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因医源性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损有所增加,从而使深部丝状真菌感染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检测上的种种原因,大部份是尸检后发现,难以鉴定到属种,对临床治疗带来直接影响,为进一步探讨丝状真菌的快速诊断,我们从肺活组织中分离出的微小根毛霉,注射接种到不同剂量的~(60)Co-γ辐照鼠体内后,间隔一定时间,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现3GY辐照后14—28日检出率是41.87%(皮下注射),66.66%(腹腔注射),7GY、5GY、1GY的辐照均低于3GY,除与根霉有交叉反应外,曲霉、青霉、白色假丝酵母等均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首次报告二例肺结核、糖尿病患者合并肺微小根毛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免疫功能受损与微小根毛霉关系。本文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全身辐照小鼠,然后以不同途径注射同剂量的微小根毛霉的孢囊孢子,观察动物的感染情况和感染后的真菌检出率,结果发现各种辐射剂量均在辐射后7-14日感染菌的检出率最高;各种脏器感染菌的检出率以脾脏最高;淋巴结最低;其他脏器的感染菌检出率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陈世平  索继江 《菌物系统》1997,16(2):117-121
微小毛霉感染途径,感染部位,感染机理研究的基础,进一步探讨机体受损不同程度,微小根毛霉感染不同药物治疗效果,本实验选用5GY,7GY等不同剂量的^60Co照射18~20g♀LACA小鼠,每只鼠接种六千万个微小根毛霉的孢囊孢子,设对照组,通过氟康唑,野山花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小鼠活存情况及感染部位等,结果证明:5GY,7GY两种不同剂量^60Co照射感染后,从活存时间,体重,治疗后的感染只数,感染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首次报告二例肺结核、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肺微小根毛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免疫功能受损与微小根毛霉感染关系。本文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全身辐照小鼠,然后以不同途径注射同剂量的微小根毛霉的孢囊孢子,观察动物的感染情况和感染后的真菌检出率,结果发现各种辐射剂量均在辐射后7-14日感染菌的检出率最高;各种脏器感染菌的检出率以脾脏最高(66.7—81.8%);淋巴结最低(0.0—25.0%);其他脏器的感染菌检出率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微小根毛霉致病株的原生质体形成条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重要医学真菌──肺微小根毛霉的原生质体生成系统。采用溶细胞酶以及蜗牛酶与纤维素酶联合作用的方式获得了大量原生质体,处于指数生长期、生长旺盛的幼龄菌丝对破壁酶比生长缓慢或老龄菌丝更敏感;作为渗透压稳定剂,无机盐类要好于有机物;原生质体的较适生成温度为31℃。  相似文献   

6.
微小根毛霉致病株的原生体形成条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建立了重要医学真菌---肺微小根毛霉的原生质本生成系统。采用溶细胞以及蜗牛酶与纤维素酶联合作用了方式获得了大量原生质体,处于指数生长期、生长旺盛的幼龄菌丝对破壁酶比生长缓慢或老龄菌丝更敏感;作为涌透压稳定剂,无机盐类要好于有机物;原生质体的较适生成温度为31℃  相似文献   

7.
我国首例肺微小根毛霉病及其致病菌的分病和培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陈世平  孙鹤龄 《真菌学报》1990,9(3):226-231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1例肺结核和糖尿病并发由微小根毛霉(Rhizomuror pusillus)所致的肺微小根毛霉病。首次在我国从病人的肺组织活检标本分离出该种真菌。此菌可在几种琼脂培养基20°—45℃条件下生长,最适温度为37℃。菌落在初期白色,然后变成褐色厚毡状。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孢囊梗假轴状分枝,初期无色,然后变为褐色。孢子囊直径50—90μm,呈灰色,后变为褐色。孢子囊成熟后囊壁消解。囊轴卵形或梨形,直径45—48μm。在有性期,接合孢子球形,直径43—63μm,初呈褐色,后变为黑色,表面粗糙或凹凸不平。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孢囊孢子呈不规则卵形,直径2—5μm;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孢囊孢子形态与上述相同。本菌实验感染家兔、豚鼠和小白鼠显示毒力很强,动物于接种后3—10天内全部死亡。从感染动物的脏器分离出本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人痊愈。  相似文献   

9.
多变根毛霉致面部皮肤根毛霉病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0岁,山东泰安农民。因右面部红斑块伴溃疡逐渐扩大9年,于2005年10月13日就诊。皮损初发于1996年3月,因被蠓虫叮咬,局部出现一个红丘疹,痒,搔抓挤压后,皮损形成斑块并逐渐向外蔓延,累及右面大部、下颌及耳垂。曾在当地医院诊为“体癣”,外涂药物(药名不详)效果不佳,斑块逐渐向外扩展,表面出现溃疡。自觉轻度瘙痒,无疼痛。既往身体健康,无慢性传染病史,家族中亦无慢性病史。  相似文献   

10.
报道1例由多变根毛霉引起的面部皮肤毛霉病.患者男,65岁,面部结节斑块伴痒半年余.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中下层有炎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浸润,并见粗大较短的无隔菌丝.经真菌培养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种鉴定为多变根毛霉.皮损经短时两性霉素B治疗后好转.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我国自1991年至今报道的所有多变根毛霉感染所致皮肤接合菌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文献搜索并回顾分析我国13例多变根毛霉原发性皮肤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皮肤多变根毛霉病,平均发病年龄为34±17(5~65)岁,男6例,女7例,病程5个月~16 a不等,感染报道多集中于长江流域;临床多表现为局部红斑、丘疹和/或结节,可缓慢扩展形成浸润性斑块伴溃疡坏死;发病前有明确皮肤损伤病史6例,无明确诱因7例。皮损多发生于暴露部位,面部10例,上肢3例。所有病例均经真菌学和病理学诊断确诊。治疗主要为两性霉素B和唑类抗真菌药物,其中8例治愈,2例疗效不佳,3例失随访。结论多变根毛霉皮肤接合菌病是一种重要的毁容性感染病,多与皮肤屏障损伤有关,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利于开展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治疗首选两性霉素B。  相似文献   

12.
微小毛霉感染途径、感染部位、感染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机体受损不同程度,微小根毛霉感染不同药物治疗效果。本实验选用5GY、7GY等不同剂量的60Co照射18~20g♀LACA小鼠,每只鼠接种六千万个微小根毛霉的孢囊孢子,设对照组。通过氟康唑,野山花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小鼠活存情况及感染部位等。结果证明:5GY、7GY两种不同剂量60Co照射感染后,从活存时间、体重、治疗后的感染只数,感染部位等均有差异。7GY60Co照射后,腹腔注射六千万个微小根毛霉的孢囊孢子,感染后分别以氟康唑、中草药野山花进行治疗,野山花治疗组小鼠体重平均高于氟康唑的治疗组。活存35日后处死,平均每只鼠体重由原来的19.3g增加到24.2g。氟康唑治疗组10目前全部死亡,每只鼠平均体重由原来的19.2g减少到1487g。5GY照射后接种六千万个微小根毛霉孢囊孢子采用野山花、氟康唑进行的治疗效果,可看出两组治疗鼠体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是从治疗效果看出,5GY照射感染治疗后,野山花治疗效果优于氟康唑治疗组,治疗后野山花组感染2只,氟康唑组感染5只。野山花治疗组感染了脾、肺、淋巴结等三个组织,氟康唑治疗组感染了肝、脾、肾、淋巴结等五个组织,而检出比例比野山花治疗组高。结果证明微小根毛霉均对脾、肾侵害严重。  相似文献   

13.
江逢春  林影  叶燕锐 《微生物学通报》2010,37(10):1506-1511
通过PCR扩增米黑根毛霉脂肪酶基因,在米黑根毛霉脂肪酶N端加入Flag标签。将米黑根毛霉脂肪酶基因与酿酒酵母细胞壁蛋白Sed1p基因的N端融合构建质粒pPIC9K-Flag-RML-Sed1,转化毕赤酵母GS115获得重组菌GS115/pPIC9K-Flag-RML-Sed1。重组菌经过甲醇诱导表达后,显微镜免疫荧光分析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均证实米黑根毛霉脂肪酶已经成功展示在毕赤酵母上。该重组菌水解活力达到169.6U/g(Dry cell weight),在非水相中催化脂肪酸甲酯的合成,72h后脂肪酸甲酯的产率达82.36%。  相似文献   

14.
15.
郑濡永  陈桂清 《菌物学报》1991,10(Z1):45-58
由石家庄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皮肤科李成龙大夫提供的一株人体皮肤病菌经我们研究鉴定为毛霉目(Mucorales)毛霉科(Mucoraceae)根毛霉属(Rhizomucor)的一个种,并定名为多变根毛霉新种(Rhizomucor variabilis Zheng & G.-q.Chen sp. nov.)。据李大夫介绍,这株菌是从一名居住在江苏农村到该医院看病的女病人的手上病部分离的。这个病人没有一般真菌病病人所患有的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白血病等等。她也没有患有其他毛霉病,因此她的皮肤毛霉病是原发性的而不是继发性的。我们查阅文献结果,国内由根毛霉属真菌引致的毛霉病过去仅有过一次肺部感染的报道;国外则有过较多次数的由根毛霉引致的人体毛霉病,主要为肺部疾病并可引致继发性的皮肤病,尚未见有由根毛霉属引起的原发性皮肤毛霉病的报道。无论国内、外引起人体毛霉病的根毛霉均为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 pusillus(Lindt) Schipper,包括Mucor pusillus Lindt,Mucor parasiticus Lucet & Costanin等异名]一种。因此,本病例为我国第二例由根毛霉弓l起的人体毛霉病及第一例由根毛霉引起的人体皮肤毛霉病,同时又是全世界第一例由根毛霉属除微小根毛霉以外的另外一个种引起的人体毛霉病,很可能还是全世界第一例由根毛霉引起的人体原发性皮肤毛霉病。多变根毛霉与根毛霉属内所有过去已报道过的种都有显著差异。它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30℃,最低9℃,最高38℃;其他种均为高温真菌,它们的最高生长温度可达55℃或更高。形态方面,多变根毛霉也与属内其他已知种明显不同。它的菌落高达4-8 mm并呈鲜明的浅黄色;其他已知种菌落低矮,除奈尼塔尔根毛霉(Rhizomucor nainitalensis Joshi)外全部为深暗灰色,奈尼塔尔根毛霉菌落色泽虽然较浅,但为浅灰或灰黄色,与多变根毛霉的鲜明黄色不同。它的假根异常发达并可从菌体的各个部位如菌丝、匍匐丝、孢子枝、孢子囊、囊轴上长出;其他已知种的假根一般都不发达且从未见有从孢子枝、孢子囊、囊轴等处长出的描述。它的孢子枝的分枝常常长于主枝;其他已知种则分枝长度一般不超过主枝。它的囊轴形状多变:球形、近球形、扁球形、卵形、椭圆形、梨形等等,两边对称或不对称,溢缩或不绕缩,纵向深裂或不作纵向深裂;其他已知种的囊轴形状通常为倒卵形至梨形的规则形状。它的囊领明显;其他已知种的囊领均很不明显至缺如。它的孢囊孢子形状和大小变化都较大,卵形、椭圆形、矩圆形、近球形、近三角形或其他各种不规则形状,长度范围2.5-16.5 μm;其他已知种除上面已经提到过的奈尼塔尔根毛霉外,它们的孢囊孢子形状仅限于卵形、椭圆形、近球形等较规则的形状,长度范围总是在3-6 μm范围内,奈尼塔尔根毛霉的孢囊孢子形状虽然多变,但其决度亦在3-6 μm的范围内。此外,多变根毛霉的孢子囊、囊轴、孢囊孢子等各种构造均较大;其他已知种则较小,其中肿梗根毛霉[Rhizomucor tauricus (Milko & Schkurenko) Schipper]虽亦较大,但除此之外与多变根毛霉迥异。多变根毛霉未见有接合孢子,将我们保存的全部微小根毛霉菌株与它分别配对时,或将我们的几对别的属的(+)(-)测试菌株与它分别配对时,均未见形成接合孢子或有任何反应。  相似文献   

16.
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1.1.1菌种E1-Tor生物型霍乱弧菌,菌号103,小川血清型,由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1.1.2免疫荧光血清购于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940205。1.1.3培养基Ⅰ号增菌液(碱性胨水),Ⅱ号增菌液(碱性陈水中加入1:200000亚碲酸钾、1:100000十二烷基磺酸钠),由本室制备。双氢链霉素洗衣粉亚硫酸钾琼脂培养基(双洗琼脂培养基),购手上海市卫生防疫站。1.1.4器材①接种环:单环接种环内径为3nun,多环接种环用4个内径3rum环排列成花瓣状,由本室自制。②微量吸引器:由上海生物实验研究所提供。③荧光显微镜…  相似文献   

17.
一年多以前,我们报道了一种引致人类原发性皮肤毛霉病的病原真菌Rm6并定名为多变根毛霉((Rhizomucor variabilis Zheng & G.-q. Chen)。最近我们又发现了它的另外一个变种Rm7。它是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王端礼教授分离的,原编菌号4873。Rm7的病人和Rm6的情况很相近。她也是一个女病人,来自农村,患的同样是原发性皮肤病而没有患有其他的毛霉病或其他疾病,她的病也没有传染给她的家人。不同的是,她来自我国北部的河北省而不是南部的江苏省;她的病史更长,达16年之久;她的病部在脸上而不是在手上,并造成进食困难。Rm7和Rm6的培养物相似,也是亮黄色,但比较低矮。它与Rm6一样是非高温真菌,最适、最高、最低温度同样分别是24-30, 38,和9℃形态上的亲缘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两者都有匍匐菌丝和较发达的假根;孢子枝也是假轴分枝;孢子囊壁也是缓慢消解;有很不规则形状的囊轴;有明显的囊领;都有大量厚垣孢子。Rm7与Rm6的主要区别在于:(1)假根只从匍匐菌丝和气生菌丝上长出而不从孢子枝、孢子囊或囊轴等各处长出;(2)孢子枝可连续分枝达7次之多;(3)孢子枝在分枝处往往有一个隔膜;(4)往往在10天以上的培养物中才出现不规则形状的囊轴;(5)从未见有囊托;(6)孢囊孢子形状较规则,较短而不超过11 μm;(7)孢子囊和囊轴均较小,直径相应不超过70及30 μm.因此,我们将Rm7鉴定为Rm6的一个变种,并定名为较规则多变根毛霉新变种(Rhizomucor variabilis var. regularior Zheng & G.-q. Chen var.nov.)。这样,在根毛霉属内可以承认的共计5种6分类群。  相似文献   

18.
HIV感染的检测是防治艾滋病和控制其传播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从宿主标本中直接检测到病毒本身的PCR技术的抗原检测,以及抗HIV检测技术的应用情况及优缺点,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HIV感染检测技术的选择使用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9.
人微小病毒B19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人微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作为人类疾病的重要病原已愈来愈广泛受到重视。大量研究成果不但揭示了B19病毒的致病机理,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而且发展了B19感染的诊断和B19污染血制品的筛查技术,并且为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这里对人类B19病毒的病原学特征、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诊断方法和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20.
报道1例重度烫伤后引起全身多处米根霉感染。患者,男,50岁,全身大面积热液烫伤4 d伴创面异味,散在霉斑。斜面培养呈:灰白色;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粗大较短无隔菌丝,多呈直角分支。根据典型的菌丝形态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初步诊断为:米根霉。烫伤后出现全身多处米根霉感染合并全身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不全,给予手术清创、积极抗真菌及改善循环、增强免疫力等支持治疗后无明显好转,最终死于全身严重感染及多器官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