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善勤 《化石》2004,(1):7-10
和政县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南部.总面积960平方公里,正好是祖国版图的万分之一,和政县所在的临夏盆地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发育并出露距今约3000万年以来的新生代陆相沉积.萁中富含哺乳动物化石。这是我国.也是整个欧亚大陆,晚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为了收藏和展示进些珍贵的化芒  相似文献   

2.
《化石》2004,(1):F002-F002
  相似文献   

3.
江苏溧水神仙洞发现的动物化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记述了江苏溧水神仙洞1977年发现的动物化石,包括最后鬣狗、棕熊、麝鼹、仓鼠等19个种类。碳14测定的年代为距今11200±1000年(公元前9250±1000年)。作者对神仙洞的堆积,动物群的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贵州寒武纪海绵动物化石组合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贵州寒武纪海绵化石丰富。分布广泛,主要产于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的戈仲伍组或牛蹄塘组底部、筇竹寺期的牛蹄塘组和早、中寒武世凯里组。梅树村期的海绵属种单调,主要为六射海绵类麦粒海绵(Triticispongia sp.)及一些海绵骨针,代表寒武纪海绵首次爆发或辐射的前奏和先驱。牛蹄塘组海绵多达13个属,是寒武纪海绵辐射的重要窗口,以普通海绵略占优势,Leptomitus为优势属。凯里组的海绵共计7属,以普通海绵为主。贵州寒武纪海绵动物群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组成的差异性,其演变过程受到环境的制约。贵州早期海绵动物的发现和研究不仅改变了寒武纪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而且还为探讨海绵动物本身的起源、辐射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5.
最近,福建省东山县文物部门在文物普查时收集到一批化石标本。这批化石都是当地渔民捕鱼时从附近海域捞到的。专家们认为,尽管确切地点不明,这些化石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标本中发现的一块人类右侧肱骨残段,已有一定程度的石化。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属地质时期的晚更新世末到全新世初,距今约一万年左右。动物化石中,绝大多数属地质时期中、晚更新世,如熊、象、水鹿、斑鹿和山羊等。旧石器时代末至新石器时代初的人类遗骸在福建省还是首次发现。它的发现,把福建的历史从已知的七千年左右推前到一万年,证明福建沿海地区早在一万年前后就有人在此活动、生息、繁衍。动物化石证明,在漫长的第四纪年代,台湾海峡就曾多次露出成陆,使闽台相连为一整体。闽台古陆路确实存在,古  相似文献   

6.
舟山海域更新世晚期动物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连荣 《化石》2003,(1):12-13
2001年底,舟山市定海区的渔民为舟山市博物馆提供了三件捕鱼时打捞上来的动物骨骼化石,打捞的地点在北纬30°6'34″、东经121°53'的舟山近海水深96米处。经有关方面的初步鉴定,这三件动物骨骼化石分别为双角犀、古菱齿象和水牛的下颌。2002年夏,当地渔民再次在上述海域打捞上120多件动物化石。同年九月下旬,舟山市博物馆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祁国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韩康信以及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何传坤三位研究员来舟山进行考察。经他们三位认真观察、鉴定后认定:上述的120…  相似文献   

7.
1985年江苏区调队在宜兴地区进行野外调查时,从访问群众得知这一带石灰岩溶洞中曾采到许多“龙骨”。1986年笔者等再次到这一地区调查,见到许多溶洞及洞穴堆积物,并在白石山开采场的溶洞堆积物中采到大量脊椎动物化石。  相似文献   

8.
云南西畴仙人洞动物化石铀系年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晚期智人地点云南西畴仙人洞动物牙化石的铀系测年结果。4个样品的230Th234U年龄范围为47—105ka,测定了其中2个样品的227Th/230Th年龄,结果与230Th/234U法的一致。在没有进一步的地层和年代证据的情况下,将西畴人牙化石的年代暂定为47—105ka或许是合理的。但洞穴地点骨化石铀系年代总体偏年轻,上述年代范围很可能被低估。本文结果与我们已有研究的广西通天岩、前洞等地点一致,是晚期智人在我国出现比原认为的早得多的又一例证。  相似文献   

9.
1983年5至6月间,在浙江临安县西天目山华严洞堆积中,采集到15种动物化石,其中14种是哺乳动物。动物化石的组合性质是属于华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而时代当为晚更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10.
陈立群 《化石》2002,(3):34-36
去年11月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祁国琴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韩康信先生以及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的何传坤先生 ,应邀到福建东山岛考察。他们在东山县博物馆一批来自东山海域的哺乳动物化石中 ,发现数件标本上带有人类加工或使用的痕迹 ,这无疑对了解东山陆桥史前文化 ,是一个重要的线索。随后 ,笔者对东山县博物馆所有馆藏的来自东山海域的动物化石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细致地观察 ,又在一些标本上发现了同样的痕迹 ,笔者尝试着对这些痕迹进行解释 ,并力图对“东山陆桥”的史前文化有个初步印象。一标本的来源东山…  相似文献   

11.
扬子区晚震旦世动物化石新材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扬子区晚震旦世地层中已有多种类型的动物及遗迹化石的报道。文中补充了不同地区和层位的骨骼及遗迹化石新材料,包括:江西上饶王家院陡山沱组顶部磷块岩中的磷酸盐化“十”字形骨针和云南晋宁王家湾灯影组上段隧石条带中的单轴双射硅质骨针,它们可能分属于钙质海绵和普通海绵类;贵州瓮安陡山沱组上段磷质白云岩中的可疑壳状化石;宜昌三斗坪金瓜墩陡山沱组下部(第二段)遗迹化石;瓮安陡山沱组上段及湖北南漳灯影组上段底部磷质硬底中的生物扰动构造。另外还报道了贵州清镇桃子冲剖面桃子冲组最底部的瓶状动物(Pro-tolagena limbata)化石,并认定桃子冲组与灯影组之间为假整合接触,其底界并无跨入震旦系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通报》2004,39(7):21-2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科学家在早期生命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大学教授陈均远和同事将在6月4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中国贵州省瓮安县5.8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多细胞动物化石,这些化石结构复杂,具有两侧对称结构。新化石只有0.2mm,他们将之命名为“小春虫”。《科学》杂志说,这些令人惊奇的微小动物出现的时间,比生命大爆发时的寒武纪要早5000多万年,它们复杂的结构显示:动物多样性分化所需要的基因工具包早在寒武纪之前就已…  相似文献   

13.
据国际古生物协会核心期刊Lethaia 1992第25卷报道,1992年3月19日夜,俄国科学院古生物博物馆被盗,共丢失三叠纪迷齿类两栖动物化石头盖骨15个,警方已开始进行调查。这些标本为A.P.Bystrow和I.A.Elremov以及S.N.Getmanov描述过的模式标本,其中Benthosuchua sushkni和B.bysirovi两块标本更是珍贵的全型标本。它们均以保存精美而被视为稀世瑰宝。该动物是一类原始的,具有尾和迷齿,头骨构造坚固的早期两栖类动物,最早出现于晚泥盆世,距今约3亿多年,体长约1米,头骨长约20厘米。身体表面具细小的鳞片,身体后部拖一条鱼形的尾鳍。头骨结构、牙齿的特征、脊椎形态等与总鳍鱼很相似,但它有四肢,脊椎上长出了关节突。A.P.Bystrow和l.A.Elremov,1940年在他们的文章中指出:Benthosuchua属及其分子具一脊柱的新块锥结构的发现,揭  相似文献   

14.
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2003~2005年发掘出土动物化石2000余件。初步鉴定包括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水牛(Bubalus sp.)等十多个动物属种。该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标本表面少见食肉类啃咬痕迹且未有啮齿类啃咬痕迹及水流磨蚀等现象,表明这一动物骨骼组合应当不是食肉类、啮齿类与水流等自然性营力带入遗址的。遗址动物群中一定比例的具切割痕骨骼标本的出现表明了古人类在动物群富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动物考古学观察表明,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该地点古人类主要对遗址附近的大中型食草类动物进行了猎捕与肢解、利用,这与相对更晚阶段的第12地点古人类以小型哺乳动物为主要猎食对象的生存策略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对比。  相似文献   

15.
最早带壳动物化石外壳的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采自我国上扬子地层区内研究较细的若干条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剖面的带壳化石进行综合性矿物学研究。借鉴化石钙质骨骼研究方法和成果,运用电镜微区研究及能谱分析资料,就术语的运用、磷质壳与钙质壳之间形成机理的相似性、化石结构的原生及次生性质,以及小壳化石壳壁显微结构分类、演化序列提出一些看法。认为;小壳化石外壳壳质成分大部分为胶磷矿,少量为显微纤状磷灰石,部分为成岩后生作用交代成因的碳酸盐及硅质壳,偶而有原生方解石壳。本文提出此类化石外壳可分原生和次生两大类,其演化序列可简括为:胶粒→层纤、柱状→层纹(片状)。  相似文献   

16.
江苏镇江莲花洞动物化石铀系年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莲花洞位于镇江市南约 6km的白龙岗山北坡 (原在丹徒县境内 ) ,地理座标 119°2 4′E ,32°10′N。白龙山为宁镇山脉东支 ,走向近东西 ,顶峰海拔 118m。溶洞发育于三迭纪青龙组灰岩 ,洞口标高约 35m。 1981年 ,南京博物院等单位[1 ] 对该地点进行发掘 ,获哺乳动物化石16种 ,其中人牙化石 1枚。洞内堆积自下而上被分为 4层 ,其中第 2层为棕红色亚粘土 ,含石灰岩碎块、铁锰质结核和大量动物化石。发掘者根据动物化石中有 3个绝灭种 ,将该地点定在“晚更新世或晚更新世早期” ,人牙化石被认为属于智人。韩德芬等[2 ] 认为莲花洞在我国晚…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的材料采自新疆—西藏公路沿线的萨利吉勒干南库勒以的龙巴其保大坂一带。区内出露的地层有上三叠统、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中侏罗统—下白垩统,它们组成一背斜构造,是喀喇昆仑山的主体。本区上三叠统未见底,其上与上三叠统—下侏罗统呈整合接触,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其岩性为生物碎屑灰岩、泥灰岩夹鲕状灰岩。这套地层目前尚未命名,其实测剖面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初一学生正值青春期每年过了春节开学后,初一的学生就特别渴望上生物课。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已经感觉到了自己身体的变化,而生物教材里要讲的内容正是他们非常关心而平时又说不出口的。  相似文献   

19.
辽西热河脊椎动物化石群及生物地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概述 近年来,在冀北、辽西和相邻的内蒙古南部地区晚中生代盆地沉积的热河群地层中,相继发现大量保存精美的以鸟类和恐龙类为代表的脊椎动物化石群(汪筱林等,1998,1999a,2000a),极大地丰富了热河生物群的组成.  相似文献   

20.
奇异的动物化石──英国科学家的新发现英国科学家1996年5月在南非发现了距今亿5千万年前的奇异动物化石,他们确认,该化石代表早期动物演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新分枝。英国Leicester大学Aldridge教授和他的博士生SarahGabbott在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