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腐霉菌的干扰,土壤中大豆疫霉菌的分离十分困难。利用大豆疫霉菌的致病性和大豆对病原菌的选择作用排除腐霉菌,我们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土壤中大豆疫霉菌的分离方法。该方法用不含抗大豆疫霉根腐病基因的大豆叶碟诱钓大豆疫霉菌的游动孢子,将诱钓叶碟直接接种不含抗大豆疫霉菌基因的大豆植株,再对病株进行选择性或非选择性分离获得大豆疫霉菌。此方法能十分有效地排除腐霉菌干扰和细菌的污染,直接获得纯化菌株。应用该方法我们在以前未报道有大豆疫霉根腐病发生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分离到大豆疫霉菌。  相似文献   

2.
腐食酪螨、粉尘螨传播霉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朝品 《蛛形学报》2002,11(1):58-60
探讨粉满能否携带、传播霉菌,对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和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传播5种霉菌进行实验观察,并对自然环境中分离出的腐食酪螨和粉尘螨进行霉菌培养。结果表明,无论是实验条件下,还是自然情况下,腐食酪螨和粉尘螨均可携带、传播霉菌,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且腐食酪螨和粉尘螨携带、传播霉菌不受其种类的影响。因此认为粉螨是携带、传播霉菌的重要媒介之一,应积极控制粉螨孳生,减少粉螨和霉菌对人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晚疫病生防木霉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远航  王琦  姚彦坡  黄振霖  李燕 《菌物学报》2014,33(6):1231-1241
采用马铃薯活体筛选法从268株木霉菌中筛选获得两株对致病疫霉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木霉菌株R-5和T-15。这两株木霉菌代谢液可抑制病原菌生长及孢子囊萌发。温室防病试验发现,接种两株木霉菌可以减轻晚疫病的发生。田间试验进一步证明,两株木霉菌对晚疫病具有良好的田间防治效果,防效分别达到了72.4%和70.0%。经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两株木霉菌分别为拟康氏木霉和棘孢木霉。实验构建的以活体筛选为基础的生防木霉菌筛选方法是一种可行高效的生防木霉菌筛选方式。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来源的桂皮、黑胡椒、白胡椒、孜然、小茴香、辣椒、八角、月桂叶、豆蔻、花椒等常用香辛料为实验材料,通过霉菌培养计数及黄曲霉毒素的测定,对常用香辛料加工流通过程中的霉菌污染情况及霉菌毒素残留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样品污染霉菌进行了初步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实验所采集的11种香辛料的53个样品中,51%的样品霉菌总数超过国际通行标准,不同品种的香辛料霉菌污染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孜然、小茴香、花椒的霉菌带菌量较高,桂皮、八角的霉菌带菌量较低;样品中黄曲霉素含量与霉菌污染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闪蒸、辐照处理能够有效减少香辛料中活菌数目,但对霉菌毒素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施入人参地的两株木霉菌的种群动态进行长期监测及回收毒力测定,为应用木霉菌安全、长期、有效防治根部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木霉菌选择性培养基筛选法和平板对峙培养法,对木霉菌进行回收测定及毒力评价。结果:Th3080与Tv04-2在人参地土壤环境中定殖后可长期大量存活。150d检测时,木霉菌种群数量与初始投入量的比率平均为16.2%,最高达44.5%。两种木霉菌对3种人参病原菌的抑制率较原始菌株有所增强或无显著差异。结论:木霉菌引入土壤微生态后可以建立种群。木霉菌不仅可以长期大量存活,而且能很好的保持毒力。  相似文献   

6.
一种土壤中大豆疫霉菌分离新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由于腐霉菌的干扰,土壤中大豆疫霉菌的分离十分困难。利用大豆疫霉菌的致病性和大豆对病原菌的选择作用排除腐霉菌,我们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土壤中大豆疫霉菌的分离方法。该方法用不含抗大豆疫霉根腐病基因的大豆叶碟诱钓大豆疫霉菌的游动孢子,将诱钓叶碟直接接种不含抗大豆疫霉菌基因的大豆植株,再对病株进行选择性或非选择性分离获得大豆疫霉菌。此方法能十分有效地排除腐霉菌干扰和细菌的污染,直接获得纯化菌株。应用该方法我们在以前未报道有大豆疫霉根腐病发生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分离到大豆疫霉菌。  相似文献   

7.
木霉菌及其系统分类学研究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木霉菌(Trichodermaspp.)的分类历史、主要分类系统、分子生物学在木霉菌分类研究中的应用、我国木霉菌分类研究状况等几个方面,对木霉菌的分类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回顾。近些年来国际上对木霉菌的分类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陆续发表了许多新种,目前木霉属已报道有3组60种和2个变型。另外,对木霉分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果汁饮料中耐热霉菌的分离和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果汁饮料中耐热霉菌的污染情况,本实验参照美国相关检验方法,对受微生物污染的果汁饮料进行耐热霉菌检验,将可疑的霉菌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结果表明,共检出费氏新萨托菌(Neosartorya fischeri)、黄色篮状菌(Talaromyces flavus)以及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3株耐热霉菌。通过查找其相关的背景资料,探讨饮料中耐热霉菌检验方法的科学性,为有效控制耐热霉菌的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 A3(2)中多效性调节因子AtrA(AtrA-c)可通过激活放线紫红素途径特异性的调节因子ActII-ORF4的转录来控制放线紫红素的产生。在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 NBRC13350和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MA-4680中也发现了AtrA-c 编码基因(atrA-c)的同源基因,分别影响链霉素和阿维菌素的生物合成。本文目的在于探索球孢链霉菌C-1027(Streptomyces globisporus C-1027)中是否存在AtrA,克隆球孢链霉菌C-1027中atrA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确定其对力达霉素产生的调控作用及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在球孢链霉菌C-1027中异源表达AtrA-c,来确定AtrA-c对力达霉素产量的影响;通过Southern blot 分析来判断在球孢链霉菌C-1027 基因组中是否有atrA-c同源基因;PCR扩增方法获得球孢链霉菌C-1027 atrA基因(atrA-gl)并测序;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来分析atrA-gl及其与旁侧基因的组织结构、对已发现的AtrA蛋白进行同源性比对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在球孢链霉菌C-1027中异源表达天蓝色链霉菌AtrA-c蛋白,发现其对力达霉素的产量有影响。以atrA-c为探针,通过Southern blot分析显示球孢链霉菌C-1027基因组中存在atrA-c的同源基因。PCR扩增得到球孢链霉菌C-1027 的atrA基因的全序列以及该基因上下游的旁侧序列(GenBank/EMBL/DDBJ 登录号GU723707)。通过对球孢链霉菌C-1027、天蓝色链霉菌A3(2)、灰色链霉菌NBRC13350以及阿维链霉菌MA-4680 AtrA蛋白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四种AtrA蛋白编码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达到65%至 87%,相似性高达70% 至89%。并且,球孢链霉菌C-1027 atrA基因与相邻基因形成的组织结构与天蓝色链霉菌和灰色链霉菌完全一致。根据蛋白质同源性绘制进化树,发现球孢链霉菌AtrA蛋白与灰色链霉菌AtrA蛋白亲缘关系最近。[结论]确定在球孢链霉菌C-1027中存在atrA同源基因并影响力达霉素的产量,克隆了首个力达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外的调节基因--atrA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推测了该基因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AtrA-gl对力达霉素途径特异性级联调控网络的调控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内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木霉菌 (Trichodermaspp .)与 3种致病真菌的互作关系 ,结果表明 ,木霉菌与 3种致病真菌间均存在明显的互作关系 ,但其互作类型与作用强度各不相同 :木霉菌与立枯丝核菌 (Rhi zoctoniasolani)间存在拮抗作用 ,但抑制强度不大 ;木霉菌与腐霉菌 (Pythiumaphanidermatum)不仅存在拮抗作用 ,且对腐霉菌的抑制强度较大 ;木霉菌与镰刀菌 (Fuariumspp .)间存在明显的协生作用。经进一步多方面考察后 ,有可能将该木霉菌用于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1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床霉菌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剂由复合化学制剂和复合微生物菌剂组成。将有机物和无机物混合得到复合化学制剂,对微生物进行单菌种纯发酵后混合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述抑制剂在发酵床中霉菌的清除率达90%以上,霉菌毒素吸附率为70%,减少了霉菌和霉菌毒素对禽类的危害,解决了畜禽饲养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或饲料因素而造成的畜禽霉菌或霉菌毒素中毒问题,达到药物治疗之功效,从而改变畜禽肠道菌群平衡,解决了目前畜禽养殖中的抗生素滥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链霉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以复杂的形态分化过程和强大的次级代谢产物合成能力为主要特征。链霉菌的形态分化与次级代谢产物的产生密切相关。Ⅲ型羊毛硫肽SapB能够促进天蓝色链霉菌气生菌丝体形成,暗示这类多肽可以作为靶标用于形态分化改造工程开发。本研究表征了SapB类多肽对多种链霉菌形态分化的影响,为该类多肽的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多个链霉菌基因组中SapB类多肽的生物合成基因簇,构建SapB类多肽的异源表达载体,利用接合转移方法导入不同链霉菌中进行异源表达,探究SapB类多肽对链霉菌形态分化的影响。【结果】SapB类多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多个链霉菌由营养菌丝向气生菌丝分化,表现为气生菌丝体数量的增多和分化速度的加快,缩短了链霉菌形态分化周期。【结论】SapB类多肽的过表达有助于缩短链霉菌形态分化周期,可用于针对链霉菌形态分化的工程改造。  相似文献   

13.
对米贝链霉菌DSM41911进行初步研究,通过对16S rRNA及相关功能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米贝链霉菌DSM41911与冰城链霉菌具有较高同源性。设计16种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对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筛选,在MB4、MB6培养基中成功检测到milbemycin B5、milbemycin E、milbemycin VM44864和milbemycin B1。参考近似菌株冰城链霉菌的合成基因并结合文献推测出米尔贝霉素在米贝链霉菌DSM41911中的合成途径,为后续高产菌株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霉菌毒素是主要由曲霉菌、青霉菌或镰刀菌类等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它们是人类和动物食物中最常见的天然食品污染物。摄入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食物会引起以急性死亡、生殖紊乱、生长障碍和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降低等为特点的毒理学改变。此外,霉菌毒素还具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的风险。肠道是霉菌毒素摄入机体的首要屏障,与其他器官相比,霉菌毒素对肠道的影响是毒素作用于机体的开始,具有更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主要从霉菌毒素改变肠上皮及黏液屏障、肠微生物组成以及肠免疫功能等四个方面,综述了霉菌毒素造成肠毒性的主要原因及机制,为进一步药物研究或抑制霉菌毒素肠吸收寻找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一种产生纤溶酶的链霉菌C-3662的鉴定及发酵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一株从土壤中分离的纤溶酶产生菌链霉菌C-3662的形态、培养、生理生化和化学分类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与泛温链霉菌(Streptomyces eurythermus Corbaz et al. 1968)的特征很相符。通过对链霉菌C-3662的16S rDNA序列进行测定与比对,发现它与泛温链霉菌的16S rDNA序列也有高达98.19%的同源性。根据多相分类原则,认为链霉菌C-3662属于泛温链霉菌。对链霉菌C-3662的发酵培养基组成等的研究表明,合适的发酵培养基中应含有氮源黄豆饼粉2.0%、碳源淀粉1.0%和葡萄糖2.5%以及少量的无机盐类如硫酸镁。链霉菌C3662的发酵过程研究表明,纤溶酶是在菌丝体生长停止之后才大量产生。  相似文献   

16.
对一株从土壤中分离的纤溶酶产生菌链霉菌C-3662的形态、培养、生理生化和化学分类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与泛温链霉菌(Streptomyces eurythermus Corbaz et al.1968)的特征很相符。通过对链霉菌C-3662的16SrDNA序列进行测定与比对,发现它与泛温链霉菌的16SrDNA序列也有高达98.19%的同源性。根据多相分类原则,认为链霉菌C-3662属于泛温链霉菌。对链霉菌C-3662的发酵培养基组成等的研究表明,合适的发酵培养基中应含有氮源黄豆饼粉2.0%、碳源淀粉1.0%和葡萄糖2.5%以及少量的无机盐类和硫酸镁。链霉菌C-3662的发酵过程研究表明,纤溶酶是菌丝体生长停止之后才大量产生。  相似文献   

17.
链霉菌分类方法学研究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链霉菌是重要的资源微生物 ,由于具有重要的商业及学术价值而被广泛研究。但链霉菌属内的分类关系仍未能很好解决。主要介绍了当前链霉菌的分类方法研究状况 ,强调了运用基因型和表型相结合多相分类方法对链霉菌进行分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链霉菌是革兰氏阳性放线菌,能产生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天然代谢产物.随着基因测序技术、分子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链霉菌家族有了更深的了解,从分子水平对其基因组进行改造的手段也越来越多.通过对链霉菌基因组合理、高效的精简,将提高链霉菌代谢产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底物原料的消耗量.无痕敲除就是开展此项研究工作的重要手段.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在链霉菌中广泛使用的分子操作方法并重点对链霉菌无痕敲除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s)是链霉菌属的代表种,是白放线菌素、硫藤黄菌素及白真菌素等的产生菌,在放线菌的分类和抗菌素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已有的文献资料对白色链霉菌典型种的特征描述和鉴定依据,看法不一,概念不清,对白色链霉菌生态问题的意见也有很多分歧。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白色链霉菌  相似文献   

20.
植物疫霉菌病害生防因子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疫霉菌病害的生防因子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微生物对疫霉菌的拮抗作用包括抗生、重寄生、捕食和竞争作用等。一些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可以产生抗生素,抑制疫霉菌的生长,并引起菌丝、孢子囊及游动孢子消解。疫霉菌的重寄生物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它们可以寄生疫霉菌的菌丝及繁殖结构。土壤中的蚂蚁、线虫、螨类、变形虫及其它原生动物对疫霉菌有破坏和捕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