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功能性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功能性便秘(即:慢性便秘、特发性便秘)是发病率较高的消化道疾病,严重影响了现代人生活质量;在结肠癌、乳腺癌、肝性脑病、早老性痴呆等疾病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是某些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死诱因。北京、天津和西安地区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显示,功能性便秘发病率高达15%~20%。  相似文献   

2.
莫华 《蛇志》2010,22(2):173-175
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病,约50%的男性在其一生中曾有前列腺炎的症状。其中,慢性前列腺炎(CP)更为多见,在全世界男性中的患病率为9%~14%.本病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许多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严重影响息者生活质量。现对我院2003-2009年收治住院的9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华法令治疗老年高危栓塞因素心房颤动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腾  牟莉 《蛇志》1999,11(2):66-67
心房颤动(房颤)在老年人心律失常中占8%~10%,在住院心律失常患者中占15.8%~21.8%,慢性房颤患者约10%发生体循环(肺、脑)栓塞[1]。老年非瓣膜病房颤脑栓塞发生率高达5%,为无房颤者6倍[2],二尖瓣疾病伴发房颤年栓塞率4%~6%,较窦...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实验室检查特点及特征性临床表现。方法:利用血细胞分析仪、流式细胞术、骨髓形态分析及R显带技术等对我院2002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54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如血细胞计数、骨髓形态、染色体及免疫表型等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LL多发于老年患者,男性多见,中位年龄65岁(45.82岁)。大部分患者初诊时可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37例(68%)患者初诊时淋巴结大,49例(91%)初诊时白细胞≥10×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5×109/L。13例(24%)初诊时肝脾或者脾大,17例(31%)初诊时乏力、消瘦。34(63%)例患者可见典型的CLL免疫表型,CD5、CDl9.CD23、CD20的阳性率分别为90%、87%、72%、67%。32例患者染色体检测结果表明:13q-2例,17p.2例,11q-1例,+12有1例,6q-1例,t(14,16)1例。2例患者发生了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1例患者发生了Richter转化,肿大淋巴结活检显示部分区域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其高表达CD20、CDl9、CD22。结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免疫表型及遗传学改变,并且对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魏娜  唐焕新  杨雪梅  冯力  吴蔚  佟达 《生物磁学》2013,(35):6933-6936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用于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6月在我愿接受治疗的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参麦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参麦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加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住院时间、肺功能指标(FEVl)及血气分析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参麦组的治愈率为91.18%,与对照组的53.12%相比较,差异显著(X^2=10.8800,P〈0.05)。参麦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其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结果包括氧分压值和二氧化碳分压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疾病不失为一种优良的治疗方案,不仅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病情好转加快,还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力,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周开隆 《蛇志》2010,22(3):265-269
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esitiresit bleeding,UGB)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必须紧急处理,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病死率较高。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有器官本身溃疡、炎症、机械、肿瘤、血管病变、全身性血液病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肝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98例慢性肝衰竭患者在抗乙型肝炎病毒、护肝和输血和白蛋白等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不同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心理变化采取不同的个体化护理措施,同时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指导。结果:治愈33例,好转28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7(17.34%)例,死亡20(20.40%)例。结论:根据疾病的不同临床表现、并发症采和心理改变取不同的个体护理措施,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有助于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体胃内菌群,探讨老年与非老年人胃内菌群的差异。方法选择67例无严重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0例、女性17例。年龄≥60岁53例,〈60岁14例。胃镜下取胃组织及胃液,测胃液pH,并做胃组织需氧、厌氧细菌培养及真菌培养,计数胃组织细菌培养数量。16SrRNA法鉴定胃组织细菌种类。真菌的鉴定按微生物科常规菌种方法鉴定。结果老年人中胃内需氧细菌培养阳性为23例(48.93%),12例(25.53%)胃内需氧菌培养〉1×10^5CFU/g;厌氧细菌培养阳性为22例(46.81%),12例(25.53%)胃内厌氧菌培养〉1×10^5CFU/g。非老年人中需氧细菌培养阳性为4例(28.57%),1例(7.14%)胃内需氧菌培养〉1×10^5CFU/g;厌氧细菌培养阳性为4例(28.57%),1例(7.14%)胃内厌氧菌培养〉1×10^5CFU/g。但老年人与非老年人比较,细菌培养阳性率及细菌培养〉1×10^5CFU/g的比率差异无显著性。仅1例老年人胃组织分离出真菌,为白色念珠菌。胃内共分离出细菌69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1株(44.93%),革兰阳性杆菌12株(17.39%),革兰阴性球菌11株(15.94%),革兰阴性杆菌15株(21.74%)。需氧菌13株(18.84%),需氧兼性厌氧菌54株(78.26%),专性厌氧菌2株(2.90%)。老年人胃内常见的细菌是: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奈瑟菌;非老年人胃内常见的细菌是: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多为口咽部和胃肠道常见菌群,部分为条件致病菌。结论约46%~48%的老年人胃内细菌培养阳性,约25%的老年人有胃内细菌过度生长(〉1×10^5CFU/g)。约28%的非老年人胃内细菌培养阳性,约7%的非老年人有胃内细菌过度生长。老年人胃内菌群分布与非老年人相似,为口咽部和胃肠道常见菌群,部分为条件致病菌。  相似文献   

9.
老年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老年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药趋势。方法:对本院1999年6月-2001年6月两年间老年性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学分离鉴定及耐药分析。结果:老年院内感染以G杆菌为主67.19%,其次是真菌22.08及G^ 球菌10.73%。G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29.12%),非发酵菌(24.88%)和肺炎克雷伯菌(20.19%)为主,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酶株(ESBLS)占49.52%,真菌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68.57%)为主;G^ 球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87.88%),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占63.64%。2000年6月-2001年6月所分离的细菌与上一年相比,真菌由15.43%增加到29.03%(P<0.01),G^+细菌由6.17%增加到15.48%(P<0.01),G杆菌由78.4%下降到55.48%(P<0.01)。所分离细菌除对亚胺培南,特治星(哌位西林/他唑巴坦)及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外,常用的抗生素显示较高的耐药率。结论:老年性获得性肺炎以G^- 杆菌为主,而真菌的感染也不容忽视;致病菌呈多重耐药趋势,其感染菌谱的变迁和多重耐药率的升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合理应用抗生素应有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10.
李金荣  韦洁钦 《蛇志》2009,21(3):206-206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腹痛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98例老年腹痛原因待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常见病因及延迟确诊的原因。结果98例最后均能确诊,其中消化系统疾病76例(77.55%).泌尿系统疾病12例(12.24%).循环系统疾病9例(9.18%),呼吸系统疾病1例(1.02%)。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与主要疾病有关的症状体征不典型,既往史复杂,并存疾病多,导致伴随症状多。结论老年腹痛的病因很复杂,但只要我们熟悉各种可引起腹痛的疾病,正确认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并做到耐心询问,仔细检查,配合适当辅助检查就能及早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王庆  王黎黎  王丽媛 《蛇志》2011,23(4):423-424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以秋冬季节为发病高峰,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伴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尤以老年人多见。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慢支患者126例,经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长期氧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家庭长期氧疗(LTO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同期住院病人随机分为LTOT组(51人),对照组(52人)。全部病例在缓解期及治疗后每年测定PaO2、PaCO2、FVC、FEV1、HB、HCT的数值及每年住院次数。结果:①氧疗后1、2、3、4、5年与氧疗前比较,低氧血症改善,FEV1明显提高,HB、HCT明显减少;每年住院次数减少;②LTOT组5年生存率62.75%,对照组5年生存率46.1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合理使用LTOT对COPD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陈建玲 《蛇志》1999,11(2):73-74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胰和胆等脏器)疾病引起的出血,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呕血、黑便,常伴周围循环衰竭,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我院1997年1月至1998年7月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90...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索治疗慢性盆腔痛及不孕的理想方法,本文尝试通过输卵管注药介入治疗盆腔炎性后遗症等疼痛疾病及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观察其疗效并对输卵管这条自身路径进一步拓宽利用进行实践论证。方法应用NCI—I型数字化输卵管通液诊断治疗仪对56例盆腔炎性等疼痛、伴有不孕或计划妊娠的患者结合超声监测通液诊断,根据输卵管通畅程度分别给予盆腔注药或输卵管疏通后介入治疗。结果56例盆腔疼痛患者仅有19例输卵管通畅,37例输卵管阻塞(不全阻塞25例,11例不通),占66.1%。治疗后通畅组盆腔疼痛消失16例,治愈率为84.2%;不全阻塞组疼痛减轻20例,好转率为76.9%,其中14例患者输卵管得以疏通;不通组45.5%(5/11)病情好转,输卵管疏通率为63。6%(7/11);通畅组疼痛治愈率明显高于不全阻塞和不通组(P〈0.05)。盆腔炎性疼痛治愈率和输卵管疏通率分别为45.5%和82.4%,内异症等疼痛组为13.0%和65.0%,后者虽不及前者理想(P〈0.05),但确有60.9%患者疼痛好转。本文输卵管阻塞疏通率为72.9%,慢性盆腔疼痛治疗有效率达87.5%。结论输卵管是一条与生俱来的自身生理通道,可拓宽利用诊治盆腔疾病。NCI—I型数字化输卵管通液诊断治疗仪盆腔注药介入治疗是一种准确易行、安全无创、科学有效的诊治盆腔炎性等疾病的方法。实践证明,疏通这条路径不仅在阻塞性输卵管不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临床作用,对治疗盆腔炎性后遗症等慢性盆腔疼痛疾病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并有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彭运梅 《蛇志》2012,24(1):34-35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站行LeeP手术治疗的慢性官颈炎患者150例作为治疗组,采用微波治疗仪治疗的50例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持续时间、术后阴道排液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频电波刀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掌握,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治愈高、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急、慢性传染病。丙型肝炎流行广泛,慢性化率高达50%~85%,并可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目前慢性丙型肝炎(CHC )的标准治疗方案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但约50%的HCV 1型感染者不能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研究发现,HCV基因型、病毒载量,以及宿主的性别、年龄、乙醇摄入量、肝纤维化程度、合并感染、基因多态性等因素可影响治疗效果。其中,HCV病毒载量、HCV基因型及宿主基因多态性是预测持续病毒学应答的重要因素,可用于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PCR对116份胃活检标本进行幽门螺杜菌(HeticobacterPyloriHp)检测,总阳性率71.55%(83/116),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炎的阳性率分别为87.5%(14/16)、86.96%(20/23)和63.51%(47/74),同时用尿素酶法作参照,其总阳性率为58.62%(68/116),上述疾病分别为43.75%(7/16)、56.52%(13/23)和62.16(46/74)。结果表明PCR能快速、敏感特异地检出HP,这对研究HP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致病作用、传播途径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郭素青 《蛇志》2006,18(1):45-46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mary heart disease)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发展的结果,属于呼吸内科急诊,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发展成肺性脑病,呼吸衰竭而危及患者生命。我们于2003年6月~2005年6月对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期行静脉放血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病原菌的类型、分布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情况。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所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共送检168例次痰标本进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痰液中共检出156株需氧菌,其中革兰阴性菌93株(59.62%),革兰阳性菌41株(26.28%),真菌22株(14.1%);在革兰阴性菌中,以克雷伯菌属为主,占总分离率的21.15%(33/156),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分离出24株(15.38%);革兰阳性菌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居多。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11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敏感率较高的是亚胺培南,其次是氨基糖苷类。结论本试验可提高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根据其病原学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研究营养状况与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6例,根据微型营养评定法分为营养良好组31例、营养不良危险组30例和营养不良组35例,分析和比较3组肺功能、血气分析以及氧代谢各指标水平。结果:营养良好组患者肺活量(FVC)、用力呼气中期流速(MMF)、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所占百分比(FEV1%)、大通气功能(MVV)、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摄氧率(VO2)、氧合指数(CaO2)等指标均明显高于营养不良危险组和营养不良组,而营养不良危险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营养不良组(P<0.05或P<0.01),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摄取率(ERO2)营养良好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而营养不良危险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营养不良组(P<0.05或P<0.01),3组pH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与肺功能、氧代谢和血气分析指标具有明显相关性,临床上在治疗老年稳定期COPD时通过改善其营养状况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