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获得高效的熊本牡蛎的三倍体诱导方法, 分别比较了6-DMAP、高盐和低盐3种诱导方法在不同的诱导浓度(盐度)、起始诱导时间和持续诱导时间下的卵裂率、孵化率和三倍体率, 同时比较了3种方法获得的幼虫的生长、存活和三倍体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在6-DMAP诱导组中, 三倍体率和诱导效率分别可达37.97%—58.01%和34.30%—42.50%, 培育期间幼虫的平均存活率27.19%, 生长率13.03 μm/d, 三倍体率降低了24.94%; 在低盐诱导组中, 三倍体率和诱导效率分别可达7.32%—42.25%和2.17%—31.41%, 培育期间幼虫的平均存活率33.92%, 生长率12.71 μm/d, 三倍体率降低了20.64%; 在高盐诱导组中, 三倍体率和诱导效率分别可达7.47%—63.03%和6.58%—49.41%, 培育期间幼虫的平均存活率31.66%, 生长率13.08 μm/d, 三倍体率降低了17.64%。综合来看, 高盐诱导是诱导三倍体熊本牡蛎的最优方法, 其诱导条件的最佳组合为盐度55, 起始诱导时间受精后15min, 持续诱导时间20min。研究为熊本牡蛎的三倍体诱导提供了技术支持, 对熊本牡蛎的多倍体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云 《植物学报》2001,18(4):451-458
杨树三倍体具有速生、纤维长等特点,是速生短周期纸浆材的首选树种。本文从发现杨树天然三倍体,人工培育杨树三倍体,特别是在采用杂交、筛选天然2n花粉、人工诱导2n配子方法培育三倍体等方面,对杨树三倍体的育种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杨树三倍体育种的发展方向及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立侨  赵云龙 《动物学报》1997,43(4):390-398
采用热闹休克方法在中华绒螯蟹进行了三倍体、四倍体的人工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在卵子受精后10-25分钟,用38-41℃的高温处理1-2分钟三倍体的平均诱导率为10-50%,则对受精后30分钟的卵子进行了诱导,或在40℃下处理超过2.5分和处理温度高于42℃诱导1.5分钟的各试验组,均未检测到有三倍体胚胎。依据诱导三倍体的适宜诱导温度和处理时间,将受精后81/2-95/6小时的卵子用40℃热休克处理1  相似文献   

4.
杨树三倍体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李云 《植物学通报》2001,18(4):451-458
杨树三倍体具有速生,纤维长等特点,是速生短周期纸浆材的首选树种,本文从发现树天然三倍体,人工培养杨树三倍体,特别是采用杂交,筛选天然2n花粉,人工诱导2n配子方法培育三倍体等方面,对杨树三倍体的育种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杨树三倍体育种的发育方向及意义。  相似文献   

5.
乌鳢三倍体诱导及其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休克抑制第二极体排放的方法诱导乌鳢(Channa argus)三倍体,以探索人工诱导乌鳢三倍体的理想热休克条件。采用DNA含量测定法和红细胞核大小鉴定法对获得的鱼苗倍性进行鉴定,同时对普通二倍体乌鳢群体与三倍体群体的生长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热休克法适宜诱导条件为,(28±0.5)℃培育水温授精后4 min,在水温42℃条件下持续处理3 min,三倍体诱导率最高,达到87.69%;(2)三倍体与二倍体DNA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其比值为1.50︰1.00;(3)三倍体和二倍体在红细胞核长径、红细胞核体积、红细胞核面积等6项指标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与二倍体相比,三倍体红细胞体积和核体积分别是其1.69倍和1.60倍;(4)在4月龄与8月龄,三倍体的体长和体重比二倍体稍高,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展乌鳢倍性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休克方法对中华绒螯蟹进行了三倍体、四倍体的人工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在卵子受精后(发育水温20±1℃)10~25分钟,用38~41℃的高温处理1~2分钟,三倍体的平均诱导率为10%~50%,而对受精后30分钟的卵子进行诱导,或在40℃下处理超过25分钟和处理温度高于42℃诱导15分钟的各试验组,均未检测到有三倍体胚胎。依据诱导三倍体的适宜诱导温度和处理时间,将受精后81/2~95/6小时的卵子用40℃热休克处理15分钟,均获得了一定比例的四倍体胚胎,其中四倍体最高诱导率为5296%。检查卵受精后85/6小时经热休克处理所孵得的氵蚤状幼体,其四倍体的出现频率约为197%。讨论了热休克处理促使第一极体保留生产三倍体和抑制第一次卵裂诱导四倍体的条件和技术关键,以及诱导参数与胚胎发育、胚胎存活的相互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工诱导鱼类三倍体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利用大鳞副泥鳅的受精卵为材料,温度处理诱导大鳞副泥鳅同源三倍体,获得三倍体的胚胎和幼鱼。通过受精细胞学观察,初步提出了人工诱导鱼类三倍体过程中,染色体加倍的几种细胞学途径。  相似文献   

8.
人工诱导白鲫(♀)×红鲤(■)异源四倍体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人工诱导鱼类多倍体是动物染色体工程的重要课题。鉴于三倍体鱼的不育性和成活率高、生长快等特点,国内外采用理化手段直接诱导三倍体鱼已在三棘刺鱼(Gasterosleus aculeatus(L.))、鲽鱼(Pleuronectes platessa)、鲤鱼(Cyprinus carpio L.)、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草鱼(♀)×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杂种,以及白鲢(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等十多种鱼获得成功。有的已开始用于实践并取得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尽管如此,诱导三倍体鱼的技术毕竟不是一劳永逸的方法。理想的方法是人工诱导获得能育的异源四倍体(或同源四倍体),再与二倍体鱼杂交得三倍体鱼,从而为大规模生产三倍体鱼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陆仁后等(1982),用草鱼尾鳍细胞诱导成同源四倍体细胞并移至泥鳅去核卵得到心跳期  相似文献   

9.
研究采用冷休克方法诱导黄姑鱼(Nibea albiflora)三倍体并进行鉴定,进一步采用组织学和生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比较了三倍体黄姑鱼的性腺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在受精后2.5min以3℃进行10min的冷休克处理,冷休克处理组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70.31±4.49)%和(21.5±6.63)%,其受精率和孵化率显著低于二倍体对照组;(2)经流式细胞仪倍性检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三倍体的DNA含量为二倍体的1.5倍,染色体数目为72条,而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为48条,三倍体的比例为100%;(3)三倍体的生殖腺指数显著低于二倍体,进一步通过组织切片观察发现三倍体的精巢和卵巢发育较二倍体滞后,在12月龄时,二倍体精巢和卵巢处于Ⅴ期,而三倍体精巢和卵巢分别处于Ⅲ期和Ⅰ期;(4)三倍体精巢的dmrt1和vasa基因及三倍体卵巢的cyp19a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低于二倍体(P<0.05);三倍体卵巢的vasa基因表达量也比二倍体低(P>0.05)。综上结果表明:研究通过冷休克处理成功诱导了黄姑鱼三倍体;三倍体的性腺发育较二倍体滞后,育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人工诱导兴国红鲤三倍体最佳诱导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冷休克处理兴国红鲤受精卵诱导产生三倍体鱼 ,初步探讨了获得三倍体兴国红鲤的最佳诱导条件 ,即最恰当的诱导温度 ,最恰当的诱导起始时间 ,最恰当的冷休克处理时间。结果表明 ,在人工授精后 5~ 8min ,将受精卵置于 0~ 2℃的冰水中冷休克处理 1 0~ 1 5min ,再迅速回温至正常水温 ( 2 0~ 2 5℃ )的水中发育 ,可以获得 ( 70± 5) %的三倍体兴国红鲤胚胎 ,孵化率为 50 %~ 70 % ,成活率可达 4 0 %~50 %以上 ,此为采用冷休克技术人工诱导兴国红鲤三倍体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三倍体植株因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常产生败育的胚囊和花粉;又因柑桔属植物具有单性结实的能力,因而人工培育三倍体植株已成为获得无核柑桔品种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柑桔属植物中,获得三倍体主要有三条途径:(1)通过胚乳离休培养诱导三倍体植株;(2)四倍体品种同二倍体品种杂交,获得三倍体;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同时具有杂交及三倍体优势的鲑鳟鱼苗种,开展了利用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诱导硬头鳟(Oncorhynchus mykiss)、溪红点鲑(Salvelinus fontinalis)正反杂交受精卵的实验。杂交结果,溪红点鲑(♀)×硬头鳟(♂)实验组卵子在受精10 min后全部死亡,而硬头鳟(♀)×溪红点鲑(♂)组的受精卵正常,可以进行6-DMAP三倍体诱导实验。6-DMAP诱导受精卵结果,起始诱导时间在12~15 min,受精卵的发眼率最高,为75.87%~76.64%,在5个起始诱导时间梯度内,受精卵的孵化率在86.44%~90.31%之间,苗种三倍体率在92.45%~95.55%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诱导持续时间为10~15 min时,受精卵发眼率达到最高,为74.28%~76.81%,在5个诱导持续时间梯度内,受精卵孵化率在87.28%~90.24%之间,苗种三倍体率在93.67%~96.25%之间,变化不显著(P0.05)。药物诱导浓度为120~150 mg/L时,受精卵的发眼率达到最高,为73.57%~76.27%,在5个不同的药物浓度梯度内,受精卵孵化率在88.57%~90.03%之间,苗种三倍体率在92.56%~96.38%之间,变化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利用6-DMAP诱导受精卵制备杂交三倍体苗种的方法是可行的,实验最佳方法为硬头鳟(♀)×溪红点鲑(♂)卵子受精后12~15 min内,利用浓度为120~150 mg/L的6-DMAP溶液诱导,持续时间为10~15 min,然后放入孵化桶内正常孵化,获得苗种的三倍体率可达92.56%~96.38%,可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黄鱼三倍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大黄鱼二倍体和三倍体的倍性分析,建立流式细胞仪检测三倍体的方法。大黄鱼受精卵经三倍体诱导处理后,胚胎期进行染色体滴片证实在处理组中有三倍体细胞存在。接着对该组胚胎进行育苗,获得1 ̄3cm的鱼苗,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以二倍体大黄鱼的肌肉组织或血液细胞DNA含量的峰值道数作为对照,用同样的方法取样处理、上机、测定处理组样本个体细胞的DNA含量的峰值道数。如果处理组个体细胞的DNA含量的峰值道数是二倍体组的1.5±0.1倍,则认为该个体为三倍体。实验结果经冷休克或静水压诱导处理的样本共检测182个,三倍体检出率为12.09%,其中有一组检出率高达55.56%。  相似文献   

14.
三倍体白鲫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由人工诱导的异源四倍体白鲫雄鱼与正常的二倍体白鲫雌鱼交配获得的异源三倍体白鲫,其主要生物学特性同二倍体白鲫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三倍体白鲫具有体形较大、相对体高和相对尾柄高较高、侧线上下鳞数目较多的形态特征,仍保留着二倍体白鲫以浮游植物为主的植食性营养方式,雌雄均不育,比二倍体生长快,网箱养殖112天后,体重比二倍体平均增加32.38%。试验证实三倍体白鲫是一个具有养殖生产前景的新对象。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二倍体鲍卵子,抑制其第一极体、抑制其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诱导四倍体,用三倍体鲍卵子与普通鲍精子受精并抑制其第一极体,以及用三倍体鲍的其它方法诱导四倍体。用倍体分析仪检测DNA相对含量以判别其倍性。实验结果,先后共培育出存活的四倍体鲍239个,个体大小为2.5~6.0cm;挑选性腺发育较好的四倍体鲍(包括雌雄),与普通鲍杂交繁育三倍体,先后共培育出10批次,培育出的苗量共计15.8万个。  相似文献   

16.
三倍体贝类因其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肉质佳和成活率高等优良的经济性状而存水产养殖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获得100%三倍体贝类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四倍体贝类与二倍体贝类杂交来获得。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诱导四倍体的方法,包括抑制受精卵第一极体的释放、抑制受精卯的卵裂、细胞融合和利用人工雌核发育等方法。人工诱导四倍体技术已经在多种鱼类上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利用长江流域早熟籼稻品种广陆矮四号通过秋水仙碱处理诱导同源四倍体,进而通过杂交获得三倍体。研究了由三倍体产生的各种非整倍体类型。培育出了一套籼稻品种广陆矮四号的初级三体。 除了三体_(11)和二倍体相似,其它11个初级三体都有明显不同的形态学特点,可依照这些特点互相区别。  相似文献   

18.
离体培养柑桔小胚获得三倍体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张进仁  吴安仁  陈善春 《遗传》1988,10(6):9-11
兰倍休植株因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常产生败育的胚囊和花粉;又因柑桔属植物具 有单性结实的能力,因而人工培育三倍体植株 已成为获得无核柑桔品种的一条重要途径。在 柑桔属植物中,获得三倍体主要有三条途径: (1)通过胚乳离体培养诱导三倍体植株[[I>; (2) 四倍体品种同二倍体品种杂交,获得三倍体[41 . (3)单胚的二倍体柑桔品种作母本进行杂交或 自然授粉后,可产生一定比例的,重量为正常种 子1/6至123的小粒种子,并已确定此小粒种 子是三倍体[[2,3,8,10]。这无疑为柑桔的三倍体培育 提供了一条简便、实用和快速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禾本科三倍体的形成途径包括2n配子融合、倍性间杂交、多精受精和胚乳培养。其中, 2n配子融合和倍性间杂交分别为自然界和人工合成三倍体的主要途径。该文介绍了形态学观测、染色体分析、流式细胞术和分子标记等倍性鉴定方法在禾本科三倍体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目前, 三倍体在禾谷类作物中无直接应用价值, 但可作为通往多倍体、非整倍体和转移异源基因的遗传桥梁。多年生禾本科三倍体(特别是异源三倍体)在饲草或能源作物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在该类型禾本科作物中均可直接尝试三倍体育种。多倍体的三倍体育种和无融合生殖三倍体育种可作为未来禾本科三倍体的研究方向。三倍性胚乳培养可以一步合成三倍体, 多精受精可以实现遗传上3个不同基因组的一步融合, 在三倍体研究中应予以重视。鉴于2n配子融合、多精受精的稀有特性和倍性间杂交、胚乳培养频繁的染色体变异, 高通量三倍体鉴定技术的发展将是三倍体研究实现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采用热休克调控技术诱导出103尾第一代白鲫(♀)×红鲫()异源四倍体鱼,并对其生殖力进行了研究。1或2龄的四倍体雄鱼能产生精子,而雌鱼不能产生正常的卵。将异源四倍体雄鱼与二倍体白鲫雌鱼交配产生倍间三倍体鱼,染色体检查证明是整三倍体(3N=150),但其受精率很低(11.4—51.3%,平均32.4%).网箱养殖结果表明,倍间三倍体白鲫的生长速度比白鲫快30%以上,雌雄均不育.并用冷休克处理回收异源四倍体4N()×白鲫2N(♀)受精卵的第二极体产生了新的四倍体鱼.文中还对第一代异源四倍体鱼的批量生产、生殖能力以及异源三倍体鱼的生产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