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遺传密码     
六十年代自然科学上最重大进展之一,在于无疑地证明了核酸是控制生物体遺传性的主要遺传物质,它在生物体內是通过控制各种特异性蛋白貭的生物合成来控制生物体遺传性状的发育和表现的。 遺传的是什么? 我們都知道一般动植物都是由父体的精細胞和母体的卵細胞結合而成的受精卵发育出来的;最簡单的生物,例如細菌是通过細胞分裂而一个变成二个。尽管这些生物的繁殖方式不同,但是这些生物的后代却都象它們的亲本个体。生物的遺传現象在我們四周到处可以遇到,例如小哈巴狗一定是哈巴狗生出来的,一只猫不会生出一只狗来。这些現象一则并不新奇,二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命現象的本貭,深入研究蛋白质和核酸的问题、測定蛋白质的化学和空間結构,合成类似于蛋白貭的聚合物和多核甙酸,所有这些生物科学中的最重要部门現在都被提到第一位上来了。病毒学对帮助我們确定作为生物基础的規律性,确定遺传的物理化学原理,具有巨大的实际意义。研究细胞的分子組成、細胞过程的自我調节、细胞的各种生命現象(如細胞的运动、传递神經冲动的物理化学基础、遺传性、細胞过程的力能学等)也是很重要的。光合作用占有显  相似文献   

3.
在現阶段的遺传学爭論中,如何对待基因理論是关鍵問題之一。不仅国內的米丘林学派与摩尔根学派对于基因的概念是什么以及对基因理論应当如何評价,意見很不一致。卽使在国际的遺传学工作者之中,也有許多分歧意見。方宗熙先生认为:“細胞遺传学的中心理論——基因学說是基本上正确的,是值得批判地接受的。”“承认基因的概念就得承认遺传单位的概念,就得承认染色体遺传理論,就得承认細胞里有特殊的遺传物貭,就得承认遺传物貭的相对稳定性。”方先生是基本肯定基因理論的,但对于如何批判其不足之一面,談得还不够具体,只提出忽視細胞貭作用与环境作用两个缺点。汪德耀先生則认为根据現代的細胞学与細胞化学、生物化学資料的分析:“新的遺传物貭基础——DNA基因理論和蛋白貭基因理論以及古典的基因理論同样是錯誤的。”  相似文献   

4.
核酸和蛋白貭一样是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大分子物貭,它不仅参与原生质和細胞器的建造,而且对物貭代謝的各个环节都有最直接的关系。它与生长、发育、繁殖、遺传、形态建成等基本的生命活动机能也有密切的关系。核酸早在1868年就由麦什尔(Friedrich Miescher)从包裹伤口绷带上的脓細胞中发現了,但直到最近十多年来,确定了核酸的重要性以后,核酸的研究才得到迅速的发展,并且所取得的成就是惊人的,对了解生命的本质問題很有帮助。本文着重介紹核酸的結构及其生物学意义的一些主要方面,列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細菌細胞学的內容,不仅包括細菌在不同生理状况下和各种外界因素影响下的形态学——大小、形状和結构的表現,包括細菌細胞各种結构的化学組成及其与生理机能的关系,而且包括細菌細胞的抗原构造及其在免疫学上的意义。这些內容既是认识細菌生命活动、遺传变异和研究細菌与生活环境,其中包括病原菌与机体相互关系的規律性的基础,也是探討生物进化的出发点。这里,我們只扼要談一談細菌細胞学的現代研究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所获得的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在生物学和医学有关的理論上和实践上可能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电子显微鏡、超速离心法等新技术的应用,关于細胞亚显微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目前已經确定,存在于細胞貭內的线粒体是一种結构极为复杂的“生化器”,这种生化器在細胞完成生物氧化和能量轉換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二.肝的代谢功能在肝內,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貭的代謝是交錯进行的。这方面的知識,在一般生物化学教科书內均有所闡述。这里仅就肝在代謝作用的調节方面和肝脏机能障碍时对有机体的代謝影响加以介紹。肝和腎对全身的細胞起着重要的調节作用,因为这两种器官可以决定細胞外液成分的恆定。細胞外液为細胞营养所必不可缺少的,肝可以稳定細胞外液內的有机組成成分。通过肝的储存、合成、結合、排泄以及发放有机成分,肝可以稳定細胞外的介貭,而使身体的正常功能得以进行。例如血糖浓度的恆定以及从血循环中移去氨基酸或加入氨基酸等作用,都表現出肝的作用可以使全身細胞的营养得以保証稳定。 內环境恆定的自动調节作用可以由神經的及体液的因素加以維持。这些因素都可以調节肝細胞的代謝活动。一部分的自动調节机制是由于肝能激活或抑制一定的激素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植物的細胞具細胞壁是植物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在高等植物里,只有与有性生殖有关的极少数細胞是裸体的——卽是无壁的。典型的例子是精子和卵。当它們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合子时,細胞壁便出現。在人类社会經济中,植物的細胞壁占重要地位。被人們利用的木材和植物纤維都是細胞壁的部分。我們只要想一想我們的衣着、建筑、車船、用具、紙张等等的原料,植物細胞壁在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就很明显了。細胞壁的厚度、化学成分和植物組織的功能及組织的分类有密切的关系,不过在研究植物的组织时也应防止片面的强調細胞壁而忽視包含在細胞壁里的原生貭。細胞壁的研究,尤其是它的亚显微結构的研究,从本世紀三十年代以来十分活跃,知識日益丰富。主要的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第三册“遺传和变异”一章,簡要地介紹了现代遺传学两个主要学派:孟德尔-摩尔根学派和米丘林学派关于遺传的一些基本原理,正确地体現了党的百花齐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反映了关于遺传和变异的一些基础知識,这对学生知识領域的扩大和充实,都是大有好处的。一.对这个学派遺传原理的认识要向学生正确地介紹这个学派的遺传学基本原理,首先,教师本人对这个学派的遺传学原理必須有比較全面的理解。当然,这并不是也不可能要求教师把自己掌握的关于这个学派的遺传学原理全都搬上課堂。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处理教材,以便讲授教材。孟德尔-摩尔根学派的遺传原理,是在魏斯曼种貭学說、孟德尔发現的遺传規律和染色体行为的知識基  相似文献   

10.
細胞分裂是生物有机体普遍具有的特性。新个体的形成、幼年植物或动物的成長,主要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来完成的,因此細胞分裂可以說是实現生物体所特有的复制自己的特性的方式。植物在生長时期很容易看到細胞分裂,象有花植物的莖尖和根尖部分,細胞分裂經常在进行着。由于細胞分裂在个体形成和生長的重要性和出現的普遍性,不能不引超生物学者的重視,特别是在发現細胞分裂与生物的性狀遺傳有关以后,更加吸引細胞学家和遺傳学家对細胞分裂研究的兴趣。虽然,細胞  相似文献   

11.
現行中学课本生物学第三册“生物的进化”一章,是論述关于生物界发展規律的知識。学生必須对生物体的构造、生理、习性各方面有一定的知識,利用这些知識来理解生物的进化。例如:根据植物界菌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四大门和根据脊椎动物的魚纲、两栖綱、爬虫綱、鸟纲、哺乳纲五纲动物的构造和生活环境的比較,来說明生物从簡单結构到复杂結构、从低等到高等、从有水的环境向陆地环境进化的規律。所以說,学生已学过的植物学、动物学方面的知識是讲述生物进化的具体材料;而生物进化的內容又是学生已学过的植物学、动物学知識的概括和提高。因此,教师必須尽量联系学生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識来讲述这一章的教材。  相似文献   

12.
枯草杆菌野生型菌株(細胞內仅有L-丙氨酸脫氫酶ADH,没有L-谷氨酸脫氫酶GDH),經亚硝酸处理后引起突变。变种菌株沒有ADH,但获得GDH。将野生型細菌中的ADH与变种細胞中的GDH分別純化60倍后,比較它們的性貭,发現这两种脫氫酶在DEAE-纤維素柱层析,与热稳定性方面均无区別,ADH与GDH的动力学常数也非常相似。只有在免疫学反应方面,这两者有較明显的不同。由于这两种脫氫酶的性貭非砄嗨?同时野生型菌株(ADH~+)經亚硝酸誘发成GDH~+变种以及GDH~+变种誘发回变为野生型的頻率都相当高。因此我們认为因突变而使細菌細胞內ADH轉换为GDH可能由于一点变异所引起。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細胞学的研究,应用了紫外线显微鏡、电子显微鏡以及超速离心机等近代仪器,結合細胞化学和組織化学的精細方法,对了解細胞的显微及亚显微結构方面,获得了很大成就。揭发了許多細胞內部的秘密。其中特别引入注意的是关于細胞器的研究。細胞器这一术语是由研究单細胞生物而来,因为单細胞生物的机体只是一个細胞,它們的各种生理功能是由細胞中的各个結构不同的部分分別担负执行。这样每个部分所具有的功能,很类似于多細胞生物的  相似文献   

14.
细胞学是生物学的主要学科之一。它的任务是研究生物体存在的基本形式——細胞的結构与机能。科学上深入研究細胞学中的基本問題——揭露在动物和植物有机体內发生的各种正常和病理过程的基本机制,和查明細胞与有机体世代间继承性的机制——无論对順利发展生物科学其他学科以及解决医学与农业一系列最重要問题都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細胞  相似文献   

15.
细胞呼吸     
細胞呼吸的外表現象是生活細胞自其周围环境摄取氧及排出CO_2。呼吸器官的及循环系統的一种功能即为保証細胞能获得氧及排出CO-2。細胞呼吸的实际过程系利用氧氧化营养素(葡萄糖、脂肪、蛋白貭及氨基酸等),生成最后代謝产物(主要为CO_2、H_2O及尿素)。其最重要的意义为細胞借此获得維持生活所必需的能量,故細胞呼吸一旦停止,細胞必卽死亡。細胞內自营养素氧化成其最后代謝产物乃是长系列的連續反应过程。其中有些反应是氧化反应,有些不是。例如CO_z并非由氧直接氧化营养素分子中之  相似文献   

16.
一、染色体遺传理論的建立經过孟德尔在进行豌豆杂交試驗的时候,还完全不知道染色体的存在。他死于1882年,那时人們关于染色体的基本知識已經知道很多,但孟德尔未能看到他所发現的遺传規律与染色体之間有什么联系。另一方面,那时在染色体的研究上有重大貢献的学者全都忽视了孟德尔的著作。在1900年之前,遺传学研究与染色体研究始終联系不起来。到1900年,孟德尔著作被“重新发現”之后不久,苏頓(Sutton)在1902年首先看出孟德尔式的遺传与染色体行为之間的关系。他认为孟德尔所研究的遺传因  相似文献   

17.
目前认为蛋白貭生物合成的密碼主要决定于核酸的一級結构(即其核苷酸的排列順序),DNA~(**)的一級結构决定RNA的一級結构,后者再决定蛋白貭的一級結构,因此核酸結构的研究(以下均指一級結构),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課題。关于RNA結构的研究,继Markham和Smith及Volkin和Cohn之后,目前已有不少报告,如在Rushizky  相似文献   

18.
小白鼠肝脏局部受100倫琴与500倫琴剂量的X射綫照射后,在5分钟至4小时內观察了肝細胞亚显微結构的变化。变化最早在100倫琴照射后半小时与500倫琴照射后10分钟內发現。最先出現的变化是內质网扩張,其次是綫粒体基质局灶性致密度降低,溶酶体数量增加,最后才是核內染色质物质凝聚,以及內质网进一步空泡化和綫粒体肿脹。在恢复过程中,核最早恢复正常,綫粒体其次,內质网与溶酶体最后。文中对上述結果进行了討論。  相似文献   

19.
在欧亚大陆中新統和下上新統发見的几种安琪馬类化石,一般都认为是从北美进入这一大陆的这一馬亚科的旁枝。Anchitherium是这类旁枝中最有名的代表。这是一种齿冠較低、結构簡单、以嫩叶为食的馬类。早期中新世的Anchitherium个体較小,晚期的类型变得稍大,但齿冠的基本結构并无多大变化。齿冠保持簡单結构,而个体逐漸增大是晚期安琪馬类旁枝的一个重要发展特征。典型的安琪馬化石过去都只在中新統內发現。在上新統內发現的安琪馬类,性貭都巳相当特化,个体变得很大。欧洲上新世的安琪馬化石  相似文献   

20.
大家都知道,細胞是生物的基本結构单位,而原生质是其中有生命活动的部分。高等植物体和其他高等生物一样,是由一个受精的卵細胞衍生出来各种各样的細胞而构成。所以高等植物的生命活动,不論怎样复杂,最后都可归因于构成細胞內原生质的种种变化(細胞論)。另一方面,高等植物的許多細胞都不是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