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斌龙  赵依勤 《昆虫知识》1999,36(6):341-343
元胡龟象Calonsirussp.属象甲科,短沟龟象属。该虫1995年首次发现为害元胡Coryda-lisyanhusuoW.T.Wang,以幼虫钻蛀叶片、叶柄及地下茎,造成叶片枯死,严重的甚至整株枯死。该虫近年为害逐年严重,据田间调查,在浙江省磐安县1997年虫株率为30~7%,元胡减产5%,经济损失318万元,1998年虫株率达10%-15%,元胡减产约10%,经济损失约77万元。为摸清其生物学特性,尽快控制该虫危害,我们于1997-1998年对该虫进行了研究,初步结果整理如下。1形态特征1.1成虫:体…  相似文献   

2.
基于形态学研究和DNA条形码鉴定,研究了中国蓼龟象属Phytobius Schoenherr,1833昆虫(龟象亚科:蓼龟象族)的种类。研究发现该属模式种白腹蓼龟象P.leucogaster(Marsham,1802)为中国新纪录种,分布北京、天津;短喙蓼龟象P.friebi Wagner,1939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分布更为广泛,尽管其南北地理种群(浙江、黑龙江)在外部形态特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COI基因序列的遗传距离和系统发育分析均支持为1个物种。文中记述该属的寄主植物为蓼科植物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并提供了2种蓼龟象的详细形态特征照片与地理分布图。  相似文献   

3.
中国龟象亚科分布概况(鞘翅目,象虫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中国龟象亚科标本信息的系统整理,得出龟象在中国各省均有分布,但分布的多少很不均衡,其中福建省最丰富,达到标本总数的36.6%.分布范围为18.6~51.7°N,最南端到海南省的保亭,最北为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从热带、亚热带到温带均分布,其中26~30°N最丰富,占总数的47.7%.中国龟象生存的海拔范围记录为10~4 400m,最低海拔采集点位于海南省万宁,最高海拔位于四川省乡城中热乌,500~1 000m海拔范围的龟象标本数量最多,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数量逐步减少.多数龟象标本采集于5月到8月,随着纬度的上升,采集时间逐渐从4月到9月缩减为6月到8月.  相似文献   

4.
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是我国重要的杂粮作物,内蒙古是我国甜荞的主产区,西伯利亚龟象Rhinoncus sibiricus Faust是2013年在内蒙古地区新发生的严重为害荞麦的害虫,目前主要依靠化学杀虫剂进行防治.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不同种类杀虫剂对西伯利亚龟象的毒力和作用机制.结果...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被认为是前基因组时代,微阵列的第一次商业化应用就是在九十年代中期。当2001年第一张人类基因组草图公开后,生物学突然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有人提出基因组学已死的传闻并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6.
《生命科学》2008,20(5):729-733
神经科学研究也是跨学科的前沿交叉研究领域,研究神经系统发育、进化、功能以及出现的功能紊乱。神经科学研究可在不同水平开展:从功能角度,按照自下而上的思路研究,从分子、遗传、细胞、环路到系统、行为水平。可以反过来按照自上而下的思路研究神经科学,从行为到环路、细胞水平。研究人员都是从这两方面来研究,可能更多是从白下而上来研究。从哪个角度开展研究是更有效的途径;如何更好地桥接这两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非常值得讨论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8.
9.
10.
在孟德尔研究的豌豆7对等位基因与其控制的7对相对性状中,明显地表现出对应关系.在他所做的豌豆2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有4种表现型,分离比接近9:3:3:1。其实,这种现象在生物界并不是很多的.后来科学家们发现生物的性状往往不是简单地由1对等位基因决定,而是由多对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涉及2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杂交实验中,F2的表现型分离比9:3:3:1常常会发生以下几种演变。  相似文献   

11.
12.
13.
Replacement of two to four guanines by adenines in the human telomere DNA repeat dG3(TTAG3)3 did not hinder the formation of quadruplexes if the substitutions took place in the terminal tetrad bridged by the diagonal loop of the intramolecular antiparallel three‐tetrad scaffold, as proved by CD and PAGE in both Na+ and K+ solutions. Thermodynamic data showed that, in Na+ solution, the dG3(TTAG3)3 quadruplex was destabilized, the least by the two G:A:G:A tetrads, the most by the G:G:A:A tetrad in which the adenosines replaced syn‐guanosines. In physiological K+ solution, the highest destabilization was caused by the 4A tetrad. In K+, only the unmodified dG3(TTAG3)3 quadruplex rearranged into a K+‐dependent quadruplex form, none of the multiple adenine‐modified structures did so. This may imply bi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nonrepaired A‐for‐G mutations. © 2010 Wiley Periodicals, Inc. Biopolymers 93: 880–886, 2010.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