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岩 《生物数学学报》2005,20(2):245-250
为家具、乐器、考古鉴定等特殊行业需要对木材的材种和板材的下锯位置及板材进行识别提供数学方法,利用一般喷漆成品木材端面纹理往往可以显现的特点识别木材年轮宽度、锯材在原木中的下锯位置、原木椭圆度等参数.提出这些数学理论将为木材几何参数识别的数学模型建立提供工具,还将为珍贵树种木材识别提供理论依据,为古代家具品质鉴别提供科学的方法,这些理论将使传统人工识别工艺数学化,实现科学考古和鉴定数字化。  相似文献   

2.
毒品检验一般分为毒品现场检验和实验室检验两种。毒品现场检验是毒品实验室检验的先期过程,通常对相关案件起线索筛选和指向判断的作用。本文重点对毒品现场检验的具体方法应用做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盲点调查和现场督查在基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上海市某区20家基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科基本情况和质量状况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盲点调查成绩和现场督查结果的主要因素。结果 盲点调查和现场督查比室间质评能更客观地反映基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质量,影响盲点调查和现场督查成绩的主要因素分别为室内质控专业数和室间质评专业数。结论 建立健全盲点调查和现场督查制度,完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体系,对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检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不同植物浸液对白纹伊蚊的产卵引诱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孕卵蚊虫粘捕法现场测试不同植物浸液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Skuse)的产卵引诱作用,发现樟树叶、黄杨叶、狗尾草、绊根草、玉兰叶和竹叶的浸液现场诱蚊效果与自来水对照没有显著的差异;竹叶、玉兰叶、狗尾草和绊根草室内发酵21、30和45d的现场诱蚊效果没有显著的差异,而应用诱卵器法显示:竹叶、玉兰、狗尾草、绊根草植物浸液和自来水对照的诱卵数却差异显著。现场试验发现自来水、室外积水和蚊虫饲养水对白纹伊蚊的引诱效果没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用杀鼠灵蜡饵控制旅馆褐家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杀鼠灵蜡饵防治旅馆褐家鼠的现场试验。灭鼠前现场鼠密度为70.0%;按照抗凝血灭鼠剂的常规处理方式,投药后第4天鼠密度开始下降,第9天降至3.3%,第18天控制鼠患,所得结果,与先前的杀鼠灵玉米粉毒饵防治褐家鼠的现场效果相匹敌。抗凝血灭鼠剂蜡饵对巩固灭鼠成果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定量检测现场样品中东海原甲藻的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基因,本研究设计了该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并对现场样品反转录反应体系中加入的模板数量和定量PCR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设计的引物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有效区分不同的藻类;针对现场样品,在20μL的反转录体系中,适宜加入的RNA模板的量为50 ~ 200 ng;PCR模板稀释10倍或向定量PCR反应体系中加入终浓度为0.2μg·μL-1的牛血清蛋白(BSA)均能有效降低现场样品中抑制物的抑制作用,减小干扰.该方法的建立对从分子水平探讨东海原甲藻暴发和消亡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往往直接面对镜头作现场报道,作为电视新闻报道的最重要一种手段,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使得电视新闻的可信度、真实性和现场感更加强烈。有的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谈提问,有的作为新闻事件的调查者深入现场……应该说,电视新闻的成功与否,同出镜记者在现场的采访、报道与表达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电视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应如何表现,笔者认为要着力做好一名讲述者、体验者、发现者和思考者,在做好这"四者"的有机统一、相互融合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正> 工业生产排放出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不但影响人的健康,而且也影响工厂区的植物生长。植物种类不同,对有害气体反应也不一样。通过试验筛选一批对有害气体具有较强抗性的植物,用以绿化工矿区,不仅可保持环境美化,还可以适当减轻大气污染的危害程度。 筛选抗性植物的科学试验程序包括:现场调查,熏气室试验、现场盆栽试验和现场地栽观测。地栽观测的目的在于取得植物在低浓度、长期和高浓度、短期的大气污染条件下的抗性反应和绿化效应的试验资料。  相似文献   

9.
潘立珍 《蛇志》2011,23(1):72-74
颅脑损伤主要因交通事故、坠落、跌打伤等所致,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居身体各部位损伤之首。如何在现场准确、及时、快速、高质量地进行有效的现场评估,紧急处理和合理安全的转运,对颅脑损伤病人的后续治疗,提高治疗质量,降低院前死亡、伤残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现场干预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目标性监测的作用,降低SSI发生率.方法 采用干预性研究方法,对6种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及相关因素进行了目标性监测,对危险因素进行现场干预.结果 共监测手术患者519例,SSI发生率为1.9%;手术部位感染与年龄、保温措施、ASA评分、住院天数、是否引流有关(P<0.05);其中保温措施、外科引流与手术部位感染有显著关系(P<0.01);经过现场干预,直肠、结肠手术及胆囊、胆管手术的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下降至7.1%及6.3%,单纯胆囊切除术下降至1.6%;甲状腺切除术及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从100.0%降至<30.0%.结论 术中低体温、引流、住院天数等是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目标性临测中现场干预足控制这些高危因素的强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现场试验已证实豫南罗索线虫(Romanomermisyunanensis)对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有较好的防制效果,对伊蚊属等蚊虫亦很敏感。作者于1987年7、8月份针对白纹伊蚊在自然条件下的孳生特性,用该线虫寄生前期幼虫进行了初步现场防制试验,结果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豫南罗索线虫寄生前期幼虫为本室培养,经稀释计数后备用,从寄生前期幼虫孵出至释放于现场水体,不超出16小时。二、现场试验于1987年7—8月在成都市郊进行,从露天有积水的陶盆、陶罐内取出部分幼虫解剖及鉴定虫种,证实为白纹伊蚊且无索线虫寄生。试验时记录容器大小、积水量、容器底部沉…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 医院外突发急症现场自救互救已成为世界各国广大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掌握一些简单实用的急救方法,是现代家庭、青少年应该具有的基本知识.为了普及急救知识,从本期起,本刊将连续刊载冯庚同志撰写的"医院外突发急症现场自救互救知识讲座".  相似文献   

13.
冯庚 《生物学通报》2000,35(9):13-14
医院外突发急症现场自救互救已成为世界各国广大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掌握一些简单实用的急救方法 ,是现代家庭、青少年应该具有的基本知识。为了普及急救知识 ,从本期起 ,本刊将连续刊载冯庚同志撰写的“医院外突发急症现场自救互救知识讲座”  相似文献   

14.
河南曹岗湖浮游动物野外现场试验初报蔡庆华,伍焯田,黎道丰,梁彦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关键词浮游动物,野外现场试验,湖泊生态系统,黄淮海平原PRILIMINARYREPORTONINSITUEXPERIMENTOFZOOPLA...  相似文献   

15.
针对胜利油田中高温油藏地质、开发情况及内源微生物群落特点,从中高温(55~85℃)油藏605个单元中选定沾3块为目标油藏区块,采用现场分阶段、逐步推进的方式实施微生物驱油试验。现场试验跟踪分析效果表明,对应油井产量从38.9 t/d升高到86.9 t/d,含水率从93.8%下降到89.1%;截至2016年3月,累计增油3.76万t,阶段提高采收率1.73%。沾3块油藏内源微生物被有效激活,油藏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与现场动态变化吻合。  相似文献   

16.
石小军  何敬民 《蛇志》1995,7(1):45-45
急性心肌梗塞现场抢救与送医院途中应注意的问题石小军,何敬民解放军三九0六七部队门诊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率逐年增高,大多发生在院外,因此,现场抢救与向医院运送的途中的处理十分重要。由于目前我们尚无CCU救护车,只能根据当时病人的病情,距医院的远近,因地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电能表现场检定标准表的选取标准,介绍了电能表检定的常用方法,提出了电能表检定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我们改革的做法是:“走出课堂,联系实际,边讲边做,手脑并用”。我们采用了现场教学和生产单位协作、参观访问、开设农场、牧场、建立细菌肥料厂、支援农业社等新的形式。目前巳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分述如下,冀求同志们的指正:(一)现场教学它是贯彻勤工俭学和克服教学上“三脱离”现象,使学生学用一致的办法之一。具体步骤如下:1.教学前的准备工作:现场教学不是在教室而是在田间进行,因此教师必须先做好一切准备,并充分发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介绍了军事医学科学院在传染病预警侦察、监测和反应系统建设和现场实践方面所取得的重要创新性研究成果,提出了重点疾病流行病学的新认识、区域疾病网络计算的新工具、疾病暴发风险管理的新机制、巨灾现场防疫决策的新理念、传染病预警网络协同的新思考,为强化、发展和推动中国重大疫情风险联合防范系统集成建设、管理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实验动物研究所于2006年11月接受了AAALAC认证专家组对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进行评审,并通过了现场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