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福建南北泥蚶种内分化的RAPD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泥蚶在福建以南(广东汕头和湛江)和福建以北(浙江温岭和韩国)种群(分别合称南方类群和北方类群)做了遗传分化研究。由筛选出的20个随机引物共获得103个清晰可辨的RAPD标记,扩增片段长度在250—2500bp。汕头种群与湛江种群,韩国种群与温岭种群之间的最小遗传距离分别为0.0612和0.0692,而南、北类群间的遗传距离却在0.3261-0.4511。类群间近交系数也大于类群内。NJ和UPGMA法构建的系统树均显示汕头种群、湛江种群首先聚在一起,再与温岭种群和韩国种群聚合,说明两个类群发生了较明显的遗传分化,估计与地理隔离有关。 相似文献
3.
福建沿海湿地鸻鹬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1997年1月~2003年4月,采用直接计数法与航线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海岸湿地的涉禽进行了调查,共发现鸻鹬类43种及亚种计56386只。结合以往的调查记录,得知福建沿海鸻鹬类共53种及亚种,占全国该类群总种数的62%。冬候鸟和旅鸟是本地鸻鹬类中占优势的生态类群。目前沿海滩涂的围垦和鸟类食物的减少,是鸻鹬类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尽快制定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规划,对福建沿海湿地鸟类的保护至关重要。闽江口湿地不仅是鸻鹬类集中分布的区域,同时也是世界珍禽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重要的停歇地,应尽快建立闽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4.
福建沿海瓣鳃纲贝类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 言 福建东南临海,沿海表层平均水温周年变化幅度为11—28℃,属于亚热带区。 本省海岸线迂曲,港湾、岛屿极多,闽江、九龙江和晋江等河流由本省西北向东南流入东海。 对福建省沿海瓣鳃纲贝类的资源分布,叶希珠(1954)、李复雪(1959)、蔡如星(1962)、蔡英亚(1960, 相似文献
5.
厦门水产学院养殖系虾蟹组 《动物学杂志》1975,10(3)
龙虾属大形的爬行虾类,为名贵海味之一,并可供观赏。在福建,每年都有一定数量龙虾出口,从发展趋势看,不仅有其捕捞价值,而且可作为近海养殖品种。福建沿海所产龙虾已知有3种,广泛分布和数量多的是中国龙虾Panulirus stimpsoni Holthuis(图1)。全年可以捕捞,主要季节在立冬至翌年立夏间,旺汛在春分至谷雨前后,现将福建沿海龙虾的捕捞、暂养和运输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鸭嘴蛤(Laternula sp.),福建俗称“蚣玳”、“水蛤”,它广泛地分布在我国南北沿海,但各地的种类有不同。它们的肉可供鲜食或制成干品,还可喂鸭,养猪和养鱼、虾等,在农业上是易于腐熟分解的肥料。由于它分布广、数量多,生产周期短,养殖方法简便,节省劳力,成本低,颇为沿海群众所重视。据传本省惠安县东园一带,早在十四世纪就对鸭嘴蛤进行了人工保护利用,该地产的鸭嘴蛤,个体肥硕,素有“东海蚣玳”之誉。本文 相似文献
7.
福建崇武沿海有底栖海藻46种。其中野生经济底栖海藻34种(蓝藻门1种,绿藻门8种,红藻门17种,褐藻门8种)。文中对这些海藻的经济价值及资源开发利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福建崇武沿海野生经济底栖海藻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崇武沿海有底栖海藻46种。其中野生经济底栖海藻34种(蓝藻门1种,绿藻门8种,红藻门17种,褐藻门8种)。文中对这些海藻的经济价值及资源开发利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福建沿海鱼类的牛首科吸虫及─新种的描述刘昇发(汕头大学生物系515063)关键词海水鱼类,牛首科吸虫,新种REPORTONBUCEPHALIDAETREMATODESWITHDISCRIPTIONOFONENEWSPECIESFROMCOASTALA...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1989-1991年共检查福建沿海录属于31科的843尾鱼,只在带鱼科的带鱼(Trichiurus haumela)、毒鲤科的鬼鲤(Inimicus japonicus)、鳍科的鲈鱼(Lateolabrax jiponicus)、鲤科的驼背拟鲤(Scorpaenopsis gibbosa)和石首鱼科的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找到5种牛首科吸虫,经鉴定,其中1种是新种,1种为我国新记录,3种为宿主新记录。现将各虫种描述于后。模式标本保存在汕头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1.
12.
13.
福建沿海全新世贝壳沉积物的氨基酸外消旋年代测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引言十多年来,氨基酸外消旋反应作为年代测定方法已取得了很大进展(Schroeder & Bada,1976),它为第四纪地质的研究开拓了新的前景。对化石贝壳中氨基酸D及L光学异构体的动力学研究表明,氨基酸外消旋反应已成功地应用于更新世以来有海相贝壳沉积的地层划分及对比中(Karrow & Bada,1980;Kvenvolden& Blunt,1979;Miller & Hare,1975;Miller &Andrews,1977;Mitterer,1974,1975;Weh-miller,1977)。氨基酸年代测定方法是基于下述原理:现生生物体中所有蛋白氨基酸,除甘氨酸外,几乎全部以L构型存在,生物死亡后,L-氨基酸自然地经受一种可逆转换而成D-及L-氨基酸混合物,随着时间延续,最后含这两种构型的混 相似文献
14.
毛蚶与青蚶精子超微结构及其所反映的蚶科进化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比较研究了毛蚶与青蚶精子的超微结构。毛蚶精子顶体为圆锥形,约为核长的1/2;精核无核前窝,具核后窝;中段横切面常见5个(偶见4个)线粒体环绕于中心粒周围;精子末段由轴丝及包绕轴丝的质膜组成,轴丝为典型的“9 2”结构。青蚶精子顶体轴向纵切面呈伞状,覆盖于细胞核前端,约为核长的1/3;精核具核前窝和核后窝;中段横切面常见有5个(偶见6个)线粒体环绕于中心粒周围;末段结构同毛蚶。顶体的形态、核前窝和核后窝的有无、中段线粒体的数量等是探索蚶科动物种间进化关系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Cd2+对泥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了四组镉的梯度(0、0.025、0.05和0.1 mg·L-1,分别在第12、24、48、96和144 h对各组织取样,用泥蚶内脏团与鳃制成酶样,对非特异性免疫抗氧化酶SOD、CAT、GST、GPX进行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在开始的12~24 h,中低浓度组SOD酶的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地提高,高浓度组SOD酶的活力变化不显著,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和Cd2+浓度的增加,随后至144 h,高中浓度组SOD酶的活力降至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GPX和GST活力的变化与SOD变化相似,它们的活性在12~48 h的范围内达到顶峰,然后与对照组相比出现显著下降;中低浓度组的CAT酶活力在第144 h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一定程度的Cd2+胁迫会对泥蚶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9.
山东近海魁蚶资源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一种海洋贝类─—魁蚶资源增殖研究的全过程,包括人工育苗、中间培育、底播放流以及增殖生物学等.结果表明,对亲贝采用阴干、流水、升温、精液或漂白液刺激等诱导方法,苗种生产可实现全工厂化;风浪小、饵料丰富的内湾、虾池等是稚贝适宜的中间培育水域.当年稚贝主要生长期为7—11月,略高于成体适温上限的环境更利于生长,但越冬(12—2月)后的稚贝难以渡过26℃以上的高温;选择敌害生物少、海底表面稳定性好的海区是增殖成败的关键.放流苗种的理想规格为2.0—2.5cm,1年后回捕率在50%以上,1.5年后可达壳长5cm以上的商品规格,增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橄榄蚶软体部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橄榄蚶(EsteUarca olivacea)软体部的基本生化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橄榄蚶软体部含水量为81.36%,粗蛋白、粗脂肪、总糖和灰分分别占软体部干重的63.64%、10.95%、13.55%和8.97%.橄榄蚶软体部含有18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分别占软体部干重的54.83%、19.80%和27.54%,总氨基酸占软体部蛋白质的86.13%,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36.11%和56.52%.橄榄蚶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和色氨酸.橄榄蚶软体部含28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U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及"w-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w-3PUFA)分别占脂肪酸的41.31%、23.06%、18.25%和10.54%,DHA和EPA分别占脂肪酸的2.82%和4.5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