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杀虫剂诱使棉蚜再猖獗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吴孔明  刘芹轩 《生态学报》1992,12(4):341-347
为指导棉蚜的综合防治,笔者对杀虫剂诱导棉蚜再猖獗的现象进行了研究,速灭杀丁,氧化乐果和久效磷对棉蚜田间施药试验结果表明:效果较好,但进入伏蚜发生期后,速灭杀丁处理区棉蚜种群上升极快,第3次施药手2000倍和4000倍的20%,速灭杀丁处理区棉虹种群数量分别是对照的9.05倍和7.22倍,氧化乐果施药区棉蚜密度也明显高于不 施药的对照区蚜虫密度,整个棉蚜发生阶段棉蚜的抗药性测定表明,随着用药次数增加,棉蚜对速灭杀丁抗性倍数增长迅速,第4次施药后LD56值是早春棉蚜的9.39倍。3种农药对七星瓢虫和异色标虫的毒性皆显著地对棉蚜的毒力,随着棉蚜抗药性增加,农药对瓢虫-蚜系统的破坏愈加严重,对3种农药处理后的棉蚜成,若蚜的生命表分析表明3种农药没有刺激种群增殖作用,因而可以认为速杰灭刹丁诱使棉蚜再猖獗的作用是由于棉蚜抗药性水平迅速提高和对棉田生态的破坏所致。  相似文献   

2.
1964年12月下旬,陕西省昆虫学会召开了全省棉虫防治技术讨论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省棉虫发生特点及生产条件等,认其讨论了1965年的防治技术措施和策略,具体写出了棉虫防治技术措施纲要,提供有关农业生产部门参考采用。 陕西省棉田以关中棉区为主,基本上具有中纬度黄河流域棉虫区系的特点。以棉蚜、盲蝽、红铃虫、红蜘蛛、地老虎、棉铃虫、小造桥虫等七种害虫经常为害棉花,尤以前四种最为重要。关中中部、东部灌溉区棉田集中,为全省主要棉区,温度湿度较高,水肥条件好,棉株生育快、生长期长,红铃虫与盲蝽为历史性的虫害,棉蚜、红蜘蛛、地老虎也易于成灾。北部早塬区一般属次要棉区,棉田分散,生长季节较短,水肥条件差,植株生育较慢,干旱年份棉蚜、红蜘蛛为害重,影响最大;多雨年份棉蚜为害期长,叶病(茎枯病)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3.
乐果为高效低毒的内吸农药,在国内已有较多的生产,势必将广泛地应用在各种作物上。为此,1963-1964年在陕西泾阳灌溉棉区排行了这一研究工作。 据国外文献报导,此药用作种籽处理时,对发芽率略有影响;对棉蚜、棉象虫、螨等药效稍差,仅对蓟马较好。一般多用于叶面喷洒,能治棉蚜、红蜘蛛、蓟马、盲蝽象、潜叶蝇、木虱、叶蜂等。本研究除验证前人结果外,着重探讨棉株上施药技术,并希望找出新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省棉区从1956年以来全面推广药剂治虫,对棉花增产起了显著作用。但随着喷药次数和药剂浓度的增加,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在棉虫天敌大量被杀死,某些害虫(如棉蚜、红蜘蛛对1059、1605)产生了抗药性等,已成为害虫猖獗发生原因之一。例如1971和1972两年棉铃虫大暴发,近两年棉蚜在个别产棉县一跃而为最主要害虫。本试验为了进一步探明棉田施药对棉虫天敌的影响,以便找出既能保护天敌,又能使害  相似文献   

5.
一、农业生态系概述 我县是新棉区,棉田较分散。前期以蚜虫为主,红蜘蛛在粮棉夹种地区的田块发生较重。蕾铃期主要是棉铃虫,红铃虫因没有固定花仓多在露天保存籽花,晒花多以紫穗槐编制花簾,越冬条件很差,因而数量也不大。盲蝽象为害较轻。因本地没有石榴、花椒,棉蚜越冬寄主以木槿为主。苗期棉蚜在一熟棉田,5月中旬巳发生,在麦套棉田到麦收后6月上旬才开始为害;6月底气温逐渐增高,蚜虫数量日趋下降,棉铃虫转为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普遍地应用内吸磷(E1059)防治棉蚜、红蜘蛛等害虫,已经获得显著成就。只是多年单一用药后,可能有抗性品系害虫产生,药效减低。同时田间喷雾化费劳力较多,又是害虫发生后已有一些损害才去防治的。因此,仍有必要进一步探求高效能的防虫技术。 根据报导:1954—1961年间美国作过较多的甲拌磷防虫试验,肯定在播种期间施药,则棉苗出土后的4—6周内,不受棉蚜、螨和蓟马为害;也可防治早期的潜叶蝇、粉虱、叶跳虫、越冬棉铃象虫等,成效良好。唯在冷  相似文献   

7.
龟纹瓢虫在棉株上对棉蚜的搜索与捕食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龟纹瓢虫在棉花上对不同密度、不同空间分布、不同来源棉蚜的搜索与捕食行为.结果表明,龟纹瓢虫对棉蚜的搜索活动随棉蚜密度增加而下降;当棉花上有充足的棉蚜时,瓢虫主要搜索和捕食棉花上部的棉蚜,很少捕食棉花中部的棉蚜,极少捕食下部的棉蚜;瓢虫对棉花不同部位上分布的2种不同来源的棉蚜捕食量没有差异;但当棉花上部主要为美9101棉花棉蚜时,瓢虫的搜索活动明显下降.龟纹瓢虫的捕食行为与蚜虫密度和空间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正> 1982年在江苏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的抗性调查中,发现江苏南部非棉区宜兴县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上的棉蚜对乐果的敏感性显著高于棉区的棉蚜。自1983—1985年,我们利用宜兴县木槿上的棉蚜对各种杀虫剂的毒力反应监测泗阳棉区棉蚜耐药力的发展,为棉蚜的化学防治提供抗性信息,同时对棉蚜抗药性监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室内采用叶子圆片培养基饲养棉蚜的方法,研究不同温度(32、34、36、38、40 ℃)和密度(每皿5、25、50、75)对棉蚜死亡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和持续天数的增加,棉蚜累计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互补重对数模型模拟结果表明:β值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说明随着棉蚜密度的增加,温度对棉蚜的作用减弱;不同持续天数的γj值不同,说明棉蚜条件死亡率受温度和作用时间的共同影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和密度显著影响棉蚜的繁殖率,且存在交互作用.32~36 ℃范围内,棉蚜繁殖率随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40 ℃条件下,不同密度棉蚜繁殖率没有差异,说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对棉蚜的作用逐渐减弱.即在不同的温度区间和密度范围内,温度和密度对棉蚜的作用大小、主次发生了改变.研究结果为棉蚜种群监测、预警和改进害虫控制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棉田动物群落动态及天敌与害虫种群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棉田动物群落动态及天敌与害虫种群之间关系的系统研究,得出:l)棉田生物多样性指数越大,群落稳定性越高;2)龟纹瓢虫与棉蚜种群数量之间极相关,草间小黑株与棉蚜种群之间有相关关系,棉蚜及龟纹瓢虫种群增长为指数增长;3)棉蚜及其多种天敌在水平分布上均为聚集格局;4)棉蚜、龟纹瓢虫及草间小黑蛛在垂直分布上均为聚集格局,龟纹瓢虫对棉蚜聚集场所具有追随跟踪攻击作用.  相似文献   

11.
贺萍 《植物学报》1996,13(2):44-47
93年春,作者调查了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植物的害虫种类及危害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该温室植物主要害虫为棉蚜(Aphis gossypiii)、桃蚜(Myzus persicae);柑桔红蜘蛛(Panonychus citri);吹绵蚧(Icerya purchasi);红蜡蚧(Ceroplastes rubens)、桑白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等。文章最后就主要害虫蚜虫类、蚧虫类及白粉虱的防治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不同农药对海南山蛭毒力测定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利用速灭杀丁,叶蝉散,杀虫双,乐果,三氯杀螨,草甘膦等6种农药对海南山蛭(Haemadipsa hainane)进行毒力测定,比较各种农药LK50表明,速灭杀丁>叶蝉散>三氯杀螨醇>杀虫双>乐果,除草剂草苷膦对海南山蛭完全无毒杀作用,草甘膦+速灭杀丁对海南山蛭仍有很强的毒杀作用,海南山蛭对速灭杀丁的敏感性为,成体>幼体>亚成体,在田间小区试验表明,1.5%速灭杀丁防治效果为95.08%,大面积应用表明“草苷膦药液+0.5%速灭杀丁”防治效果最好,达94.74%,“草甘膦药液+1%叶蝉散乳油”防治效果次之,达90.5%,草甘膦+灭蛭农药是防治山蛭好药剂,达到灭蛭除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植物精油4种成分丁香酚(eugenol)、α-松油醇(α-terpineol)、肉桂油(cinnamon oil)和香茅油(citronella oil)对枸杞棉蚜Aphis gossypii的生物活性以及马来酸二乙酯和水杨酸乙酯对这些化合物对枸杞棉蚜毒力的影响,为无公害防治枸杞(Lycium spp.)害虫奠定科学基础。【方法】采用二项选择法测定上述4种精油成分(1%)对枸杞棉蚜无翅成蚜的驱避作用;玻璃管药膜法进行生物测定,评估这4种化合物及其与马来酸二乙酯或水杨酸乙酯的混合液对枸杞棉蚜成蚜的毒力;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分析这些化合物处理后枸杞棉蚜成蚜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的离体活性。【结果】α-松油醇(1%)对枸杞棉蚜无翅成蚜的驱避作用明显,1, 2和3 h的驱避率分别为58.1%, 58.6%和55.7%; 3 h时测试的4种化合物对枸杞棉蚜成蚜的驱避率由大到小依次为α-松油醇>香茅油>肉桂油>丁香酚。丁香酚对枸杞棉蚜成蚜的毒杀作用最强,处理4 h时的LC50值为0.48 mL/L,肉桂油、α-松油醇、香茅油对枸杞棉蚜成蚜的LC50值分别为1.23, 6.24和11.97 mL/L。对枸杞棉蚜成蚜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马来酸二乙酯对香茅油、肉桂油、丁香酚和α-松油醇的增效比分别为2.75, 2.86, 1.78和1.56;水杨酸乙酯对香茅油、肉桂油、丁香酚和α-松油醇的增效比分别为3.41, 2.67, 2.00和1.89。毒力比结果表明,所测定的4种化合物对枸杞棉蚜的毒力相差49.9倍,丁香酚与马来酸二乙酯或水杨酸乙酯的混合液对枸杞棉蚜的触杀毒力最高。4种精油成分对枸杞棉蚜成蚜AChE和ATPase活性有不同的作用,丁香酚对AChE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但对ATPase活性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结论】α-松油醇对枸杞棉蚜驱避作用最好;丁香酚、α-松油醇、肉桂油和香茅油这4种精油成分对枸杞棉蚜的毒力相差很大;丁香酚与马来酸二乙酯或水杨酸乙酯混合后对枸杞棉蚜的毒力提高,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潜力;所测精油成分对枸杞棉蚜离体AChE和ATPase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贺萍 《植物学通报》1996,13(2):44-47
93年春,作者调查了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植物的害虫种类及危害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该温室植物主要害虫为棉蚜(Aphisgosypi)、桃蚜(Myzuspersicae);柑桔红蜘蛛(Panonychuscitri);吹绵蚧(Iceryapurchasi);红蜡蚧(Ceroplastesrubens)、桑白蚧(Pseudaulacaspispentagona)等。文章最后就主要害虫蚜虫类、蚧虫类及白粉虱的防治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不同棉蚜种群对棉花和黄瓜的适合度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转接试验,研究来源于越冬寄主花椒、木槿、石榴和夏寄主棉花、黄瓜共5个棉蚜Aphids gossypii Glover种群对棉花和黄瓜的适合度。结果表明:花椒棉蚜、木槿棉蚜、棉花棉蚜转接到棉花上的成虫留居率和种群繁殖率均明显地高于黄瓜;黄瓜棉蚜转接到棉花上的成虫留居率和种群繁殖率均显著地低于黄瓜;石榴棉蚜转接到棉花上的种群繁殖率显著低于黄瓜,但成虫留居率在2种寄主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黑襟毛瓢虫的生物学特性及有效积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黑襟宅瓢虫Scymnus(Neopullus)hoffmanniWeise属鞘翅目瓢虫科小毛瓢虫亚科,是我国南方棉区广为分布的一种小型瓢虫。其特点是:体型小、繁殖力高、抗逆力强、成虫寿命长。据我们在上海郊区棉田中广泛调查,它在棉田主要取食棉蚜,还能取食红蜘蛛,在其它作物上喜食黍蚜等蚜虫。它是棉田天敌群落主要成员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它在群落中的作用,并作出合理评价,我们对其生物学特性作了较详细观察,并进行了不同温度对其发育速率的影响的研  相似文献   

17.
短时间高温处理对棉蚜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种群动态与高温的关系,研究了不同温度(30、34、38、42、46℃)、不同处理时间(1、2、5、8h)对棉蚜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处理时间条件下,棉蚜的存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同一处理温度下,棉蚜的存活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30~38℃温度范围内,棉蚜存活率降低缓慢,从42℃开始棉蚜的存活率迅速降低。棉蚜半数致死温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相同处理时间条件下,若蚜半数致死温度高于成蚜,若蚜较成蚜更耐高温。  相似文献   

18.
高温和密度效应对棉蚜死亡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采用叶子圆片培养基饲养棉蚜的方法,研究不同温度(32、34、36、38、40℃)和密度(每皿5、25、50、75)对棉蚜死亡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和持续天数的增加,棉蚜累计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互补重对数模型模拟结果表明:β值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说明随着棉蚜密度的增加,温度对棉蚜的作用减弱;不同持续天数的γj值不同,说明棉蚜条件死亡率受温度和作用时间的共同影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和密度显著影响棉蚜的繁殖率,且存在交互作用.32~36℃范围内,棉蚜繁殖率随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40℃条件下,不同密度棉蚜繁殖率没有差异,说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对棉蚜的作用逐渐减弱.即在不同的温度区间和密度范围内,温度和密度对棉蚜的作用大小、主次发生了改变.研究结果为棉蚜种群监测、预警和改进害虫控制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棉蚜抗药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艾颖  邱星辉  何凤琴 《昆虫知识》2003,40(5):385-391
棉蚜的抗药性涉及到代谢酶活力的提高、靶标部位的不敏感以及表皮穿透作用的降低。该文重点概述了棉蚜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棉蚜抗性中存在的交互抗性、负交互抗性 ,讨论了抗性稳定性以及寄主植物和转基因棉对棉蚜抗药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是棉花主要害虫之一。对蕾铃期棉蚜动态及其年龄结构的变化,罗志义等已作了报道。本文则探讨苗期棉蚜的种群动态及其在这过程中年龄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