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紫外线B照射后的TGF—β和HSP70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和方法:采用人体皮肤成纤维细胞,观察了紫外线照射后细胞TGF-β表达与HSP70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经不同剂量的紫外线B照射后,TGF-βmRNA表达与HSP70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06);②应用抗TGF-βⅡ型受体抗体后,在紫外线B照射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TGF-β含量与细胞HSP70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995)。结论:在紫外线B照射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HSP70的反应过程另TGF-β参与其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清得佳凝胶治疗烧伤创面的效果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家兔皮肤创伤模型,将每只家兔的背部烧伤区域用2种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分成二组:A组(n=9):为实验组(6个部位):常规方法清洁、消毒创口,使用清得佳凝胶涂抹;B组(n=9):为对照组(6个部位):使用常规的无菌敷料覆盖包扎创口。实验于第3、5、7、9天分别取各组皮肤组织进行切片,作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1.HE观察结果:烧伤后第3天,A组与B组皮肤烧伤创面结构变化不明显;烧伤后第5天,A组表皮细胞变性坏死程度减轻,成纤维细胞增生,水肿减轻,而B组表皮细胞变性坏死减轻程度不明显,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变性坏死程度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烧伤后第7天,A组表皮细胞生长良好,真皮组织水肿基本消失;而B组表皮细胞变性坏死程度开始出现减轻,可见部分上皮增生;烧伤后第9天,A组上皮及结缔组织结构基本接近正常,创面愈合情况较好。而B组以上结构出现改变,但愈合状况不是很理想,真皮组织轻、中度水肿,有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2.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的表达:烧伤后第3天和第5天,A组成纤维细胞胞浆中可见一些棕黄色颗粒,TGF-β1表达较强;B组成纤维细胞胞浆中未见或少见棕黄色颗粒,TGF-β1无表达或表达很弱。烧伤后第7天和第9天,A组成纤维细胞胞浆中可见密集分布的棕黄色颗粒,TGF-β1表达强;B组成纤维细胞胞浆中可见少量的棕黄色颗粒,TGF-β1表达弱。结论清得佳凝胶是一种烧伤创面良好的外用药,能清除创面坏死组织,有利于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
该实验探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能否通过旁分泌作用影响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 KF)中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 DNMT1)的表达,从而影响TGF-β/Smad信号通路。培养BMSC、KF及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normal human skin fibroblast, NHDF),使用0.4μm微孔孔径的悬挂式细胞培养皿构建BMSC与成纤维细胞之间非接触的细胞间接共培养模型。通过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技术、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各组细胞内DNMT1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分子TGF-β1、Smad7的表达。在成功构建共培养模型后,利用细胞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技术, Western blot及qPCR检测各组细胞内DNMT1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DNMT1在KF中高表达而在NHDF中呈低表达,共培养组KF较非共培养组DNMT1的蛋白和m RNA水平表达明显降低(P0.01)。利用Western blot, qPCR检测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显示较非共培养组,共培养组KF中TGF-β1在蛋白水平表达显著降低(P0.01),抑制性蛋白Smad7在m RNA水平表达增高(P0.05)。研究证实,人BMSC可能通过旁分泌作用抑制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DNMT1的表达,从而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使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周期性张应力作用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其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对其I型胶原基因表达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在成功构建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力学刺激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多通道细胞牵张应力加载系统,对细胞分别施加2、6、12与24 h的周期性张应力,以不加力组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利用细胞计数试剂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加力后各组TGF-β1的表达,并对加力12h组加入TGF-β1抑制剂SB431542,利用RT-PCR检测技术检测对I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加力2h细胞增殖稍降低,6h增殖活性增强,12h达到峰值,24h增殖活性明显受到抑制;TGF-β1的表达与细胞增殖成正相关;TGF-β1受到抑制后细胞增殖受到影响,I型胶原的表达也受到影响.结论: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在一定时间的周期性张应力作用下先增加然后再抑制,其中TGF-β1参与细胞增殖,并且TGF-β1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I型胶原的表达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1)刺激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HELF向肌成纤维细胞(MF)分化时,α-SMA蛋白及前胶原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HELF,并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处理组以及SAHA干预组.细胞处理结束后,用Western blot检测α-SMA表达,RT-PCR检测Ⅰ、Ⅲ型前胶原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中几乎无α-SMA蛋白表达,TGF-β1处理后α-SMA水平显著增高,而SAHA能有效降低α-SMA的水平.SAHA孵育24h后,能够明显抑制TGF-βl刺激后的细胞表达Ⅰ型和Ⅲ型前胶原蛋白mRNA,并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SAHA能降低TGF-βl诱导HELF细胞向MF转化时α-SMA表达以及前胶原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细胞因子在小鼠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分布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损伤时间(生前伤0h~2w)小鼠皮肤切创组织中VEGF、TGF-β1、bFGF、的表达。结果VEGF在表皮及皮脂腺呈持续性阳性表达,TGF-β1、bFCF于伤后3h在表皮表达增强,并分别持续至伤后12h和48h。三种细胞因子在炎性细胞和修复细胞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相似,伤后6h主要在部分中性粒细胞表达,12h后则主要在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阳性细胞数量随损伤时间的延长而增多,于伤后96h达峰值,伤后1w和2w仍见少量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表达阳性。结论TGF-β1、bFGF在小鼠皮肤表皮的表达强度和损伤时间有关,VEGF、TGF-β1、bFGF在炎性细胞和修复细胞的表达在量上和细胞分布上均和损伤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醛固酮诱导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分离法获取和培养心脏成纤维细胞,应用ELISA、Western-blot、RT-PCR的方法分别测定醛固酮、普伐他汀以及甲羟戊酸对心脏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TGF-β1水平和心脏成纤维细胞TGF-β1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醛固酮(10-7mol/L)可促进心脏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TGF-β1水平和心脏成纤维细胞TGFβ-1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提前给予普伐他汀(10-5,10-4,10-3mol/L)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醛固酮的上述作用,同时这种抑制作用可被甲羟戊酸所逆转。结论:普伐他汀可抑制醛固酮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TGF-β1mRNA表达以及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其机制可能与甲羟戊酸代谢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8.
HSP70和JNK信号转导通路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HSP70和JNK信号转导通路在肝癌组织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肝癌组织中HSP70、JNK1、JNK2和c-Jun的表达。应用SSP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HSP70蛋白1级染色16例(25.8%),2级染色25例(40.3%),3级染色21例(33.9%)。JNK1、JNK2和c-Jun蛋白低表达分别为40例(64.5%)、33例(53.2%)和36例(58.1%),高表达分别为22例(35.5%)、29例(46.8%)和26例(41.9%)。(2)HSP70蛋白表达与肝癌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449,P=0.000),JNK1、JNK2和c-Jun蛋白表达均与肝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351,P=0.005;r=-0.303,P=0.017;r=-0.302,P=0.017)。(3)HSP70蛋白的表达与JNK1(r=-0.385,P=0.002)、JNK2(r=-0.309,P=0.015)和c-Jun(r=-0.302,P=0.017)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4)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发现HSP70和JNK1蛋白的表达与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密切相关(P<0.01)。(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HSP70与预后明显相关(P=0.004)。结论HSP70蛋白与肝癌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JNK信号转导通路与肝癌的分化有关。HSP70可能通过抑制JNK信号传导途径,而阻断由其介导的肝癌细胞的凋亡,提高了肝癌细胞在应激状态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心脏纤维化是糖尿病患者心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成肌纤维细胞是心脏纤维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事件。该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高糖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分子机制,并找寻抑制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方法。结果显示,经高糖处理的BJ细胞(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系)与正常BJ细胞相比,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明显上调。通过使用SB525334或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i RNA抑制TGF-β1/Smad2/3信号通路的活化,发现α-SMA和胶原I的蛋白质水平及Smad2/3的磷酸化水平均降低。同时,SB525334也抑制了高糖诱导的BJ细胞增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MSC-Exo)通过降低Smad2/3磷酸化水平,抑制高糖诱导的α-SMA表达。综上所述,高糖通过激活TGF-β1信号通路导致BJ细胞的转分化,而MSC-Exo通过抑制该通路防止BJ细胞的转分化。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旨在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信号在成纤维细胞促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实验通过ELISA检测了Hepa1-6细胞上清液中TGF-β1的含量。将胎鼠成纤维细胞分三组,分别用普通培养液(DMEM/F12组)、含Hepa1-6细胞上清液的条件培养液(Hepa1-6组)以及加入1μmol/L TGF-β1受体抑制剂(GW788388)的条件培养液(GWHepa1-6组)培养。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法、q PCR检测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的蛋白质及m RNA表达水平。采用基质胶(Matrigel)血管形成实验检测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作用下EA.hy 926细胞的血管形成能力。ELISA结果显示,与DMEM/F12相比,Hepa1-6细胞上清液中TGF-β1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免疫荧光双染法和q PCR结果显示,与DMEM/F12组和GWHepa1-6组比较,Hepa1-6组成纤维细胞中α-SMA和VEGFA蛋白质及m RNA相对水平明显增加(P0.01),且在第5 d时达最高,其上清液诱导EA.hy 926细胞的血管形成能力明显增强(P0.01)。该研究表明,TGF-β1信号通路可以诱导成纤维细胞α-SMA和VEGFA的表达,进而促进EA.hy 926细胞形成小管样结构。  相似文献   

11.
增生性瘢痕是机体在创伤后过度修复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最近有证据显示,成纤维细胞能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作用下,激活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参与调节免疫/炎症反应.因此,探索了TLR-4在增生性瘢痕的产生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证实,在体外培养的原代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yperplastic scar fibroblast,HSFB)中TLR-4和骨髓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的表达高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ormal skin fibroblast,NFB).用LPS处理NFB和HSFB 24 h,发现TLR-4、MyD88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1)、Ⅰ型前胶原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均上调.MTT也证实LPS促进体外培养的HSFB的增殖效应强于NFB.然而,在HSFB中采用siRNA干扰MyD88后,再用LPS处理,与干扰对照组相比,MyD88、TGF-β1和Ⅰ型前胶原的表达均明显减弱.结果表明,在皮肤成纤维细胞激活TLR-4信号通路,能引起促炎细胞因子TGF-β1的产生,同时促进细胞增殖,而干扰MyD88,能抑制LPS刺激后这些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烫伤愈合及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构建小鼠烫伤模型,注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PMSCs),荧光显微镜观察小鼠创伤皮肤组织中hPMSCs细胞的存活情况;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创伤皮肤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观察创伤皮肤TGF-β1、p-Smad3、Smad7、α-SMA、collagen I、Collagen III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注射hPMSCs细胞后,小鼠创伤面积逐渐减小,创伤愈合率逐渐增加;hPMSCs细胞分布在小鼠创伤皮肤组织中,存活状况较好。进一步研究发现烫伤模型组皮肤表层细胞受损脱落,真皮层组织疏松,毛囊、皮脂腺等附属器坏死,可见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并伴有炎性细胞渗出,同时可见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胶原纤维形成;注射hPMSCs细胞治疗后,病理改变、纤维增生和胶原形成明显减轻;此外,烫伤模型组创伤皮肤组织中TGF-β1、p-Smad3表达明显上调,Smad7蛋白表达明显下调,α-SMA、collagen I、Collagen III表达明显上调。经hPMSCs细胞治疗后,TGF-β1、p-Smad3蛋白表达明显下调,Smad7蛋白表达明显上调,α-SMA、collagen I、Collagen III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结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发挥促进烫伤愈合且抑制瘢痕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是血管重塑的重要病理特征。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分子G蛋白RhoA及其下游Rho激酶信号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诱导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用10ng/mLTGF-β1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使用亲和沉淀法检测RhoA活性、使用免疫印迹检测RhoA、Rho激酶蛋白表达和Rho激酶活性;使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肌成纤维细胞标记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TGF-β1上调体外培养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RhoA蛋白表达和RhoA活性。TGF-β1增加Rho激酶下游底物肌球蛋白磷酸酶目标亚单位的磷酸化,但不改变Rho激酶的蛋白表达,提示TGF-β1增加Rho激酶活性。腺病毒Ad-N19RhoA-hrGFP感染和Rho激酶特异性抑制剂Y27632都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GF-β1诱导的肌成纤维细胞标记分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钙结合蛋白Calponin的蛋白表达。本研究证明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参与了TGF-β1诱导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miR-26a对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诱导的韧带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大鼠肩周韧带成纤维细胞,通过免疫荧光鉴定细胞纯度,应用脂质体细胞转染miRNA模拟物的方式过表达miR-26a,定量PCR的方法检测miR-26a模拟物的过表达效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生物信息学预测的方法分析miR-26a可能的作用靶基因。结果:免疫荧光检测发现原代分离细胞中,Vimentin阳性细胞在90%以上;转染miR-26a模拟物后,细胞内miR-26a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TGF-β刺激明显促进韧带成纤维细胞生长(P0.01),而miR-26a则对TGF-β诱导的韧带成纤维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SMAD1/4、EIF4G2、PTEN和MARK1可能是miR-26a影响细胞增殖的作用靶基因。结论:miR-26a可抑制TGF-β诱导的韧带成纤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5.
SMAD3是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中重要的受体激活型SMADs之一。Smad3基因缺失可以引起小鼠创伤愈合速度加快。检测Smad3不同基因型小鼠皮肤创伤局部MMP-2时,发现Smad3缺失小鼠创面MMP-2出现的时间早于野生型和杂合性小鼠。Smad3突变小鼠血清中MMP-2的活性亦显著高于野生型和杂合性小鼠。分离不同Smad3基因型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并检测MMP-2的表达,结果显示:Smad3基因缺失小鼠成纤维细胞中MMP-2的表达与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细胞;TGF-β1可以提高野生型成纤维细胞MMP-2的活性;Smad3基因缺失细胞暂时恢复SMAD3表达后MMP-2活性下降,阻断野生型细胞表达SMAD3导致MMP-2活性上升。结果表明,SMAD3抑制MMP-2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成功建立了人增生性瘢痕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并利用热休克蛋白(HSP47)和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FSP)标记物进行了鉴定。研究发现, 经过壳聚糖衍生物处理, 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在培养中均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蛋白表达。多功能转录因子蛋白(CTCF)在壳聚糖衍生物处理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出现表达上调; 在聚糖衍生物处理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数量无变化。YB-1结合蛋白在经壳聚糖处理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与人增生性瘢痕细胞中的表达几乎无异, 但在未经壳聚糖处理的细胞中表达不同。C-MYC和P53蛋白在壳聚糖衍生物处理的增生性瘢痕纤维细胞中表达上调, 但在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 无论是否经过壳聚糖衍生物处理, 这两种蛋白都没有表达。上述4种蛋白在人增生性瘢痕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 这种新型壳聚糖衍生物可能在控制人增生性瘢痕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和增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蛋白因子的表达机制目前还不是完全清楚,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miR-26a对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诱导的韧带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大鼠肩周韧带成纤维细胞,通过免疫荧光鉴定细胞纯度,应用脂质体细胞转染miRNA模拟物的方式过表达miR-26a,定量PCR的方法检测miR-26a模拟物的过表达效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生物信息学预测的方法分析miR-26a可能的作用靶基因。结果:免疫荧光检测发现原代分离细胞中,Vimentin阳性细胞在90%以上;转染miR-26a模拟物后,细胞内miR-26a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TGF-β刺激明显促进韧带成纤维细胞生长(P<0.01),而miR-26a则对TGF-β诱导的韧带成纤维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SMAD1/4、EIF4G2、PTEN和MARK1可能是miR-26a影响细胞增殖的作用靶基因。结论:miR-26a可抑制TGF-β诱导的韧带成纤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活化肾脏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设立成纤维细胞NRK-49F组、TGF-β1刺激组(10 ngl/mL)、SIRT1蛋白低、中、高剂量组(10.0μg/mL、100.0μg/mL、1 000.0μg/mL),以上各组每孔设6个平行样,培养72 h。采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水平,ELISA法测定细胞纤维化程度α-SMA、FN、Vimentin蛋白水平,RT-PCR法及蛋白印迹法测定Smad3、SOSC1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TGF-β1刺激组OD值、存活率、α-SMA、FN、Vimentin蛋白、Smad3、SOSC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成纤维细胞NRK-49F组,凋亡率低于成纤维细胞NRK-49F组(P<0.05)。SIRT1蛋白低、中、高剂量组OD值、存活率、α-SMA、FN、Vimentin蛋白、Smad3、SOSC1 mRNA、Smad3、SOSC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TGF-β1刺激组,凋亡率高于TGF-β1刺激组,随着SIRT1蛋白剂量逐渐...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胚胎停育患者绒毛组织中TGF-β1和IGF-1 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胚胎停育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正常人流(20例),胚胎停育(25例)绒毛组织中TGF-β1和IGF-1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绒毛组织中TGF-β1mRNA表达量降低(P0.05),(2)胚胎停育患者绒毛中IGF-1mRNA表达量升高(P0.05)。(3)绒毛组织中TGF-β1与IGF-1的表达呈负相关(r=-0.793,P0.05)。结论:TGF-β1、IGF-1的表达在基因转录水平发生改变,TGF-β1表达的降低可能上调了IGF-1的表达,提示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了胚胎停育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紫外线A照射差异性损伤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外线A(ultraviolet A,UVA)照射皮肤可产生红斑、色素沉着以及光敏性损伤,导致光老化甚至诱导皮肤癌。研究发现,UVA(320~400 nm)照射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造成损伤的反应和损伤程度都有所不同。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对UVA照射导致的上述两种细胞的形态、细胞膜损伤、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活性、HO-1表达、细胞内有害自由铁形成,以及其它抗氧化物水平的不同反应等进行阐述,总结分析了同等剂量UVA照射后对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损伤的差异性,这些分析可能为皮肤抗UVA照射损伤以及寻找新型防晒剂的开发提供新思路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