物的取食频次也较高,其百分比分别为7.30%、6.87%和5.25%. 相似文献
6.
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和选择指数(E)对白唇鹿粪样28份(暖季)和20份(冷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粪样中可识别植物碎片9科15种(属),以莎草科、禾本科、豆科、蔷薇科和蓼科植物为主,莎草科占71.75%±0.74%,其次为禾本科(13.4%±0.89%)、豆科(3.23%±0.37%)、蓼科(2.19%±0.2%)、蔷薇科(1.62%±0.29%)。白唇鹿对食物有很强的选择性,栖息地主要植物有16科68种,而白唇鹿取食9科15种(属)食物,7种(属)植物呈正选择,1种(属)植物呈随机选择,4种(属)植物呈负选择。 相似文献
7.
8.
2007年6~8月在内蒙古中部中蒙边境地区,使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并结合野外食痕调查,对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的夏季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蒙古野驴夏季共计采食11科21种植物。在夏季食物组成中克氏针茅(48.61%)、芨芨草(16.00%)、寸草苔(7.51%)共占食物组成的72.12%,是蒙古野驴夏季的主要食物,其中克氏针茅是其大宗食物。蒙古野驴对克氏针茅、芨芨草、画眉草、糙影子草、草木樨状黄芪等12种植物有正选择性,对狗尾草、盐爪爪、荒漠锦鸡儿、栊牛儿苗、四舍木等9种植物有负选择性。蒙古野驴自身的特点及植物质量会影响其夏季食性及食物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藏羚羊的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 年7 月和2006 年1 月在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收集藏羚羊的新鲜粪样各33 份和55 份。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分析了该地区藏羚羊的食物构成及其冷季(1月)和暖季(7月)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藏羚羊粪便中镜检到的可识别植物碎片为15 科24 种(属)植物,其食物谱构成主要包括禾本科、豆科、菊科、柽柳科及玄参科植物;禾本科是藏羚羊全年的主要食物,它在食物组成中所占的比例为60. 5% ;莎草科、豆科、菊科、柽柳科及玄参科植物是藏羚羊全年都取食的主要食物,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6.7% 、9.2% 、6.4% 、4.9% 及0.9% 。藏羚羊在冷季和暖季的食物构成有显著变化,莎草科和柽柳科在冷季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7.7% 和0.8% ,而禾本科、豆科和玄参科在冷季所占比例较高,分别达到了70.4%、12.6% 和2.4%。 相似文献
10.
小兴安岭地区原麝冬季食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2004 年2 ~3 月和2004 年11 月至2005 年1 月在黑龙江省通河县龙口林场,对原麝冬季的食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技术分析原麝冬季采食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比例,并测定了主要取食的9 种木本植物及苔藓和蕨类植物的营养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原麝冬季取食的植物共计46 科66 种,其中兴安杜鹃、光萼溲疏、五角槭、羊胡子苔草分别占32.7%、7.8%、5.81%、5.56%, 是原麝冬季主要取食的植物种类,占取食植物的51.9% 。木本植物枝叶是原麝冬季的主要食物,在冬季食物组成中所占百分比最高, 达75.0% 。对草本植物、蕨类、苔藓、地衣的取食量均较小。冬季原麝比较喜欢采食蛋白含量高的植物,采食部位主要为植物木质化较低的当年枝顶端部分。藓类主要出现在1 ~3 月份的食物中。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古哺乳动物的食性来探讨哺乳动物演化与古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是目前古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而牙齿磨痕分析是恢复古食性和重建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牙齿磨痕(dental wear)分析包括微痕(microwear)分析和中痕(mesowear)分析,两种方法均强调食性与牙齿磨痕模式的严格对应,即不同食性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牙齿磨痕特征模式。近年来,牙齿磨痕分析方法以其简单、快捷和高效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奇蹄类、偶蹄类、啮齿类、长鼻类和食肉类等哺乳动物的食性研究。但哺乳动物的食性和摄食习性比较复杂,很可能会影响微痕和中痕分析对食性的分辨率。所以,为了获得更加详细的古食性信息和更高的食性分辨率,一方面要对微痕和中痕分析方法进行改进,增添稳定并具有食性识别意义的观测变量,另一方面,需要同时结合微痕和中痕分析,从而获得更加全面的食性信息。虽然牙齿磨痕分析目前主要应用于植食性哺乳动物的食性研究,但其原理对哺乳动物的其它类群也是适用的,随着磨痕分析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其它类群磨痕数据库的建立,未来的牙齿磨痕分析将可以恢复更多类群的古食性,从而可以更加全面和准确地揭示古食性与古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12.
13.
神农架川金丝猴冬春季节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样方调查法和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法研究了冬季和春季神农架地区川金丝猴的食性。结果表明:川金丝猴冬季取食的植物有7科9属15种,以蔷薇科、松萝科、松科和木樨科为主,春季取食的植物有25科37属48种,以蔷薇科、松萝科、四照花科、卫矛科、樟科、桦木科和木樨科为主;春季食物组成与食源植物相对高度、相对频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生物量、相对丰富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冬季食物组成与相对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高度和相对丰富度呈正相关,与相对频度呈负相关,但相关性差异均不显著;神农架川金丝猴的食物组成中,松萝类植物所占比例冬季(16.51%)明显高于春季(5.69%),说明这类植物只是冬季食物较缺乏时的一种补救,并非是它们的主要食物。 相似文献
14.
云南龙马山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冬季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1月-2007年12月,对云南云龙县龙马山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冬季食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技术分析龙马山滇金丝猴冬季采食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比例,并测定了该猴群主要取食的15种植物(包括两种松萝科植物)(取食食物百分比>1%)和次要取食的10种植物(取食食物百分比<1%)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龙马山滇金丝猴冬季取食的植物共计26科45种,其中云龙箭竹、长松萝、花松萝、实竹、空心箭竹分别占19.78%、10.28%、8.37%、4.93%、4.46%,是滇金丝猴冬季主要取食的植物种类,占取食植物的47.99%.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叶是滇金丝猴的主要食物,在冬季食物中所占百分比最高,达75%.冬季滇金丝猴比较喜欢采食P/F值较高、单宁含量较低的食物,其主要食物比次要食物含有较高的P/F值和较低的单宁(P<0.05). 相似文献
15.
小哺乳动物的食性是种群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于2018年6—7月,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地区,通过显微组织分析法对12只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胃及结肠内容物进行了食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原鼠兔胃内容物镜检到7科16种(属)植物碎片,主要组分包括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15.07%、棘豆(Oxytropis spp.)9.07%、嵩草(Kobresia spp.)7.38%、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e)7.11%;而结肠内容物只镜检到3科6种(属)植物碎片,主要组分包括嵩草21.99%、垂穗披碱草13.68%、早熟禾(Poa spp.)5.04%、鹅绒委陵菜2.00%。根据高原鼠兔的胃和结肠内容物镜检结果,分别计算其取食植物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食物生态位宽度指数,分析高原鼠兔食物组成多样性,结果显示,除了均匀度指数,其它3种指数胃内容物均高于结肠内容物,且胃内容物和结肠内容物的识别率差异极显著(χ2=8.619,df=1,P<0.01)。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食性分析中胃与结肠内容物镜检结果显著不同,所得出的食物选择结果也大相径庭,胃内容物显微分析较结肠能更准确地反映高原鼠兔采食的植物种类以及对食物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17.
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作者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研究了黄山短尾猴的四季食性.结果表明:黄山短尾猴共取食植物26科50种;不同季节间黄山短尾猴食性具有明显变化,冬季取食13科25种植物,春季取食23科46种植物,夏季取食14科32种植物,秋季取食17科37种植物;壳斗科、樟科是黄山短尾猴全年的主要食物,占短尾猴总取食量的51.26%~59.75%,其他科属植物也占有重要地位;甜槠在四季均为黄山短尾猴的主要取食食物,豹皮樟在冬季取食量相对较高,秋季最低,红楠、杉木在冬春季节的取食比例差异最大;黄山短尾猴采取与其他灵长类相似的觅食策略;黄山短尾猴四季食物生态位宽度差异不明显,受人为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宜川县地处黄土高原中部。1987年8—9月进行了啮齿动物调查。计有13种,隶属2目5科11属。古北界种类占76.9%,其余为广布种,占23.1%,区系组成上兼有华北区和蒙新区间的过渡特征。调查表明,宜川县鼠类区域分布显著,自然条件不同的地区,鼠种组成及数量亦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贵州草海斑头雁的冬季食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贵州草海越多的斑头雁粪便中共检出36种植物,其中天然植物28种,栽培作物种,禾本科植物是斑头雁主要食物,在其粪便中的平均检出率是65.0%,白花三叶草平均为16.4%,莎草科植物为9.7%,农作物仅占5.6%,其他的材料为3.3%,随着月份的不同,六种主要植物及栽培作物在斑头雁粪便中变化非常明显(P〈0.0001,df1=4,df2=7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