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3年初,河南省安阳县修渠民工在铜冶公社南庄离地表4米的红土层中,挖掘出一个鸵鸟蛋化石。鸵鸟蛋化石完整无损,蛋壳呈灰白色微透青光。蛋化石长19厘米、宽直径11厘米;短周长49厘米,长周长54厘米。据鉴别该鸵鸟蛋  相似文献   

2.
1981年,在我县好地公社安湾生产队,当地群众挖掘出一组铲齿象头骨化石。铲齿象下颌骨长达138厘米,高32厘米,宽40厘米;上颌骨巳残破;象牙长132厘米,直径12厘米,重20公斤。我县古脊椎动物化石蕴藏丰富,铲齿象化石多为零星不全,唯这具完整之下颌骨化石为前所罕见。铲齿象生活在距今约两千五百万年前的中新世,它的发  相似文献   

3.
据日本报纸报道,在日本冈山县津山市郊外,当地的一名中学生发现了大约一千五百万年前的哺乳类古异兽的化石。这些化石中有颅骨、背骨、牙齿、大腿骨等共五十块。那块地方是大约一千五百万年前的第三纪的砂岩层,厚约一米。据东京大学地质矿物学教研室的龟井节夫断定,这些化石块是一个整体,其中有一块长5厘米、宽1.5厘米的扁平的前齿,那是古异兽的化石。它体长2.2米,高1.2米,体形比牛大,是生活在海湾、湖汊等水边的四脚兽。据说在此以前,曾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日本的岐阜县土岐市和崎玉县秩父市发现过这种动物化石的一部分,而发现大体完整的该动物的化石这还是第一次。发现者是一位名叫水杉和弥的初中三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4.
1984年5月底,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收到一枚印度象臼齿化石(见照片)。这是泉州市玉犀巷内的泉州民主党派总部于1983年基建时挖出的。象齿化石已脱掉几块齿板,剩10个齿板,残长16.5厘米,高10厘米,最宽处7.5厘米,齿顶端的白釉质、珐琅质完好。象齿在泉州地区,并非第一次发现,1958年,惠安县亦发现过一枚印度象臼齿,说明古代泉州有象。据元朝高僧释大奎的《紫云开士传》记载:泉州邻  相似文献   

5.
据《朝日新闻》8月20日报道,日本本州的岩手县发现了恐龙化石。这一发现成了日本的一大新闻,因它是在日本本土上第一次发现恐龙化石。它的发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也加强了日本古生物学家在日本本土上寻找恐龙化石的信心。 1978年8月,东京大学花井哲郎教授和国立科学博物馆的加滕友喜研究员在岩手县长町考察时采到一段长约80厘米的骨化石。根据伴生的瓣鳃类化石分  相似文献   

6.
(一) 在分布很广的二迭紀、三迭紀地层中,最早的脊椎动物遺跡,見于1929年。化石发見于大宁西南,去吉县的路上,在所謂三迭紀地层,一种含砾石的砂貭石灰岩中。化石可能为一肱骨,长10厘米,寬4厘米,但化石本身不能詳作鑑定(可能是两棲类)。这个发見的意义証明三迭紀是有脊椎动物化石的。  相似文献   

7.
南京东郊江宁县淳化公社的南京石灰石矿,在一次爆破采石中,偶然发现一件动物化石。经南京地质陈列馆初步鉴定为一犀牛牙床化石。该矿地势平坦,小山标高不过百米上下。化石产在灰岩“人”字型裂隙中,时代可能属中更新世。这具化石为一不完整的左下颌骨牙床,有前臼齿三枚;下颔骨长30厘米,高13.5厘米。从臼齿磨蚀深度和牙周萎缩等来看,表明为一老年个体,初步研究确定到属:Rhinoceros SP.  相似文献   

8.
在云南省剑川县甸南公社龙门邑西南角的灰华晶洞中,最近发现榛子果化石。经初步鉴定,这一化石生成于第四纪晚期,距今约十万年。这一珍贵的棒子果化石,是1981年10月中旬武汉地质学院地质力学系讲师何科昭首先发现的,当时他正带领该校学生在剑川县境内实习。从取回的标本来看,榛子果已全部石化,已由石灰华胶结而成了集合体。单颗榛子果化石墨白色,外表光滑,有硬壳,壳内包着果芯,内有圈层结构,大的直径1.2厘米,小的只有0.2厘米。大者居中,小者罗列四周,大小分带明显。从现场和采集到得标本测量,其集合体总高为30厘米,上部横切面呈椭圆形,长轴为34厘米,短轴20厘米,下部形状不规则,长约14厘米,宽7厘米,标本总体呈漏斗形,榛子果全  相似文献   

9.
1982年,在南朝鲜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足迹。这是国立釜山大学地质系的一个调查小组发现的,在釜山西南庆尚南道的固城郡附近,有一个名叫下二面德明里的海岸边,那里的岩石上有好几百个大大小小的恐龙足迹,其中最大的长120厘米,宽64厘米。率领该小组的金恒默教授认为,这是一种称为腕龙的超大型恐龙的足迹。金教授和他的助手1981年1月曾经在庆尚北道议城附近发现一块长2米、宽96厘米的腕龙肋骨化石,这块大化石的体积名列世界第三,这次发现的足迹  相似文献   

10.
古生物学家对化石是很感兴趣的。但是,寻找和收集珍贵的化石十分不易。因此,有些化石的价值,比同等重量的黄金还贵。在北美的一些山区和丘岭地带,生长着一种最善收集化石的“收藏家”——红蚁。这种昆虫常把石头、化石牙齿和骨头之类的硬东西拖回它的蚁塚。如果对蚁塚进行抄袭,就可从中找到大量的化石。红蚁塚象一个小土墩,一般高60厘米、宽90厘米左右。首次从蚁塚中发现化石的人,是美国古生物学家哈彻。1889年夏季的一天,哈彻在怀俄明山区的蚁塚中,偶然发现一块小化石。于是,他便对蚁塚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
步林(Bohlin,1951)描述的酒西盆地骟马城(又译为十二马厂)化石(Mimolagus和Anagalopsis)在分类位置与地质年代上长期存在争议。步林认为仅依据这些化石无法确定其年代,只是推测可能为第三纪的早期。后人根据Anagalopsis与内蒙古发现的Anagale对比,认为该化石点大致时代为早渐新世。化石出自哪个层位也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化石发现在白杨河组下部,也有人认为化石层位属于火烧沟组。鉴于其重要意义,我们于2015年4月赴酒西盆地进行了调查。根据步林的地理位置描述与照片(Bohlin,1940,1951),我们初步确定化石地点应位于骟马城沟内,火烧沟组下部骟马城段。对比内蒙古二连盆地伊尔丁曼哈组新发现的Mimolagus以及晚始新世乌兰戈楚组的Anagale,认为步林描述的化石时代也应为始新世。根据对化石产出层位的重新认识,并对比戴霜等(2005)在火烧沟剖面的磁性地层学资料,推测火烧沟组的时代为中始新世晚期至晚始新世,骟马城化石层位的地质年代大致为中始新世晚期。Mimolagus的生存年代与其近亲Gomphos的差距大大减小,古老的Anagalidae也应该在渐新世之前就已全部灭绝。  相似文献   

12.
<正> 济南市高尔公社西沟大队翟鸿太同志1979年10月挖地瓜窖时,在距地表3米深处的黄土层中发现一只象牙化石,把它捐献给了山东省博物馆。这只象牙化石强烈弯卷,前端略向左侧扭曲,全长244厘米,两端直线距离110厘米。局部保留有珐琅质层。缺牙根,呈偏圆形,长径19厘米,短径14厘米。经初步鉴定,认为这是猛犸象属Mammuthus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伊盟乌审旗发现人类化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62年8月中旬笔者至伊克昭盟乌审旗滴哨沟湾村的时候,当地农民博音图同志,交给我一个人头骨的化石(图1)。这个化石,原已破成了三块。据博音图同志说,1961年春季,当地妇女社员,在河谷深处开辟坡地,平整地面时,在坡地地面下约60厘米深处,发现了这件化石。博音图同志知道它的重要,立刻就很慎重地保存起来,以便贡献给国家,作为科学研究及博物馆陈列之用。  相似文献   

14.
章鱼栖息于海洋的底部,在其头部长有八条长腕,是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的一种动物。过去,曾挖掘出四块章鱼的化石,其年代在6500万~1亿年之间。最近,法国古生物学院的里欧与费许两位学者,在法国南部阿耳比地区的泥灰岩中,挖掘出世界上最古老的章鱼化石,其年代在侏罗纪的1.55亿年左右。这块化石的章鱼较小(见图),最长的腕长为3.6厘米,整个身长为14厘米,但从它发达的胸部及用于划动的管状  相似文献   

15.
<正> 1982年5月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将一件在当地北山沙沟拾到的动物牙齿化石送到博物馆。经初步鉴定为奇蹄类动物——爪兽。同年9月又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祁国琴同志进一步观察,鉴定为爪兽化石。这是一块右上颌骨,其上共有颊齿六颗,全长15.5厘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从河南省桐柏县吴城盆地五里堆组采到的植物印痕化石,其中以旱生性形态的帕里宾属(Palibinia)和小叶的多种豆科植物占优势。描述并讨论了一个新种。根据该植物群的组合特征,确定五里堆组的地质时代为晚始新世。该植物群的生物学特性,指示桐柏吴城盆地一带当时为一干旱而炎热的气候区。这些植物化石的发现,在地质学、植物学和古气候的探讨上都具有一定的意义。1973年,我们对河南吴城盆地钻孔中的岩芯和露头中的植物化石进行了采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内蒙乌兰察布盟集宁市区内坝王河岸的有红土坡地的红土层中,发现了大量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在东方的红土坡地上,化石埋藏地带,业经挖掘完了。出土的化石之中,只保留了一只古象门齿,现存长度约1米,直径13厘米左右,断为数节。化石表面黄褐色,里层灰白色。象牙弯曲程度不大,与猛犸象门齿不大相同。它是一只幼年古象的门齿。  相似文献   

18.
河北兴隆县地处燕山中段,地质构造复杂,石灰岩广布,洞穴发育。当地在开采石灰岩时,经常发现洞穴堆积物中的脊椎动物化石。不久前笔者在某地炸出的一批化石中,拣选到一件残断的刻纹角器。初步研究证明,与角器伴生的哺乳类化石有最后鬣狗、梅氏犀和斑鹿等,因此这件角器的时代亦应为更新世晚期。有关专家认为,这一角器是由赤鹿的眉枝做成的。其表呈浅黄褐色,断面椭圆形,下宽上窄,残存总长13厘米;中部直径3.7厘米。角器似为一器物的柄部,大部分表面刻有纹饰。纹饰为阴刻,分成三个组合:中部(即眉枝的下侧)的刻纹由直线、斜线和连弧组成;内、外侧的  相似文献   

19.
《化石》1999,(4):17-17,20
1996年3月,一向不怎么被人们注意的粤东山区河源市,因为发现了大量的恐龙蛋化石和菊石化石而闻名遐迩。短短的3年时间,不到2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已经发掘出100多窝共1073枚恐龙蛋化石。使该市一跃成为全国恐龙蛋化石出土数量最多、保护最好的地方之一。品种有圆形蛋、椭圆形蛋和长条形蛋,规格最大的直径可达23厘米,最小的只有6-8厘米。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世界著名恐龙蛋化石专家赵资奎研究员多次鉴定:河源出土的恐龙蛋化石全部属白垩纪晚期,距今6500万年以前。1997年…  相似文献   

20.
美国古生物学家宣布:1986年夏天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西部波斯特城附近发现了生活于二亿二千五百万年前的鸟类化石,这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鸟化石,比以前被认为是鸟类祖先的始祖鸟化石还早至少七千五百万年.这可是古生物界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