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上石炭统在四川省境内分布范围较窄,除涪陵一带可能有中石炭统沉积外,只在西北部龙门山一带及松潘区(?)有零星出露。其中以江油马角坝附近发育比较完整,产化石较丰富。1961年,我所川北地层队在江油县马角坝附近张坝沟一个采石场测得中、上石炭统剖面一个,采集了(竹蜓)类及珊瑚类化石若干。剖面的层序自上而下为:  相似文献   

2.
缅甸蛤(Burmesia)在四川西北部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57年,某地质队在四川西北部江油一带的黑色页岩钻心中,发现了一些瓣鳃类化石,寄送我所请顾知微教授鉴定。最近,顾教授将上述标本交由作者研究,鉴定结果,包括有BurmesialirataHealey及Posidoniasp.indet.(sp.nov.?)两个种。上述化石的地面地层层位尚不清楚,现仅将某队在江油官渡地区所作的野外地层剖面列在下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三叠系龙介类化石在欧洲早有报道。在我国四川江油渔洞子剖面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底部牙形刺Hindeodus pavus带微生物岩中首次发现环节动物龙介类化石Spirorbisphlyctaena,与以蓝菌为主的自养型底栖微生物群落共生,是早三叠世生物复苏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4.
根据牙形类Baltoniodus? triangularis的首现,中奥陶统和大坪阶底界已界定于湖北宜昌黄花场剖面大湾组底界之上10.57m.对黄花场剖面以及邻近的大坪剖面大湾组疑源类研究表明,某些疑源类属种具有生物地层学意义,其首现可用于识别奥陶系下/中统界线.  相似文献   

5.
一、四川盆地西部卡尼期地层分区四川盆地西部北起广元南至峨眉出露一套晚三叠世卡尼期地层。但这套地层的分层问题争论已久,尚未解决。笔者认为只有将化石组合对比与沉积相对比结合才可能更容易解决这一问题。现将其大致划为3个沉积相区: 1.中部沉积相区处于古海湾中部,北起江油县黄连桥,南至什邡县金河。由成都地质学院及国家地质总局第二普查勘探大队合组的川西北石油一队于1975年在本相区建汉旺组。该组下段以黄连桥剖面为代表,厚90m。其底部与拉丁期天井山组潟湖相灰白色厚层含燧石  相似文献   

6.
重点描述宜昌黄花场剖面中 /下奥陶统界线附近的重要牙形剌共 3属、5种和 2新种Bergstroe mognathussp .nov .,BaltoniodustetrachotomusLiandWangsp .nov .,并对Oepikodusevae带和Baltoniodustriangu laris带分子的首现位置及带的含义进行厘定。作者还在此剖面大湾组下段发现北美中大陆区暖水型牙形剌Tripoduslaevis和Protoprioniodusaranda ,并确定Tripoduslaevis的首现位置在Baltoniodustriangularis带底界之上 0 .3m处。Tripoduslaevis的首次出现曾提议为中奥陶统的底界的标志 (见陈旭等 ,2 0 0 0 ) ,在宜昌黄花场剖面上Tripoduslaevis的首现位置接近Baltoniodustriangularis带底界 ,对确定中 /下奥陶统界线很重要。由于在黄花场剖面可识别出Baltonioduscrassulus—B .gladiatus—B .triangularis演化谱系 ,作者建议以B .triangularis的首次出现作为中奥陶统的底界 ,宜昌黄花场剖面为中 /下奥陶统界线的层型剖面。同时 ,文中将本区的牙形刺带与世界其它地区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7.
建立HPLC-ELSD法,测定4个产区42批泥附子及9批江油附片中附子灵、尼奥灵和宋果灵3种水溶性生物碱的含量。采用SIMCA11.0软件构建OPLS-DA模型筛选附子差异性成分,进行附子水溶性生物碱含量与道地性相关分析。不同产区附子中3种生物碱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江油附子中尼奥灵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非道地产区,均值约为云南、布拖附子的3.5倍。用江油附子炮制得到的生附片、炒附片及蒸附片中3种生物碱的分布特征与江油附子相似,且各炮制品种中尼奥灵含量差异不大,其中生附片、炒附片中尼奥灵含量与江油附子相当。OPLS-DA模型将江油与其他产区附子区分开,筛选出2个差异成分,其中主要差异成分为尼奥灵。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尼奥灵为区分道地产区与非道地产区附子的特征性差异成分,且附子及附片中尼奥灵含量稳定可控,可作为重要的质量评价指标,为附子及附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海南岛崖县中寒武世的高肌虫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描述的全部高肌虫化石系笔者与西北大学地质系79级同学郭健、冯望云于1982年采自海南岛崖县大茅,共计4科9属19种,其中包括1新科2新属1新亚属13新种和4未定种。依据这些高肌虫的新资料,本文论述了崖县中寒武世高肌虫动物群的特征及其在地质学上的意义,并初步探讨了崖县与澳大利亚Queensland中寒武统底界附近生物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一、剖面介绍崖县大茅剖面位于大茅磷矿矿区,仅为中寒武统大茅组部分地层,相当于葛梅钰等(1983)所划分的大茅组1段上部至3段中部。其层序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贵州紫云地区猫场剖面长兴组上部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地层进行高密度采样和系统切片,获得有孔虫化石标本1 178枚,共鉴定出有孔虫37属65种,包括类有孔虫4属7种。其中35属63种有孔虫消失在生物碎屑灰岩与微生物岩界线之下,包括所有的类有孔虫,其种级和属级灭绝率分别为96.9%和94.6%。这与华南其它微生物岩剖面类似,进一步表明浅水相有孔虫的灭绝发生在长兴期末期。猫场剖面长兴组生物碎屑灰岩中Dagmarita和Cribrogenerina两属非常丰富,其个体数量分别为209枚和126枚,占总数量的28.4%,是该动物群的优势分子,称为Dagmarita-Cribrogenerina组合。猫场组微生物岩中仅发现有孔虫Earlandia和Postcladella两个属,称为Earlandia-Postcladella组合。  相似文献   

10.
川滇泥盆纪的多鳃鱼和大瓣鱼化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记述的多鳃鱼化石系我所于1971年采自云南武定附近的翠峰山组;而大瓣鱼化石则分别于1966年采自四川江油雁门坝的平驿铺组,1971年采自云南昆明附近及宜良的海口组。多鳃鱼类就目前所知是中国特有的一类无颌类化石,最初发现于云南曲靖早泥盆世翠峰山组(刘玉海,1965)。武定的多鳃鱼与曲靖所产有较大差别,它代表一新科——华南鱼科(Huananaspidae fam.nov.)。四川和云南的大瓣鱼各自代表大瓣鱼类(Petalichthyida)的一新属;前者为新瓣鱼(Neopetalichthys gen.nov.),后者为拟瓣鱼(Quasipetalichthys gen.nov.)。截至目前为止,中国尚未有大瓣鱼的确切记载。四川、云南大瓣鱼的发现,对了解该鱼类的分布及对地层划分均有一定意义。关于翠峰山组和海口组地层,王俊卿和本文作者已在《滇东泥盆系地层中几个问题的讨论》一文中作过记述(刘玉海、王俊卿,1973)。这里将1966年刘时藩同志和作者在江油雁门坝所测平驿铺组剖面记述如下:剖面位置在雁门坝中学新建校舍至深道湾之间,沿雁门坝至杨家院公路测制。剖面记述由新到老。  相似文献   

11.
锥石类化石的生物系统分类位置还不十分肯定,但目前多数人认为应该归入腔肠动物门真水母纲。据目前所知,我国发现的锥石化石主要产于晚古生代。本文所描述的锥石化石,产于四川省江油县马鞍塘车站附近的晚三叠世卡尼期地层。与该化石共生的主要是双壳类Myophoria(Co-  相似文献   

12.
《化石》2015,(4)
<正>今年是第一个节甲鱼化石研究论文发表六十周年,特写此文章以兹纪念。论文发表于1955年的11月,当时将发现的化石命名为乐氏江油鱼,"乐氏"是为了纪念北京大学教授乐森璕先生,而江油系指化石发现地点四川江油,文章的作者是刘宪亭先生。节甲鱼化石属于中古生代的盾皮鱼类,盾皮鱼类包括好几大类,节甲鱼类是其中最大的一支,它占了盾皮鱼类70%以上的属种,是在中古生代时最繁盛的一个大类群。中古生代的泥盆纪是生物群大变革大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四川江油渔洞子剖面上二叠统长兴组顶部出现的群体珊瑚Waagenophyllum sp.是我国所发现的最晚的古生代群体四射珊瑚之一,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底部微生物岩直接覆盖在它上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成为这两种不同的生物沉积的分界线,它们各自具有一个独特而复杂的生态系统,二者之间为突变关系。在珊瑚层生态系统中的群体四射珊瑚及重要成员真核藻类如裸海松藻、假蠕孔藻等在微生物岩生态系统中完全消失,后者以底栖微生物群落为主,共生生物组合面貌与珊瑚层中的生物组合面貌截然不同,微生物岩生态系的生物个体小型化也是主要变化之一。  相似文献   

14.
四川江油渔洞子剖面上二叠统长兴组顶部出现的群体珊瑚Waagenophyllum sp.是我国所发现的最晚的古生代群体四射珊瑚之一,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底部微生物岩直接覆盖在它上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成为这两种不同的生物沉积的分界线,它们各自具有一个独特而复杂的生态系统,二者之间为突变关系。在珊瑚层生态系统中的群体四射珊瑚及重要成员真核藻类如裸海松藻、假蠕孔藻等在微生物岩生态系统中完全消失,后者以底栖微生物群落为主,共生生物组合面貌与珊瑚层中的生物组合面貌截然不同,微生物岩生态系的生物个体小型化也是主要变化之一。  相似文献   

15.
四川江油一些志留纪及泥盆纪介形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我国泥盆纪介形类,已有不少报道,(侯祐堂,1955;施从广,1964;王尚启,1976),而对志留纪介形类的报道尚少.本文材料是杨敬之和王水等1955年,在四川江油马角坝附近的志留纪及泥盆纪地层采集的.经研究,计10属、10种、3未定种及属种未定者1.其中1新属和9新种.介形类化石分别采自江油马角坝北青杠坝和马角坝东北2公里的岳村.  相似文献   

16.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阿克苏和柯坪地区达瑞威尔期末期至凯迪期中期地层发育良好,大湾西沟剖面、四十场剖面和铁热克阿瓦提剖面地层保存良好的疑源类组合。该组合包括20属36种疑源类,以棘刺类、光球类和梭形类占优势。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疑源类组合与国内、外同期组合对比表明晚奥陶世疑源类古地理分区性减弱,部分疑源类分子分布仅限于晚奥陶世,且古地理分布广泛,具有生物地层学对比的潜力。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数条剖面疑源类组成和多样性变化的不同可能与小环境的差异有关。本研究中疑源类属种组成及多样性变化趋势和柯坪地区海平面变化一致,反映了萨尔干组到其浪组下部有一次海侵过程。  相似文献   

17.
四川江油附子生物碱和新的强心成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从四川江油附子(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生附片中分离出海帕乌头碱(hypeconitine)、乌头碱(aconitine)、美沙乌头碱(mesaconitine)、尼奥灵(neoline)、卡拉可林(karakoline)、北乌碱(beiwutine)、附子灵(fuziline)、江油乌头碱(jiangyouaconitine)、去氧乌头碱(deoxyaconitine)、附子亭(fuzitine)、新江油乌头碱(neojiangyouaconitine)、宋果灵盐酸盐(songoring.HCl)和尿嘧啶(uracil)。其中新江油乌头碱和附子亭为新化合物;去氧乌头碱、北乌碱、宋果灵盐酸盐和尿嘧啶为本植物中首次发现。尿嘧啶对蟾蜍离体心脏具有明显的加强心肌收缩作用,作用随剂量增加与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且不影响心率,认为是一种新型的强心成分,为首次发现。本文对附子的强心、止痛及抗炎的活性及其开发新药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8.
1953年夏,重庆大学地质系乐森璕教授在四川江油县观雾寺附近铺路石板上发现了盾皮鱼类(Placodermi),化石。此类鱼化石在我国仅发现有棘鱼目(Acanthodii)及胴甲目(Antiarchi),而且材料比较破碎。关于节甲目(Arthrodira)的化石,这在我国还是初次发现。节甲类鱼化石发现在欧洲的约达46属;在北美的约达35属,包括的种很多,在亚洲方面如西伯利亚等地也有—些发现。此类鱼化石今在我国泥盆纪地层中发现,对于泥盆纪地层的区域对比,该类鱼的地理分布及系统演化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棵榆树剖面位于吉林省通化县三棵榆树乡,距通化市约50km处.通化市至辽宁省新宾县的公路经过此乡,交通方便(插图1).剖面的构造位置处于三源浦晚中生代陆相火山沉积盆地的南缘,盆地内晚中生代地层十分发育(插图2).三棵榆树侏罗-白垩系界线剖面自报道以来(张普林,1983;李东津、董洁,1986)引起了国内同行的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绵阳地区肺吸虫自然疫源地与人群感染的关系,自1981年起,我们先后对青川、平武、广元、江油、剑阁、梓潼、北川、安县等山丘地区10个县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一般情况 绵阳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东经104°45′—107°45′,北纬30°20′—33°05′,由龙门山脉、大巴山脉构成北高南低垂直梯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