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致牛烂蹄病的稻草中分离的弯角镰孢菌菌株(Fusarium camptoceras)于1988年和1991年分两批接种玉米中,培养物用乙腈:水(3:1,v/v)提取,正已烷脱脂,Florisil色谱柱净化,经净化的提取液经电子捕获气相色谱(GC-ECD)、薄层色谱(TLC)分析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鉴定,证实了弯角镰孢菌可同时产生多种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弯角镰孢菌能同时产生这些代谢物,在国内外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
我国部分地区蔬菜镰孢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我国6省18市(县)的蔬菜根茎样本进行了组织分离和形态学鉴定,共鉴定出镰孢菌10个种.其中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为优势茵,占镰孢菌总量的73.42%,其他种类的镰孢菌为锐顶镰孢(F.acuminatum)、弯角镰孢(F.camptoceras)、蓝色镰孢(F.coeruleunm)、木贼镰...  相似文献   

3.
对九州镰孢菌Fusarium kyushuense、厚垣镰孢菌F. chlamydosporum 和拟枝孢镰孢菌F. sporotrichioides在气生菌丝上产生的孢子进行了比较。九州镰孢菌在气生菌丝上产生多隔孢子(即中型分生孢子);厚垣镰孢菌在气生菌丝上产生的主要是0隔针叶状分生孢子;拟枝孢镰孢菌在气生菌丝上产生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芜菁形、单胞分生孢子以及椭圆形、0-1隔的分生孢子。多隔的气生孢子(中型分生孢子)在厚垣镰孢菌和拟枝孢镰孢菌这两个种中偶尔可以观察到,但是不应作为对这两个种进行鉴定的主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9种尾孢菌,其中有2个新种:蟹甲草尾孢 Cercospora cacaliae Y. L. Guo & Y.Jiang和菜蓟尾孢Cercospora  cynarae Y. L. Guo & Y. Jiang,中国新记录种有迪氏尾孢Cercosporademetrioniana  G. Winter,田菁生尾孢 Cercospora  glothidiicola  Tracy &  Earle,甘草尾孢 Cercosporaglycyrrhizae  (Savulescu & Sandu)Chupp,野桐尾孢Cercospora malloti Ellis &  Evsrh,木薯尾孢Cercospora manihobae Viegas,补骨脂尾孢 Cercospora psoraleae-bituminosae Savul.& Sandu和香豆尾孢Cercospora traversiana Sacc。文中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描述并附图,研究的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5.
二酰甘油-蛋白激酶C信使系统在LA90细胞转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LA90细胞(RSV温度敏感突变株LA90转化的小鼠成纤维细胞〕为模型,研究了二酰甘油(DG)-蛋白激酶C(PKC)信使系统在细胞转化中的作用。通过免疫沉淀法观察到LA90细胞在允许温度(33℃)时具有很高的pp60v-src激酶活性,远高于非允许温度(39℃),当从39℃转至33℃10分钟,激酶活性就已显著升高。同时运用3H-甘油掺入并结合板层析分离方法和酶活性测定,发现LA90细胞中DG含量和PKC活性在33℃条件下高于39℃,当由39℃转至33℃10分钟,细胞内DG含量和PKC活性均明显增加。我们进一步探讨了PKC活性与癌基因v-ser、p5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实验表明,PKC的激活剂TPA可刺激39℃条件下的LA90细胞中v-sre和p53基因表达,PKC选择性抑制剂H7可抑制33℃条件下LA90细胞中v-erc和p53基因表达。看来,pp60v-src可通过刺激磷脂酰肌醇(PI)代谢激活DG-PKC(diacylglycerol-proteinkinaseC)信使系统,后者通过某种途径调控v-src和p53等癌基因之表达。因此DG-PKC信使系统可能是pp60v-src转化细胞及被转化细胞维持转  相似文献   

6.
磷脂酰甘油分子种与杨树抗寒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分析了杨树叶磷脂酰甘油(PG)的分子种组成,用酶解和气相色谱(GC)方法分析了PG脂肪酸定位,比较了抗寒性不同的杨树叶片PG分子种。结果表明,杨树叶片PG主要含有以下的分子种脂肪酸组成(sn-1和sn-2):18:18:2(18:2/18:3),18:3/16:1(3t);18:3/16:0;18:2/16:1(3t);16:0/18:2,18:2/16:0;18:1  相似文献   

7.
瓜类保护地土壤镰孢菌种群及UP-PCR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采自辽宁省部分地区瓜类保护地的36份土壤样品进行镰孢菌(Fusarium)分离培养,共获得112株镰孢菌,采用传统形态学分类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属于11个种.对其中25株镰孢菌及3株对照镰孢菌进行了通用引物PCR(UP-PCR)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条引物扩增出7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6条,占总条带数的90.4%.对供试菌株进行UP-PCR聚类图谱分析,当相似系数为0.736时,可将其划分为8个类群,其中14株尖孢镰孢菌聚为一类.UP-PCR分析体现了镰孢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及差异性,可以作为镰孢菌分类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8.
镰孢属几种植物病原真菌分子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尚晓冬  郑小波 《菌物系统》1999,18(4):379-384
利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研究了4株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1株尖镰孢(F.oxysporum).1株茄镰孢(F.solani)和1株Fusarium sp的分子核型以及不同地域和寄主来源的串珠镰孢种内菌株间的分子核型差异。以凝胶包埋法(不破除分生孢子细胞壁)制备供试菌株电泳样本,采用3组条件组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PLF-1对百合种球的促生作用及对百合尖刀镰孢菌的防治效果,采用平板对峙法评估淡紫紫孢菌对尖孢镰刀菌的拮抗效果,以及淡紫紫孢菌对百合抗尖孢镰刀菌的抗性作用。同时监测百合种球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浓度为4.34×104 CFU/mL和4.34×105 CFU/mL的淡紫紫孢菌孢子悬浮液对百合种球表现为促进作用,浓度为4.34×104 CFU/mL时最高茎长达11 cm。平板拮抗实验中该淡紫紫孢菌菌株能有效抑制尖孢镰刀菌生长,抑制率高达72%。接种淡紫紫孢菌和病原菌的百合种球茎长会增长37.6%,根长会增长33%。该菌株能提高感染尖刀镰孢菌百合种球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效抑制尖刀镰孢菌的毒害作用,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大葱在贮藏期频繁发生镰孢菌腐烂病,损失严重。明确该病害病原种类对病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对采集自甘肃省兰州市(区)蔬菜市场的16份大葱贮藏期镰孢菌腐烂病病样进行病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经单孢分离后根据形态学特征,再结合r DNA-ITS、EF-1a(tef)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80株镰孢菌,经鉴定分属3个种,即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和燕麦镰孢菌(F.avenaceum),其中层出镰孢菌为大葱镰孢菌腐烂病的优势致病菌,分离频率为52.50%。对兰州白葱不同部位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层出镰孢菌对大葱鳞茎的致病力最强,而燕麦镰孢菌对大葱鳞茎的致病力最弱。【结论】3种镰孢菌作为该病害的病原,属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苹果园根际土壤中疑似致病镰孢菌种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引起河北省苹果再植病害的病原菌,在河北省10个地区苹果园中采集土壤样品,在实验室进行病原菌的诱集分离培养,根据形态和分子特征对主要病原菌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在分离得到的293株真菌中,有116株镰孢菌,为分离频率最高的真菌。在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对供试镰孢菌进行了分子鉴定。在基于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与翻译延长因子1α(EF-1α)序列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代表菌株分别与GenBank登记的所属菌株聚于同一群。研究结果明确了河北省苹果再植病害的疑似致病镰孢菌,包括: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木贼镰孢F. equiseti、锐顶镰孢F. acuminatum、层出镰孢F. proliferatum和茄腐镰孢F. solani。  相似文献   

12.
长期连作对大豆根际土壤镰孢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大豆连作长期定位试验区,进行了大豆根际土壤镰孢菌分离鉴定及大豆根腐病致病力检测,结合核酸序列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系统发育分析,研究了长期连作(20年)较短期连作(3年)对大豆根际土壤镰孢菌种群密度和结构、致病力及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3年连作大豆根际土壤镰孢菌种群密度为6.0×104 CFU·g-1,且以强致病力的尖镰孢菌、禾谷镰孢菌、轮枝镰孢菌及中等致病力的腐皮镰孢菌为优势种;连作20年大豆根际土壤镰孢菌种群密度和优势菌的优势度均显著低于3年连作,其中尖镰孢菌、禾谷镰孢菌和腐皮镰孢菌的种群密度仅为3年连作的36%、32%和22%,没有分离到致病力最高的轮枝镰孢菌,而种群多样性和均匀度显著高于3年连作;仅分离自20年连作土壤的三线镰孢菌、砖红镰孢菌及燕麦镰孢菌均为非致病菌种,且与强致病力镰孢菌种在基于转录间隔区(ITS)和转录延长因子(EF-1α)序列的聚类分析中显示了系统进化亲缘关系的差异性.因此,大豆20年连作会导致根际土壤镰孢菌种群生长受抑制、使其种群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发生改变,同时降低大豆根腐病菌种群致病力.  相似文献   

13.
在真菌的反硝化作用中,一种独特的细胞色素P-450起着一氧化氮还原酶(P-450nor)的作用。用gtll构建了柱孢菌(Cylindrocarpontonleinense)cDNA文库。纯化的柱孢菌C。P-450nor2免疫兔,制备抗体。并用抗体筛选出阳性克隆。回收插入片段(P-450nor2cDNA)克隆到表达载体pYES2中,并在酵母系统中表达。经Westem-blot分析验证,表达产物能与抗体反应产生特异性杂交带。酶分析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具有一氧化氮还原酶细胞包素P-450nor2的活性,能以NADH或NADPH为供体,使NO还原先成N2O。  相似文献   

14.
通过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及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应用3H-TdR参入、Northernblot分析、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放射免疫分析(RIA)、和紫外比色法等技术观察了人主动脉中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对hASMC和hUVECDNA合成的作用及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PDGF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内皮素-1(ET-1)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表达和肾素-血管紧张系统(RAS)的影响,结果显示,HSPG明显抑制培养的hASMC基础的DNA合成(cpm值为:10385±3263vs,25541±6421,P<0.01)及外源性PDGF诱导的DNA合成(cpm值为:9878±1947vs.13481±44l0,P<0.05);抑制PDGFA链、TGF-Bp和ET-1mRNA表达,提高PDGFa和β受体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hASMC培养液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活性,推测HSPG抑制PDGFA链、TGF-β及ET-1mRNA表达,降低ACE活性及AngⅡ浓度是其抑制hASMC增殖的重要机  相似文献   

15.
从采自安徽祁门枯牛降自然保护区的一种虫草[Cordyceps.sp.]的内菌核上分离出一株产生孢梗束的丝孢菌,鉴定为地生枝顶孢,在中国属首次报道。地生枝顶孢Acremonium terricola(Miller et al)Gams,Cephalosporium-artige Schimmelpilze(Hyphomycetes),GustavFisherVerlag,Stuttgart,p.67,1971.Fusidium terricola Miller,Giddens & Foster,M…  相似文献   

16.
利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gelelectrophoresis,PFGE),研究了4株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1株尖镰孢(F.oxysporum)、1株茄镰孢(F.solani)和1株Fusariumsp.的分子核型以及不同地域和寄主来源的串珠镰孢种内菌株间的分子核型差异。以凝胶包埋法(不破除分生孢子细胞壁)制备供试菌株电泳样本,采用3组条件组合进行电泳,分离出供试串珠镰孢完整染色体DNA10~13条,分子量分布范围0.7Mb~6.9Mb,基因组大小为42.26Mb~47.75Mb;尖镰孢8条,分子量分布范围1.2Mb~6.7Mb,基因组大小为32.25Mb;茄镰孢6条,分子量分布范围2.4Mb~6.3Mb,基因组大小为25.2Mb;Fusariumsp.9条,分子量分布范围0.8Mb~6.8Mb,基因组大小为36.45Mb。结果表明,供试4种镰孢菌染色体数目、DNA分子量及基因组大小都有较大不同,分子核型差异较大。不同来源的串珠镰孢种内菌株间分子核型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HCG抗原决定簇与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融合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PCR方法获得编码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链羧端37肽基因片段(HCG-β-37-CTP),并将其分别和乙肝核心抗原的氨端(第1位)、羧端(第454位)、中间(第75~83位)以及中间和羧端同时融合,构建T4个重组融合表达克隆:pCn-HCG、pCc-HCG、pCm-HCG和pC-HCG2,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表达。对表达产物中的乙肝核心抗原和HCG抗原的抗原性和表达水平、融合蛋白的颗粒性及其免疫原性进行了分析。其中pCm-HCG和pCc-HCG能形成颗粒。用pCm-HCG免疫小鼠能产生高滴度的抗HCG抗体,说明核心抗原的中间部位是合适的融合位点。  相似文献   

18.
利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gelelectrophoresis,PFGE),研究了4株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1株尖镰孢(F.oxysporum)、1株茄镰孢(F.solani)和1株Fusariumsp.的分子核型以及不同地域和寄主来源的串珠镰孢种内菌株间的分子核型差异。以凝胶包埋法(不破除分生孢子细胞壁)制备供试菌株电泳样本,采用3组条件组合进行电泳,分离出供试串珠镰孢完整染色体DNA10~13条,分子量分布范围0.7Mb~6.9Mb,基因组大小为42.26Mb~47.75Mb;尖镰孢8条,分子量分布范围1.2Mb~6.7Mb,基因组大小为32.25Mb;茄镰孢6条,分子量分布范围2.4Mb~6.3Mb,基因组大小为25.2Mb;Fusariumsp.9条,分子量分布范围0.8Mb~6.8Mb,基因组大小为36.45Mb。结果表明,供试4种镰孢菌染色体数目、DNA分子量及基因组大小都有较大不同,分子核型差异较大。不同来源的串珠镰孢种内菌株间分子核型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郭英兰  蒋毅 《菌物系统》2000,19(3):302-305
5种尾孢菌和2种假尾孢菌,其中有3个新种:杜若尾孢Cercospora polliae-japonicaeY.L.Guo&Y.Jiang,sp.nov.,日本锦带花尾孢C.weigelae-japonicaeY.L.Guo&Y.Jiang,sp.nov.和旋覆花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inulaeY.L.Guo&Y.Jiang,sp.nov.,1个新组合:紫菀假尾孢Pseudoce  相似文献   

20.
连作大豆根分泌物对根腐病病原菌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52,自引:6,他引:46  
采用砂培,水培和室内培养等试验方法研究了连作大豆根分泌物对根腐病病原菌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连作和轮作大豆根分泌物对半镰孢菌,粉红粘帚功和尖镰孢菌尤其是对半裸镰孢菌的生长有明显的化感促进作用,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低浓度时,连作大豆根分泌物对半裸镰孢菌和粉红粘帚菌生长的化感促进作用明显大于轮作大豆,差异达显著水平,同一茬口,高浓度根分泌物半裸镰孢菌生长的化感促进作用小于低浓度,而且在连作大豆中差异达显著水平。与对照相比,高浓度的邻苯二甲酸和丙二酸(L5和B5)对半裸镰孢菌,粉红粘帚菌和尖镰孢菌尤其是对半裸镰孢菌的生长有化感抑制作用,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低浓诬的邻苯二甲酸和丙二酸对半裸镰孢菌,粉红粘帚菌和尖镰孢菌的生长有化感促进,部分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