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世界两三千个民族,有两三千种语言。每个人从学会说话起,一辈子不知讲过多少话。人类从学会说话起,已经说了起码有几十万年的话了。语言和人类,已经到了须臾不能离开的地步。如果全世界的人没有语言,那将是不可想象的。那末,语言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呢? 一、人类语言的前身人是由古猿变化而来,人类语言的产生与古猿的动物语言有密切的关系。古猿的动物语言是人类语言的前奏。现代的类人猿已经开始半直立了。它们的手在坐着或站着时都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解放,这就为手势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中学达尔文主义基础课程中,人类起源这一章,是要说明人类起源于动物,但人类又脱离了动物界,人类进化的规律显然与动物进化的规律不同,人类有创造性的劳动,能改造自己的环境条件,而不再地像动物那样只是适应于自然条件了。人类什么时候和怎样脱离开动物界而沿着自己的规律而发展呢?那就是当人类的祖先一开始了劳动时就开始了,也正是由于劳动古猿才进化成了人。也就是说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3.
达尔文的伟大著作“物种起源”一书在1859年出版后,揭露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规律。1871年达尔文更进一步论证了人与类人猿的亲缘关系,提出了人是由古猿演变而来的理论。因而说达尔文把人从上帝手中拯救了出来。但是达尔文并不了解人在本质上的特点,以及劳动在人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的理论,指出了劳动是人和动物在本质上的差别。因而可以说恩格斯把人从动物界中拯救了出来,解决了人类起源于动物祖先以及人类起源  相似文献   

4.
《化石》1975,(2)
人是由古猿转变来的,和现代猿有着共同的祖先。大约两千万年前,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古猿由于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的差异而进一步分化,其中一支通过长期劳动萌发了自觉能动性,发展为人类。近百年来世界各地发现的大量人类骨骼化石和石器,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科学论断的完全正确。现已发现的和人类进化有关的化石大致有:人类的早期祖先——拉玛猿类,大约1500-1000万年前生活在亚、非两洲;南方古猿类,能直立行走,某些类型已能制造工具,生活在一、二百万年前,主要发现于非洲与亚洲;直立人(或称猿人),已能用火,生活在约100-20万年前,发现于亚、非、欧;约20-5万年前广泛分布于旧大陆的古人以及大约在五万年前出现的新人(现代人)。  相似文献   

5.
人类是怎样产生的?人猿如何分野?这些问题是古生物学界和古人类学界所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古代史、自然辩证法研究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将这些问题中某些论断提出来加以讨论,无疑对于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一、古猿下地经营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看了周国兴同志《现代的猿能变成人吗?》一文和今年第一期袁、张两位同志的讨论文章,觉得在当前的讨论中,应当搞清“特定的环境条件”这个概念的前提和范畴。在肯定劳动创造人类和事物的变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的发展这一唯物主义观点前提下,研究古猿转变成人的“特定的环境条件”是无可厚非的。如果否认劳动在人类进化中的决定性作用,片面强调环境条件是唯一因素,那自然是彻头彻尾的形而上学。所以,在讨论古猿变人的问题中,简单地说“人类的起源从来不是在什么特定环境(外因)条件下  相似文献   

7.
教师通过系列证据的引入,引导学生运用数据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主动探究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促使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构建者",从而获得"人类在发展中是不断变化的"和"人类与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2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8.
人类两足直立姿势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国强 《化石》1992,(4):28-29
人类是怎样取得直立姿势的?我们在对非洲现代灵长类动物进行一系列观察后,发现现代有些猿类在多种的情况下常常两足直立。比如它们在地面上需要环颐周围时;用前肢携带食物或其它东西时,或者作出某种表情时;它们都会站立起来。对此现象研究,或许会引发我们对人类产生直立姿势的种种猜想,以解释那些至今使人困惑的问题,包括人类产生直立姿势的演变  相似文献   

9.
最近,吴汝康在其《人和猿的界限问题》一文中说:“古猿怎样演变成人的整个过渡阶段,目前还很少直接的证据,关于人类各种重要特征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目前还很少了解,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他对这个过渡阶段的情况提出了一个他认为是唯物辩证的假说。我认为值得商讨。人类历史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什么是划分人类社会和猿群之间的界线的基本标志?对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早就有一个众所周知十分明白的答案。恩格斯说:“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又是什么呢?是劳动。”(《自然辩证法》) 劳动是人猿分野的界线。第一批原始人从他们会劳动的那个时候起,就和一般动物分开了,人类的历史就从此开始了。  相似文献   

10.
人是从那里来的? 回答这个问题,你也许会说这有什么困难——人是从古猿变来的;甚至你还会进一步说,在这个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这个现在看来比较明了的道理,恰是经历了多么漫长的认识过程才达到的呵!现在让我们首先来谈谈,远古的人们是怎样认识自己的起源的。最初的原始人可能还想不到自己的起源在人类诞生的最早时期,“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恩格斯:《反杜林论》),这些最初的原始人为艰苦  相似文献   

11.
当你步入博物馆大厅,参观璀灿的中华民族古代文化时,都会被那尊尊栩栩如生的不同时代的远古人类塑像所吸引。正是因为这些,才使我们一睹几百万或几十万年前人类祖先的尊容,从中探知人类体质的进化历史。然而,这些复原像又是怎样制作的呢?让我扼要地将禄丰古猿的复原过程加以介绍。禄丰古猿化石发现于我国云南省禄丰县,这是生活在距今800万年前的、向南方古猿和非洲大猿方向进化的一种猿类。丰富的头骨和下颌骨化石提供了可靠的复原依据。有关学者对这些化石进行过十余年的  相似文献   

12.
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是更新世时期生活于我国华南地区的一种超大型猿类, 它的体态特征和演化分类倍受关注。牙齿釉质厚度在探讨灵长类食性、环境适应以及系统演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显微CT技术构建18颗巨猿臼齿虚拟模型, 测量其釉质厚度。将巨猿釉质厚度与现代人、现生类人猿、古人类、中新世古猿及其他现生灵长类进行比较, 从牙齿釉质厚度探讨巨猿的食性适应和系统演化问题。结果发现巨猿的实测釉质厚度是目前所有已知现生和化石灵长类中最厚的, 只有傍人、南非早期人属及奥兰诺古猿三种化石灵长类与之接近; 如果考虑不同物种牙齿与身体大小的关联因素, 相对釉质厚度指数显示巨猿属于"厚"釉质类型, 但非"超厚"类型, 低于奥兰诺古猿、傍人、南非早期人属; 巨猿与某些中新世古猿 (如原康修尔猿尼安萨种、非洲古猿)、南方古猿、东非早期人属、亚洲直立人以及现代人、现生卷尾猴的相对釉质厚度指数相近。巨猿的厚釉质特征与其食性和环境适应密切相关, 使得牙齿具有非常强的抗磨损功能, 能够适应长时间的咀嚼和研磨食物。从釉质厚度的系统演化角度推测, 厚釉质应该是人类祖先的特征性状, 巨猿有可能是早期人类支系演化过程中的一个特化旁支, 同时也不排除巨猿是从某种具有厚釉质的中新世古猿旁支平行演化而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阎锡海 《化石》2001,(4):18-19
人类是从370多万年前的森林古猿进化来的已成为学术界公认的历史事实 ,即由森林古猿经过西瓦古猿〈sivapithecus〉、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进化为人类。人类起源的原因 ,即由森林古猿进化为人类的原因 ,迄今仍众说纷云 ,莫衷一是 ,笔者认为森林古猿进化为人类的原因固然很复杂 ,很多 ,至今尚无充足的证据将其证实 ,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是其进化为人类的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 ,森林古猿下地生活在人类起源中具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有利于其向直立行走方向进化人与古猿的重要区别之…  相似文献   

14.
云南禄丰发现的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的下颌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在云南禄丰早上新世褐煤层中发现的两个古猿下颌骨化石:即禄丰腊玛古猿(Ramapithecus lufengensis)和云南西瓦古猿新种(Sivapithecus yunnanensis sp.nov.)。鉴于它们在形态上各自显示出接近于人属的早期类型和化石猩猩的性质,作者认为它们可能分别代表人类和猩猩的直系祖先,而我国西南也可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文中还对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的由来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化石》1978,(1)
云南禄丰是久已闻名的化石产地。1975—1977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同当地贫下中农一道,在禄丰约一千万年前的上新世褐煤层中,发现了重要的古猿和大量的共生动物化石。1976年11月发现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古猿下颌骨,由于它的形态特征表现出从猿到人的过渡性质,被确立为腊玛古猿属的一个新种——禄丰腊玛古猿。这一新的发现和研究,对人类起源的基本理论和对理解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另一个重要的比较完整的古猿下颌骨,属于森林古猿类型,其形态特征表明,它是更新世化石猩猩和现代猩猩的祖先,这就为解决猩猩  相似文献   

16.
人是从古猿进化来的,这是目前大多数人所公认的。那么古猿为什么从树上下到地面呢?流行的说法是由于气候变冷、变旱、森林稀疏。个别人甚至说是由于冰川的逼迫。但是所有这些说法都得不到任何事实的支持。迄今所发现的一切有关的科学资料都在无声地反驳这些说法。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重新加以探讨。古猿下地时的气候目前一般认为,腊玛古猿可能代表人类的祖先刚从树上下地生活的阶段。这类化石至今已在亚洲南部  相似文献   

17.
雷兽是奇蹄目中早已灭绝的一类。它的四肢和獏的有些接近,也是前肢四蹄、后肢三蹄。最早的代表只有羊那么大,后期体躯庞大笨重,头顶或鼻尖长着形状不一的骨质的角,有的角竟和头骨本身长度差不多,样子颇有些古怪。这类动物由于进化速度快,化石又特别多,是北美和亚洲老第三纪中有名的标准化石。它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怪名字?人们是怎样逐渐认识它们的?它在古脊椎动物学的发展中曾起过什么样的作用?本文想侧重这几方面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18.
1978年12月16日,在云南省禄丰县石灰坝古猿化石产地,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云南省博物馆联合组成的考察队,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800万年前的古猿头骨化石。消息一发表,立即在国内外产生广泛的反响。它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它的发现具有什么样的重大意义呢?大喜日子云南禄丰吉猿化石产地发现于1975年,我们先后于1975年冬和1976年春、冬组织过三期发掘,采集到两个古猿下颌骨和一百多颗牙齿,以及丰富的哺乳动物群化石。对于这两个古猿下颌骨的研究表明,它们是不同的两个属的新种,分别订名为云南西瓦古猿和禄丰腊玛古猿。论文发表以后,引起了国际上学术界很大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猿的容貌和体质结构与人类较为相似:小脑均被大脑覆盖,盲肠上有阑尾,胎儿在子宫里都是单胎盘,血型也大致相同,仔猿还有着人类的哭泣、欢笑、激怒和惊奇等表情。为此,人们往往将猿称之为类人猿。英国著名的进化论者赫胥黎,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首先提出:人和猿有共同的祖先——古猿。如今,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使人们对于人猿分野的原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各种生物都有各自特定的染色体,而染色体上的基因则是决定各种生物性状和行为的主要物质基础。人之所以为人,猿之所以为猿,就是因为体内有一些  相似文献   

20.
列武  吴新智  张兆群  张翼  高星 《化石》2009,(3):58-68
南非共和园位于“人类的摇篮”非洲大陆的最南部,这里不仅以盛产钻石等珍稀矿产资源而闻名于世,同时还以丰富的古人类化石资源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自1924年往塔翁地点首次发现南方古猿幼儿头骨化石(南方古猿是生活420—15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成员.迄今只在非洲发现)以来,迄今已经在南非9处地点发现了南方古猿化石。除了不同类型的南方古猿化石外.在这些地点还发现了早期人属(Homo)的化石(包括能人、匠人、直立人等)。在其它一些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